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文化

中藥文化

中國傳統制藥文化
中藥在中國古籍中通稱“本草”。[1]我國最早的一部中藥學專着是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唐代由政府頒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藥物經驗,對後世藥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中文名:中藥文化 外文名: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别名:中醫文化 典籍:《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

簡介

中藥文化有着數千年的悠久曆史,其底蘊十分豐富。然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對其豐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導緻某些誤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長期以來,我們對藥文化的研究與宣傳,力度很不夠,長此以往,無疑對中藥事業的繼承、發展與推廣是十分不利的。

神農嘗百草

神農嘗百草,是一種勇于探索的行為。《神農本草經》起步于先秦、成書于東漢、融彙幾代醫藥學家的辛勞與智慧的第一部中藥學巨着,作者們甯肯要隐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農”之名,除了受托古之風的影響之外,也是對神農氏—中華民族藥物學的聖祖的一種紀念。

毒藥非毒

據《淮南子·修務訓》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素問·異法方宜論》說:“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藥。”在古人看來,是藥三分毒,實際上是指藥物的特性;後來才用以專指毒性較大的藥物。《醫學問答》對此有解釋:“夫藥本毒藥,故神農辨百草謂之‘嘗毒'。

藥之治病,無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醫聖張仲景更有精辟之論:“藥,謂草、木、蟲、魚、禽、獸之類,以能治病,皆謂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稱之為毒藥。”神農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說他一日之中,辨别了70餘種藥物的特性。藥之特性,用對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錯了就會傷人害命。對中藥,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藥治病。

由此不難看出,“毒藥”一詞的豐富文化内涵。正是這毒藥,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療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藥分五味

《神農本草經》中說:“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這五味對人體有何作用呢?在《素問·宣明五氣篇》中講得明白:“五味所(即進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可見藥味不同,功效各異,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澀,苦味能洩能燥,甘味能補能緩,辛味能散能行,鹹味能軟堅潤下。根據五味的藥用功能與進入相應髒腑的情況,也可以發揮其“補”(或補養、或調理)的作用。這些恐怕都是一般人并不熟知内涵。

藥中哲理

概述

中藥自有它的哲理,常為人所忽視或不識。我們知道,哲學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層次認識事物、認識世界,并從中找出規律,以更好地指導我們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

藥性有陰陽

“陰陽”本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個概念,它概括了天下萬物相對的兩種不同屬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魚蟲的矛盾與對立、共性與個性,無不盡在其中。這裡僅擇一些與自然、醫藥、人身有關的概念,以見一斑:天地、日月、男女、剛柔、動靜、升降、生死、長消、寒熱、正邪、益損、增減、氣血、髒腑……《神農本草經》說:“藥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後世醫藥學家多用“陰陽”來闡釋藥理。金代醫家李杲在《東垣十書·湯液本草》的“藥類法象”一章中說道:“溫涼寒熱,四氣是也。

溫熱者,天之陽也;涼寒者,天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辛甘淡酸苦鹹,五味是也。辛甘淡者,地之陽也;酸苦鹹,地之陰也。此乃地之陰陽也。味之薄者,為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鹹平是也;味之厚者,為陰中之陰,味厚則洩,酸苦鹹寒是也。氣之厚者,為陽中之陽,氣厚則發熱,辛甘溫熱是也;氣之薄者,為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洩,辛甘淡平涼寒是也……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甘湧洩為陰。”通過陰陽,既闡釋了藥之特性,又闡明了藥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規律性。

治則有反治

反治與正治相反,是當疾病出現假象,或大寒證、大熱證時,對正治法發生格拒而采用的治法。其中有“熱因寒用”,是以熱藥來治療真寒假熱證,要佐以少量寒藥,或熱藥涼服才發揮作用;有“寒因熱用”,是指用寒涼藥治真熱假寒證,要佐以少量溫熱藥,或寒藥熱飲才發揮作用。這既體現了中醫的辨證,又體現了用藥的辯證法,具有很深的哲學内涵,這是中醫藥文化的獨特之處。

補益有哲理

金代醫家張以正論補,頗具哲理,别樹一幟。

1、他在《汗下吐三法該盡治病诠》一文中,從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醫五行理論,認為祛邪就是扶正,獨出心裁,提出了與《素問》不同的“五補”:“辛補肝,鹹補心,甘補腎,酸補脾,苦補肺”的觀點。以“辛”為例,辛味原本入肺,屬金;肝屬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補肝”(以下均仿此)。張以正治病強調以祛邪為主,認為邪去正自安,偏重攻法,他所謂“補”,實際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後世稱他為“攻下派”。

