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鏡

以史為鏡

漢語成語
以史為鏡,拼為yǐ shǐ weí jìng ,借曆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鑒戒。出處《舊唐書·魏徵傳》李世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借曆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鑒戒。同“以古為鑒”。解釋借曆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鑒戒。同“以古為鑒”。
    中文名:以史為鏡 外文名: 拼音:yǐ shǐ weí jìng 近義詞:以古為鑒 反義詞: 作品出處:《舊唐書·魏徵傳》

釋義

借曆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鑒戒。

出處

《舊唐書·魏徵傳》李世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例句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轶事故事

在一代名臣魏徵死後,唐太宗悼念他時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盛衰得失),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這是一句被後世廣為傳誦的名言。nn鼓勵群臣進谏,自己也樂于納谏,勇于改過,做到了真正的從善如流,這既是唐太宗身上最大的亮點,也是他一生美德的根基,如果沒有這一點,他充其量也不過和漢高祖劉邦、光武帝劉秀、宋太祖趙匡胤等人一樣,隻是一名成功的開國君主而已。

“一個人用銅當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曆史當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對錯。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啊。”——這堪稱對魏征人生價值的最佳注釋。現在也有說:“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的,意思一樣。

用銅做鏡子,可以整理好一個人的穿戴;用曆史作為鏡子,可以知道曆史上的興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鏡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唐太宗)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一一零·列傳第二十二 魏徵》 :“以銅為鑒,可正衣寇;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鑒,内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鑒亡矣。”

唐太宗李世民喜聽與善取各種獻議,深谙“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之理。其直谏大臣魏徵曾上疏數十,直陳其過,勸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納雅言,擇善而從。後魏徵逝死,太宗親臨吊唁,痛哭失聲,歎曰:“以銅為鏡,可使穿戴之時,端莊齊整;以史為鏡,可知曆朝以來,存亡興替;‘以人為鏡’,可觀人之舉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鏡矣。”

“以人為鏡”。乃指以人為借鑒。即将其成敗得失,引以為鑒,以免重蹈覆轍。

上一篇:天靈

下一篇:第六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