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魯官話

冀魯官話

漢語官話方言的分支
冀魯官話是漢語官話方言的一個分支,分布于河北省大部、山東西部以及北京市平谷區、山西廣靈縣和内蒙古甯城縣,使用人口約9000餘萬。[1]大緻可分為三個片:保唐片、石濟片、滄惠片。可再細分為十二個小片。冀魯官話區主要的特點是大都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古平上去三聲和古入聲濁音聲母字的演變情況各地相同。即古平聲清音聲母字今讀陰平,濁音聲母字今讀陽平;古上聲清音聲母字和次濁聲母字今讀上聲;古上聲全濁聲母字和古去聲字今讀去聲;古入聲次濁聲母字今讀去聲,全濁聲母字今讀陽平。
  • 中文名:冀魯官話
  • 外文名:HEBENESE
  • 别名:
  • 分布:河北大部
  • 使用人口:9000餘萬

特征

冀魯官話區主要的特點是大都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古平上去三聲和古入聲濁音聲母字的演變情況各地相同。即古平聲清音聲母字今讀陰平,濁音聲母字今讀陽平;古上聲清音聲母字和次濁聲母字今讀上聲;古上聲全濁聲母字和古去聲字今讀去聲;古入聲次濁聲母字今讀去聲,全濁聲母字今讀陽平。冀魯官話和北京官話的主要差别在于古入聲清音聲母字的今調類和今四聲的調值。

語言分區

冀魯官話分布于河北南部、山東西部,以及北京市平谷區,山西省廣靈縣,内蒙古甯城縣。

大緻可分為三個片:保唐片、石濟片、滄惠片。可再細分為十三個小片。

山東(7):章丘、桓台、鄒平、利津、高青、淄博(張店區、周村區)

山東(15):陽信、惠民、濱州(濱城區)、墾利、東營(東營區、河口區)、濟陽、博興、淄博(臨淄區)、廣饒、壽光、昌樂、濰坊(濰坊話;包括濰城區、奎文區、坊子區)

河北(17):黃骅、河間、肅甯、獻縣、青縣、滄州(運河區、新華區)、滄縣、阜城、景縣、泊頭、任丘、南皮、東光、孟村、鹽山、海興吳橋

山東(8):樂陵、無棣、沾化、慶雲、甯津、商河、臨邑、平原

黃樂小片

陽壽小片

河北(10):廣宗、威縣、清河、故城、吳橋、臨西、邱縣、館陶、曲周(東裡町以東)、廣平(縣城以東)

山東(31):濟南(濟南話;包括市中區、曆下區、槐蔭區、天橋區、曆城區、長清區)、泰安(泰山區、岱嶽區)、德州(德城區)、武城、陵縣、夏津、臨清、高唐、禹城、齊河、冠縣、莘縣、聊城(東昌府區)、東阿、茌平、平陰、肥城、萊蕪(萊城區、鋼城區)、新泰、淄博(博山區、淄川區)、沂源、蒙陰、沂南

河北(10):邢台市(橋東區、橋西區)、南和、平鄉、巨鹿、任縣、内丘、臨城、南宮、新河、冀州、邢台(東部地區)、衡水(桃城區)、柏鄉、隆堯、棗強

河北(24):趙縣、深州、深澤、正定、行唐、井陉、新樂、安平、饒陽、武強、辛集、石家莊(石家莊話;包括長安區、橋東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井陉礦區)、無極、晉州、甯晉、高邑、武邑、藁城、栾城

趙深小片

邢衡小片

聊泰小片

河北(6):撫甯、盧龍、青龍、秦皇島(海港區、山海關區、北戴河區)

河北(4):灤縣、灤南、樂亭、昌黎

北京(1):平谷

天津(3):薊縣(薊縣話)、寶坻、甯河

河北(13):唐山(唐山話;包括路北區、路南區、古冶區、開平區、豐潤區、豐南區)、唐海、玉田、興隆、寬城、遵化、遷西、遷安

河北(25):保定(保定話;包括新市區、北市區、南市區)、涞水、易縣、唐縣、望都、順平、滿城、清苑、定興、高陽、安新、徐水、容城、高碑店、雄縣、文安、大城、霸州、永清、定州、安國、蠡縣、博野

天津(1):靜海(靜海話)

河北(4):涞源、阜平、蔚縣、曲陽

山西(1):廣靈

涞阜小片

定霸小片

薊遵小片

天津小片

灤昌小片

撫龍小片

保唐片:清入散歸四聲,隻有唐縣、順平、曲陽三地清入多歸上聲。調值接近北京,尤其是上聲,一般都是降升調。一般不分尖團。影疑母開口呼洪音一般有聲母[n],少數為[ŋ]。

石濟片:清入多歸陰平;一般上聲讀高(平)調,去聲低降,陽平高降;知系字合一不分;影疑母開口呼洪音有鼻音,一般為[ŋ]。

滄惠片:清入多歸陰平;一般陰平讀低降升,陽平高降,上聲高平,去聲低降;影疑母開口呼洪音有聲母[ŋ]。

章利片:清入基本獨立成調。地域較小,不再細分。除利津外,其他地點陽平與上聲同調。

《中國語言地圖集》中滄惠片亦含莒照小片(含莒縣、莒南、日照三縣市),《漢語官話方言研究》改歸膠遼官話。章利片在《地圖集》中是屬滄惠片的章桓小片,《研究》中則另立成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