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

京族

海濱漁業少數民族
京族(The Jing Ching nationality),曆史上自稱“京”,他稱“越”。1958年定名為京族。是中國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也是中國唯一的一個海濱漁業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1]下屬的東興市境内,主要聚居在江平鎮的“京族三島”——巫頭島、山心島、萬尾島以及恒望、潭吉、紅坎、竹山等地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京族人口數為22517人,2007年人口為2.1萬人。京族在越南有廣泛的分布,占越南總人口的近90%。中國京族的語言是京語,主要分布于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使用人口約1萬,約2千人改用當地的漢語粵方言。
    中文名:京族 外文名: 别名:越族、涇族 分布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 語言:京語、漢語 宗教信仰:道教、佛教、天主教 外文名稱:The Jing Ching nationality 民族服飾:男:膝長衣、女:菱形遮胸布 人口:28199(2010)

語言由來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京族的母語京語通常被認為屬于南亞語系,故京族一般被視為南亞語系民族。另有一種說法認為,京族是古駱越人後裔,之後才融合中南半島的土著占人、高棉人形成今日之京族。而由于受長期漢化,京族文化更接近于中國而非東南亞。

京族自16世紀初陸續從越南塗山等地遷來,最先居住在巫山島和江平鎮附近的寨頭村,後來才逐漸向萬尾島、山心島、潭吉等地發展。清政府曾在江平地區設立“江平巡檢司”,清朝末年,劃屬防城縣管轄。京族和當地各族人民一道,披荊斬棘,築海堤,墾荒坡,勞動生産,共同開發了祖國南方的沿海邊疆。

民族服飾

京族男子一般都穿及膝長衣,坦胸束腰,衣袖較窄,腰間束帶。

京族婦女則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無領、對襟短上衣,衣身較緊,衣袖很窄,下着寬腿長褲,多為黑色或褐色。外出時,外套淡色旗袍式長外衣。婦女喜歡染黑齒、結“砧闆髻”。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顯得婀娜多姿,下擺舒展,開衩至腰際,活動方便。

京族最有特色的裝飾是他們的鬥笠。

如今的京族地區,仍有部分老年婦女穿民族服裝,上身穿窄袖緊身對襟無領短上衣及菱形遮胸布,下穿黑色或褐色長寬褲子,外出時加穿白色長外衣,形似旗袍而開衩較高,結“砧闆髻”。少數婦女還保留染黑牙齒的習慣。

但多數青年男女的服飾已與附近漢族相近。

人口分布

京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曆史上自稱“京”,他稱“越”。1958年定名為京族,京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下屬的東興市境内,主要聚居在江平鎮的“京族三島”——巫頭島、山心島、萬尾島以及恒望、潭吉、紅坎、竹山等地區,其他一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北部灣陸地上、廣東也有分布。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京族人口數為22517人,2007年人口為2.1萬人。

京族在越南有廣泛的分布,占越南總人口的近90%(約7800萬)。

語言文字

京族文字為國語字(Chữ Quốc Ngữ/ 國語即現行的越南文)及喃字(Chữ Nôm/ 喃即自古流傳至今的越南文),京族通用廣東方言和漢文。

民族簡史

越族,即現代京族。由南下的中原漢族和古駱越人融合發展而來。

京族先民大約在16世紀初陸續從越南的塗山(今越南海防市附近)等地遷來中國的,最早遷來我國的京族先民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曆史。當時“京族三島”是無人居住的荒涼小島,他們和陸續遷來的漢族、壯族等各族人民一起開發和建設這三個島嶼。

京族地區與越南毗鄰,19世紀法國侵占越南後,多次侵入中國京族地區,京族人民和當地各族人民緊密團結,進行了英勇的反抗法帝國主義侵略的鬥争。在抗日戰争、解放戰争和新中國成立後保衛祖國邊疆的戰鬥中,京族人民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他們之所以共稱為“越”,是因為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

