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古都

八大古都

古代都城
“八大古都”是指由中國古都學會通過并經國内史學家承認的古代都城。由原來的四大古都西安、南京、洛陽、北京加上鄭州、安陽、開封和杭州。
    中文名:八大古都 外文名: 别名: 分别是:安、南京、洛陽、北京、鄭州、安陽、開封和杭州。

概述

實際上,"中國八大古都"的說法隻是近些年的事情,“八大古都”是指由中國古都學會通過并經國内史學家承認的古代都城。按定都時間先後,包括西安、南京、洛陽、北京、開封、杭州六大古都,後加上安陽和鄭州。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文字曆史已經有數千年。随着社會的發展,我國遼闊的國土上,出現了不少具有相當規模的城市,尤其是曆代的國都,因其特殊的地位,更是大興土本,着意修建。這些古都,無論在建築規模、建築模式或建築風格上,都有其獨到之處,往往表現了同時代最高的建築水平,對全國其他城市的建築有特殊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各大古都的建築沿革史,就是一部較完整的城市建築史。

簡介

西安(西周、西漢、隋、唐等超過13朝))、洛陽(東周、東漢、曹魏等超過6朝)、南京(東吳、南朝四國、東晉、明、中華民國)、北京(元、明、清、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封(魏、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北宋、金)、安陽(商)、鄭州(夏、商、鄭、韓)、杭州(南宋)等古都都曾作為全國性政權的中國的首都。以下按照拼音順序一一介紹。

1988年4月,“中國古都學會”又決定将河南安陽列入與上述古都并稱的七大古都。從現實看,文物保存較好的是西安、北京和南京,三地文物古迹多,基本上保持了古城風貌。洛陽、開封則城市面貌今昔大不相同,文物古迹破壞嚴重,但那些碩果僅存者卻因曆史悠久,而具有較高價值。杭州作為國都的曆史原本較短,現存遺迹不多,故主要以風景城市聞名。安陽是有3000多年曆史的古城,公元前1387年商王盤庚在現市區小屯一帶正式建都,曆時273年,成為商代後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商之後又有曹魏、後漢、前燕、東魏、冉魏、北齊先後在安陽附近的邺城建都。但因時間過久,地面文物已破壞殆盡,隻有殷墟等少數價值很高的曆史遺存。

中國曆代都城選址的條件是:有充足的水源,以滿足生産和生活的用水需要;地區經濟繁榮,交通便利,故多位于平原、盆地;具有可防可攻的地理優勢,如南京有“龍盤虎踞”之勢,北京有“背山帶海”的形勝等。我國古代都城建設都有周密的整體規劃和施工法度,其主要内容可歸納為:“正朝夕”,“水地以縣”,天子之國應“方九裡”,“旁三門”,“有溝樹之固”,“前朝後市”,“左祖右社”,“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市朝一夫”,“王宮門阿五雉”等。這一系列要求正是在我國曆史上長期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禮制”的體現。

根據這些要求所營建的都城,一般具有方正嚴謹,左右對稱,棋盤式布局等特點。帝王深居宮中,遠離市,幽靜、安全,又足以體現帝王之尊嚴與天下歸一的願望。商業集中,便于貿易;百姓居小巷之内,既安靜,又便于治安管理。如北京古城,中心有一條莊嚴、筆直的中軸線,中軸線兩側是堂堂正正的對稱街區,城中部有層層疊疊的紫禁城宮殿群。整個北京猶如一個完整的協調的藝術品,結構嚴整,層次分明,布局井然,設計勻稱,棋盤狀街區格外古樸、完整、協調,還有大量方便舒适的傳統住宅四合院與靜谧、優美和凝聚着古老曆史的胡同。北京的這一古都風貌,被丹麥城市規劃學家S·E·R·休森稱為“世界奇觀之一,是一個卓越的紀念物,一個偉大文明的頂峰。”美國城市專家E·貝康稱它為“地球表面上人類最偉大的個體工程。”西安的漢、唐都城,也具有上述北京古都特點,隻是在宮廷、街區布局、古城設施等方面因經過幾次遷址,遺址破壞較嚴重。但城區及其附近地下仍保存了非常豐富的文物古迹。

西安

西安,古又名長安,京兆,是陝西省的省會,是中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陝西關中平原的渭河南岸。背依秦嶺,面向秦川,泾、渭、灞、沣、澇等水流經徑内,形成沃野千裡,号稱“八百裡秦川”。

西安,古稱長安,又曾稱西都、西京、大興城、京兆城、奉元城等,是中國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曆時最久的城市。從奴隸制臻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會達到巅峰狀态的唐王朝,先後有西周、西漢、新、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這裡建都達1100餘年之久。又曾為赤眉、綠林、大齊(黃巢)、大順(李自成)等農民起義政權的都城。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并曆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鹹甯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于郡、府級建制-京兆府(郡)轄區,元代改京兆為安西路(後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奉元路設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安市曾經是陝甘甯邊區轄市、西北行政區轄市、中央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從1954年以來,一直為陝西省省會所在地,現屬副省級城市,轄新城、碑林、蓮湖、灞橋、未央、雁塔、閻良、臨潼八區及長安、藍田、周至、戶縣、高陵五縣。

西安地處中國中、西兩大經濟地域結合部,是西北各省通往西南、中原及華東的門戶與交通樞紐,第二條歐亞大陸橋隴海蘭新線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在全國經濟總體布局上具有承東啟西、東聯西進的重要戰略地位。優越的地理區位和深遠的曆史淵源,使西安成為中國北方西部最大的商品流通中心與物資集散地。悠久的曆史積澱和豐富的人文資源,使西安居中國六大古都之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著名的旅遊中心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安迅速發展成為中國重要的工業尤其是國防工業基地、科技研究基地和高等教育基地。重大曆史事件西安是一座具有三千餘年文明史的都市,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無數次影響深遠的曆史事件。公元前約11世紀,周文王在沣河西岸建立豐京,武王繼位後伐纣滅商建立西周王朝,并在沣河東岸建都鎬京,開創了西安長期作為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曆史地位。公元前841年,鎬京“國人暴動”是中國曆史是最早的大規模群衆暴動驅逐國王事件。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标志着中國奴隸制社會進入鼎盛時期。秦孝公時的“商鞅變法”是中國進入封建社會的重大社會改革。唐代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标志着中國封建社會進入頂峰時期。

