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

元宵節

中國傳統節日
元宵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于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于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1]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遊龍燈、舞獅子、踩高跷、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中文名:元宵節 外文名:Lantern Festival 别名:上元節、天官節、春燈節、小正月、元夕 節日時間:農曆正月十五 節日類型:中國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中國 節日起源:燃燈習俗、漢武帝祭祀說、紀念平呂說等 節日活動:賞燈、押舟、猜燈謎、耍龍燈、踩高跷 節日飲食:元宵、湯圓 節日意義: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 設定地點: 設立機構: 設定時間:漢朝 遺産編号:Ⅹ-71 類别:民俗 批準時間:2014年12月3日 非遺保護單位:文化和旅遊部

節日起源

節日由來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于民間開燈祈福古俗。開燈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開始“試燈”,十五日夜為‘“正燈’,民間要點燈盞,又稱“送燈盞”,以進行祭神祈福活動。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于形成元宵節習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随着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後來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南北朝時,元宵張燈漸成風氣。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宮中正月十五大張燈火。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更為密切,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于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當随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隻稱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在國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為人所知。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中國人素有賞花燈、吃湯圓、吃元宵、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

其它傳說

紀念“平呂”

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漢惠帝病死後呂後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後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于是,在上将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讨伐諸呂随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于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衆臣擁立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據說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将元宵節确定為重大節日。

火把節

元宵節是中國自古的傳統節日,據說元宵賞燈始于上古民衆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随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三元說”

元宵燃燈的習俗也有認為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鬥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魏晉道家以“三官”與時日節候相配,定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合稱“三元”。這樣,正月十五就被稱為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故上元節要燃燈。

明帝敬佛

源于佛教說。這種說法主要是胡申生先生主編的《社會風俗三百題》中:“佛教教義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無量壽經》有‘無量火焰,照耀無極’說法。在佛教教義中,燈一直是作為佛前的供具之一。而且佛教經典中反複宣傳:‘百千燈明忏悔罪’(《菩薩藏經》),‘為世燈明最福田’(《無量壽經》)。逢遇佛教盛會都要大明燈火。在佛教傳說中,于正月十五張燈有關系的是有關佛祖神變的事迹。

據《僧史略》載,佛祖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東土正月十五,為紀念佛祖神變,此日需舉行燃燈法會。東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教,漢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燃燈,并親自到寺院張燈,以示禮佛。自此以後,元宵燈便蔚然成風。”但是也有學者認為,此種觀點站不住腳,認為佛教隻是在這一天利用人們的節慶氣氛來擴大自己的影響。

曆史發展

節期節俗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随曆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是中國曆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戲”内容,隻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演變發展

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燈,也就形成了元宵賞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曆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南北朝時,元宵節燃燈已成氣候,而真正讓元宵節燃燈之俗發揚光大的則是隋唐。隋朝時,正月十五元宵節已盛況空前。《隋書·柳彧傳》記載:“每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戲朋遊。鳴鼓聒天,燎炬照地。”當時的長安城居民都會出來觀燈看戲,街頭表演也豐富有趣,“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雜伎,詭狀異形。”

自隋、唐、宋以來,元宵節曾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于端門外建國門内,綿亘八裡,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唐朝元宵節比隋朝更熱鬧。唐劉肅《大唐新語》記載:“京城正月望日,盛飾燈影之會,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貴臣戚屬及下俚工賈,無不夜遊。”唐朝,在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挂彩燈,人們還制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

宋朝,從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都有燃燈活動。宋代元宵除了“婦女出遊街巷,自夜達旦,男女混淆”的狂歡外,還有官員派發利是、君王與百姓同賞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獄機構會利用燈飾、圖像演繹獄戶故事或陳列獄具等。元宵節在宋代發展成最熱鬧的世俗狂歡節,燈節更加豐富多彩,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繁複多樣,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情。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說的就是宋朝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那時還興起了猜燈謎,即将各種燈謎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猜中的人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廣為流傳。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統治者認為生命在于運動,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隻有16天。

