土星光環

土星光環

土星赤道平面上圍繞着的一圈光環
土星光環是土星的赤道平面上圍繞着的一圈光環。土星環是太陽系行星的行星環中最突出與明顯的一個,環中有不計其數的小顆粒,其大小從微米到米都有,軌道成叢集的繞着土星運轉。環中的顆粒主要成分都是水冰,還有一些塵埃和其它的化學物質。在環的中間有一些空隙:有兩條已經知道是與被埋藏在環中的衛星産生軌道共振引起的波動造成的,其它的空隙還不知道成因。穩定的共振,另一方面,也維系了一些環長期的存在,像是泰坦環。
    中文名:土星光環 外文名:Rings of Saturn 别名:土星環 分 類:行星環 發現者:伽利略 發現時間:1610年 構 成:冰、少數的岩石殘骸和塵粒 成 因:不明,猜測為天體相撞或被引力摧毀的衛星産生的碎片

形成

長期以來,這條光環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是天文學家努力研究的熱點問題。2010年12月《自然》雜志發表文章,讨論了有關此事的最新成果。文章說,幾百萬年前,一顆衛星在土星引力作用下與包圍土星的大氣相撞。随後,土星吸住“死星”外圍冰塊,最終成型了美麗光環。

此前,人們認為,土星光環是其衛星彼此相撞或者是外來星雲與土星相撞的結果,不過天文學家發現,土星光環主要由冰構成。因此,它很可能是一顆“冰殼衛星”與土星外圍物質相撞後的結果。這顆死星其他部分因重量較大而墜入土星大氣層。

發現研究

伽利略在1610年用自制望遠鏡觀察土星時,發現土星有兩個“耳朵”。他誤認為土星可能是由一大二小三個天體組成,懷疑這兩耳朵是兩顆衛星。但他一直不敢将觀察結果發表,其原因是“衛星”并沒有繞土星公轉,似乎永遠停留不動。而更令他驚奇的是那兩顆“衛星”兩年後竟然失蹤,三年後又重新出現。

半個世紀後,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用更大更好的望遠鏡進行觀測,才揭開了這個謎。原來那兩顆“衛星”是與土星不相連接、環繞在土星赤道面上的光環。這光環由無數形狀、大小不等,直徑在7.6厘米~9米之間的冰塊組成,以很快的速度圍繞土星運轉,在太陽光的照耀下呈現出各種顔色。光環的直徑達27萬千米,厚度為10千米左右,自東向西自轉。

1675年,意大利天文學家卡西尼發現光環中有一圈空隙,這就是著名的卡西尼環縫。

“旅行者1号和2号”探測器把土星環的近距離照片送回後,科學家們非常吃驚:原來每一層又可細分成上千條大大小小的小環,即使被認為空無一物的卡西尼縫也存在幾條小環。在照片中可見到F環有5條小環相互纏繞在一起。

1675年,J.D.卡西尼發現,土星環并不是一個完整的光環。在光環的周圍有一條暗線,把光環分成内外兩部分。外面的一部分比較窄,而且不如裡面那一部分亮,看起來像是兩個環套在一起。從那以後,土星環一直被認為是由幾個環組成的,這條暗線現在叫做卡西尼縫。

1826年,德國血統的俄國天文學斯特魯維把外面的環命名為A環,把裡面的環命名為B環。

1850年,美國天文學家W.C.邦德宣稱,還有一個比B環更靠近土星的暗淡光環。這個暗淡光環就是C環,C環與B環之間并沒有明顯的分界。

1855年,麥克斯韋提出,即使這種說法也未盡圓滿。光環受潮汐效應而不碎裂的惟一原因,是因為光環是由無數比較小的隕星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在土星周圍的分布方式,使得從地球的距離看去給人以實心環的印象。麥克斯韋的這一假說是正确的,現在已無人提出疑義。

法國天文學家洛希用另一種方法研究潮汐效應,他證明,任何堅固的天體,在接近另一個比它大得多的天體的時候,都會受到強大的潮汐力作用而最終被扯成碎片。這個較小的大體會被扯碎的距離稱為洛希極限,通常是大天體赤道半徑的2.44倍。這樣,土星的洛希極限就是2.44乘以它的赤道半徑60,000公裡,即146,400公裡,A環的最外邊緣至土星中心的距離是136,500公裡,因此整個環系都處在洛希極限以内。

