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家譜

馬氏家譜

馬姓家族的發展史
馬氏家譜被曆代馬氏子孫視為宗族裡的聖物,神聖不可侵犯,被鄭重地保管着。馬氏家譜是一部馬姓家族的發展史。2012年(壬年),在十七世孫馬興文族長的帶領下,經族正商定,重修馬氏家譜。經考證,馬氏故裡系山西省洪洞縣馬家大屯。此為拟新修的家譜序。馬氏家譜概述了馬氏家族的起源、遷徙、先祖文化及安陽東傍佐馬氏家族的遷徙考證、大事記、家規家訓、名人轶事。
    中文名:馬氏家譜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Markov tree 性質:宗族文化的重要體現 作用:禮别尊卑.明昭穆.垂綿遠

簡介

馬姓家譜,是被曆代子孫視為宗族裡的聖物的存在。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趙奢得姓始祖,趙奢的子孫後代便以“馬服”為姓,後又改為單姓“馬”。

中華民族有着追源尋根的優良傳統,表現在國家中,便是重修史書,表現在家族中,便是重修族譜,視修史、修譜為不朽之偉業。家譜的淵源,一般推于《周官》,然而事實上,《世本》便是我國譜牒的最早著作,司馬遷的《史記》就取法于此。曆史上的馬姓,與中國廣大族姓一樣,非常重視本族曆史的編修。

最早的馬氏家譜修于何時已不可考,但是,作為漢代的名門望族,馬姓在東漢時已有家乘譜牒。唐宋之際,譜牒之學大興,加之馬姓名人輩出,馬氏修譜也蔚為大觀。明清之際,随着時代潮流的發展,馬氏修譜更至高潮,甚至一些少數民族馬姓也開始興修家譜。例如道光年間遼甯滿族馬佳氏(後改為馬姓)修有《馬佳氏族譜》,同治年間雲南玉溪回回馬氏修有《玉溪龍門馬氏宗譜》。

解放後,大陸馬氏曾一度停止修譜,而港台地區仍然流行。最近幾年,大陸馬氏又開始續修、整理家譜。曆來馬氏都非常重視修譜,并且将家譜視為維系整個馬姓家族的聖物,這在馬氏家譜的序文中一般都有體現。例如,每次修譜都先注明受領人的姓名,開列譜牒部數。同時,又非常重視族譜的收藏保管,要求子孫不得胡亂塗改,不能讓蟲鼠咬蝕,更不能出典等,否則嚴懲不貸。

曆史

我馬氏嬴姓系伯益(舜時東夷部落首領)之後裔,助禹治水有功,禹讓位給益不授,益避居萁山之北,夏帝啟二年,費候伯益出國,六年伯益薨。原在戰國時期(公元前298年)趙國惠文帝封其子趙奢為馬服君,爾後子孫以馬姓氏,我馬氏起源于此(百家姓十四頁注)。我先祖馬援字文淵生于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壽終,享年63歲。東漢光武17年封伏波将軍,援公之七代孫三國定西将軍馬超,居于扶鳳郡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生于公元176年,随父馬騰南征北戰(素有三國英雄屬馬超之美稱)輔佐劉備。後被封為五虎上将,其子孫宋代遷至山西洪洞縣西馬家屯。

我始祖德公、飛興二公系先祖馬援五十二代孫,公元1373年(明洪武6年)二公奉遷民之命從山西遷往青州,洪武帝聽衆臣之忠言,制定富民策,遷移民,開荒田,充要塞,保邊關,晉民,東遷十八次,分布十八省市,五百多縣市,其中山東九十二縣市。我二公就在首遷六十戶之中,隻有我馬氏一戶遷山東青州雲門山北定居,村名馬家莊,德公、飛興祖人衆家大,和睦鄰裡,德公又兼醫學之長,醫德廣善躬則治富診斷,遠近素有賽華佗之美稱。

納周氏為眷,共生三子玉、璞、裱。飛興祖學界聞名,胸懷雄才大略,遂别提升知府要職,原配張氏生四子,神寶住開州(濮陽)、至寶住濮州(鄄城縣)、貴寶住曹州(菏澤市)通寶住徐州(沛縣)。在任之時又納杜氏夫人(阖老之女)生育五子,福寶住青州(益都)、祿寶住萊州、祯寶住蓬萊縣,祥寶住兖州、榮寶住濟甯(名曰一馬踩九州也)。洪武13年飛興祖受皇命去魯豫交界處視瘟疫,察民情,展轉幾載又納甘氏,生一子名汲,住曹州安陵集。