發展曆史

族稱族源

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京族曾稱為“越族”。巫頭、内心、澫尾三島曾分别建立越族自治鄉。1958年5月1日建立東興各族自治縣(1978年12月25日改名為防城各族自治縣,今又改稱防城港市,并升格為地市級)時,根據其曆史、語言、文化特點、生活習俗和本民族的意願,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定名為“京族”。

京族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古老的民族。追本溯源,她的先民在秦漢時代屬南越國,後歸交趾郡,與駱越有某種親緣關系。而就現今居住在中國的京族來說,其祖先乃是十六世紀初開始陸續從越南北部的塗山(今海防市附近)等地遷徙而來的,至今不到500年的曆史。

形成發展

1951年中央訪問團聯絡組曾深入京族地區調查訪問,并寫出《防城二區巫頭、澫尾、山心越南族概況》,文中寫道:“據老輩傳說,越南人(即京族——引者)原先住在越南的桃山(即塗山——引者)做海為生,大概10多代前,劉、阮兩姓在海上打魚,趕着一群大魚來島上,當時島上沒人住,荒草樹木,虎獸很多,越人見此人少,打魚做海容易,即住下來。其後劉、阮兩姓又回桃山邀來黎、李等姓同來做海,此後子孫繁衍,有了這麼多人。”1953年中南民委及廣西民委又曾對京族的社會曆史進行聯合調查,記述的材料更為翔實:在巫頭、山心、澫尾三島,京族共有25個姓氏,各姓群衆都公認劉、阮兩姓遷來得最早。1958年,廣東少數民族社會曆史調查組的調查材料(當時防城劃歸廣東)也說:防城境内京族共30個姓氏,其中劉姓最多,占20%,阮、黃、吳、蘇、武五姓次之,共占41%,來得最早的劉、阮二姓已有16—17代,來最晚的裴、曾、丁三姓隻有2—3代,一般為9代左右。諸姓京族分别從越南塗山、清花、宜安、花豐、瑞溪、芒街、萬柱、角白等地遷來。

中法戰争期間,京族聚居的福安村(包括今瀝尾)裡長杜光輝率領京族、漢族群衆數十人,參加劉永福領導的“黑旗軍”。

1886~1887年間,法軍侵占江平地區時,當地京、漢族人民聯合組成義軍,堅決抗擊法國侵略者。

第一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瀝尾、山心等地京族30餘人參加東興總工會領導的船工工會。山心京族地區曾成立農民協會。總工會及農民協會允後在瀝尾、山心組織動員京族群衆數百人舉行遊行示威,參加反對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和資本家的鬥争。

1944年初,日本帝國主義者侵入京族地區,京族人民積極參加中國共産黨,組建江平地區抗日遊擊小組,開展武裝鬥争。

解放戰争中,京族人民積極參加遊擊隊活動,為革命事業作出了貢獻。

行政隸屬

1952年,建立澫尾、巫頭、山心3個民族鄉。

1958年5月1日,建立東興各族自治縣。

1965年,東興各族自治縣由廣東省劃歸廣西壯族自治區。

1978年12月25日,東興各族自治縣改稱防城各族自治縣。

風俗習慣

京族主要信仰道教、佛教,少數人信仰天主教。京族住房大多為磚瓦房,為防海風,建築較為堅固。飲食以大米為主,食魚蝦較多,喜歡用魚汁調味。婦女穿窄袖緊身對襟無領的短上衣,褲子長而寬大;男子上衣長及膝蓋,窄袖袒胸,腰間束帶。

經濟生活

京族地區氣候溫熱,海産豐富,除有700多種魚之外,尤以珍珠、海馬、海龍等著名。京族以漁業為主,農業為輔,屬沿海漁業和農耕混合的經濟文化類型。

改革開放以後,京族人民發展了農業、魚類加工業和人工養殖珍珠、海馬等養殖業。

2007年,京族人均年純收入在6000元人民币以上,成為中國最富裕的少數民族之一。

社會經濟

解放前,京族主要從事淺海捕撈的漁業,兼營農業、鹽業。地主、富農和漁業資本家占有大量的漁、農業生産資料。瀝尾、巫頭、山心、潭吉的地主、富農、漁業資本家占4村總戶數的2.93%,他們占有4村漁箔的23.87%,每人平均占有數為貧苦漁民的7.54倍;擁有4村漁船總數的28.94%;占有4村耕地的35.09%,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數為貧農的11.73倍。