明朝的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升平。

清朝,異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元宵節清朝則隻有三天,但是民間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現代,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2015年,代表委員建議元宵節放假。元宵節的節俗非常有特色,發展至今,賞燈與燒煙花仍是元宵主要習俗之一。

漢族民俗

引言

中國幅員遼闊,曆史悠久,所以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全國民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鈎簾看禦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鬧花燈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挂燈、打燈、觀燈等習俗,故也稱燈節。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于西漢,興盛于隋唐。隋唐以後,曆代燈火之風盛行,并沿襲傳于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在山西的縣城一級城廓甚至鄉,鎮中,這些居民集中地,繁華熱鬧區,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挂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到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觀燈”已經成為山西民間群衆自發的活動,在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挂,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着觀燈的群衆。太原一帶,太谷縣的燈是很有名氣的。太谷的燈,以品種繁多、制作精巧、外觀引人出名。

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挂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衆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見于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叙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炀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于中國很多地方。華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衆性技藝表演。高跷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跷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

“舞獅子”始于魏晉,盛于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彩球等動作。

劃旱船

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闆,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于船中一樣,手裡拿着槳,做劃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着表演,則多半扮成醜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衆歡樂。劃旱船流行于中國很多地區。

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逐鼠是一項元宵節期間的傳統民俗活動,始于魏晉時期。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傳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

《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十五的時候,有一個神仙下凡到一個姓陳的人家,對他們說:如果你們能祭祀我,就讓你們的桑蠶豐收。後來就形成了風俗。

送孩兒燈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蔔蠶桑,并占衆事。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于記載。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有的在十五,但多在十六日進行。這天婦女們穿着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夜半,始歸。

節日食俗

元宵節,家家戶戶自制元宵(今有專業戶專賣)。元宵古稱“浮元子”,是一種雅俗共嘗,甜而不膩,脍炙人口的民間小吃,全國流行。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項食品主要用來祭祀,還談不上是節日食品。到了宋朝鄭望之的《膳夫錄》才記載了:“汴中節食,上元油錘”。油錘的制法,據《太平廣記》引《盧氏雜說》中一則“尚食令”的記載,類似後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為“油畫明珠”。

唐朝的元宵節食是面蠶。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每歲上元,都人造面蠶的習俗到宋代仍有遺留,但不同的應節食品則較唐朝更為豐”。呂原明的《歲時雜記》就提到:“京人以綠豆粉為科鬥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鹽豉。撚頭雜肉煮湯,謂之鹽豉湯,又如人日造蠶,皆上元節食也”。到南宋時,就有所謂“乳糖圓子”的出現,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了。

清朝康熙年間,禦膳房特制的“八寶元宵”,是名聞朝野的美味。馬思遠則是當時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遠近馳名。符曾(生于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詞》雲:“桂花香餡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詩中所詠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馬家元宵。

近千年來,元宵的制作日見精緻。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黃米面和苞榖面。餡料的内容更是甜鹹葷素、應有盡有。甜的有所謂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錦、豆沙、芝麻、花生等。鹹的有豬油肉餡,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勞、長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異。北方的元宵多用籮滾手搖的方法,南方的湯圓則多用手心揉團。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黃豆,煮食的方法有帶湯、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論有無餡料,都同樣的美味可口。元宵已成了一種四時皆備的點心小吃,随時都可以來一碗解解饞。

各地習俗

北京市

老北京最熱鬧的節日不是春節,而是元宵節。一年一度的上元燈會、舞龍舞獅、老北京叫賣等老北京民俗味十足的元宵節傳統節目,是老北京市民期待這個節日的一大原因。傳統的老北京元宵節活動主要由花會、燈會、吃元宵3個部分組成。

河北省

河北較為獨特的元宵節習俗有井陉的拉花,井陉拉花是一株古老藝術奇葩。贊皇縣元宵節習俗——“拉碌碡”,拉祿碡是一種表現勞動生活的舞蹈,主要活動在元宵節,它以打擊樂伴奏。有大鼓、大鑼、铙、水镲等。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蔔休咎,稱“結羊腸”。

