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習俗

元宵節習俗

節日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曆史悠久,所以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 中文名:元宵節習俗
  • 外文名:
  • 别名:
  • 節日時間:
  • 節日類型:
  • 流行地區:
  • 節日起源:
  • 節日活動:
  • 節日飲食:
  • 節日意義:
  • 設定地點:
  • 設立機構:
  • 設定時間:
  • 英文名:The Lantern Festival
  • 時間:農曆正月十五
  • 習俗内容:吃湯圓、觀燈、舞龍、猜燈謎等
  • 元宵節别稱:上元節

簡介

自從元宵張燈之俗形成以後,曆朝曆代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梁簡文帝曾寫過一篇《列燈賦》:“南油俱滿,西漆争燃。蘇征安息,蠟出龍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鮮。”描繪了當時宮廷在元宵張燈的盛況。隋炀帝時,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盛大的晚會,以招待萬國來賓和使節。據《隋書·音樂志》記載:元宵慶典甚為隆重,處處張燈結彩,日夜歌舞奏樂,表演者達三萬餘衆,奏樂者達一萬八千多人,戲台有八裡之長,遊玩觀燈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通宵達旦,盡情歡樂,熱鬧非常。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

最新資訊

打砂花鬧元宵的習俗,源自于錦墩村村民冶煉鑄造的生産生活,先民們在冶煉鑄造鍋鼎時,看到鐵錘與軟化的砂鐵撞擊濺出火熾飛花,便從中生出“土制煙花”的靈感。

陳銀洪從滿頭青絲到白發,打了半生砂花。每年元宵前後,往往是他最忙的時候。同鄉或者臨鄉哪個村要辦元宵活動,總要把他和徒弟請去。要提前一兩天準備,家家戶戶收集生鐵、廢鐵,元宵當天敲碎後,投入2米多高的火爐中,找準時機用鼓風機“吹風”,鐵融化成1300多攝氏度的鐵水後,用竹片舀起,潑向荔枝樹間,碰撞出煙花般的絢爛花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