封建的租佃剝削是京族地區的基本剝削方式,在漁業上表現為網租和箔租,剝削量達70%以上;在農業上表現為地租,租率占産量的50%。雇傭剝削以雇長工和利用京族傳統的幫工互助性質的“寄賴”關系進行,剝削率高達70~80%。在殘酷的剝削下,京族人民過着饑寒交迫的生活。

長期以來,京族保存以“翁村”為首的社會組織。“翁村”意為鄉長或鄉正,負責處理村内事務及糾紛,監督執行村約,主持祭祀儀式,籌辦公益事業。“翁村”下有“翁管”,協助翁村執行處罰,管理山林;“翁記”負責文書賬目。重大事務由村中長老組成的“嘎古”集團商議決定,交“翁村”執行。

國民黨統治時期,曾利用“翁村”作為統治京族人民的工具。

解放後,京族人民實現了當家作主的權利。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京族人民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發展經濟建設事業。單純的漁業生産也發展到多業經營。生産不斷增長,群衆的物質文化生活日益改善。

京族的漁業生産也發生了幾大變化:一是由過去的淺海捕魚發展到深海作業;二是過去的竹筏小船已改為大中型漁船;三是從單純的捕撈發展到捕撈、養殖、加工相結合的生産形式;四是從單純重視漁業生産發展到工、農、林、漁業并舉,産業結構逐步優化。

解放後,特别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沿海地區實行比内地更優惠的開放政策,使得處于開放前沿的京族地區貧困落後面貌迅速改變。文教衛生事業也有了很大發展。

文化藝術

京族傳統民間文藝豐富多彩,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京族口頭文學内容豐富,其詩歌占有重要地位。

京族人喜歡的“唱哈”(意為唱歌)、竹竿舞、獨弦琴,被譽為連系着京族文化的三顆“珍珠”。

民族曲藝

“嘲劇”是京族傳統的戲劇,它是民間演唱,主要是在廟會期間由農民中的的半職業性藝人在祠堂表演,七八名農民演員分别擔任生、旦、淨、末、醜各個不同角色,演員着民族服裝,女角頭上有頭蓋,手拿折扇,三五人伴奏,唱腔格律固定、生動活潑。

京族的歌唱藝術頗有特色。唱時由一位哈哥操三弦琴伴奏,二位哈妹則邊敲打竹梆子與竹闆輪流進行演唱,内容多為叙事詩歌以及中國古詩詞等。如《宋珍·陳菊花》、《斬龍傳》、《琴仙》、《浔陽江頭夜送客》等等。

京族人民愛唱歌,歌曲曲調有30多種,内容廣泛,按内容分有山歌、情歌、結婚歌、漁歌、訴苦歌、叙事歌、風俗歌、勞動生産歌等等。其中有些歌本流傳,有些卻是即興創作,觸景生情,随口而出。 京族民歌包括海歌、小調、舞歌、祭祀歌等四類。海歌包括歌謠、叙事歌和童謠三種;小調在京族傳統民歌中占主要地位,品種豐富多彩,頗具代表性的有《哈調》、《送新娘》、《棹船調》、《叮當叮》《過橋風吹》等;“唱哈調”是京族傳統節日“哈節”中一種有固定程序的歌,分迎神、祭神、入席、送神四部分,每一程序有歌有舞。舞歌是小調與歌謠結合的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

用京語演唱的京歌,有着自己的格律,比較複雜。京族的民歌内容也十分豐富,由于生産的影響有不少歌曲都與大海相關。

如有一首海歌這樣唱道:“潮漲潮退不離海,風吹雲走不離天;大路不斷牛腳印,海上不斷釣魚船。”

