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滬西校區

同濟大學滬西校區

同濟大學分校區
滬西校區位于上海市普陀區真南路500号。校舍占地面積405.9畝(含生樂、桃李公寓,不含家屬區土地面積),校舍總面積23.36萬平方米。學校在校區實行以條為主,條塊結合的管理模式與運作機制。設有醫學院、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管委辦、保衛辦、後勤辦、能源辦及同濟科技園滬西園區及其他常駐單位共30餘個。共有在編職工104人,其他人員844人,辦學單位2個(醫學院、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學生約1056人。随着學校發展的需要,醫學院的遷入,滬西校區也處于一個逐步的轉型過程中,校園環境與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校區房産資源得到進一步調整與利用,校區面貌煥然一新,呈現一派朝氣蓬勃的新景象。[1]
    中文名:同濟大學滬西校區 外文名: 簡稱: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師: 所屬地區:上海市 類别:公立大學

校區簡介

滬西校區原為上海鐵道大學(本部)。1995年5月上海鐵道學院與上海鐵道醫學院合并成立上海鐵道大學,校本部設在原上海鐵道學院。

2000年4月同濟大學與上海鐵道大學合并,成立新的同濟大學,原上海鐵道大學(本部)成為同濟大學滬西校區。

2000年7月設立滬西校區管理委員會,8月設立中共同濟大學滬西校區工作委員會(簡稱黨工委)。

學校在校區實行以條為主、條塊結合的管理模式與運作機制。學校在校區設置派出機構:黨工委及辦公室與管委會及辦公室,協調校區工作。校有關職能部門、單位、團體在校區設立相應的派出機構:教務處(滬西)辦公點、學生工作辦公室、保衛工作辦公室、資産處辦公點、财務工作辦公室與後勤服務中心、團工委,各司其職。近兩年校區經過各項工程的全面改造,校園環境與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校區面貌煥然一新,呈現一派朝氣蓬勃的新景象。

機構設置

滬西校區黨工委

黨工委辦公室

團工委

校區管理委員會

校區管委辦公室

學生工作辦公室

保衛工作辦公室

教務處(滬西)

資産辦公室(滬西)

财務辦公室

後勤服務中心

學院設置

土木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人文學院

法政學院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理學部

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

音樂系

職業技術教育學院

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

高等技術學院

滬西學院

網絡教育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學院介紹

土木工程學院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是國内同類專業中教學和研究實力最強的學院之一,目前院内設有建築工程系、地下建築與工程系、橋梁工程系、測量與國土信息工程系、結構工程與防災研究所五個系、所,另外還有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

現有教職工472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博士生導師55人、碩士生導師105人、正高級職稱98人、副高級職稱135人。設有10個碩士點、7個博士點,設有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土木工程學院的整體實力處于國内領先地位,橋梁工程學科為上海市“重中之重”重點學科,結構工程、岩土工程學科為上海市重點學科;橋梁與隧道工程、結構工程、岩土工程三個二級學科為全國重點學科。幾十年來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業績享譽海内外,培養造就的土木工程方面的專業人才遍布國民經濟建設的各條戰線。

土木工程學院除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之外,還承接國家級和省部委級重大和重點科研項目以及各類企業委托的技術開發項目,積極參加全國和上海地區的各類重大工程項目的建設、研究和開發,項目涉及土建工程的各個領域,在國内外土建工程界有着良好的聲譽。

土木工程學院近期的目标是培養高質量的建設人才,努力建設一流的師資隊伍,積極參與國内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中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在土木工程學科的應用基礎和高新技術領域探索創新,為提高我國在國際土建工程領域的地位做出應有的貢獻。

本科專業:土木工程,地質工程,測繪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土地資源管理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上下水道系,1988年成立環境工程學院,是全國高等院校中最早以學院建制成立的教學和科研學術機構。學院設置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給水排水專業)三個二級學科專業,具有從學士、碩士、博士到博士後流動站的完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體系。環境工程被評為上海市重點建設學科和國家重點學科。

學院研究領域包括環境污染控制工程、環境規劃與管理、水資源與城市給水排水工程、環境化學和環境生物學等。目前共有教職工12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5人,教授37人,副教授31人。每年招收本科生約150人,研究生160人。學院下設的國家級研究機構有"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長江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學院主持和參與了大量國家及部委重大科研項目,目前在研的"863"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項目有"城市污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研究及工程示範"、"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成套技術及示範"、"化學-生物絮凝組合技術與設備"、"高級催化還原技術與設備"、"填埋場礦化垃圾綜合利用技術"、"城市污水活性污泥法生态毒性削減的智能模型研究"、"太湖流域安全飲用水保障技術"、"濕式氧化催化劑和反應器的研制與開發"、"新型膜-生物反應器的研制與應用"和"多相光催化氧化技術與設備開發"等十多項。國際合作項目有芬蘭MTT(歐盟第五框架計劃項目)"城鄉農業生态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國-法國合作項目"城市水資源管理"等。

2003年學院主持和參加的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三項,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一項,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一項,2002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2001年以來獲其他省部級一等獎三項,二等獎多項。

