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購買力增強
人民币升值是相對于其他貨币而言的,就是人民币的購買力增強。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來自中國經濟體系内部的動力以及外來的壓力。内部影響因素有國際收支、外彙儲備狀況、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狀況、經濟增長狀況和利率水平。2012年人民币的彙率一直處于跌宕狀态,到2012年10月15日,人民币對美元即期彙率再度創下自1993年來的新高。2014年1月2人民币對美元再創曆史新高,中間價為6.0990,業内人士認為人民币破6進5指日可待。當然,還有一些人民币升值的應對措施[1]。
    中文名:人民币升值 外文名: 别名: 含義:人民币的購買力增強 原因:來自内部的動力以及外來的壓力 内部影響因素:國際收支、外彙儲備狀況等

規避風險

據了解,一些出口企業為應對彙率的不穩定性所帶來的風險,已經采取了各種積極應對措施。一些企業在與外商簽訂合同時,彙率因素會考慮在内。雙方會規定一個互相都能接受的風險比例作為合同的附加條款。

通常雙方各自承擔50%的風險,如果碰到較強勢的國外客商,國内企業所承擔的風險會更大一些,通常情況下,中國燈飾企業都處于弱勢。此外,部分燈飾企業負責人甚至提出以人民币作為結算單位的想法,但能夠采取這一方式的企業少之又少。

目前企業使用較為普遍的彙率避險方式包括:貿易融資、運用金融衍生産品、改變貿易結算方式、提高出口産品價格、改用非美元貨币結算、增加内銷比重和使用外彙理财産品等。

二、貿易融資工具較為普遍

貿易融資是目前企業采用最多的避險方式。在被調查的樣本企業中,約有31%的企業使用該類方式。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貿易融資可以較好地解決外貿企業資金周轉問題。随着近年來我國外貿出口的快速增長,出口企業競争日益激烈,收彙期延長,企業急需解決出口發貨與收彙期之間的現金流通問題。

通過出口押彙等短期貿易融資方式,出口企業可事先從銀行獲得資金,有效解決資金周轉問題。同時,企業也可以提前鎖定收彙金額,規避人民币彙率變動風險。二是貿易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在貿易融資方式構成中,進出口押彙使用比重較高(約為80%),原因主要是出口押彙期限較短(一般在1年以内),可以較好地緩解外貿企業的流動資金短缺問題。另外,一些企業還使用福費廷等期限較長的貿易融資方式。

三、金融衍生産品的使用增多

彙改後,我國外彙市場發展加快,完善和擴大了人民币遠期交易的主體和範圍,推出了外彙掉期等金融衍生産品。同時在外彙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為企業拓寬了彙率的金融避險渠道。調查顯示,2005年運用金融衍生産品企業的占比比2004年同期提高了1個百分點左右。

目前,企業使用金融衍生産品的主要特點如下:一是使用遠期結售彙工具較多。彙改後,遠期結售彙業務範圍和交易主體擴大,銀行間人民币彙率遠期交易推出,商業銀行擴大對企業彙率避險服務,在較大程度上方便了企業遠期結售彙交易,進一步滿足了企業的避險需求。

調查顯示,遠期結售彙工具的使用在金融衍生工具中占比高達91%。二是部分企業運用外彙掉期和境外人民币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工具。自彙改後推出外彙掉期業務以來,福建、廣東、江蘇、山東和天津等省市的部分企業已開始嘗試使用這一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盡管目前業務量占比相對較小,但發展勢頭良好。

一些外資企業和在國外有分支機構或合作夥伴的中資企業還通過境外人民币NDF工具進行彙率避險。

調查發現,2005年采用提高出口産品價格方式的企業占比從2004年同期的4.2%上升至8.7%,提高5個百分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出口企業議價能力的提高,表明這些企業能夠通過提高産品價格來彌補彙兌損失。但總體來看,使用該種方式的企業占比仍然偏低,說明多數企業還需進一步提升産品的核心競争力,真正通過以質取勝而不是靠低價競争來擴大出口。