湖北省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楊店鎮是著名的“龍燈之鄉”。楊店龍燈,因其體型高大、燈飾豔麗,故又稱之為“楊店高龍”,已是孝感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及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拓展項目。楊店高龍普查資料顯示,全鎮共有高龍116條,廣泛分布在楊店古老的集鎮和村灣,每到元宵節來臨,幾乎每個村每個灣都有舞龍的習俗,而且完全是由人民群衆“自發組織、自願參與、參與者多、觀賞者廣”的一種傳統文化活動。當地人認為元宵節是比春節還熱鬧、盛大的節日,“年小月半大”,就是說可以不回家過年,但一定要回去過元宵!元宵節來臨,百條高龍起舞,翻江倒海,蔚為壯觀!不到楊店看燈,就感覺年過得不充實、不熱鬧!

楊店鎮每年從臘月開始着手用竹片紮龍燈、龍身、龍尾、繡龍衣;用彩紙紮龍頭、龍尾,并連接彩龍頭、龍身、龍尾組成一條完整的龍燈,整條龍燈有12節(龍身由十個竹燈連接而成,加上龍頭和龍尾便是12節),表示一年有12個月份。正月十二晚舉行龍燈開光儀式、正月十三出行、上廟、喝彩,每條龍燈穿行了楊店窄小的老街進行活動,家家門前擺香案,迎接龍燈。正月十四拜燈、每條龍燈分别在各自灣裡叩拜群衆,表示新年問候,代表吉祥;正月十五玩遊燈、燦燈;圍觀的群衆跟随龍燈分别遊到各自灣裡,晚上十二點全灣男女老少齊上陣集中在一起燒毀龍燈,稱之為燦燈、送龍燈升天,伴随着鑼鼓聲、鞭炮聲。

楊店高龍的組成:多用竹、木、布、彩紙紮成,龍衣一般用黃、青、白、赤、黑五色,傳說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龍燈軀體内燃燭,舞龍者依先後順序,适當縮短各節之間的距離,雙手把住龍腳,從首至尾“龍珠”左右擺動,有如巨龍婉蜒前行,其聲勢浩大,場面壯觀。其文化内涵十分豐富,有龍出洞、三點頭号、拜四方,還有下鑽洞、上翻身、龍映水等,慢舞時雍容大度、優美抒情;快舞時激越奔放,别具一格,有着濃郁的地方特色,所用的曲牌音樂喜慶動聽,有着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元宵節除了舞龍外,還會踩高跷、劃彩船、僵獅子、唱大戲等,活動精彩紛呈、年味十足。楊店高跷,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引入楊店鎮,在楊店流傳已有600餘年。楊店高跷與楊店高龍“雙星合璧”,兩者在元宵廟會上同台競技,相伴起舞,共同構成楊店喜慶熱鬧的年俗之美。楊店高跷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納入湖北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楊店高跷有“文跷”和“武跷”之分,武跷強調個人表演技巧,多采用跑、跳、擡、翻、打等多種形式,技巧性很強(楊店鎮孫家大灣為“武跷”代表);文跷注重臉譜化妝,主要采用扭、踩、遊走等形式表演(楊店鎮楚江院為“文跷”代表,楚江院高跷以四到十七八歲孩子為主,稱之為“娃娃高跷”)。

安徽省

古城鳳陽縣,蕩秋千、挑燈籠、撂火把等民間習俗,成了元宵佳節的三大習俗。鳳陽民間有“元宵節蕩秋千,一年腰不疼”的說法。每逢元宵佳節,最讓孩子們動心的還是“挑燈籠”。各種花燈早在幾天前就紛紛“搶早”上市,造型各異的花燈将府城鎮夜晚裝點一新。撂火把是一種青少年集體活動。在鳳陽農村,留心的孩子都會早早有意識地收集、準備着一些廢舊掃帚、刷把,以備元宵節撂火把。

山西省

挂花燈,是山西人民歡慶元宵節必備的一種形式。每逢元農宵節來臨之時,家家戶戶都挂起各式各樣的燈,從十四至十六,每晚都開形形色色,異彩紛呈。放焰火,為山西人民元宵節最為喜人的活動。元宵節夜在廣場都要進行放煙火活動,到時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麗的煙火。