公元582年,隋文帝頒令在漢長安城東南的今西安城址營建新都大興城。唐王朝建立後更名長安。隋唐長安城的建設,自隋文帝開皇二年(公元582年)開始,至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基本就緒,曆時72年。城市面積84.1平方公裡,布局規劃整齊,東西嚴格對稱,分宮城、皇城和外廓城三大部分。城市結構布局充分體現了封建社會巅峰時期的宏大氣魄,在中國建築史、城市史上具有劃時代影響。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西安人民為推翻腐朽反動的清朝政府奮起戰鬥。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軍陳得才部圍攻西安,于三兆、杜曲等地大敗清軍,在西安地區播下武裝起義的火種。陝西回民起義随後爆發。清同治五年(1866年)西撚軍入陝,在西安東郊十裡鋪大敗清軍。這幾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戰争,同南方的太平天國起義遙相呼應,震撼動搖了清王朝在西北的統治。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後,西安是最早起而響應革命的省會城市之一。陝西革命黨人同哥老會聯合,于10月22日發動起義,經兩天激戰控制西安,不僅推翻了清王朝在陝西的統治,有力地支援了武昌起義,打破了清王朝企圖以西北為基地地反撲的夢想,而且促進了北方革命高潮的到來。1919年,“五四”運動揭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消息傳到西安,愛國學生奮起響應,遊行示威,組織演講,喚起民衆,宣傳抵制日貨,成立陝西學聯,選派代表進京請願,大聲疾呼“吾陝西學生,素稱愛國,高舉義旗,焉能後人!振臂而起,誓作北京學生之後盾;登高号呼,喚喊國民之忠忱”。西安的學生運動,有力地響應和支持了北京的學生運動。

在1924年至1927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第一次高潮中,擁護孫中山革命政權的國民軍于1925年把軍閥劉鎮華逐出陝西,控制西安。1925年10月。西安的第一個中國共産黨組織—中國共産黨特别支部誕生。當北洋軍閥向國民軍反撲時,劉鎮華率鎮嵩軍圍攻西安達8個月之久。西安軍民在李虎臣、楊虎城率領下,克服缺糧斷炊的嚴重困難,奮起抗擊,殊死搏鬥,保住了西安這一革命陣地。當北伐戰争推進到華中地區時,國民軍聯軍進駐西安。在中國共産黨黨人和國民黨左派人士的合作努力下,西安地區革命運動風起雲湧。1927年初,共産黨人劉含初、史可軒、鄧小平等人在西安創辦中山學院和中山軍事學校,培訓大批革命骨幹。西安附近的農民運動也蓬勃興起,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日本軍國主義步步進逼,加緊對中國的侵略。在民族存亡系于一發的危急關頭,1936年12月12日,愛國将領張學良、楊虎城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向蔣介石實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戰,一緻對外”。這種充滿愛國熱忱的浩然氣概,有力地振奮了全國人民救亡圖存的民族精神。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進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全民族團結抗日奠定了基礎,成為中國現代曆史的重大轉折。

抗日戰争時期,中國共産黨西安地方組織和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克服重重障礙,不斷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抗日戰争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949年5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西安。5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賀龍任主任,賈拓夫、趙壽山、甘泗淇任副主任。5月2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賈拓夫任市長、方仲如任第一副市長,張鋒伯任第二副市長。西安在中國共産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邁入嶄新的曆史階段。

西安是中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産業基地、中國重要的航天工業中心,機械制造中心和紡織工業中心。西安擁有較強的工業基礎,是中國西部地區科技實力最強,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特大城市之一。

西安是為中國六大古都之一也是我國黃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與雅典、羅馬、開羅并稱為世界四大古都。西安也是我國建都最早,曆時最長的古城,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曆史,自西周(公元前1134年)時起,直到唐代,先後有西周、秦、西漢,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9個王朝在這裡建都,曆經1100餘年。在中國六大古都中,西安的曆史較為悠久。1982年成為首批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公元前202年,劉邦取得政權,在長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漢城)建立西漢王朝。西漢末年的公元9年,大司馬王莽正式稱帝,改都城長安為“常安”。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元代稱之的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自此得名。西安是曆史古都,曆史上曾有12個王朝在此建都,從周至唐,先後稱之為周、秦(定都鹹陽)、漢、西晉(絕大部是洛陽,在西安2年)、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西都,武則天時遷東都到洛陽,唐末年又遷東都到洛陽)等,曆時近1100年。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李自成都在這裡建立過政權。五代時,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後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宋代置陝西路,後置永興軍路。金代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元代曾設陝西、四川行省、行中書省;後改為安西路、奉元路。明代改奉元路為西安府,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入西安後,曾改西安為長安。

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西安的曆史非常悠久,曆史文化的沉積非常厚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人,将其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民情風俗概括為關中十大怪。源于西安碑林中一塊清代碑石的關中八景,又稱長安八景,紀錄了八處關中地區著名的文物風景勝地。盛行于關中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稱亂彈,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是中國戲曲四大聲腔中最古老、最豐富、最龐大的聲腔體系。以關中話,即西安方言為代表的的西北官話之一陝西關中話,保留了許多文言文的語法和漢語的古音。由于曆史的緣故,西安的飲食文化同樣博大精深,作為中國西北飲食的代表,以西安小吃最為著名,回族的清真飲食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中國國畫中的長安畫派、起源于漢代以前的關中皮影戲、源于西周的陝西木偶戲以及色彩濃郁的戶縣農民畫等都是西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

悠久的曆史、發達的文化為西安留下了許多聞名中外的古迹名勝。這裡有全世界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古城牆;以及總面積達108平方公裡的周秦漢唐四大遺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馬俑等珍貴的文化遺産。半坡母系氏族村落遺址、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秦始皇陵、長陵、杜陵、茂陵、昭陵、乾陵等陵墓、慈恩寺塔、鐘樓、骊山、鴻門宴故址、鹹陽古渡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迹。

西安還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的起點。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遣張骞出使西域,正式開辟了以長安為起點,聯結歐亞大陸的通道“絲綢之路”。從此,中國的使臣、商賈和中亞、西亞、南亞各國的使節客商往來絡繹不絕,中外商業貿易迅速發展,文化交流日趨活躍,友好往來不斷加深。

西安是中國重點高等院校最為集中的城市之一,在校學生人數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國第三位。西安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較高,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接受過大學本科以上教育,居西部地區之冠,在全國也處于領先地位。

西安位于黃河流域關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嶺,北臨渭河,東經107°40''—109°49'',北緯32°39''—34°45''之間。關中平原号稱“八百裡秦川”,這裡原野坦蕩,土地肥沃,自然環境十分優越。西安就在八百裡秦川中部,東西最長204千米,南北最寬116千米,全市面積9983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1066平方千米。西安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410米左右,西安地區自古有“八水繞長安”之美稱。市區周圍有灞河、澇河、沣河、浐河、泾河、渭河等較大河流。其中大多數屬黃河流域的渭河水系。西安屬于暖溫帶半濕潤的季風氣候區,雨量适中,四季分明。無霜期平均為219—233天。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0.5℃—1.3℃;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6.4℃—26.9℃;年平均氣溫13.3℃。年降水量平均為507.7毫米—719.8毫米。年平均濕度為69.6%。年平均降雪日為13.8天。