有一首情歌的歌詞是:“搖船過海搖繩斷,還有幾搖到岸邊;闆短搭橋難到岸,望妹伸手過來牽。”

京族青年男女一般通過對歌物色對象,所以他們個個能歌善唱。

民族樂器

獨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樂器,音色優雅動聽。一般由半片大竹筒或3塊木片制成長方形的琴身,長約75公分,一端插一根與琴身成直角的小圓柱,或金屬片條,另一端按一把手,兩端由高至低拉一弦線。演奏出來的聲音十分優雅動聽。

漁業文化

漁業概述

漁業是京族的傳統産業。在各類漁業生産中,京族主要從事淺海曳網漁業和雜漁業。漁業工具有拉網、塞網、漁箔、刺網,以及用于專門漁獵對象的鲨漁網、南蝦網、海蜇網、鲎網、墨漁網等。至于挖沙蟲、耙螺、挖泥丁、捉蟹等等,都是較簡單的小海作業了。

由于各地所處的地理條件有所差異,從事的作業種類也有不同。萬尾主要以拉網捕魚,山心主要以漁箔捕魚,而巫頭以漁箔和塞網捕魚。漁具之多、分工之細,形成了京族獨特的漁業文化。京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産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漁業生産經驗。他們非常熟悉各種魚類的回遊規律,能準确預測潮水的漲落和海上氣候的變化,根據潮水的“漲”“落”規律來安排生産。

習俗禁忌

在京族的漁業生活中,至今還保留着“見者有份”的被稱為“寄賴”習俗。“寄賴”即漢族俗話說的“沾光”之意。如果想吃海味,就可到退潮後的漁箔邊或滿載歸來的漁船上,撿一些拿走,主人是不會怪罪的。

在長期的漁業生活中,京族人民還形成了一些禮儀與禁忌習俗。如飯燒焦了,不可說“焦”,因為“焦”與“礁”同音,怕觸礁;在船上将“油”說成“滑水”,“滑”即“順利”、“順當”之意。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婦女、孩子都要到海灘上送行,并舉行一些祭海活動。

漁具分類

拉網有大小之分。大的拉網高3米,長400米,整幅網身由6張缯網綴連而成,網眼小而密。小拉網由4張缯網組成,網眼大而疏,網長330多米,兩頭高2.3米,中間高3.3米,略成桃葉狀。

操作時,前者需三四十人,後者要二三十人。操作程序為:先探察海域,觀測魚情,選擇作業地點;

其二,在發現魚情的地方,劃小艇或竹筏将漁網慢慢放開,由灘邊向海面圍成一個半月形的大包圍圈;

其三,操網者分為兩組,各執網綱一頭,合力向灘岸拉收;其四,在拉拽過程中,兩組人一邊拉一邊徐徐靠攏,直到網盡起魚。這樣,一次拉網操作即告結束。這種拉網作業是京族較大型的群體性操作的漁業生産方式之一。男女均可參加,也不受季節限制。

塞網

塞網又稱閘網或壅網,分疏、密兩種。網的長度和高度與拉網相當。但其網的設置地點是在海灘上定置進行的。操作時把人分為三組,各組又具體分為“号樁”、“插樁”、“挂網”(把網挂于樁上)、“挑沙土”(将網腳填塞)等工序。這種塞網的設置,都是在潮漲之前預先進行的。當海潮上漲時,各種魚蝦随潮水進入塞網圈内,退潮時,魚蝦便被漁網和沙土圍成的海灘包圍所困,“束手就擒”。這種“塞網”與“拉網”的區别就在于,塞網着重在固定的“塞”和“堵”,而拉網則着重在“拉”與“收攏”,其操作各具特色。

漁箔

漁箔,是一種漏鬥形的捕魚工具,一般選擇在潮水升降、水勢較急的彙合處設立。每個箔位有規定的大小距離。先用高約2米,直徑10多厘米的木樁圍成兩排,一頭彙合處用木樁固定,再用小竹片編排,結成“籬笆”栅欄,圍成高約3.5米呈圓形的漁港(魚室)。退潮時,随流魚蝦蟹順兩排木樁遊動進入漁港,即可網住。