山東省

開展遊藝活動是元宵節的重要内容。雜耍的形式各種各樣,獅子舞、龍燈舞、高跷、旱船、花棍、秧歌、趕毛驢等應有盡有,内容以戲曲為主。曲阜城周圍村村玩龍燈,每個村的龍燈都要到孔府中表演。孔府耍龍燈的地方在二門裡大堂前,平時不得入内的孔府,這時也準許外人入内看耍龍燈。耍龍燈時,孔府的當差和“花炮戶”在一旁燃放焰火。

河南省

河南人最獨特的習俗,就是在元宵之夜,家家戶戶都得在祖宗墓前,用竹蔑和紅紙紮上燈籠,點燃其間的蠟燭任其燃盡。元宵節一般的習俗是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舞獅。

陝西省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除大鬧花燈外,還流傳一種“放天燈”的風俗。這種風俗由來已久,據史可查唐時已有此舉。“伴燈馍”流行于陝西銅川一帶。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各家各戶在自己房屋裡,設香案點燭焚香,鳴放鞭炮。屋内處處點燈,燈旁放着各式各樣的花馍,稱為“伴燈馍”。

江蘇省

元宵節泰州有5大習俗,吃元宵、鬧元宵、猜燈謎、放煙火、送吉祥。送吉祥是泰州部分鄉鎮特有的習俗。在元宵節這天,親戚朋友要給新婚的新娘子送橋樁、送子觀音等,以祝福早生貴子。還有些地方是拉着新娘子走百子橋,同樣是求子。

浙江省

杭州民間傳正月十五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多齋素誦經,匍匐至吳山禮拜。海甯縣元宵節以精緻的菊花燈為最出名。上虞縣少于元宵節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較量武藝。建德縣人家有新娶媳婦的,于元宵節設酒祭床。

江西省

從正月初一至十五晚飯後,全村老少就會集聚在村中祠堂或者廟宇,手持元宵歌本,對着元宵畫唱歌,當地人稱之為唱元宵歌(也叫唱船)。正月十五晚上除了唱船、贊船、劃船等活動外,還要喝元宵酒、吃元宵羹——這是當晚的壓軸戲。整個祠堂擺滿桌椅,有村民用年數已久的海壺盛滿自己釀造的米酒,給每位來賓倒上滿滿一碗,每張桌子上還盛有一大盆元宵羹供大家享用。

湖南省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新田縣遊完龍燈後,将龍燈付之一炬,稱為“送災”。

湖南郴州市蘇仙區正源村的村民正在為即将到來的“火仙牛”鬧元宵進行最後的彩排。據村民介紹,牛是該村的守護神,“火仙牛”源于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村民們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會用稻草紮成牛的形狀再插上香火與火龍一起鬧元宵,以此為本村保平安。

四川省

四川元宵節有“四偷”的習俗:“一偷湯圓二偷青,三偷檐燈四偷紅。”除了偷青是為了強身外,其馀皆為求子的習俗。開縣有“對罵”的習俗。元宵節時人們搬闆凳到戶外去,将平日之怨氣,盡皆罵出,被罵之人不得回罵。

福建省

元宵節給新嫁女送燈,是舊日福建的習俗,各地送的燈品式樣不盡相同,但目的一樣:“添丁。”閩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燈節中還有一叫“穿燈腳”的習俗。燈節中的舞龍燈,是福建元宵節中最受歡迎的節目,龍燈長數十尺,有頭有尾。燈節中還有一種燈猜頗受歡迎,燈猜也叫“猜燈謎”或“出燈猜”。

廣東省

廣東的元宵節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以求吉祥;新安縣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慶燈。南雄鬧花燈時,父母取龍燈上之龍須線給小兒系帶,據說可保兒童無疾病。又取龍燈内殘存的蠟燭照床下,據說可以産貴子。文昌縣民元宵夜偷青時,偷中的以挨罵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則以不挨罵為吉兆。

雲南省

雲龍縣於元宵節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彌勒州元宵後一日燃香於橋,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據說可以去疾病。元宵節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這種食品最早出現在宋代,詩人姜白石在一首《詠元宵》的詩中寫道:"貴客鈎簾看禦街,市中珍品一時來。“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宋人周必大也曾寫過一首《元宵煮浮圓子》詩: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巡舊味,竈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台灣省

