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裡級護衛艦

佩裡級護衛艦

美國海軍護衛艦
佩裡級護衛艦(英語:Oliver Hazard Perry class frigate,全稱為奧利弗·哈澤德·佩裡級護衛艦,其命名源自1812年戰争的美國海軍英雄少校奧利弗·哈澤德·佩裡)。[1]本級艦是美國海軍現役唯一一種護衛艦,起源于美國海軍在70年代起執行的SCB261設計案,是為了改變當時美國海軍DEG、FF、PF各類專業護航非主力艦各行其事的雜亂現象。本級艦初期裝備了鞑靼人防空導彈改良型(日後換裝标準一型導彈)具備點防空能力,還搭載了2架反潛直升機與拖曳陣列聲納肩負反潛作戰、保護兩栖部隊登陸、護送艦隊等任務;除此之外,本級艦還有相對廉價适合大量生産的優點。截至2013年3月,本級艦短艦體型已完全除役,長艦體版仍有12艘同級艦在美國海軍、5艘在美國海軍後備部隊(Naval Reserve Force)服役中。
    中文名:佩裡級護衛艦 外文名: 所屬品牌: 英文名:Oliver Hazard Perry class frigate 國家:美國 前型:布魯克級護衛艦 次型:獨立級、自由級瀕海戰鬥艦 服役:1977年12月17日 衍生型:阿德萊德級護衛艦、成功級護衛艦 現狀:現役、正在逐步退役中

船隻簡介

“佩裡”級護衛艦是美國海軍中一級性能适中的通用性導彈護衛艦,具有多種戰術用途,可以承擔防空、反潛、護航和打擊水面目标等任務。盡管它的性能不如某些高性能艦艇,但因其價格适中而獲得大批量建造。僅至1988年,美國就建造了60艘,其中部分出口。

該級艦首制艦于1975年6月動工興建,1976年9月下水,1977年12月正式入役。佩裡級艦的上層建築比較龐大,上層建築四周隻設少數的水密門,形成一個封閉的整體,這樣就能為艦員和設備提供更多的空間,有利于改善居住條件和增強适航性。該級艦的生活設施良好,每名艦員平均享受 19.6平方米的生活空間。

研發背景

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海軍的各類戰鬥艦艇近900艘,多數都已超過20年以上的艦齡,雖然從50年代中期開始大規模的“艦隊更新和現代化改裝計劃”。但是經現代化改裝的老驅逐艦延長的艦齡仍然有限,迫切需要一大批新艦替換老驅逐艦和老護衛艦。70年代初美海軍開始實行“高低檔艦艇結合”的造艦政策。這一時期陸續建造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塔拉瓦”級兩栖攻擊艦、核動力巡洋艦、DD963級驅逐艦屬于高檔的艦艇,同時也需要一級能大量迅速建造的、造價較低的護衛艦,用以代替将大批退役的老驅逐艦和老護衛艦,這級艦就是“佩裡”(Perry)級(FFG7)導彈護衛艦,它屬于大量建造的低檔艦艇之一。

主要數據

“佩裡”級護衛艦艦長135.6米,寬13.7米,吃水4.5米;标準排水量2750噸,滿載排水量3640噸;動力裝置采用2台特強燃氣輪機,總功率4.16萬馬力,最大航速29節。

動力裝置

全燃聯合動力方式(COGAG),2台LM2500型燃氣輪機,功率41000馬力;單軸;2個可收放輔助推進器,功率350馬力。

艦載武器

艦炮

1座Mk75型"奧托·梅臘拉"艦炮;1座Mk15型"密集陣"近防炮;4挺12.7毫米機槍;2座MK38型25毫米炮(部分艦隻安裝)

導彈

1座Mk13 Mod4型導彈發射裝置,備36枚"标準"SM-1MR型艦空導彈和4枚"魚叉"反艦導彈。

魚雷

2座三聯裝Mk32型324毫米魚雷發射裝置,發射Mk46 Mod5型/Mk50型魚雷。

艦載直升機

2架“海鷹”SH-60反潛直升機,載“企鵝”反艦導彈和MK46型魚雷

電子裝備

雷達

AN/SPS-49(V)4/5型對空搜索雷達;SPS-55型對海搜索雷達;URN-25型戰術空中導航雷達。

火控系統

SWG-1型"魚叉"導彈制導系統;Mk92型武器控制系統;Mk13型武器制導系統;STIR(改進型SPG-60)控制系統;SYS-2(V)2型綜合防空系統(部分艦隻安裝)。

聲納SQS-56或SQS-53B型中頻艦首艦殼聲納,主動搜索攻擊;SQR-19型被動拖曳聲納;部分艦安裝了SQR-18A/SQQ-89(V)2型聲納。

電子戰系統

2座Mk36 Mod12型誘餌發射器;AN/SLQ-25A型"水精"(Nixie)拖曳魚雷誘餌;AN/SLQ-32(V)5型雷達對抗系統。

作戰數據系統

NTDS連11/14數據鍊,SRR-1衛星通訊系統。

敵我識别系統

IFF Mk12 AIMS UPX-29型敵我識别系統。

裝備特點

艦上的動力裝置采用全燃動力裝置。這種裝置具有重量輕、體積小、噪音低、操縱性好等特點,而且低速性和可靠性頗佳。“佩裡”級艦在設計中充分考慮到艦上維修方便的需要,便盡量減少艦上維修工作量。對于需要修理的設備采取艦外供應、整機更換、艦外修理等方式,力求使艦上設備組件化。同時,在艦艇布置設計上,盡量使設備易于拆裝和内部移動,并為拆裝和移動這些設備設計了最佳通路,以及在搬運路線上設置架空輕便軌道、滑車等。主推進燃氣輪機可由該艦上層建築上的排氣煙囪卸出,且在40小時内可卸出并更換。

任務

“佩裡”級護衛艦是一型通用型的導彈護衛艦,其主要使命是為編隊提供防空和反潛能力,主要執行以下任務:

1、為航行補給編隊、兩栖作戰編隊,軍事運輸船隊和商業運輸船隊承擔防空、反潛和反艦任務。

2、保護重要的海上運輸航線。

3、協同其他反潛兵力執行攻勢反潛。

總體評價

在同時期世界上的三千噸級中/低檔艦艇艦艇中,佩裡級的作戰能力堪稱十分齊全,防空有SM-1區域防空導彈系統、長程對空搜索雷達,反潛方面可攜帶兩架10噸級SH-60反潛直升機、偵測距離遠達第三彙聚區的SQR-19拖曳陣列聲納以及魚雷,還配備反艦導彈,這樣的作戰能力已經足以作為許多小國的主戰艦艇。然而以高強度作戰标準而言,佩裡級的反潛與防空能力都不算專精;更重要的是,佩裡級的許多重要系統與結構設計都秉持着次等護航艦艇“能省則省”的原則,許多裝備沒有備援系統,而艦體結構強度與生存設計也打了折扣;因此對其他幾個采用佩裡級作為第一線主力艦艇的國外客戶而言,無論是作戰能力、戰場存活性或使用壽命都留下了一些缺憾。

雖然如此,整體而言,佩裡級在同噸位艦艇中堪稱功能齊全,服役期間的表現也算是十分稱職,算得上美國海軍史上一種出色的經典設計。她的後繼者是多功能瀕海戰鬥艦(LCS),噸位比佩裡級稍低,同樣是低成本、大量建造的次等護航艦,不過無論在理念以及基本設計上都截然不同;LCS已經不再是以反潛任務為主的傳統護航艦艇,而是采取攻勢作為、在交戰前線濱海區域附近活動的作戰艦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