鲨漁網

鲨漁網是一種用于深海獵捕鲨魚的專用網具。網身長400米,高1.3米,網眼粗大,由網線、網浮(竹筒)、網墜(鉛鐵或石塊)、網綱等組成。下網時由4人乘筏到鲨魚活動的深海區,将網的兩端及中間腳部以重石墜定于海中。每次下網可持續三四天,連續捕獵,是一種既驚險又充滿樂趣的捕魚作業。

民族節日

哈節

京族除了和漢族相同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是“哈節”。哈節,又稱“唱哈節”,所謂“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傳統歌節,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哈節”過去每年都舉行,各地日期不一。

據說,七八百年前,有位歌仙來到京族地區用優美的含義深刻的歌來反抗封建财主,深受京族人民的歡迎。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人們建立了哈亭。節日期間,全村歡聚一起,通宵歌舞,并在哈亭舉行迎神、祭祖、比武、角力等活動。

哈節在京族農曆六月初十(瀝尾、巫頭島)或八月初十(山心島),紅坎鄉則是正月二十五。

過哈節時,由歌手“哈妹”輪流吟唱。唱哈活動要連續進行3天3夜,一邊宴飲,一邊聽唱。唱哈多在哈亭舉行,哈亭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建築物。

每逢哈節,京家男女老幼身着節日盛裝,彙集到哈亭聽哈之前迎神、祭祀,祈保漁業豐收,人畜兩旺。唱哈的活動過程,大緻分為迎神、祭神、入席唱哈、送神四個部分。節日前一天,先把京家信奉的“鎮海大王”等諸神迎于哈亭,節日當天下午三點鐘左右開始祭神,祭神完畢,即入席飲宴、唱哈。這是唱哈節的主要活動項目,節目有情歌、燈舞、樂舞、歌唱族傑等,這是唱哈節的高潮,人們縱情歡歌跳舞持續多天。唱哈至尾聲時進行送神,送神畢,唱哈節結束。

春節

春節家家都要做“白薯(米乙)”(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一種糕點),年初一早餐不吃葷不喝酒,隻吃糖粥、粽粑和白薯(米乙)。春節期間全村都要到哈亭以豬、雞、魚為供品祭拜諸神,回家後要拜祖先。歲守時,必須在祖先牌位前,擺上白薯壹方能入睡。

民族飲食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島"之稱的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京族過去被稱為越族,1958年正式改名為京族。京族主要從事沿海漁業。京族三島又發展了農業、魚類加工業和人工珍珠養殖場。

京族主要從事海洋漁業,同時又受民族曆史文化傳統的影響,表現在飲食習俗上就是從大米為主食,紅薯、芋頭為雜食、喜食魚、蝦、蟹、魚汁及糯米制品。婦女愛嚼槟榔。京族普遍愛吃糖食,特别喜歡用糯米糖粥來招待客人。無論在哪一家作客,主人總要把客人視為良朋貴賓光臨而喜氣洋溢。在茶餘飯後之際,給客人捧出甜潤潤、香噴噴的糯米糖粥;要不就是綠豆糖水、糖湯粉絲或紅薯糖湯等等。

為什麼京家人這麼喜歡糖食,而且特别喜歡以糯米糖粥或其他甜品來招待客人呢?

