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專業

交通運輸專業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交通運輸專業,修業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主要學習接受交通運輸技術管理、商務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訓練,使學生具有運用運輸技術設備,合理組織運輸生産以獲得最佳社會與經濟效益的基本能力。本專業培養具備運籌學、管理學、交通運輸組織學等方面知識,能在國家及省、市的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交通運輸企事業單位等從事交通運輸組織、指揮、決策,交通運輸企業生産與經營管理的高級技術人才。
  • 中文名:交通運輸專業
  • 外文名:
  • 類别:
  • 主管部門:
  •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 修業年限:四年
  • 專業代碼:082301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交通運輸工程

專業代碼:082300

門類/類别:工學

學科/類别:交通運輸工程

培養目标

主要培養以工科為基礎,具有紮實的汽車運用技術、交通運輸系統規劃與管理、物流系統工程等方面專業知識,能獨立從事汽車運用與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設計與管理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交通運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運籌學、管理學、交通運輸組織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交通運輸技術管理、商務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運輸技術設備,合理組織運輸生産以獲得最佳社會與經濟效益的基本能力。

知識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運籌學、管理學、交通運輸組織學等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一般的最優化方法和計算機在交通運輸中應用的基本技術;

3.具有交通運輸組織指揮、交通運輸企業生産與經營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家關于交通運輸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交通工程設備及交通運輸組織管理的發展動态;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基本信息

教學計劃

主要課程:

《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測量學》、《汽車構造》、《汽車設計》、《汽車理論》、《熱工與發動機原理》、《液壓與氣壓傳動》、《機械設計》、《汽車制造工藝學》、《機械原理》、《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土質學與土力學》、《道路建築材料》、《路基路面工程》、《公路勘測設計》、《橋梁工程》、《交通工程學》、《交通規劃》、《交通控制與管理》、《智能交通》、《現代物流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工程制圖、測量實習、港站實習等,一般安排12周。

遠程(網絡)教育主要課程:運籌學、應用數理統計學、預測與決策技術、運輸經濟分析、運輸技術經濟學、客貨運輸組織學、交通分析、交通規劃、運輸安全管理、交通港站與樞紐設計、客運系統分析、交通控制與管理、物流學和軌道交通規劃與設計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所在的學科具有道路與鐵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載運工具運用工程等方向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畢業生可以繼續在本專業繼續深造。畢業生可到國家與省、市的發展規劃部門、交通規劃與設計部門、交通管理部門、交通工程公司等單位從事交通運輸規劃、交通工程設計、交通控制系統開發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從事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

開設院校

北京人文大學鐵道學院、韶關學院、廣州航海學院、福建工程學院、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長沙理工大學、華東交通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海南大學、深圳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南通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甯波工程學院、河南科技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汽車方向)、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工程類)、上海海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理工學院(地鐵方向)沈陽農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江蘇大學、重慶交通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山東交通學院、東南大學、吉林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中南大學、長安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湖南大學、遼甯工業大學、魯東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浙江農林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農業大學(汽車方向)、浙江師範大學、江西農業大學、中國民航大學、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大連交通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河北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中國礦業大學、集美大學、福建農林大學、西安航空學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安徽蚌埠學院、同濟大學浙江學院、黑龍江工程學院,河北聯合大學(原河北理工大學)。

其他信息

我國交通運輸政策取向

1.樹立科學的交通發展觀,轉變交通增長方式

交通運輸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轉變傳統的發展方式,從單一的數量、規模、速度型變為速度、規模、效益相統一;從單純重視交通經濟效益轉向經濟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從資源粗放消耗型變為資源集約使用型;由各方式各自發展向協調發展轉變;向生态、環保、安全型轉變。

2.制定統一的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制定綜合運輸發展規劃,使各種運輸方式的部門規劃成為綜合運輸發展規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防止各種運輸方式或部門以自我為中心,各自規劃、各自建設、自成體系。綜合運輸發展規劃必須充分體現政府統籌發展各種運輸方式的思路和重點,從宏觀上、戰略上、全局性的高度,突出交通運輸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以及各種運輸方式彼此的協調發展等問題。

3.建立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适應的交通運輸管理體制

充分發揮政府在交通運輸發展中的推進與引導作用,加快交通特别是鐵路改革步伐,構建新型交通運輸管理體制、調控機制與監管體系。加強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活動的監管力度,積極穩妥地推進基礎設施投融資和建設與運營機制的改革,确保為經濟和運輸服務業發展提供足夠的交通公共設施。改革交通運輸行業的價格管理制度,構建合理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提高交通運輸行業的整體運行效率。

4.加快技術進步,提高運輸工具和運輸管理的技術水平

發展節約能源、排放量小、技術先進的鐵、公、民航和水運運輸工具。加快發展高速、重載技術,集裝箱多式聯運技術和現代物流技術,推廣運輸技術與裝備的标準化與國際化。積極采用先進現代信息和通訊技術,重點發展交通運輸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城市交通誘導系統、高速公路收費系統、車載路徑導航系統、交通信息系統等智能交通系統。提高運輸管理組織技術,以充分利用基礎設施的能力,發揮運輸工具的使用效率、降低資源損耗。

5.發展現代化的運輸服務系統

重點建設由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組成的快速客運系統,以及由鐵路幹線和公路幹線組成的快速貨運系統。發展國際航運中心港口群及集裝箱運輸系統、散裝運輸系統、特種貨物運輸系統。建設散裝貨物、集裝箱貨物的聯合運輸系統。建設換乘便捷的旅客聯合運輸系統。發展公交優先的城市運輸系統。實現運輸組織的信息化、智能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