西安地處中國中西部兩大經濟區域的結合部,是西北地區通往西南、中原、華東和華北的門戶和交通樞紐。西安是西部地區航空、鐵路、公路運輸樞紐。距西安市區約40千米的西安鹹陽國際機場與68個國内城市,11個國家和地區通航。西安的公路網以西安市為中心呈“米”字型輻射狀,包含有繞城高速、機場新線、二環路和正在建設的三環路等。西安市區與所轄區縣全部通有高速公路。西安公共交通事業發達,現有公交線路200餘條。西安的信息化設施擁有光纖、數字微波、衛星、程控交換等多種通信手段,市内有國家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西安城域網覆蓋超過90%城區和40%郊縣。西安郵政是全國6大通信中心和11個一類郵件轉口局之一,建有西安郵區中心局。

西安風味

這段時間在江浙出差發現所謂的陝西風味、西安風味在很多地方都名目張膽的出現着,真的是陝西、西安的風味嗎?對于我這種愛吃的人來說,當然都要驗證一下。非常失望的是能保持西安風味的店家太少了,根據我的經曆我覺得僅有一家還算執着的保持了西安風味。這家店鋪是我在杭州出差無意間碰到的,老闆是西安邊家村人,典型的西安土著,看起來比較憨厚純樸,就和我一樣,呵呵。我到的時候他正在做臘汁肉,好多的肉啊,我一看就口水不停的流,散發出的肉香更是叫我食欲大增。吃肉夾馍一是看肉,二是看餅。燒餅最好是新打的白吉馍,絕不是電烤餅啊!這樣肉與馍的結合才是完美,不要覺得少了些什麼,正宗的西安肉夾馍沒有什麼香菜之類的附加品,就是單純的肉和馍。肉要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馍要酥脆,切不可軟軟的,因為這是炭火做出來的燒餅,表面是脆的,裡面才是酥軟的。我要了一個肉夾馍,一份涼皮,一碗稀飯俗稱涼皮套餐,呵呵。江浙一帶的西安涼皮大多是面皮,而且是年代比較久遠的那種西安面皮。現在在西安已經很難吃到這種面皮了,在記憶中我小時候到公園去玩,門口都是推着車賣這種面皮的“農民”,當時感覺真好吃,每次都要吃兩碗才和媽媽走。媽媽是名醫生,她不願意我在外面吃東西,怕不衛生,可我偏偏又很貪吃,看到了就想吃,所以每次媽媽都帶一個大飯盒和筷子。很久之前就不再和媽媽去公園了,可每次看到公園前小吃的時候,就會想起媽媽帶我吃東西的情景。這裡的涼皮還算好,沒有香菜,榨菜之類亂七八糟的東西,最覺得不錯的是它的辣椒,和西安的一模一樣,可就是給我放得太少。在西安吃涼皮哪有不滿碗紅彤彤的,這樣才夠味嘛。吃完後,還有些餓意,又要了一碗漿水面,好大的一碗。面很贊,是真正的手擀面,很筋道,漿水也是用芹菜做的吃起來蠻清爽。

南京

南京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及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長江不僅孕育了長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山川秀美,古迹衆多。上個世紀30年代,著名文學家朱自清先生遊曆南京後,寫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這樣一段評價:“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憑吊,可以悠然遐想……”

南京城身系中華兒女榮辱,五胡亂華,中原漢族衣冠東渡,建立東晉王朝,抵抗外族,還我漢人河山,大明江山抵抗蒙古族元代外族統治,太平天國,中華民國,漢人一次次的反抗外族的根據地,維系華夏文明的複興之地。故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後,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南京,别稱金陵、江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國曆史上的六大文化古都之一,1982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中國曆史文化名城,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會。另依據中華民國的相關法律,南京至今仍為中華民國之正式首都,台北為臨時首都。

南京自古是長江下遊地區的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揚子江下遊流域重要的商業經濟中心。南京是山、水、城、林一體的城市,有着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曆史遺存。東郊湯山猿人頭骨的出土,表明35萬年前南京就是古人類聚居之地。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在今天南京的中華門西南側建城,開創了南京的城垣史,迄今已有2471年。公元3世紀以來,先後有東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史稱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共10個朝代和政權在南京建都立國,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産。所以南京既被稱為六朝古都。

南京猿人頭蓋骨和相關遺迹表明,距今約60~100萬年前南京就有了古人類的活動。6000年前南京就出現了原始村落,在1950年代發掘的北陰陽營遺址年代約為為公元前4000年至前3000年,為長江下遊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北陰陽營文化,南京地區早期文化遺存還有200多處,著名的有點将台文化和湖熟文化。

南京之名始于明代初年,之前有金陵、秣陵、建業、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甯、集慶、應天等名。明成祖時國都北遷,應天府改稱南京。太平天國稱之為天京、清朝稱為江甯,辛亥革命以後再改稱南京至今。

公元前1100年左右,南京屬西周貴族周章的封地句吳。春秋戰國時,吳國、越國、楚國先後占有過南京地區。周敬王二十五年(前495年),吳王夫差在今朝天宮築冶城,開辦了官營冶鑄銅器的手工業作坊。此地遂被稱為冶城山或冶山。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派大臣範蠡在今中華門外的秦淮河南岸築越城,又名範蠡城。這是南京最早的古城,據此,南京建城2400多年。越城範圍很小,城周長942米。但地理位置重要,控制秦淮河入長江的孔道,越王以此作為攻楚的根據地。

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奪越地,楚威王熊商于石頭山(今清涼山)築金陵邑,南京遂有“金陵”之稱。南京地區出土的金爰、蚊鼻錢、銅砝碼等,反映了楚國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秦始皇三十七年改金陵邑為秣陵縣,屬鄣郡。秦始皇南巡時經丹陽(今江甯縣小丹陽鎮),到錢唐(今杭州)和會稽(今紹興),開馳道以通丹徒,來回都路過南京。南京與境外的通衢大道自此開通。公元211年,吳國孫權由武昌遷來這裡建都,改名為建業,并在石頭山楚國金陵邑舊地築石頭城。依山築城,因江為池,形勢險要,有“石城虎踞”之稱。

依山傍水的世界第一大城垣——南京明城牆

西晉統一後,太康三年(282年)改建業為建邺。建興元年(313年),為避司馬邺之諱,改建邺為建康。建武元年(317年),司馬睿偏安江左,建立東晉。以建康為都。此後,宋、齊、梁、陳相繼在此建都,史稱南朝。