"糖"是甜蜜的,京家人以此隐喻着對幸福的向往和寄托。京族有句古老的諺語:"家積萬金,不如高朋滿座"。由此可以窺見,京家人在傳統習俗上對友誼的珍視和崇尚。而糯米糖粥的甜潤膠蜜,正是寄寓着"友誼常在和如膠如漆"的美好願望以及虔誠的民族心态。

京家人認為,家中有客常來,是人生很幸福的一種殊榮。正因為如此,所以必須以自己最崇尚的"甜蜜"之情來敬奉客人。這種以"甜蜜"寄寓着"幸福"、"美好"的習俗事例頗多,在生活社交中幾乎随處可見。

例如,在婚娶的習俗儀式中,男方向女方送定婚禮時,其中就少不了"糖"和"糯米"。在節日習俗中亦如此,如每年農曆正月初一日的早餐,家家戶戶都要吃糯米糖粥;八月十五中秋節吃"團圓飯"首先吃的也是"糯米糖粥";哈節祭神首先就要有糖糯米飯。此外,在民間歌謠中以"甜"來寄寓"美好"的現象也很普遍。 

日常食俗

大部分地區習慣日食三餐,居住在萬尾的京族一般習慣日食兩餐,早餐多選在上午十一點左右,直到入夜後才吃晚餐。過去京族常以玉米、紅薯、芋頭混着少量的大米煮粥作為主食,隻有出海捕魚或秋收,勞動量大時才吃幹飯。如今稻米已成為京族最為常見的主食了。日常菜肴,以魚蝦為主,常用魚蝦做成魚汁,作為每餐不離的調味品。家庭飼養的豬、雞,也是日常主要肉類來源。京族過去有在船上不準将碗覆置,不準腳踏在竈上等等禁忌。

禮儀食俗

京族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是“哈節”。過去每年都舉行,各地日期不一。“唱哈”是京語唱歌娛樂之意,節日的當天,全村男女老幼都要穿上盛裝,雲集在哈亭(唱歌娛樂的公共場所)之前迎神、祭一,祈保漁業豐收,人畜兩旺。每年哈節,由村裡人輪流做“哈頭”(哈節中主持唱歌娛樂的人),并由“哈頭”出一頭肥豬,辦一桌酒肉參加。在宴席上輪流唱歌,婦女隻能聽唱,不入席。

過春節時,家家都要做“白薯(米乙)”(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一種糕點),年初一早餐不吃葷不喝酒,隻吃糖粥、粽粑和白薯(米乙)。

端午節全家吃糯米粽和雄黃酒;中秋節除做糯米飯、糯米糖粥和風吹(米乙)外,還要購買豬肉和月餅全家吃團圓飯。

祭祀食俗

京族過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數人信奉天主教。逢年過節都要進行敬祭神活動。

擺上白薯(米乙)方能入睡。正月十五為小年,屆時也要備豬、雞、魚拜祖。煮豬肉拜祖還是京族女子出嫁時的一種禮習。

每年哈節,凡年滿16歲的男子都要置備雞、酒、糯米飯、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經過祭拜的男子才算“入衆”(即進入成年),才能被允許參加唱哈節的入席活動,從此便可參加捕魚生産。

過去在京族民間,每逢新網下海,或海産品欠收,都要置辦各種祭品,到海邊進行祭拜,祈保下海的人平安歸來,漁業豐收。

民族特産

京族喜吃魚、蝦、蟹、魚汁及大米糍粑“風吹穑”。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魚汁,又稱“鲶汁”。是京族民間傳統調味品,以各種小魚經腌制而成。婦女愛嚼槟榔。

鲶汁

鲶汁在市場上一般叫魚露,是用小魚腌制的一種調味汁,每年3至6月間,缸裝滿後,上壓重石,加蓋密封。一星期後,打開漏管,鲶汁不斷流出,其色如濃澄汁,清香四溢,吊人胃口。待到漏管中已流不出鲶汁,“頭漏汁”便告取盡。然後向缸内再添冷卻了的鹽開水,過數日接取“二漏汁”;最後壓濾“三漏汁”。