在台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将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社會影響

文化價值

中國傳統節日習俗适應了中國社會廣大民衆在物質、精神、倫理和審美等方面的綜合需要。在物質生活層面,中國的傳統節日具有許多不同節日獨特的食品。元宵佳節,全家人在一起吃湯圓,“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象征着團團圓圓,和睦相處。

元宵節的文化價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歡節,人人參與,樂在其中。古代元宵節由于開禁,人流如織,男女相遇,易于産生愛情。千百年來,在元宵節上演的兩情相悅的愛情故事,舉不勝舉。

元宵節主要活動是大衆娛樂,但是其社會文化意義卻不僅僅是娛樂。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動,祈求神靈保佑。元宵節也是求子的佳節良辰。宋代陳元靓《歲時廣記》卷十二《偷燈盞》解釋當時人在元宵節偷燈的原因時說:“一雲,偷燈者,生男子之兆。”這裡“燈”諧音“丁”,就是男丁。這樣一來,偷燈就象征着生育兒子,偷燈就是祈求子嗣綿延。根據同樣的道理,觀燈也具有求子的涵義。于是,古代婦女出門觀燈有了這個理由,就名正言順了。

節日文化是沒有國界的,春節如此,元宵節也不例外。億萬國人的熱情、奔放、張揚,可與巴西、德國等國的狂歡節比肩

曆史價值

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于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着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衆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随着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如今,随着時代發展,今天的元宵節正從家庭走向社會。不論元宵、彩燈、煙花如何變化出新,這些元宵節延續的古老傳統風俗依然沒變。這些傳統文化的元素,它始終是人們心中割舍不斷的情愫。

經濟價值

元宵節臨近,花燈、湯圓和花炮等商品生意火爆,山東省日照市“元宵經濟”紅紅火火。商家吹響元宵經濟“集結号”。2011年2月17日是元宵節,吃湯圓、品美食、看廟會,每一位市民都在努力的抓住春節的尾巴,享受元宵節中的年味。在元宵節到來時,節日經濟再度被攪熱,酒店訂座爆滿,超市元宵賣得火。近年來一些春節期間沒來得及聚會的同事、親友将元宵節作為一起聚餐的機會,使得元宵節酒店的訂座率大幅增加,元宵節訂餐數量幾乎不亞于除夕年夜飯,部分酒店針對市民過年喜吃大魚、大肉的習慣,特意在元宵節推出“憶苦思甜”菜肴,粗糧、野菜、窩窩頭頗受市民青睐。

節日意義

簡介

元宵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一樣,是中國傳統節日,事實上其文化内涵和社會價值遠遠勝于其他節日,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

春節從除夕關門守歲開始,到元宵節,是一個人們不斷擴大活動範圍、人際關系不斷得到擴大的過程。初一給家長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後逐步擴大拜年範圍到一般親戚朋友。在這個時段,人們的活動範圍局限在熟人之間。初五是破五,農活可以開始幹,商店可以開門了。這個時段,社會開始正常運作。到了正月十五,全體社會成員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節日活動中。所以,元宵節具有确認全體社會成員(包括彼此不認識的)相互關系的意義。

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着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

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

文學記述

元宵燈聯

元宵張燈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不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詠燈詩,而且也留下了無數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燈聯。

元初南宋末,南宋有個叫賈似道的人鎮守淮陰(今揚州)時,有一年上元燈節張燈,門客中有人摘唐詩詩句作門燈聯“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裡小紅樓。”據說,此聯為中國最早的燈聯。此後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門或顯眼的柱子鑲挂壁燈聯、門燈聯,不僅為元宵佳節增添了節日情趣,也為賞燈的人們增加了欣賞的内容。