東晉改建的建康都城和宮城,布局仿魏晉洛陽城,基礎仍為建邺城,自後南朝無大改動。據《建康實錄》記:“城周廿裡十九步”,宮城“周約八裡”,初皆以土牆竹籬為之,東晉末始部分用磚,自南齊建元二年(480年)正式建都牆始用磚。梁天監十年(511年),又增建第三重宮城。像這樣有三重城的宮城,在城市發展史上尚屬罕見,應與當時政治動蕩、皇室惶恐不安有關。

南朝時期,建康仍為冶鑄中民,此時冶鐵技術提高,創造了生熟鐵混合冶煉法。東晉時,因冶鑄業的迅速發展,造成城市污染,被迫将坐落在市區冶城的冶煉工場遷到縣東南3.5公裡的地方。

南朝的建康,商業繁榮。“大市百餘”個,市場名目繁多,且專業分工,一些商品有專門的市場。商品有三吳地區的糧食、絲帛、青瓷、紙張,長江中遊來的銅鐵礦石,海外的香料、珍寶等等。

建康文化事業興盛,城市設有儒學、玄學、文學、史學4所學館,培養人才。南朝時期的幾部著名文史傳世之作,均成書于建康。如劉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南梁劉勰《文心雕龍》、鐘嵘《詩品》、蕭統《文選》、劉宋範晔《後漢書》、裴松之《三國志注》、南齊沈約《四書》、南梁蕭子顯《南齊書》等。宋泰始元年(465年),在今朝天宮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科學研究機構——總明觀,出現了祖沖之、葛洪、範缜、王羲之、顧恺之、法顯等文化名人。分布于南京及其附近計33處六朝墓前石刻,以石獸居多,風格獨特,既體現生動優雅的風格,又流露出六朝繁華頹廢的氣息。

南朝的建康,紙醉金迷。在方圓20公裡的區域内,聚居着28萬戶,若按每戶5口計算,竟超過140萬人,相當于現在南京人口的一半。

建康是當時佛教中心,梵刹林立,釋子成行。鐘磬之聲,不絕于耳。《南史·郭祖深傳》有“都下佛寺500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産豐沃”的記載。唐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詩句。

589年,隋文帝滅陳後蕩平建康城邑,摧毀六朝宮苑,在石頭城置蔣州。唐代,置蔣州為升州。

北宋時稱江甯府,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為建康府,為抗金前線。嶽飛、韓世忠曾在此抗金。金兵于1130年火燒建康城,城内建築大都化為灰燼。

南京地區的再度繁榮是在明朝。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改稱南京。這是南京第一次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明代的南京城,可稱為古代第一大城。其外郭城周長60公裡,18個城門。内城周長33.7公裡,城牆平均高14~21米,基寬14米。開13座城門。以聚寶門(今中華門)最大。

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南京作為明代兩京之一,府部猶存,地位重要。南京絲織業、造船業、印刷出版業居全國首位。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多為今下關三叉河附近“寶船灘”的龍船廠所造。其中長132米、寬54米的平底大沙船,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設立在雞籠山南麓的國子監,中外學生多達萬人。

清初改應天府為江甯府,設江甯織造。南京雲錦名聞中外。1840年鴉片戰争,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在下關江面簽訂。

1853年太平天國革命軍攻克南京後,在此建都,改稱天京。太平天國在天京前後十一年,洪秀全利用清兩江總督舊址建天王府,後被清軍焚毀,今西花園内石舫系當年舊物。

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此就任臨時大總統,改江甯府為南京府,定都南京。孫中山當年的辦公起居室,位于現長江路292号,保存完好。1925年,孫中山逝世,葬于南京紫金山,依山建起氣勢宏偉的中山陵。

1927年後,蔣介石以南京為國民政府所在地。抗日戰争時期,南京淪陷,日軍南京大屠殺,30萬平民慘死。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安陽

地理位置

安陽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處晉、冀、豫三省交會處,西依太行山,北臨漳河水,東南與華北平原接壤。

行政區劃

安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于殷(今安陽市郊小屯一帶),經八代十二王,曆時254年。中華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在這裡出土問世。在“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評選中,安陽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遺址的發現與發掘名居榜首。另外,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婦好請纓、蘇秦拜相、西門豹治邺、嶽母刺字等曆史故事都發生在這裡。安陽文物古迹較多,境内共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2處。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為安陽留下了寶貴的曆史文化遺産,1952年11月毛主席視察安陽,對我們提出了殷切希望。1956年9月郭沫若先生留下了“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著名詩句。江澤民總書記也于1991年2月和1996年6月兩次視察安陽,并親筆題詞:“弘揚民族文化,建好古都安陽”、“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n

安陽資源

安陽能源充足,具有一定的礦産資源和豐富的農副産品資源。全市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101萬千瓦,年産原煤283萬噸,天然氣年輸氣量1億多立方米,日供水量可達42萬立方米。西部礦區煤炭、鐵礦石、石灰岩、大理石等資源有一定的儲量,東部平原是全國優質糧棉油生産基地。滑縣是河南第一産糧大縣,被譽為“豫北糧倉”。内黃縣的紅棗,面積和産量均為全國之冠,素有棗鄉之稱而享譽國内外。安陽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3.6℃,年平均降雨量606.1毫米。

北京

北京最早見于文獻的名稱叫做薊。公元前十一世紀時,薊國是統治中國北方的西周王朝的一個分封國。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中期,位于薊國西南面的另一個封國燕,吞沒了薊,并遷都于薊城。從這時起,直到公元前226年燕國被強大的秦國所滅,薊城一直是燕的都城。據考古學家考證,當年的薊城就在現北京城區的西南部。公元938年,薊城成為遼的陪都。遼是崛起于中國東北方的少數民族契丹人建立的。因為薊位于它所轄的疆域的南部,所以改稱南京,又叫燕京。一個多世紀以後,另一個少數民族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将遼滅亡,并于1153年遷都燕京,改名中都。1214年,金朝因受到新興的蒙古族軍隊的進攻,被迫遷都汴京(今河南開封),第二年蒙古鐵騎入占中都。1267年,蒙古族首領忽必烈下令在中都城的東北郊築建新城。四年後這位首領即在興建中的都城内登上皇帝的寶座,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的元朝。1276年新城全部建成,這便是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遊記中稱之為“世界莫能與比”的元大都。從此,北京取代了長安、洛陽、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并延續到明、清兩代。1911年10月10日,中國爆發了資産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第二年二月清帝被迫宣告退位。至此,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潰亡,北京作為帝都的曆史到此結束。在此後的30多年裡,北京曆經苦難:先是連年不斷的軍閥戰争,使當年的帝都變得衰微破敗;1937年日本侵略軍侵入,古城在血與火中苦熬了8年;抗日戰争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接管這座城市。苦難、屈辱、血淚,終于使人民起而抗争。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成為新生的共和國的首都,古城的曆史揭開了新的一頁。一座城市的曆史就是一個國家的曆史。作為幾代帝都和今日中國首都的北京是中國曆史和現狀的縮影。北京是古老的,但同時又是一座煥發美麗青春的古城,北京正以一個雄偉、奇麗、新鮮、現代化的姿态出現在世界上。