我張氏祖母在青州期間由于姐妹不和,便領四子西歸,行至開州地界,正遇征虜将軍徐達,胡大海、李文忠領兵二十五萬,消滅鐵木耳(素有李文忠殺達子南望北鬥之傳說),去西之路受阻,遂至于開州東南九十裡馬李集定居張氏祖母則安葬于此。

我三門貴寶公于洪武15年(1382年)徙居于曹州白虎集西北五裡馬莊。仙逝後與焦氏夫人安葬于此地,膝下生八子,五子俊公守祖,三子俊嶺于永樂6年(1408年)遷居巨野縣城市馬街。四子俊立于永樂14年(1416年)遷居嘉祥縣南白馬寺,二子世隆、六子彥忠、七子彥良于永樂2年遷居馬常寨,長子讓、八子彥清于永樂2年遷居于馬村。

洪武二十五年,我德公、飛興祖相繼歸天,弟葬矮槐樹村,兄葬雲門山向陽坡,苎墓四周蒼松翠柏,奇山異石,環繞左右,山峰如巨龍起伏,延綿不斷,祥雲蓋頂,紫氣橫升,好一座風水寶地供我祖安眠。

翌年玉祖三兄弟思返原籍,行至巨野東南三十五裡金山堡東側,觀其山清水秀,松柏蔥茂,祥雲嵘繞,紫氣騰空,肥質沃土,而安莊就業,命村名為馬峰道隆村,而後數年名為馬村。

修譜

綜述

中華民族有着追源尋根的優良傳統,表現在國家中,便是重修史書,表現在家族中,便是重修族譜,視修史、修譜為不朽之偉業。家譜的淵源,一般推于《周官》,然而事實上,《世本》便是我國譜牒的最早著作,司馬遷的《史記》就取法于此。曆史上的馬姓,與中國廣大族姓一樣,非常重視本族曆史的編修。

最早的馬氏家譜修于何時已不可考,但是,作為漢代的名門望族,馬姓在東漢時已有家乘譜牒。唐宋之際,譜牒之學大興,加之馬姓名人輩出,馬氏修譜也蔚為大觀。明清之際,随着時代潮流的發展,馬氏修譜更至高潮,甚至一些少數民族馬姓也開始興修家譜。例如道光年間遼甯滿族馬佳氏(後改為馬姓)修有《馬佳氏族譜》,同治年間雲南玉溪回回馬氏修有《玉溪龍門馬氏宗譜》。解放後,大陸馬氏曾一度停止修譜,而港台地區仍然流行。最近幾年,大陸馬氏又開始續修、整理家譜。

曆來馬氏都非常重視修譜,并且将家譜視為維系整個馬姓家族的聖物,這在馬氏家譜的序文中一般都有體現。例如,每次修譜都先注明受領人的姓名,開列譜牒部數。同時,又非常重視族譜的收藏保管,要求子孫不得胡亂塗改,不能讓蟲鼠咬蝕,更不能出典等,否則嚴懲不貸。

意義

對于修譜的意義和作用,一般的馬氏家譜都有詳細說明。《錫山馬氏修譜序》寫道:“聖人别禮莫重于宗族,宗族之辨,莫詳于譜書,譜書之傳,莫大乎宗法門”“祖宗之傳,叙人道之本也。古者系出支錄、小史之官,所以定世次、辨昭穆,俾後之子孫知其宗族之所由來,親疏之所由别,敦本以序繁,莫善于譜矣。”同時,又講了不修譜的危害:“後世譜牒不修,而宗法不講,數傳以下,遂相視如途人,焉能厚宗族而追崇其祖也哉。”

由此可見,馬氏修族譜是在宗法制度敗壞後所采取的一種挽救宗法禮法、維系血統純正的措施。有了族譜,就可以區别、分明自己屬于馬氏的哪一宗、哪一支,從而就不會亂認祖先。正如扶風《馬氏修譜序》稱:“今日之舉,亦惟宗其宗而無冒他人宗,祖其祖而無舍自出之祖,斯免不仁不之譏矣。”修譜時必須“考古而征先,信今傳後”。因為“非其裔也強授之不智,得其而故棄之不仁”。《馬氏宗譜原序》更概括“馬氏譜牒”的作用為“系所生以尚嫡也,明穆以尚祖也,序長幼以尚齒也”。

體例

綜述

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和蘇洵都倡修族家乘,他們不僅親自編寫了本姓的族譜,且提出了編寫族譜的體例和方法,并逐成為後世修譜的規範。馬氏家譜于歐、蘇體皆有所采,或者幹脆将兩種融合。如暨陽扶風馬氏宗譜》采用蘇洵“譜法”,“凡子而後得為譜,為譜者皆存其高祖,而遷高祖之父”,用“小宗之法”,即隻記五。《錫山馬氏統譜》則采用歐陽修“譜法”,而自可見之世,印為高祖,下至五世玄孫别自為世”。原則上是以遠近、親疏為别,乙遠者、疏者略之,近者、親者詳之”。