米乙

“米乙”是大米制成的食品,當點心吃。又細分“白頭米乙”、“風吹米乙 ”、“米乙絲”等。

“白頭米乙”是“米乙”的品種之一。在我看來,以糯米搭配籼米為主料,用芝麻、花生或綠豆和糖做餡。先将浸泡好的米打磨成細粉;然後将細粉和成米團;再分解成雞蛋大小的團粒,分别填入餡料,進一步捏揉成圓球,即形成坯;最後要制成熟食,或油炸、或蒸煮,則各随喜好。不過,制成食品後的形狀和口感會不同:油炸品,呈橘黃色,吃起來皮酥質軟味香甜;蒸煮品,則頗似撈出熱鍋的湯圓,口感清甜爽滑而不膩。為了調和色澤、增加清香,或為了預防上火,京族人常常在浸米或碾粉時,攙和一些清香植物和有利于降溫去火的中草藥。如香菜、“企麻”等。與此同時,京族人還重視外形的點綴與裝飾:如油炸品,入鍋之前須裹上白芝麻,令出鍋後的食品橘黃中嵌滿花白;蒸煮品則出籠之後,再裹上炒熟的糯米粉,使食品白如雪球,相互之間又不粘連。這些被裹上花白芝麻和糯米粉的食品,外形乍一看猶如老人的滿頭白發,京族人因而叫“白頭米乙”。其實,京族人逢年過節都制作“白頭米乙”,圖的就是“白頭”的寓意。節喜期間,他們通過互相饋贈或共同品嘗“白頭米乙”,祝願大家都幸福長壽、白頭到老,節事氣氛也因此更加喜慶祥和。

“風吹米乙”,是“米乙”的另一品種。既像薄餅,又像鍋巴。原料仍以大米為主,傳統的制作方法是:先将浸泡好的大米打磨成米漿;然後,用蒸籠将攤勻在布箍(用環竹片将棉布箍緊制成的模具)上的米漿蒸熟,形成一張張狀如睡蓮(葉)的粉膜;再均勻地撒上芝麻,放置在戶外的竹篾架上曬幹;最後用炭火烘烤至香脆即可。烤熟的粉膜大小輕薄如曬枯的荷葉,因脆不禁風而被戲稱為“風吹米乙”。其味香脆爽口,也是京族人逢年過節的必備食品。

“米乙絲”是“米乙”的又一品種。制作原料和方法與“風吹米乙”大體相同,區别在于“米乙絲”不需要烘烤,将曬幹的粉膜直接切成粉絲即可。不過,“米乙絲”須烹饪之後方能食用。烹制方法,與煮幹米粉基本相似,先将“米乙絲”用冷水浸泡至稍微膨脹,然後搭配海鮮和瘦肉烹煮,水煮或油炒都可以。烹煮後的“米乙絲”,無論煮還是炒,口感均爽滑而鮮香,風味獨特而濃郁。這是京族群衆逢盛大節慶和款待親朋好友時必備的主食或菜肴。“米乙絲”是京族群衆喜愛的菜肴,将“米乙絲”與海螺肉蟹肉拌煮成米乙絲螺肉湯,入口甘香、嫩滑,風味獨特。把米乙絲、螺貝肉、蟹肉、沙蟲幹、蝦仁等海味混在一鍋煮,就是“米乙絲海味湯”,隻要一次品嘗,便會終生難忘。

京族的“米乙”食雖好吃,但京族人卻并不常吃。過去,京族人的生活很艱苦,他們的主食主要是玉米、紅薯、木薯和芋頭,還得靠挑鹹魚上岸或進山換取。哪裡舍得輕易用大米做“米乙”食?因此,“米乙”食對于往日的京族人來說,不過是逢年過節才能享用的奢侈罷了。

如今,京族人富裕了,要享用“米乙”食,經濟上已不為難。但鑒于“米乙”食的制作頗費工夫,忙碌的京族人反而覺得花不起時間了。因而,“米乙”食仍然是節慶才吃的食品。好在有些手藝精的京族人樂于發揮特長,創辦了專門制作“米乙”食的手工作坊。因此,人們真嘴饞了,旅遊區和市場上都有賣。也正因此,很多京族人即便節慶喜事所需 ,如今也到“米乙”食坊去訂做了。