五、專業彙率擔保公司應運而生出口企業選擇多

任何一項偉大而卓越的開拓都是需要機遇和遠見的,冰島經濟危機燃燒的國際金融動蕩,正是彙率擔保公司應運而生的土壤,深圳中利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敢為人先,率先集結金融人才研發出"出口寶",出口寶以簡單、實用、最大限度服務于出口企業為研發宗旨,一上市就深受出口企業好評。

出口寶産品和核心基礎是可以集遠期外彙牌價查詢和實時在線彙率鎖定為一體,方便出口企業的外貿訂單簽合同時候可以心中有數、胸有成竹、提高議價能力。

其模闆猶如銀行的遠期結售彙,但是在金額鎖定、确認條件、手續上都有一定的化繁為簡,同時,出口寶人性化的隻收取相應手續費,彙率鎖定交割期,彙價上升,額外部分也同時規企業自身所有。

六、人民币對美元中間價再創新高

中國外彙交易中心數據顯示,1月11日1美元對人民币6.6216元;1月12日,1美元對人民币6.6128元;1月13日,1美元對人民币6.5997元,三度創下彙改以來新高。

今日銀行間外彙市場人民币彙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币6.5997元,1歐元對人民币8.8031元,100日元對人民币7.98元,1港元對人民币0.8492元,1英鎊對人民币10.4556元。

升值原因

綜述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低迷、蕭條,許多西方國家面臨着通貨緊縮的巨大壓力。與一些發達國家情況正好相反的是,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國際收支的雙順差和不斷增加的巨額外彙儲備成為推動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

以美國和日本為首的西方國家認為中國的出口商以“不公平的低價”搶奪世界市場,因此要逼迫人民币升值,并進而将這一經濟問題轉變為政治責難,向中國施加壓力。在國内外複雜的經濟與政治形式下,人民币升值的壓力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外因

第一:日本叫嚣

2002年12月2日,日本副财相黑田東彥及其副手河合正弘在英國《金融時報上》發表署名為《全球性通貨再膨脹正當其時》的文章;2002年2月22日,日本财務大臣鹽川正十郎在OECD七國集團會議上向其他六國提交通過提案,要求逼迫人民币升值,這是該組織自成立以來第一次公開讨論成員國以外的經濟問題。

2003年3月2日,《日本經濟新聞》發表文章稱“中國向亞洲國際輸出了通貨緊縮”。日本政府認為中國向全球特别是亞洲國家輸出了通貨緊縮,這是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國出口急劇增長,國内物價水平下降,以及盯住美元的彙率制度,導緻國際市場上廉價商品的供應能力大大增加,導緻日本國内物價下跌,同時日本總需求的不足,引起物價的進一步下降,從而發生通貨緊縮的危險,中國正在向包括日本在内的全世界輸出通貨緊縮。

日本政府認為,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有責任為穩定世界經濟作出貢獻,也符合其自身利益,如果中國政府不能嚴格限制出口,那麼為了扭轉國内通貨緊縮局勢,應該采取擴張型的貨币政策,或者是讓人民币升值。

第二:美國施壓

2003年6月起,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外部壓力從日本轉向了美國。2003年6月和7月美國财政部長JohnSnow和美聯儲主席AlanGreenspan先後公開發表談話,希望人民币選擇更具彈性的彙率制度,認為盯住彙率制度最終會損害到中國經濟。随後美國的商務部長、勞動部長也發表了類似的觀點。

此外,美國的一些利益集團,以健全美元聯盟為代表,在要求人民币重估方面表現最為積極,美國方面有關情緒随着斯諾9月的訪華而達到高潮,這次訪問也被稱為“彙率之行”。美國方面希望人民币升值的主要理由是中國的貨币操縱造成了美國嚴重的制造業失業問題。

他們認為,中國、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為了獲得巨大的出口競争優勢,故意操縱貨币的彙率,尤其是中國人民币存在着嚴重的低估現象。正是這一現象使美國的制造業發展出現萎縮,企業大量倒閉,帶來了嚴重的失業現象,到2003年6月美國的失業率已經達到了6.4%,其中90%的失業是制造業的失業,而且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在過去幾年裡也大幅增加,中國由此累積了巨額的外彙儲備,到2004年底已經達到了6099億美元。