2002年,為加強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同濟大學共同建立UNEP-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簡稱IESD學院)。IESD學院的成立使同濟大學環境學科跨入了全面國際化環境教育和科學研究的新階段,它将為全球特别是發展中國家培養高層次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并積極參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組織的地區或全球環境保護項目。

2004年7月,IESD學院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合作成功舉辦了首屆"亞太地區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未來領導人研修班"有亞太地區超過25個國家環境領域的未來領導人前來參與培訓、交流。IESD學院将開始招收亞太地區學生攻讀碩士學位,目前已經有多所大學聯盟學校參與該計劃。

近年來學院主辦了多次國際學術交流會。國際合作中法研究生班每年輸送10多名學生到法國巴黎高科理工大學學習,學生獲得同濟大學工學和巴黎高科理工大學理學雙碩士學位。

本科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給水排水工程

人文學院

人文學院現下轄哲學系、中文系、曆史學系、文化産業系等四個系。

學院擁有教職工65人,教師和科研人員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16人,教師中的博士比例高達64%。同時,人文學院現設有外國哲學、美學、倫理學、文藝學、戲劇戲曲學等10個專業的碩士授權點和外國哲學專業的博士授權點。

法政學院

法政學院下設法律學、政治學、社會學三個系和馬克思主義理論部、知識産權學院及若幹研究所,有教職工130餘人,其中獲得中、美、日、德、法各國博士學位者達40餘人,并有教授21人,副教授47人。

學院設有法學、國際政治、社會學3個本科專業及15個研究生專業和2個博士授權點。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學院現設有生物技術和生物信息學兩個本科專業,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生物化學與生物分子學(二級學科)和生物工程(工程碩士)三個研究生培養點,生物醫學工程為國家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

學院現有專職、兼職人員中,有院士3人,特聘教授1人,教授2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1人,副教授18人,講師18人。歸國留學人員20餘人,多數中青年教師具有博士學位。

理學部

專業設置: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

數學系

數學系已形成了集教學與科研于一體,本科教學與研究生教學并重的辦學體系。

數學系目前有近百位教師,其中正副教授58人,博士生導師19人,具有數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包括基礎數學、應用數學、計算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運籌學與控制論5個二級學科的博士點以及碩士點,具有數學學科博士後流動站,還擁有國家工科數學課程教學基地及先進的計算機實驗室。

數學系現有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2個本科專業,學制4年。

物理系

物理系具有聲學、理論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學、材料物理與化學碩士授予權及凝聚态物理博士授予權,及物理系博士後流動站。

化學系

化學系具有分析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應用化學、環境化學6個碩士點及化學一級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現有教工85人,其中教授20人,博士生導師19人,教師中60%以上具有高級職稱,60%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

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

海洋學院具有海洋地質碩士學位授予權及海洋地質學博士點。

本院擁有以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教授和馬在田教授為學術帶頭人的優秀學術梯隊,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同濟大學特聘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新世紀人才2人,教授2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2人。

音樂系

本專業設有:鋼琴演奏、聲樂演唱、西洋弦樂器演奏、西洋木管樂器演奏等項目。

職業技術教育學院

學院設有土木工程(職教師資)、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職教師資)、電子信息工程(職教師資)、工商管理(職教師資)4個本科專業,學制4年,是教育部批準的全國首批6所部屬高校職業技術教育學院之一,是全國和上海市中、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重點培訓基地,也是中德職業教育師資培訓中心。

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

學院設有工程力學和飛行器制造工程2個本科專業,具有工程力學、固體力學、流體力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航空航天材料與結構設計5個碩士點和5個博士點,并設有力學博士後流動站。

學院現有教職工97人,其中教師78人,正高級職稱22人,副高級職稱37人,博士生導師18人,碩士生導師22人,其中“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共有博士39位。

高等技術學院

學院的專業設置完全根據市場和企業的需求,發揮同濟大學在師資、學科等方面的優勢,逐步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專業師資隊伍和管理隊伍。現有教授8名,副教授(含高級工程師)24人,具有研究生學曆的49人(其中博士22人)。

滬西學院

滬西學院以“同舟共濟、自強不息”為精神,學院實施“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全面素質教育和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堅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往”四大功能協調發展。通過開放式教學、獨立項目研讨、案例分析、課堂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方式,使學生具備國際教育背景,成為超強競争意識、獨立創新能力、靈活應變的複合型、實用型人才。

網絡教育學院

網絡教育學院以應用型、技術性、複合型人才為培養目标,綜合了同濟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并溶入了現代信息技術,開設了“建築工程與信息技術”、“交通工程與信息技術”、“信息工程”、“法學”四個本科專業。網絡教育學院彙聚了一批優秀的教師資源,他們熱愛教育事業、富于創新精神,在充分吸納傳統學科精髓的基礎上,樂于奉獻,勇于改革,緻力于現代教育技術和藝術的探索,開發了一批融知識和智慧于一體的課程。網上學生園地的豐富多彩更充實了學生的課餘生活。網絡教育學院是同濟大學最年輕,也是最有希望的學院之一。