杭州

杭州,浙江省省會,位于錢塘江下遊北岸,大運河南端。自秦時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年的悠久曆史。

杭州以其美麗的西湖山水著稱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于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寫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擁有三面雲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自然風光情系天下衆生。

有着2200年的悠久曆史的杭州還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觀同樣豐富多彩,古代庭、園、樓、閣、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簾玉帶、煙柳畫橋,或萬千姿态、蔚然奇觀,或山清水秀、風情萬般,尤以靈隐寺、六和塔、飛來峰、嶽王廟、西泠印社、龍井、虎跑泉等最為著名。“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開封

開封概況

開封,簡稱汴,現為河南省轄市,是我國七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中國版圖的中部,地處中華民族曆史文化搖籃的黃河之濱,是一座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在中國的曆史上,開封曾被稱為大梁、汴梁、東京、汴京等。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曆史。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七個王朝曾先後建國都于開封,故稱“七朝都會”。開封與中國的西安、洛陽、北京、南京、杭州、安陽并稱七大古都,在國内外享有盛名。開封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溫和,物産豐富,交通便利,文化教育發達,科技進步,經濟繁榮,是中原地區的重要旅遊城市和對外開放城市。n

地理位置

開封界于東經113°51′51″—115°15′42″,北緯34°11′43″—35°11′43″。位于河南省中部偏東,是黃河沖積扇平原的尖端。東臨商丘地區,西連省會鄭州市,南接許昌市、周口地區,北靠黃河,與中原油田隔河相望。總面積6444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362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359平方公裡。南北寬約92公裡,東西長約126公裡。東距亞歐大陸橋東端的港口城市連雲港500公裡,西距省會鄭州72公裡,在中國版圖上處于豫東大平原的中心部位。n

“開封”的由來

開封是一座具有悠久曆史的文化名城。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的開封,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曆史。春秋時期,鄭莊公在此修築儲糧倉城,定名為“啟封”,取“啟拓封疆”之義,後避漢景帝劉啟之諱改名為開封。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會”之稱。尤其是北宋時期,從陳橋兵變到南宋偏安,曆經九帝168年,“人口逾百萬,貨物集南北”,是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國際性的大都會,有着“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生動地描繪了古都開封當時的繁華景象。這一時期的開封,湧現出了清正廉明的包公、滿門忠烈的楊家将、民族英雄嶽飛、圖強變法的王安石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影響的曆史人物,對中國曆史的發展産生了重大影響。“開封”一名是由“啟封”更名而來。春秋時期,諸侯林立,列國争雄。當時的古城村一帶為鄭國的東北邊陲。羽翼漸豐的“小霸”鄭莊公出于戰略上的需要,命大将鄭邴在這裡屯兵築城,并取“啟拓封疆”之意名“啟封”。西漢景帝即位,因避景帝劉啟諱,改“啟”為“開”,啟封也就改稱為開封。

洛陽

一、自然地理

洛陽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處東經111.8’至112.59’,北緯33.35''至35.05''之間。亞歐大陸橋東段,橫跨黃河中遊兩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洛陽地理條件優越。它位于暖溫帶南緣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4.2`C降雨量546毫米。東鄰鄭州,西接三門峽,北跨黃河與焦作接壤,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東西長約179公裡,南北寬約168公裡。

洛陽地勢西高東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錯,地形錯綜複雜,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境内河渠密布,分屬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黃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鐵灤河、澗河、廛河等10餘條河流蜿蜒其間,有“四面環山、六水并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由于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嶽;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于天下”,所以是古代帝王定都的首選之地。

洛陽位于河南西部,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曆史文化名城。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古代伏羲、女娲、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于此。夏太康遷都斟,商湯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于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相襲,共十三個王朝。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隋唐時人口百萬,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洛陽在曆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内,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

西周初期,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公路網,洛陽是其中心,馳道驿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隋唐大運河上,舳舻相接,帆影聯翩,從洛陽東達于海,西至關隴,南下蘇杭,北朔幽燕;以洛陽為東端起點的“絲綢之路”,可以直馳地中海東岸,明駝宛馬,絡繹不絕。洛陽是文化的讀本。中華民族最早的曆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和九疇。

從此,周公“制禮作樂”,老聃著述文章,孔子入周問禮,班固在這裡寫出了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司馬光在這裡完成了曆史巨著《資治通鑒》,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曾雲集此地,譜寫華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洛陽定都朝代:

東周洛邑王城(澗河兩岸)平王至赧王,共25王前771年—前256年n

東漢雒陽漢魏故城光武帝至獻帝,共12帝25年—190年n

曹魏洛陽漢魏故城文帝至元帝,共5帝221年—265年n

西晉洛陽漢魏故城武帝至愍帝,共4帝265年—313年n

北魏洛陽漢魏故城孝文帝至孝武帝共七帝493年—534年n

隋東都、東京隋唐故城炀帝、恭帝606年—618年n

武周洛陽隋唐故城武則天n

後梁西都隋唐故城太祖、郢帝、末帝909年—913年n

後唐東都隋唐故城莊宗、明宗、闵帝、末帝923年—936年n

後晉西京隋唐故城高祖936年—938年(約2年)。

洛陽被稱為十三朝古都”。其中,“十二朝古都”的“十二”指公認的十二個朝代,也有人認為是多的意思,“十三朝古都”中的13指的是建都的朝代數量。特别注釋洛陽的曆史上的情況比較複雜,容易引起誤解。1.商、周、漢、魏諸朝都有多次遷都的曆史,這些朝代的都城從曆史縱向上看可能不隻一個,洛陽是其中的一個。例如商就先後多次遷都,所以安陽、鄭州、洛陽都曾經是商的都城。其中安陽最為著名。公元前14世紀,商朝第十代國王盤庚,從山東“奄”(今曲阜附近)遷都到“殷”,成為當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中國部分朝代的首都不隻一個。出于戰略上和經濟上的需要,一些巨大王朝會設立陪都,例如唐,舉世公認其首都為長安,洛陽之所以稱為其都,是因為唐代統治者定洛陽為其行宮和巡幸之地,故有“東都洛陽”之稱。武則天建立武周政權後,洛陽成為正式都城.3.洛陽曾經是中華民國的陪都,“一·二八”淞滬之戰和八年抗戰中,曾兩次遷都,前一次遷洛陽為“行都”,第二次遷重慶為“陪都”,南京作為中華民國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至少13朝,定都時間超過1700年,有“十三朝古都”之說。