所以說,中國需要為美國的經濟下滑和失業增多負責,美國政府必須給中國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來督促人民币升值。

内因

第一:實際有效彙率

據IMF估算,2002年人民币相對于其他主要貿易夥伴的名義有效彙率下降了6%,而根據胡祖六(2003)的測算,從2002年2月美元從其彙率的最高點貶值到2003年6月,人民币的實際有效彙率已經下降了11%。自1994年中國實施彙率制度重大改革以來,根據國際組織的測算結果,人民币一直存在低估的問題。

1980至1997年我國GDP年均增長率達9.98%,1998至2004年,盡管先後受到了東南亞金融危機、美日歐三大經濟體同時陷于衰退及非典的影響,但中國經濟仍然保持着7%到9%的高速增長。這無論是與同期發達國家比較,還是同發展中國家相比,都是領先的。中國經濟的穩定快速增長與世界經濟的低迷形成鮮明對比。這就表明人民币有升值的趨勢。

第二: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一種重要的彙率決定理論。該理論認為,購買力平價(PPP),指一定時期内兩種貨币的彙率是由兩種貨币在本國國内所能購買的商品與勞務的數量來決定的。也就是說本國貨币與外國貨币的交換,實質上是本國貨币和外國貨币購買力的交換,長期均衡彙率是由本國貨币與外國貨币的購買力對比決定的。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發布的《人類發展報告》顯示,2005年中國人均GDP按名義彙率計算為1352美元,但若按購買力平價方法折算則為5791美元,即名義彙率比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民币彙率低估4.06倍。一般來說,購買力平價的計算僅涉及到可貿易商品,并且沒有考慮産品和服務質量的差異,因而容易高估發展中國家的币值。

但是,人民币币值即使沒有UNDP估算的那樣高,也不至于像現行的彙率那樣低。

第三: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決定論”認為,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是影響彙率最直接的因素之一。當一國有較大的國際收支逆差時,對外彙的需求大于外彙的供給,本币對外貶值;反之則會造成本币升值。

從國際收支狀況看,我國的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收支從1994年人民币彙率并軌以來一直維持較大的順差。特别是近幾年,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資本流入國,每年FDI高達500億美元左右。這種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的狀況使得我國近年來的外彙儲備節節上升,已經超過了滿足正常支付所需的儲備水平。所以,根據國際收支狀況,人民币也會産生升值趨勢。

深度解析

1.國際收支狀況

國際收支狀況是決定彙率趨勢的主導因素。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逆差表明外彙供不應求,将引起本币貶值、外币升值;反之,國際收支順差則引起本币升值,外币貶值。我國自1994年來,國際收支始終保持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從這一因素來看人民币具有升值壓力。

2.國民收入

國民收入的變動對彙率的影響取決于國民收入變動的原因。如果國民收入是因增加商品供給而提高,則在一個較長時間内該國貨币的購買力得以加強,外彙彙率就會下跌;如果國民收入是因為擴大政府開支或擴大總需求而提高,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超額的需求必然要通過擴大進口來滿足,這就使得外彙需求增加,外彙彙率上漲。

我國近幾年經濟增長率始終保持在7%~8%,國民收入增長較快,但增長的原因既有商品供給的因素又有擴大内需的因素,因此短期内國民收入對人民币彙率的影響是不确定的。

3.通貨膨脹率的高低

通貨膨脹使一國的貨币在國内購買力下降,貨币對内貶值,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貨币對内貶值一般會引起出口的減少和進口的增加,這些變化通過影響外彙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和該國貨币在國際上的信用地位,導緻彙價下跌。

我國自1997年經濟軟着陸後,在大多數年份裡,通貨緊縮成為宏觀經濟的主要問題,因此,通貨緊縮使人民币具有升值壓力。

4.利率

利率下降,國内資本流出;利率上升,國外資本流入。這種由兩地利差引起的套利活動是國際資金流動的一種主要方式。資本流動将引起外彙市場供求變化,從而對彙率産生影響。在通常情況下,一國利率提高、信用緊縮,将導緻該國貨币升值;反之,則引起貨币的貶值。