網絡教育學院擁有目前國内一流的教學設備和教學設施,現代化的教室,科學化的管理,以及采用了實時交互、課件點播、遠程網站、自學導讀、電子閱覽等隻有網絡教育才能實現的現代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空間。

學院十分重視教育科學研究,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與上海市建委共同開發智能化網絡考試考務系統,還獲得了教育部多項資源建設項目;在企業支持下,自行開發了遠程網站管理系統、網絡課件點播系統、遠程智能化考試考務系統、網上答疑系統、後台課件及資源管理系統及數據庫,研制了一些用于遠程教育的儀器,此外還在全國建立了實時交互式遠程傳輸通訊系統;利用專業與技術的優勢,培養出一批集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技術于一身的教師。在同濟全體教師共同努力下,在社會支持下,同濟大學網絡教育學院一定會乘風破浪、迅速成長。

繼續教育學院

依托同濟大學的資源優勢,繼續教育學院自1956年舉辦成人高等教育,是以工科類本科成人學曆教育為主的學校,是“全國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評估中,唯一獲得函授、夜大學“雙優”的學校;是全國三所開辦成人教育學碩士點的學校之一;是全國第一家學習型繼續教育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創辦成人高等教育至今,已培養了數萬名合格的高層次人才,曆屆校友中功業彪炳,聲名卓着者燦若繁星;上海建工集團院總工程師、工程院院士葉可明、建設部前任副部長譚慶琏,北京市前任副市長陽安江,上海市府原副秘書長吳祥明是畢業生中傑出的代表。

生活服務

通訊方式

滬西校區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通訊環境。各寝室都裝有直線電話和寬帶網接口,學生入學後,到電信部門付好押金,領用電話機一部。學生搬離校區時,退還電話機,若無損壞,可全額退還押金。如需要使用寬帶網,請到電信部門辦理相關開通使用手續。也可到一教二樓東側鐵通營業部租用“小靈通”電話。

郵局

校門口有郵局,可寄信、彙款、寄包裹(1000克以内)。

家長與學生聯系可撥打寝室電話。

家長寄信,可直接寄到各班的信箱内。地址:同濟大學滬西校區XXXX信箱,郵編200331,信件統一由生活委員領取。

銀行

學校為學生辦理農業銀行“一卡通”磁卡。學生的各類補貼和獎學金将直接轉入該磁卡内。家長也可按磁卡号到本地各類銀行給學生彙款。校區内有取款機。用“一卡通”磁卡取錢時,請按使用說明正确操作。連續3次操作失誤就被吞卡,學生可及時與校區财務辦聯系,憑身份證領回被吞磁卡。

家長通過郵局給學生彙款要正确書寫學生姓名,以免給取款帶來麻煩。

住宿

學校設立宿舍的目的,除了為學生提供一個安靜的休息場所,還在于培養同學的人際關系、集體觀念、組織及管理才能。

宿舍樓配置宿舍管理員與保潔員,負責宿舍管理與保潔,并為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學生宿舍實行公寓化管理,學生必須遵守宿舍管理條例,按時作息。嚴禁違章用電,嚴禁賭博、男女混居、高聲喧嘩,一經發現,按校紀校規酌情予以處理。

飲食

滬西校區現有飲食廣場、八食堂、九食堂、交流中心快餐廳、點心部等。

憑校園“一卡通”就餐,校園“一卡通”于學生報道注冊時統一發放。憑校園“一卡通”可在各校區就餐、借書、上機、洗澡和泡水等。一旦校園“一卡通”損失、損壞,請速到滬西校區行政樓215室挂失或補辦。

校園“一卡通”存款時間:周一至周五中午10:00-13:00。

生活休閑

為豐富研究生餘暇生活,滬西校區為新生提供了設施較完備的文化娛樂場所。各場所如下:

學生俱樂部:設有舞廳與卡拉OK廳、茶座等。

多功能會議廳:擁有一流的音響、影像設備和環境。

校區體育館:設有健身房、乒乓球與羽毛球房。

校區大禮堂:可供舉行報告會、大型講座、大型演出等。

各項設施的使用,須事先到校區管委會辦公室申請并預訂。

醫療保健

滬西校區設有同濟大學醫院滬西門診部。新生體檢合格後,方能作為正式學生享受規定的醫療待遇。夜間急診可直接到同濟本部校醫院或校外就近醫院診治;如患重症者,一般到同濟本部校醫院或征得校醫院同意轉往其他醫院就醫。

心理咨詢

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來自學習上的壓力、生活上的困難、情感上的困惑和交友上的彷徨等等,從而陷入自卑、壓抑、焦慮、失眠沖突之中,往往不能自拔,那麼請你主動找心理老師,他(她)會幫你排憂解惑,幫助你掌握命運之舵,走出人生的誤區,邁上成功之路,使你輕輕松松度過大學生活。

健身運動

滬西校區有較完備的健身運動設施,有室内體育館,健身房、籃球場、排球場、足球場。同學在讀書期間除了上體育課之外應積極參加課外健身運動以培養對運動的興趣,并養成鍛煉的習慣,使自己擁有強壯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從而更好地學習和工作。

上一篇:浙江大學醫學院

下一篇:安東石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