組成

土星的光環其實可以分成幾個不同的部分,最明亮最寬闊的是A環和B環,較暗的是C環。光環的各部分之間有明顯的裂縫,最大裂縫的是A環和B環間的裂縫。通過飛船的探測,人們還發現較寬的光環其實是由許多狹窄的小環組成的。

A環

A環是外層最大與最亮的環,它的内側邊界是卡西尼縫,而他明确的外緣邊界與小衛星阿特拉斯的軌道非常靠近。A環在從外緣算起環寬度的22%處被恩克環縫中斷。從外緣算起在寬度的2%有一個狹窄的基勒環縫。

A環的厚度估計在10米至30米,質量是6.2×10^18公斤(大約是哈佩利恩的質量),它的光深度變化在0.4至1.0之間。

與B環相似,A環的外緣也受到軌道共振的維護,它是與傑納斯和艾比米修斯有7:6的軌道共振。其他的軌道共振也在A環内激發出許多螺旋密度波(并且,程度較小,其他的環也有),并占有大多數的結構。這些波與描述星系旋臂波的物理是相同。螺旋彎曲的波浪,也出現在A環并且由同一種理論來描述,在環中是垂直的槽紋而不是壓縮波。

恩克環縫

恩克環縫是在A環内寬325公裡的縫隙,中心與土星中心的距離是133,590公裡,它是由軌道在環内的小衛星潘造成的。來自卡西尼太空船的影像顯示,至少有三個薄的,糾結在一起小環存在于縫隙内。在兩側可以看見螺旋密度波,這是與來自外部在附近的衛星對環的軌道共振造成的,而在環内潘的誘導下使這些螺旋格外的有活力。

基勒環縫

基勒環縫是寬42公裡的縫隙,位于A環内距離外緣約250公裡處,它是以天文學家詹姆斯·愛德華·基勒之名命名的。在2005年5月1日,在縫隙中發現使這個區域被淨空的小衛星達佛涅斯,這顆衛星也導緻縫隙邊緣的波紋。

B環

B環是所有環中最大、最亮與質量最多的。它的厚度估計在5~15米,質量在2.8×10公斤,光深度的變化在0.4至2.5之間,意味着通過B環的光線有将近99%會被阻攔。B環在密度和光度上的許多變化,幾乎都還沒有獲得合理的解釋。B環都是同心圓,雖然其中有許多狹窄的小環,但B環不包含任何的縫隙。

C環

C環是在B環内側很寬闊但暗淡的環,它在1850年被威廉和喬治·邦德發現的,可是威廉·R.道斯和約翰·伽勒也獨立看到。威廉·拉塞爾因為它比明亮的A環和B環黯淡而稱他為"黑紗環"。

估計C環的垂直厚度隻有5米,質量大約是1.1×10公斤,光深度在0.05至0.12之間變化。也就是說垂直通過環的光隻有5%至12%會被圓環阻攔,因此從上或下看環時,它幾乎是透明的。

科倫坡縫

科倫坡縫在C環靠内側的位置,縫隙中有着明亮和很窄的科倫坡小環,中心距離土星的中心77883公裡,這個環有些微的橢圓而不是正圓。這個小環因為受到泰坦軌道共振的約束,有時也被稱為泰坦小環。在環的這個位置上,環上質點拱點進動的周期與泰坦的軌道周期剛好相同,因此這個偏心小環最外面的尾端總是指向着泰坦。

D環

D環是最側的環,并且非常暗弱。在1980年,航海家1号偵測到在其中有個小環,分别标示為D73、D72和D68是最靠近土星并被分離出的小環。25年之後,卡西尼影像顯示D72明顯的變得更為微弱并且朝向土星移動了200公裡。出現在C環和D73之間的縫隙是分離30公裡波長的精細尺度結構。

“消失”

土星光環與土星軌道面有一個傾角:最大傾角是27度,最小傾角是0度。當兩者出現最大傾角時,人們看到土星光環的面積是最大的,而且土星光度最明亮,土星整體呈現“草帽”狀态;當兩者發生最小傾角時,即使借助大型的天文望遠鏡,也難以目睹到土星光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