2002年11月6日,美聯儲将其聯邦基金利率下調了50個基本點,從1.75%降至1.25%,降幅之大超出市場的預料。相對而言,人民币利率基本保持穩定,且預計央行短期内不會做出降息的決定。由此,形成我國和其他國家(地區)間經濟增長和利率水平的相對差異,易于吸引國外資金的進入和中國在外資金的回流,從而拉動人民币彙率的走高。

5.外彙儲備

中央銀行的外彙儲備表明一國幹預外彙市場和維持彙價的能力,所以它對穩定彙率有一定的作用。我國目前的外彙儲備餘額超過3000億美元,是世界上僅次于日本的第二儲備大國,儲備對人民币彙率的影響取決于中央銀行的意圖,中央銀行若要穩定儲備規模,則人民币具有升值壓力。

6.投機活動與市場心理預期

外彙市場上适當的投機活動有助于外彙市場均衡彙率的形成,但過度的投機活動加劇了外彙市場的動蕩,阻礙正常的外彙交易,歪曲外彙供求關系,往往使彙率的變動遠遠偏離其均衡水平。外彙市場的參與者對市場的判斷、市場交易人員心理預期以及交易者自身對市場走勢的預測都是影響彙率短期波動的重要因素。

當市場預計某種貨币趨于下跌時,交易者會大量抛售該貨币,造成該貨币彙率下浮的事實;反之,當人們預計某種貨币趨于堅挺時,又會大量買進該種貨币,使其彙率上揚。我國目前實行資本項目下較嚴格的管制,還不存在一個有效的外彙市場,投機對人民币彙率的影響還不大。但是,一旦市場形成了對人民币的升值預期,則國際遊資将通過各種途徑流入我國,人民币升值的壓力将進一步加大。

7.制度性因素

在外彙管理上,我國目前采用的仍是人民币結售彙制度,這種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出口企業外彙留存并抑制了外彙需求,造成虛假的“供”大于“求”,難以真實反映外彙供求水平,使由供求形成的價格與實際價格相背離。此外,我國人民币目前隻實現了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

2002年末,國家有關部門出台了“合格外資機構投資者境内股票投資的規定”,标志着我國資本賬戶對外開放已出現實質性的進展。但這一政策剛剛問世,尚需經曆一段過渡期和适應期,因此短期内不會對外彙市場供求造成較大的影響。我國經常項目雖已實現可兌換,但其兌換程度仍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居民經常項目換彙仍然有一定的額度限制,且額度标準相對偏低,這些都抑制了外彙需求的增長。

相關情況

2010年10月18日,農業銀行戰略管理部通過郵件發布最新研究報告稱,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幅度将會加大,預計内人民币兌美元的升值幅度很可能突破3%,此後人民币彙率彈性将會顯着增強,同時輔以其他政策的協調配合,以達到調結構和防通脹的目的。

報告認為,全球彙率争端仍有比較大的回旋餘地,應不至于爆發彙率戰。後危機時代,彙率的決定因素由避險動機轉向經濟基本面,美國經濟複蘇前景不明朗,且面臨着高額的财政赤字和貿易赤字,加之美聯儲極有可能繼續采取量化寬松政策,美元貶值的壓力将會加大,因此人民币仍然會漸進升值。

9月初以來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引發了熱錢流入、順差減少以及資産價格攀升等一系列問題。央行和外管局采取一系列措施收緊流動性,各部門和地方出台房地産調控細則抑制房市泡沫。

但報告認為,中國事實上也有主動升值的動機,不論是調結構還是防通脹,都需要人民币升值的配合。但在升值的過程中,監管當局必須做好相關政策的協調配合,包括增加彙率的彈性、防範資産價格泡沫、擴内需和調結構等等。

