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口述

口頭叙述事情
口頭叙述。[1]語出吳泰昌《阿英憶左聯》:“我有時在旁邊聽着他談,有時根據他的口述代為複信。”
    中文名:口述 外文名:Dictate 别名:kǒu shù

口述資料利與弊

口述資料的利

1、親曆性。口述資料的内容往往是當事人親身經曆的,無形中它就具有一定的真實性。隻有真實的東西才能更具有震撼力,以它作為教學資源可以使學生更快的融入課堂。

2、情感性。口述資料是經當事人口述而記錄下來的,當事人口述的過程中不自覺的加入了自己對事件的理解,因而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帶有情感的資料更具有人性化,也就更容易打動學生。

3、角度豐富。不同的人對事件的理解是不同的,因而同樣的事件經不同的人介紹,角度是不同的。角度豐富可以使我們更好的了解多維的曆史,豐富對曆史的整體感知。

口述資料的弊

1、缺乏整體性。我們所能找到的口述資料大多隻是反映曆史的局部,缺乏對事件的整體認識。因而在使用口述資料時,我們要注意對知識的整合,不可以偏蓋全。

2、資料的真實性要注意辨别。口述資料是由當事人根據自己的經曆和理解形成的,當事人不自覺就會加入自己的理解,不同的人根據自己經曆的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的認識。因而我們在使用時要注意去僞存真,還原曆史的原貌。

意義

此詞現在主要用作在古代傳記中,帝皇或大将在寫給鄰國或皇帝信時,由他們口頭陳述後在又一邊的書記記錄;或在一些抗日電視劇中,司令官口述電報後再由電報員發報。

實例

比如說,一位司令假定為甲,他給電報員乙說:發電報給兵分隊,命兵分隊撤退,當我們轉述時,就是甲口述給乙,讓乙給兵分隊說讓他們撤退。這就是口述的用法。

用處範圍

1:兵事上2:王朝中3:上級與下級之間4:第三人稱轉述時5:傳記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