馬氏家譜采用歐、蘇兩種譜法,但不是單的模仿、套用,而是結合馬姓的家規、族等具體情況而有所變通,這就形成了獨特馬姓家譜編寫凡例。如《暨陽扶風馬氏宗凡例》有20條,其一說:“系圖為譜之綱,傳為譜之目。凡有官爵者,制诰敕論等文當備載于譜首,無官爵者,生配、死葬、序贊、傳文亦宜附載于後,俾後之子孫得有所觀法而興起焉。”其四說:“總圖五世一提者,仿蘇老泉遺式;蓋取五世,外親盡之義也。”其五說:“各派複為旋圖,以引其傳者,蓋取曾南豐式,為分别小宗之義,明親疏也。”

對于哪些族人不能入譜,馬氏家譜一般都有明确規定,這通常與其家規、家法密切相關。如《暨陽扶風馬氏宗譜凡例》規定:“子孫為僧道者,不列行第,不登圖叙,以其外宗族,而趨異端也。”“子孫有過惡、訓誡不悛者,會衆聲罪,譜削其名,以其玷宗祖也;如能改進,則複之。”“同族結婚,即同族同譜者,風化攸關,應禁入譜。”“某子配合某氏,已經結婚者,倘某子亡故,某氏轉配族人,則不論尊卑、适合與否,一概不得入譜。”不得入家譜,也就相當于趕出族門,這對于重根崇源的中國人來記,走臭大的恥辱與懲罰。馬家家法之嚴,由此亦可見一斑。

分類

各家馬氏家譜體例分類不一,内容詳略也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異。一般的馬氏族譜都有以下内容:譜名、譜序、目錄、凡例、恩榮錄(敕诰)、遺像及像贊、五服圖、家規家法、宗支世系、譜系本紀、仕宦為官記、家傳、祠宇、墳茔、藝文、族産、派語、後跋、領譜字号等,有的還包括馬氏聚集地圖,如《會稽馬氏家譜》附有馬氏集中的吳融村的村圖。譜名即家譜的名稱,一般寫在家譜的封面,内容也各不相同。馬氏族譜一般稱作“馬氏(家)族譜”、“馬氏家譜”,或者“馬氏家乘”、“馬氏宗譜”,也有的稱“馬氏統譜”、“馬氏通譜”、“馬氏統宗譜”或“馬氏支譜”。

有的還詳細注明地域、分支或堂号,如《京江馬氏宗譜》、《崇倫堂馬氏宗譜》。譜序是族譜中極富文史價值的部分。一部族譜往往有多篇序文,往往由本族名人或與本族有淵源的學者、名流,或者政界要人撰寫。其内容或論族譜之重要意義,或述本族修譜的曆史及本次修譜的緣起經過,或記本族姓的源流、分布。因此,譜序往往是族譜之“目”,是本家族曆史的凝縮,同時,又常常是一篇篇散文佳作。

凡例是族譜的編纂體例,從中可以看出修撰者的譜學思想、修譜方法,甚至家規家法等。如前所述,馬氏家譜大多采用歐陽修、蘇洵“譜法”,并結合本家族的具體情況而有所變通,于是形成了馬姓獨特的宗譜編寫體例。像贊,往往附于本族名人畫像後,多由著名學者、社會名流或本族親友題寫,内容多概括評價此人功績及一生。

例如《馬氏統》中馬援的像贊由馬家外甥鄭禹題寫,全文如下:“經籍深富,辭理遐亘;浩如江海,郁若昆鄭。”馬融的像贊亦由鄭禹題寫,内容如下:“妙極生知,睿哲惟宰,精理為文,秀氣成來。”此外,“後周平南将軍山陽侯”像贊由朱熹題寫,“宋祭酒止蕃公”像贊由文天祥題寫,“唐中書令賓王公”像贊由韓愈題寫,“宋丞相正惠公”像贊由文天祥題寫,“宋左丞相碧梧公”像贊由謝枋得題寫。

世系,是族譜中最主要的内容,它同族譜中的“家傳”,往往可以補正史之不足。例如從《馬氏統譜》世系中可知馬周為馬援第十一世孫,馬燧為馬周第五世孫,馬知節為馬周十八世孫,馬廷鸾為馬周二十一世孫。但是,由于修譜時人們往往拉攏、靠近本姓名人以擡高自己一支,因此家譜中的“世系”、“家傳”也有失實之處。

上一篇:中國唱片總公司

下一篇:高淳陶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