古都洛陽曆史

一、夏都斟(尋)夏王朝是中國曆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王朝。據《竹書紀年》的記載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時間在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之間,有470多年的曆史,曆經17帝王。洛陽一帶是夏民族建邦立國的腹地。夏朝的第一個國王禹,始都陽城,後遷陽翟。陽城在登封,陽翟在禹州,均離洛陽不遠。夏王朝的第在個帝王太康(啟之子)都斟(尋卩)。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太康居斟(尋卩)。”今本《竹書紀年》又載:“仲康即帝位,據斟(尋卩)。”《史記·夏本記》雲:“太康居斟(尋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羿即後羿,為東方夷族的一個首領,他乘太康無道、夏民怨憤,入居斟(尋卩),執政,拒太康于外。太康卒,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尋卩),後被其親信寒浞殺死。斟(尋卩)在何處?目前說法不一。《國語·周語上》載:“昔伊、洛竭,而夏亡。”證明斟(尋卩)在伊洛區内。《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載:“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阙在其南,羊腸在其北。”洛陽正處在這個位置。1959年,中國考古研究所在洛陽轄區偃師二裡頭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二裡頭一帶是一座大型都城遺址,定名為“二裡頭文化”。經碳14測定,其絕對年代,相當于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曆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遺址。總面積為3.75方平公裡。内有大型宮殿遺址。考古學家認定,二裡頭文化遺址就是夏代都城遺址,即夏都斟(尋卩)的所在地。夏代太康、仲康、夏桀三帝王曾建都于此。《帝王世紀》記載:太康在位29年。《通鑒外紀》記載:仲康在位52年,夏朝都基(尋卩)94年。

二、商都西毫商朝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二個王朝,也是中國奴隸制社會高度發展的時期。商本是黃河下遊的一個古老的部落,為東夷族的一支。夏朝時屬于夏王朝的一個諸侯國。商部族經常遷徙。從契至湯十四世,共遷徙八次。商部族活動的主要地區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東的西南部,湯最後的定居地是河南東部的商丘、史稱南亳。約公元前16世紀夏亡商立。商湯攻開夏都斟(尋卩)之後,決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後,商湯從南亳遷此,史稱西毫。商都西亳在何處?這是數千年來曆史上的一個疑。“河南偃師為西毫,帝喾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這西毫在洛陽偃師屍鄉。1983年,中國社科院在洛陽偃師屍鄉溝、大槐樹、塔莊一帶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這座商城遺址。從此揭開了西亳的秘密,結束了數千年來關于西亳的曆史疑案,這是國内外史學界的一件重大發現。商城總面積為190萬平方米。城内南中部有宮殿遺址。宮城成正方形。大殿之後,有幾座宮殿建築,東西對峙,系王宮所在地。城内道路縱橫,井然有條。城外有環城馬路。這座規模宏大的商志願,顯然是按照都城的規格建造的。據碳14測定的絕對年代,是商朝早期的城池。再次,洛陽偃師屍鄉的商文化遺址,就是商都西亳的所在地。《竹書紀年》載:“湯居西毫,仲丁元年辛醜即王位,自毫遷于嚣。”《史記·殷本紀》又載:“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複居成湯之故居。”又雲“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複去毫徙河北。”從此可以看出,商朝曾兩次都西亳。第一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計230年,曆經成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第二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310年至公元前1140年,計170年,經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禀辛、庚丁、武乙九帝王。凋明兩次都西亳,共19帝,四百餘年。商朝自盤庚始實行雙都制,既有南都西亳城,又有北都殷城。洛陽與安陽成了商殷時期的姊妹城。

三、西周都洛陽周族原是我國西部的一個曆史悠久的部落,與夏、商兩族同稱為我國原始社會末期的三大部族。n

夏、商兩朝時期,周是它們的屬國。商朝末年,纣王昏庸無道,武王時,周的勢力已很強大,決心滅商。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乘機率衆東下,經洛陽北部孟津渡河,一舉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商亡周興。史稱西周。武王滅商後想在洛陽建都。《左傳·宣公三年》載:“武王克商,遷九鼎于洛邑”九鼎乃國家重器,遷在哪裡,就意味着在哪裡建都。武王滅商後先來到洛陽,決定立即在此建一座城邑,名曰:洛邑。其址在今日白馬寺東南。九鼎即遷在此邑。《史記·周本紀》載:“武王營周居洛邑而後去。”在營城之間,武王曾去嵩山祭天。這武王克商後并沒有馬上回鎬。而是居洛陽察看地形,營建周人之居、嵩山祭天、遷九鼎等。同時也,在周公營建洛邑之前,洛陽的名字已稱洛邑,這個洛邑城估計不大。武王雖想定都洛邑但并未遷都,到了城王之後才遷都洛邑。武王滅商後的第二年便在鎬京病故,成王即位。因成王所幼,由其叔父周公輔佐代政。成王執政的那年,“使召公複營洛邑”便派召公,周公先後來到洛邑,經過實測,開始了大規模的營建工程。從三月到十二月完成了洛陽這座城池的建設。從此,西周有兩座都城。西方的鎬京稱為宗周,東方的洛邑稱為成周。成周又分為王城與下都。下都後來又稱成周。周時洛陽的名稱衆多,又常變換。洛陽邑建成後,“成王定鼎于郏(辱卩)”。郏(辱卩)即周王城。成王執政五年即遷都成周的王城。《何尊》銘文中記載:“惟王初遷宅于成周,複禀武王禮,福自天。惟王五祀。”西周自成王始,諸王均來成周居位、施政。這在周器銘文中有所記載。其中記載成王的有8器、昭王的7器、穆王的1器、恭王的14器、懿王的4器、孝王的3器、夷王的1器、厲王的15器、宣、幽二王的各2器,康王未發現銘文記載。其他諸王經常居洛處理國事。洛、鎬二都均沒有中央最高官署卿事察,周公居洛、召公居鎬。周公死後,他的兒子君陳又承襲周公的職位,繼續鎮守在這裡。洛陽作為西周的東都城,從成王五年至平王二年,曆時295年。曆經成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宣王、幽王10帝王。西周時期,實行的是一國兩都制。