截至10月18日,人民币兌美元彙率中間價報6.6541,自6月21日人民币彙改重啟三個半月間内,人民币累計升值幅度已高達2.76%,較2010年1月4日的6.8281累計升值2.55%。

來自中國外彙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2月10日人民币對美元彙率中間價報6.5849,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創出彙改以來新高。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彙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2月10日銀行間外彙市場人民币彙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币6.5849元,1歐元對人民币9.0292元,100日元對人民币7.9841元,1港元對人民币0.84570元,1英鎊對人民币10.5944元,人民币1元對0.46166林吉特,人民币1元對4.4440俄羅斯盧布。

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對美元彙率中間價報6.5850。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周三在美國衆議院發表證詞陳述時表示,美聯儲需要更多樂觀經濟數據的支持,才會考慮撤出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這一謹慎态度對美元形成打壓。受此影響,人民币對美元彙率中間價繼續走升,并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創出新高。

2014年1月2日,人民币對美元彙率中間價為6.0990,比2013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6.0969略有回落。計算發現,2013年全年人民币對美元彙率中間價已累計上升3.09%,中間價累計41次創下彙改以來的新高。現在人民币對美元彙率已非常接近6.0的水平,業内人士認為人民币破6進5指日可待。

2012年全年人民币對美元中間價的上漲幅度隻有0.25%。這意味着,2013年以來的升值幅度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12倍。

升值影響

積極影響

第一,擴大國内消費者對進口産品的需求,使他們得到更多實惠。人民币升值給國内消費者帶來的最明顯變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币“更值錢”了。你如果出國留學或旅遊,将會花比以前更少的錢;或者說,花同樣的錢,将能夠辦比以前更多的事。如果買進口車或其他進口産品,你會發現,它們的價格變得“便宜”了,從而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第二,減輕進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負擔。我國是一個資源匮乏的國家,在國際能源和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國内企業勢必承受越來越重的成本負擔。2004年,我國進口的成品油均價較2003年上漲了30.8%,鋼材上漲了43.7%,銅材上漲了50.4%,鐵礦石上漲了1倍多。

進口能源和原料價格上漲,不僅會擡高整個基礎生産資料的價格,而且會吞噬産業鍊中下遊企業的利潤,使其赢利能力下降甚至虧損。如果人民币升值到合理的程度,便可大大減輕我國進口能源和原料的負擔,從而使國内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競争力。

第三,利用“倒逼機制”,促進我國産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長期以來,我國依靠廉價勞動密集型産品的數量擴張實行出口導向戰略,使出口結構長期得不到優化,使我國在國際分工中一直扮演“世界打工仔”的角色。人民币适當升值,有利于推動出口企業提高技術水平,改進産品檔次,從而促進我國的産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第四,有助于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鑒于我國出口貿易發展的迅猛勢頭和日益增多的貿易順差,我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對此,簡單地說“不”,看似振奮人心,實則于事無補。因為這會不斷惡化我國和它們的關系,給我國對外經貿發展設置障礙。

近年來,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急劇增加,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證據。人民币适當升值,不僅有助于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而且能夠樹立我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良好國際形象。

第五,有助于減輕“外彙占款”對我國貨币政策的獨立性造成的威脅。由于我們自94年彙率并軌以來持續出現較大的“雙順差”,造成我國外彙儲備居高不下——這嚴重損害了我國貨币政策的獨立性,因此,人民币的适當升值能更貼近市場彙率水平,緩和外彙占款的不利影響。

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并不能一概而論。雖然其會使出口産品成本上升,降低我國産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争力,但同時,人民币升值也會給經濟發展帶來許多有利的因素,特别是在形成倒逼機制、推動中國經濟轉型方面,更有着重要的作用。

消極影響

第一,将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别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産品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産品的出口價格遠低于别國同類産品價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國勞動力價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國内競争,使得出口企業不惜血本,競相采用低價銷售的策略。

人民币一旦升值,為維持同樣的人民币價格底線,用外币表示的我國出口産品價格将有所提高,這會削弱其價格競争力;而要使出口産品的外币價格不變,則勢必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這不能不對出口企業特别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

