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齒龍

滑齒龍

上龍科滑齒龍屬動物
滑齒龍意思是“平滑側邊牙齒”,是種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屬于蛇頸龍目裡短頸部的上龍亞目。滑齒龍生存于中侏羅紀的卡洛夫階,約1億6000萬年前到1億5500萬年前。滑齒龍是一種海洋爬行動物,在侏羅紀晚期,它們粗壯的身影在四片中等大小槳鳍的驅動下四處遊蕩。滑齒龍的長颚裡滿部尖銳的牙齒。滑齒龍的鼻腔結構使得它在水中也能嗅到氣味,這樣滑齒龍就可以在很遠的地方發現獵物行蹤。除了要上浮呼吸外,滑齒龍一生都在水中度過,因此它們也是卵胎生動物,喜歡在淺海域産仔。滑齒龍是生活在侏羅紀中晚期的動物,一些保存相當完好的滑齒龍骨骼化石,清楚顯示牙齒的排列及其頭部的形狀。但這些頭骨并不一定就屬于片中威脅牛津夏(oxford shire)附近水域。[1]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學名:滑齒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蜥形綱 目:蛇頸龍目 亞目:上龍亞目 科:上龍科 屬:滑齒龍屬 拉丁學名:Liopleurodon

電影角色

滑齒龍出現在BBC1999年的《與恐龍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電視節目。在這電視節目裡,滑齒龍攻擊并吞噬一隻在陸地上居住的美扭椎龍。節目裡滑齒龍跳上陸地捕抓陸地動物的行為是完全虛構的,但該節目制作人宣稱這行為是參考殺人鲸。滑齒龍再次出現

在《與恐龍共舞》在2003年的節目《海底霸王》(Sea Monsters)。滑齒龍稍晚出現在電影《曆險小恐龍9:重返大海》。

《與恐龍同行》将滑齒龍描繪成可怕的捕食者,攻擊和殺死大眼魚龍,甚至更加令人震驚,它從海岸上抓住彎棘龍(Eustreotospondylus)。至于這些描述的證據,毫無疑問,滑齒龍殺死和吃掉其它海生爬行動物,就像《與恐龍同行》中所表現的那樣。已發現有許許多多的骨頭上顯示了滑齒龍的咬痕,還有局部的或被肢解的海生爬行動物骨架看起來好象曾經是滑齒龍捕食的目标。彼得伯勒(Peterborough)磚坑中保存的一些蛇頸龍标本的特别之處在于,它們是完全關連在一起的,但缺失了槳狀肢、頸和頭。對此最合理的解釋是,這些标本代表了被滑齒龍抓住和殺死的動物,捕食者撕下并吃掉了缺失的部位。片中描繪的滑齒龍向上猛沖的捕獵方式大部分是根據與現代海洋捕食動物的類比。當看到獵物在水面上的倒影時,大白鲨和虎鲸都用這種方法捕食。因此,推測上龍類也以這種方式捕獵似乎是合理的。

上龍類确實吃恐龍的可能的直接證據來自1980年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發現的一具上龍(Pliosaurus)骨架,它是滑齒龍的近親。與這件上龍骨架一起發現的還有兩塊骨質甲闆,顯然屬于一隻甲龍。盡管不能肯定,但它們有可能是上龍胃中的部分胃容物,因而說明上龍吃掉了一隻甲龍。

BBC片中滑齒龍是一頭真正的龐然大物——一頭老年雄性滑齒龍身長25米,重150噸。随着節目的首次播映,這個體型在古生物學界引起了廣泛争議,因為沒有古生物學家認為滑齒龍真的能長這麼大。

盡管已發現了幾個完整的滑齒龍骨架,但都是體長在5到10米之間的個體。發現于牛津粘土層中較不完整的化石顯示出滑齒龍超過了這個長度,不過這裡隻是粗略的估計和猜測。彼得伯勒博物館1996年發現的一塊脊椎骨似乎顯示吃一隻長度在17—20米之間的上龍,其它博物館收藏的各種破碎吻部和下颌骨提示了大小相似的标本。這些破碎化石是否真的來自滑齒龍還不能确定,這些标本所屬的動物被取綽号為“大側齒龍(Megapleurodon)”。倘若這些骨頭不大可能真的恰好代表曾經生活過的最大上龍标本,一些專家慎重地表示,滑齒龍及其相關種類總長度可能達到25米。

《與恐龍同行》中賦予滑齒龍的巨大重量是通過與現代鲸骨的比較得出的(前提是承認了25米的體長)。由于不可能簡單地将鲸魚放在秤上稱量體重,因而,對于這些動物的體重專家有不同看法。有些人認為,最大的藍鲸可能達到200噸的驚人重量,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們可能甚至還不到100噸。因而無論如何,滑齒龍的體重被至于這個範圍内。然而,鲸的大塊頭身體的大部分是厚厚的鲸脂層,用于長途遷徙,為它在經常光顧的寒冷的極地海域中保溫。而滑齒龍是溫暖的亞熱帶海域的居民,不該有這些鲸脂。因此我們估計,即便是最大的上龍類體重也不會達到最大鲸類的一半。大側齒龍,前肢連大鳍隻有2.209米(一說為1.5米),全長約10~14米。

遊泳技能

滑齒龍的水下嗅覺

上龍類頭骨一個令人困惑的特征是它們的内鼻孔——上颚上的兩個孔——比外鼻孔更靠近吻端。而且,從吻端到内鼻孔有溝相連。這一特殊結構有什麼用?

克魯克香克和他的研究小組還發現,上龍類的内鼻管是一個S型的管子,能夠直接将水從内鼻孔帶到外鼻孔,而外鼻孔上有一個特殊的向後的凹陷。隻要頭向前移動,它就會産生一個負壓區,将水向後排出鼻腔。因此,一條遊動的上龍鼻子裡竟有一個持續通過的水流系統!水首先被吸入内鼻孔,然後沿内鼻管向上移動。在這裡與動物敏感的嗅覺器官相接觸。

BBC片中滑齒龍以有效、優美的動作遊泳,兩對鳍狀肢協調運動。當前肢向上擡時,一對後肢則向下拉,然後當前面的一對向下,後面的一對則向上。這種方法——交替下沖方法——确保了動物持續向前運動。這可能似乎再簡單不過了,但是古生物學家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搞清這是蛇頸龍類最合适的運動模式。早期的古生物學家認為,蛇頸龍類在水中劃行。然而,劃行是非常低效的運動方式,因為在恢複性擺動過程中不産生推力。因此,很少有現生動物劃水遊泳——最常見的例子是昆蟲,例如龍虱和劃蝽。

蛇頸龍類骨架的顯着特征在于,附着四肢肌肉的所有主要骨頭都位于身體之下,在這裡形成大的片狀結構。它們為那些用于向下拉動鳍狀肢的肌肉的附着提供了很大面積,因此,滑齒龍及其近親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強大下沖力。這些肌肉大而有力的進一步證據來自肌肉在肢骨的附着點上留下的肌痕。它們沒有同樣大的面積

附着肌肉來完成同樣強有力的上沖程。因此如果滑齒龍同時揮動兩對鳍狀肢,效果就會和劃行相似——推力的大小盡管在下沖程中很大,但在上沖程中卻很微弱。在解決這個兩難問題的過程中,古生物學家提出了富有創造力的觀點,蛇頸龍類改變它們鳍狀肢的拍打周期,因而當前肢處于強大的下沖程狀态時,後肢就處于微弱的上沖程狀态——因此,總會有至少來自一對鳍狀肢的推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