四、東周都洛陽周宣王死、周幽王立。關中發生大的地震,災難嚴重。《詩小雅·十月之交》雲:“三川竭、岐山崩。百川沸騰、山冢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加之内政腐敗,社會黑暗,宮廷分裂。公元前771年幽王被殺,西都鎬京被搶劫一空。平王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決定廢西都全遷東都,史稱東周。東周隻有洛陽一個都城。東周時期,是仍有兩座城:一為王城,擊公所建,時為帝王所居。一為成周,武王所建,周公複營,時為軍事要地。王城人秋東局都城有310年,從周平王開始,曆經桓王、莊王、厘王、惠王、襄王、頃王、匡王、定王、簡王、靈王、景王、悼王、赧王14帝。成周作為東周都城有二百零五年,曆經周敬王、元王、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顯王、慎靓王11帝王。洛陽作為東周都城有515年,曆經25帝。

五、西漢初都洛陽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劉邦在定陶稱帝,史稱西漢或前漢。劉邦稱帝的當月,從定陶來到洛陽《資治通鑒》記載:“帝置酒洛陽南宮。”評功論賞,文臣武将,皆大歡喜,遂定都洛陽。五月間,齊人婁敬路過洛陽,勸說劉邦遷都長安。劉邦的文武大臣,多系關東人,不願意西遷。經過一場辯論,劉邦才決定将都城西遷至長安。

六、東漢都洛陽洛陽25年,劉秀在河北柏鄉稱帝,是為漢光武皇帝,同年攻下洛陽,定洛陽為都城。史稱東漢或後漢。光武劉秀又經過十多年的征戰,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東漢時期的洛陽,為天下名都,洛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都市。其城址在現今白馬寺東側即漢魏故城遺址。東漢人公元26年劉秀始創,至公元220年協帝至,經曆了196年。東漢有洛陽、許昌、長安三個都城。其中以洛陽為都的有165年,以許昌為都的有26年,以長安為都的有5年。在洛陽的有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少帝殇帝、安帝、少帝(劉懿)、順帝、沖帝、質帝、桓帝、靈帝、(劉辨)、獻帝14帝。

七、曹魏都洛陽漢獻帝初平元年之後,天下分崩離析,軍閥割據,連年混戰,東漢王朝名存實亡。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在逐漸形成。曹操在軍閥混戰和鎮壓起義軍時,勢力逐漸壯大,最後掌握了東漢的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07年,曹操基本上統一了中國的北方。公元213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公元216年,又封曹操為魏王。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在洛陽,其子曹丕繼位。不久,曹丕廢漢獻帝為山陽公,自立為帝,是為魏文帝,改漢為魏,定都洛陽。史稱曹魏。曹魏從公元220年至公元265年司馬炎滅魏為止,以洛陽為都46年之久。曆經魏文帝、魏明帝、齊王、高貴鄉公、元帝共5帝。

八、西晉都洛陽曹魏後期,政治黑暗,曹魏走向衰落。公元265年司馬炎繼晉王位,接着重演曹丕代漢的把戲,迫使遭奂讓位,自立為帝,是為晉武帝,改國号為晉,史稱西晉。西晉仍都洛陽。西晉都洛51年,曆經晉武帝、惠帝、懷帝、愍帝4帝。城址在白馬寺東的漢魏故城遺址處。

九、北魏遷都洛陽西晉統一人國後,社會上出現了一度的穩定,經濟得到了恢複和發展,物質财富有所增加。但統治者極端腐敗,晉武帝有姬妾萬餘人,花天酒地。賈皇後姿意淫樂,竟在大街上搶拉男子入宮為男妃。外戚王恺與大貴族石崇比富,令人吃驚。如此等等,終于釀成了“八王之亂”,曆時16年之久。洛陽遇到了嚴重的破壞。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北魏占領中原,統一北方,遷都洛陽。北魏孝文帝是個大有作為的皇帝,他堅持改革,整頓吏治,嚴懲貪宮污吏,恢複經濟,發展生産。提倡學漢文、說漢話、穿漢服,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被破壞了洛陽,得到了恢複和發展。北魏都洛陽41年,曆經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莊帝、長廣王、節闵帝、安定王、孝武帝8個帝王。

十、隋朝建東都公元604年,楊廣在長安即位,是為隋炀帝。楊廣即位當年的年底,親自來到洛陽,登上邙山,察看地形。他認為邙山之南,伊阙之北,瀍水之西,澗河之東是絕好的軍事要地,他決定在此營建東都城。公元605年3月,他命尚書楊素為營建東都太監,納言楊達為副監、宇文恺為将作大匠,每月征工匠“役丁二百萬人展開了大規模的營建東都洛陽的工程。第二年的正月東都建成。正在江南巡遊的隋炀帝聽說之後,即速從江都出發,四月到達東都洛陽。接着六宮百官也遷居洛陽。洛陽遂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過百萬,富商數萬家,城西的西苑是全國最大最美的花軒。公元618年,隋将宇文化及在楊州屐兵變,打入宮中,殺死隋炀帝。越王楊侗在洛陽稱帝,王世充為太尉,獨攬朝政。義甯二年(公元619年)四月,王世充廢楊侗為潞國公,自立為帝,國号鄭。後被唐所滅。隋朝都洛15年,2帝。

十一、唐朝移都洛陽公元618年,李淵建唐,都是長安,唐太宗李世民是,下令修葺洛陽城,号稱洛陽宮。他曾三次來洛陽處理政務及外事,在洛陽宮居住二年之久。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永徽六年(公元657年)一同來到洛陽,在此處理國家大事,以洛陽為東都。實際上唐朝的都城已從長安徙至洛陽了。唐玄宗在位44年,都洛陽10年。安史之亂之後,唐中央的權力大大削弱,節度使的權勢越來越大。公元904年,宣武節度使朱溫,發兵長安,挾持唐帝(昭宗)遷都洛陽。公元907年,朱溫廢掉唐帝(哀宗),唐亡。此後,中國曆史上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唐朝時期,東西洋并重,洛陽與長安都是世界上的名都。唐朝都洛陽的有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昭宗、哀宗6帝,前後30餘年。

十二、武周都洛陽武則天是中國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對中國曆史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她以美貌聞名,14歲入宮,立為才人。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封為皇後。李治患高血壓病,武後參政決事。群臣并稱帝後為“二聖”。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則天降李旦為皇嗣,自立為帝,尊号聖神皇帝,改國号為周,将東都改為神都。神龍元年(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在病中被迫讓位給唐中宗李顯,恢複國号唐。武則天執政50年,居皇帝位15年,以洛陽為都城。