“米乙”的念法

“米乙”是京語的形聲喃字(在漢語言文字中沒有這個字眼),左形右聲,京族人用前鼻音發聲音“乙”。京族喃字還有寫作“米壹”或“壹”的,不過比較少見。然而,不管采用何種寫法,翻譯成漢語即米團或糍粑的意思。

傳統民居

京族過去的居屋多帶“幹欄”式建築遺風,以木為柱,以竹、泥為牆、茅草為蓋,屬草廬茅舍一類,易于搬動。但大多築方石磚瓦房屋。每塊石條長75公分,寬25公分,厚20公分。石條砌牆,房高約7米,屋頂蓋瓦,穩固涼爽,可抗台風。室内以條石或竹片木闆分隔為左右偏房及堂屋共3間。廚房與畜圈在居室旁另建。還出現了不少鋼筋水泥樓房,帶有陽台和裝飾性欄杆,擺放着鮮花盆景。屋檐下挂着串串幹鮮海貨,或待客或運往各地市場。

“海榄”是京族群衆對紅樹林的俗稱,大片大片的紅樹灌木林被叫做“海榄山”。紅樹林四季常青,不怕海水浸泡,漲潮時在潮水中頑強護岸,退潮後在灘地上阻擋風沙。它的表皮裡含有大量“單甯素”,是鞣革工業中必需的原料,因而京家人視它為海裡的“神樹”和“搖錢樹”。傳說這種“神樹”是山神王從十萬大山派來探海觀光的,結果它們樂而忘返,永駐此地,成為京家的“朋友”。

京族人民自古以來把海榄山和樹林看作“大家的山”,是公有财産,不準砍伐和入林放牧。因而,如今京族沿海地區就有紅樹林2000公頃。百性都有在自家房屋周圍栽培花木的習慣,冬青、劍麻、牡丹、仙人掌及木瓜、菠蘿、木黃麻樹錯落密布、蔥翠掩映,景觀十分迷人。

婚姻習俗

婚姻過去是父母包辦。大多自由戀愛,用對歌物色對象。對歌後,如果男方鐘情于姑娘,就慢慢靠近女方,并用腳尖将沙撩向姑娘,如女方也心中有意,就會照樣将沙踢回對方。通過這種踢沙方式或互相對擲樹葉的活動,建立感情,再請“蘭梅”(媒人)傳遞愛歌,雙方還要互贈彩色木屐一隻,如果正好是左右足配對,就被認為天生成雙,可以締結婚約(稱作“對屐”),然後男方帶着禮品,請些歌手去女方對歌認親。舉行婚禮時,女方緊閉大門,在屋前大路和樹林裡設三道懸燈挂彩的榕門。要想通過三道門,必須對歌,直到女方歌手滿意才可通過關卡。晚宴以後,去往男方家拜堂,對歌,此起彼伏,通宵達旦,幸福愉悅的歌聲伴着天作地合的一對新人。

京族男女青年訂婚,男方要用一定數量的豬肉、糕餅等作為禮品送給女方,貧窮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葉、糕餅作為訂婚禮。結婚時,男方要備一百斤豬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200克)、七鬥米及其他禮品,送給女方。

婚後三天,新娘“回潮”,夫妻倆将自家染紅的糯米飯兩托盤(約6斤),豬肉兩塊、雞兩隻回娘家謝拜嶽父母,婚禮才算結束。

京族婚制:

民族内婚。京族實行一夫一妻制。京族的傳統婚姻絕大多數是在本民族内部通婚,與鄰近的漢、壯民族通婚的很少。

同姓不婚。在京族的傳統風俗中,一般同姓不婚,嚴禁姑表婚,若有違反,必将受到族規的制裁。

父母包辦婚。京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大都是由父母包辦,即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些家庭為了勞動力的需要,或招婿上門,或買童養媳(長大後“圓房”)。

媒人牽線婚。

宗教信仰

京族崇拜祖先,多神崇拜,特别是與海有關的神尤為敬仰。京族過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數人信奉天主教。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婦女、孩子都要到海灘上送行,并舉行一些祭海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