第二,不利于我國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我國是世界上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目前外資企業在我國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發揮着日益明顯的作用,對促進技術進步、增加勞動就業、擴大出口,從而對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産生着不可忽視的影響。

人民币升值後,雖然對已在中國投資的外商不會産生實質性影響,但是對即将前來中國投資的外商會産生不利影響,因為這會使他們的投資成本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将投資轉向其他發展中國家。

第三,加大國内就業壓力。人民币升值對出口企業和境外直接投資的影響,最終将體現在就業上。因為我國出口産品的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受阻必然會加大就業壓力;外資企業則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之一,外資增長放緩,會使國内就業形勢更為嚴峻。

第四,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人民币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機資金就會乘機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币彙率。在中國金融市場發育還很不健全的情況下,這很容易引發金融貨币危機。另外,人民币升值會使以美元衡量的銀行現有不良資産的實際金額進一步上升,不利于整個銀行業的改革和負債結構調整。——即現在所講的“熱錢”

第五,巨額外彙儲備将面臨縮水的威脅。目前,中國的外彙儲備高達24543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充足的外彙儲備是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外開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們促進國内經濟發展、參與對外經濟活動的有力保證。

然而,一旦人民币升值,巨額外彙儲備便面臨縮水的威脅。假如人民币兌美元等主要可兌換貨币升值10%,則我國的外彙儲備便縮水10%。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問題。

012升值

概況介紹

2012年8月以來,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出乎市場預料,也讓衆多出口型企業措手不及。最近有些企業已經忍不住開始做套期保值來鎖定彙率風險,但是也有很多企業仍在觀望,希望等待彙率回調後再鎖定成本。

2012年10月15日,人民币對美元即期彙率再度創下自1993年來的新高,首度升破6.26,盤中最高觸及6.2580,收盤報6.2707。引人關注的是,受即期彙率帶動,中間價也一改此前小幅波動的走勢,加速上漲。

繼前一個交易日大漲127個基點後,周一人民币對美元彙率中間價再度大幅上漲152個基點,報6.3112,創下近三個月的新高。16日,人民币對美元中間價又再度上漲至6.3106。盡管如此,中間價的漲幅還遠遠沒有跟上即期彙率市場的升值幅度。

影響因素

2012年10月的升值初期是因為美國推出QE3,美元大跌導緻各種非美貨币大漲。但是最近美元已經止跌,非美貨币也沒有繼續上漲,而人民币卻仍然強勁上揚。支撐人民币升值的理由并不多:一個是可能前期銀行手上有大量美元,這些銀行賣出了一些美元,導緻即期市場上美元彙率下跌;還有一個原因是随着歐美聖誕等節日臨近,最近兩個月出口貿易順差比較大,尤其是9月份,出口增加明顯;此外,由于前期存在貶值預期,企業手上留存了較多的美元,最近又選擇了結彙。

升值影響

人民币彙率早已成為決定出口型企業利潤高低的重要因素。如果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出口企業将面臨壓力。彙改以來,人民币7年累積升幅已超過32%,很多出口型企業也早已習慣了采用各種方式來規避彙率風險。

任何一家出口型企業都密切關注着彙率的變動,一有風吹草動迅速采取應變措施。2012年上半年,人民币出現貶值預期,很多外貿企業開始選擇持有美元,不僅不急于結彙,還停止了操作多年的遠期彙率套期保值。

2012年7月25日起,人民币對美元升值了大約2%。這個升值的幅度超過了大部分市場人士的預估,也同樣讓出口型企業猝不及防。很多出口型企業的賬單期往往長達1-2個月,也就是說一兩個月前出貨時已經根據當時的彙率确定了價格,而如今收彙時,因為彙率的大幅波動,企業不得不承擔其中的損失,而最大的損失幅度有可能達到2%。

由于人民币升值速度過快,導緻即期結彙的價格比遠期結彙價格還要低。盡管遠期結彙價格更劃算,一些企業仍然選擇了觀望,因為最近人民币升值實在太快了,他們希望接下來會有較大的回調,等回調出現了再去做遠期結彙或許更劃算一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