十三、後梁遷都洛陽:天四年(907),唐哀帝禅位于朱溫,改元為開平。朱溫以梁為國号,都開封,以洛陽為西都。開平三年(909)正月,朱溫遷都洛陽,以開封為東都。後唐遷都洛陽:後梁龍德三年(923),後唐滅後梁,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縣東北)稱帝。同年(即同光元年)十二月,遷都洛陽,以洛陽為洛京。李存勖以繼唐而有天下,故國号唐,史稱"後唐"。後晉都洛:後唐末年,晉王石敬瑭起兵晉陽,天福元年(936)閏十一月攻入洛陽,滅後唐。遼太宗耶律德光冊其為大晉皇帝,國号晉,建都洛陽。n

國花牡丹

“天下名園重洛陽”,“洛陽牡丹甲天下”,名園代出,别饒幽趣,國色天香,豔冠群芳。西周至北宋,洛陽園囿,數以百計,或鳳閣龍樓,上連霄漢;或剔透玲珑,姹紫嫣紅。曆代文人騷客,潑墨古刹,揮毫岩壁,為古城增添詩情畫意。牡丹是我國傳統名花,花蕾碩大,色澤豔麗,國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華民族泱泱大國之風範。“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洛陽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相傳,唐武則天寒冬設宴賞花,令百花綻放,唯牡丹不從,貶之洛陽。豈知遷洛後竟吐蕊怒放。武後聞知,命火燒牡丹。牡丹枝幹燒焦,次年卻依舊葉榮華發,且花更大,色更豔。洛陽牡丹遂馳名天下做花魁,洛陽人培育牡丹、觀賞牡丹亦日盛成俗。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和白居易所贊:“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鄭州市

地理位置

鄭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東經112°42''--114°14'',北緯34°16''-34°58'',北臨黃河,西依嵩山,東南為廣n

闊的黃淮平原。鄭州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4°C。7月最熱,平均27.3°C;1月最冷,平均0.2°C;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無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時間約2400小時。境内大小河流35條,分屬于黃河和淮河兩大水系,其中流經鄭州段的黃河150.4公裡。

鄭州市是河南省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12個縣(市)、區,其中縣1個、縣級市5個、區6個。據2003年的統計資料,全市總面積7446.2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1010.3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212.4平方公裡;2003年末全市總人口697.7萬人,中心城區人口322萬。鄭州地處中原腹地,“雄峙中樞,控禦險要”,為全國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是新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城市,是國家開放城市和曆史文化名城,已跻身全國綜合實力50強、投資硬環境40優、全國綜合投資環境前10名和衛生城市行列。

她偎依在黃河南岸,崇山峻嶺之東,與七朝古都開封和九朝古都洛陽東西相臨,是我國第八大古都,東南面向黃淮平原,位于東經112°42''~114°14''和北緯34°16''分~34°58''之間,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3℃,降雨量640毫米。轄12個縣(市)、區,其中縣1個、縣級市5個、區6個。據2005年的統計資料,全市總面積7446.2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1010.3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262平方公裡;2005年末全市總人口71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24.1萬人,鄉村人口297.1萬人。非農業人口257.6萬人。鄭州地處中原腹地,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是新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城市,是國家開放城市和第三批曆史文化名城。

行政區劃

鄭州市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中原區中原西路233号。

鄭州市,面積7507平方千米,人口661萬(2003年)。

中原區,面積195平方千米,人口57萬人。郵政編碼450007。

二七區,面積159平方千米,人口50萬人。郵政編碼450000。

管城回族區,面積204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郵政編碼450000。

金水區,面積242平方千米,人口78萬人。郵政編碼450003。

上街區,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8萬人。郵政編碼450041。區人民政府駐中心路132号。

惠濟區,面積206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郵政編碼450053。區人民政府駐開元路8号。

新鄭市,面積873平方千米,人口63萬人。郵政編碼451100。

登封市,面積1220平方千米,人口63萬人。郵政編碼452470。市人民政府駐嵩陽街道。

新密市,面積1001平方千米,人口82萬人。郵政編碼452370。市人民政府駐青屏路86号。

鞏義市,面積1041平方千米,人口79萬人。郵政編碼451250。

荥陽市,面積955平方千米,人口65萬人。郵政編碼450100。

中牟縣,面積1393平方千米,人口69萬人。郵政編碼45145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此處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止2003年底。其中2004年上街區、荥陽市行政區域發生調整,數據待更新。*

曆史沿革

3600年前,這裡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鄭州曾為夏、商都城之一,為管、鄭、韓等藩國的首府,為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為州。轄區内發現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種類型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遺址。據史籍記載,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為“有熊氏”生于軒轅之丘,部分學者認為軒轅之丘指現在鄭州下轄新鄭市(該觀點未得到國家權威機構和中國民間學者的普遍認可)。部分學者認為夏代曾建都于陽城(今登封市)。春秋戰國時期,鄭、韓先後在新鄭建都(為當時周帝國的二級行政單位),長達500多年。秦漢時期,鄭州地區始置荥陽、鞏、京、新鄭等縣。之後,曆代先後在鄭州地區設置荥陽郡、北豫州、荥州等。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将荥州改為鄭州。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州治位于今天的管城區。北宋建都汴京後,鄭州屬京畿路(今開封市),崇甯四年(公元1105年),建為西輔,成為宋代四輔郡之一。金代,隸南京路(今開封市)。金貞佑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後複名管城縣。清雍正二年(1724)鄭州升為直隸州,隸河南省。明初,鄭州劃歸開封府。清代,鄭州為兩次升為直隸州。

本世紀初,由于平漢和隴海鐵路在鄭州交彙,鄭縣經濟得到較快發展。1923年,鄭州爆發了“二七大罷工”。這次大罷工,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團結戰鬥的偉大力量和英勇頑強的鬥争精神,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為了紀念這次大罷工,在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建有“二七”紀念堂;市中心建有“二七”廣場和“二七“紀念塔。這是這座英雄城市的光輝象征。因此,鄭州就以“‘二七’城”著稱。現在市中心已經形成‘二七商圈’,是鄭州市内商業活動最發達的地區。1913年改鄭州為鄭縣。1928年改鄭縣為鄭州市。1931年撤市複改鄭縣。1933年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1948年10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鄭州,設鄭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開封遷入鄭州,鄭州成為河南省省會。

悠久的曆史給鄭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積澱,全市有各類文物古迹1400多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嵩山風景名勝區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腳下,威震海内外的少林功夫從這裡走向世界。這裡還有我國最早的天文建築周公測景台和元代觀星台、中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我國現存最大的道教建築群中嶽廟等。在鄭州周圍,還有星羅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築、古關隘和古戰場遺址,著名曆史人物列子、子産、杜甫、白居易、高拱等出生在鄭州。

上一篇:榜眼

下一篇:sat網絡課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