被稱為“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張英、張廷玉,皆能詩善對。有一年元宵佳節,張府照例張燈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聯試子“高燒紅燭映長天,亮,光鋪滿地。”小廷玉思索時聽到門外一聲花炮響,頓時領悟,對曰“低點花炮震大地,響,氣吐沖天。”對仗工整,天衣無縫,堪稱妙對。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聯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歲時赴京趕考,元宵節路過某地,邊走邊賞燈,見一大戶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上聯,征對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見了,一時對答不出,便默記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風飄動的飛虎旗出對“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應對出,被取為進士。歸鄉路過那戶人家,聞知指親聯仍無人對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聯回對,被招為快婿。一副巧合對聯,竟成就了王安石兩大喜事。

傳說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節微服出遊,遇一秀才,談得頗投機。朱棣出上聯試他才情,聯雲:“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一統。”那秀才立即對出下聯“君樂民樂,君民同樂,永樂萬年。”“永樂”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賜他為狀元。

元宵燈謎

謎語一直是中華傳統的益智遊戲,到了宋朝,元宵節已有了“益智節”的含義,标志之一就是“燈謎”的出現。燈謎是貼在元宵節花燈上供遊人猜的謎語,又稱“庾辭”、“隐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稱:“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嘲隐,化為謎語。”

南宋時,“燈謎”作為謎語中的一種類型,已成為元宵節必不可少的助興項目。據吳自牧《夢粱錄》,南宋時制謎和猜謎與說書、下棋一樣,可以作為一種謀生手段:“商謎者,先用鼓兒賀之,然後聚人猜詩謎、字謎、戾謎、社謎,本是隐語。有道謎,來客念思司語譏謎,又名打謎。”周密《武林舊事》“燈品”也有類似記載:“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隐語,及舊京诨語,戲弄行人。”

元宵節猜燈謎成熟于明清時期。清顧祿《清嘉錄》中記錄有當年蘇州元宵節猜燈謎的情景:“好事者巧作隐語,拈諸燈。燈一面覆壁,三面貼題,任人商揣,謂之打燈謎。謎頭皆經傳、詩文、諸子百家、傳奇小說及諺語、什物、羽鱗、蟲介、花草、蔬藥,随意出之。”猜中者有獎,獎品有巾扇、香囊、果品、食物等,謂之“謎贈”。猜燈謎在明清小說中也多有描寫,如《紅樓夢》第二十二回中的情節:“忽然人報,娘娘(元春)差人送出一個燈謎兒,命你們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個進去。”

相關詩詞

朝代

詩詞名

作者

《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炀帝

《正月十五日夜》

蘇味道

《上元夜》

崔液

《十五夜觀燈》

盧照鄰

《正月十五夜燈》

張祜

《正月十五聞京有燈恨不得觀》

李商隐

《觀燈樂行》

李商隐

《正月十五夜》

蘇道味

《詩曰·元宵争看采蓮船》

姜白石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生查子·元夕》

歐陽修(一說朱淑真)

《柳梢青·今年元夕》

張孝祥

《踏莎行》

侯置

《京都元夕》

元好問

《折桂令·元宵》

失名

《汴京元夕》

李夢陽

《元宵》

唐寅

《元夕影永冰燈》

唐順之

《元夜踏燈》

董舜民

《上元竹枝詞》

符曾

《元夕無月》

丘逢甲

相關詩詞

民間歌謠

閩南歌謠《元宵月正圓》

鬧元宵,月正圓,閩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攜幼返故裡,了卻兩岸長相思。熱淚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鬧元宵,煮湯圓,骨肉團聚滿心喜,男女老幼圍桌邊,一家同吃上元丸。搖籃血迹難割離,葉落歸根是正理。

經典名人

1.漢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為“元宵節”的人。

2.漢明帝:下令點燈敬佛,百姓挂燈,是賞花燈的創始人。

3.漢武帝: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倡導者。

4.東方朔:成全元宵姑娘,元宵節裡最浪漫的人。

5.楊素:破鏡終重圓,成人之美的人。

6.辛棄疾:衆裡尋他千百度,元宵節裡最癡情的人。

7.田登: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人。

8.朱元璋:狂殺一條街,元宵節裡最兇殘的皇帝。

9.賈似道:第一個制作燈聯的人。

10.袁世凱:因為“元宵”與“袁消”諧音,袁世凱就不準說元宵,隻能叫湯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