2、他在《補論》中,更是高論叠出:“予請為言補之法,大抵有餘者損之,不足的補之,是則補之義也。陽有餘而陰不足,則當損陽而補陰;陰有餘而陽不足,則當損陰而補陽”。那麼,具體如何補呢?他是這樣闡述的:是熱證,就用芒硝大黃一類的寒藥,為了“損陽而補陰”;是寒證,就用幹姜附子一類的熱藥,為了“損陰而補陽”。他的結論語出驚人:“豈可以熱藥而雲補乎哉?而寒藥亦有補之義也。”僅此二例便可以看出,這正是張從正所以能自成一家的超人之處。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蘊,需要我們細細品味,方解藥文化之三昧。

用藥講中和

“中和”是儒家的哲學,認為能“緻中和”,則無事不達于和諧的境界。《說文》雲:“……事之調适者謂之和。”中和,用于藥理之中,含義有三層:一是調和,以不同的因素适度配合,使之比例恰當,如廚師之烹調羹湯,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諧、均衡、統一的狀态。“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是說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見來糾正别人的錯誤意見,使一切做到恰到好處,卻不肯盲目附和。

可見,君子是很懂得“和”的道理的,我們的古代醫藥家們就是這樣的君子!楊伯峻在《論語釋》中形象地解釋“和”:“和,如五味之調合,八音之和諧,一定要有水、火、醬、醋各種不同的材料才能調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長短、疾徐各種不同的聲調才能使樂曲和諧。”君臣佐使之中,還有一個最佳組合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麻黃湯中的幾味藥能達到最佳的辛溫解表之效,而麻黃與細辛、羌活等辛溫解表藥物相配,卻達不到這種效果的原因。

君臣之間,不但有相互協調(配合)的關系,還有相互制約的關系,晏子說:“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而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何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意思是:君臣也是這樣,不能君說可,臣也說可;君說否,臣也說否,這樣“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應當君說可,臣獻其否成全可,反之亦然。方藥中的君臣,也是這樣的道理。從麻杏石甘湯,

是治療邪熱壅肺的名方,用麻黃為君藥,宣肺平喘,是“火郁發之”之義,但其性溫,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為臣藥,石膏既可清宣肺熱,又可制約麻黃溫性,使其去性存用,兩者相配,肺郁解,肺熱清,咳喘平,療效可靠,深得配伍變通之妙,此可謂“臣獻其可而去其否”之範例。

理念

前些年,“天然藥物”熱的時候,中國業内的人也主張用“天然藥物”來取代“中藥”,并說這是與世界接軌,是讓西方人接受中藥的一個重要舉措。此舉曾在藥界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一直延續至今。

稍有知識的人都知道,“天然藥物”的提出和興起,是西方醫藥界針對西方人懼怕化學合成藥物的毒副作用,從而轉向自然界尋找新的藥物途徑,通過研究,從某些含有特殊藥用成分的動植物身上,運用科技提取一種或(幾種)藥用成分,制成藥物,用于臨床,這無疑是當代制藥學的一個新的領域、一種新的發展。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為什麼有些人竟以接受新事物為幌子,一下子就聯系上中藥了,認為中藥湯劑西方人說它是“一鍋濃濃的草根樹皮黑湯,既不衛生,又難喝,還說不清它的成分,實在可怕”;中藥丸劑西方人說它是“一團黑乎乎的藥丸,難以接受”。于是就下了這樣的結論:中藥落後,成分講不清,應該趕緊改成“天然藥物”,否則就會在國際上沒有市場、沒有前途。難道“中藥”真的面臨絕境,慘到要改名換姓才能生存的地步嗎?由上可見,說到中藥理念,許多普通人乃至專業人士中,至今仍對此存在模糊的認識。

天然藥物不等于中藥

綜述

“中藥”的概念與内涵,與天然藥物不相同。盡管中藥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藥用,但這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藥”,我們稱之為“中藥”的,也不是可以籠統而言的。

中藥是經炮制的各類飲片

炮制的作用,除了清除雜質,便于制劑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減低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變藥物的性能,加強療效。以地黃為例,生地黃清熱涼血,經用酒蒸曬成熟地黃之後,就具有溫性而滋腎補血的功效。炮制總分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等。水制有洗、漂、泡、漬、水飛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而每一種方法中又細含若幹種具體方法,其内涵是極其豐富的。而這些炮制方法,現在已成為我們國寶級的機密。

中藥是按特性與法則配比而成的方劑藥物

中藥不是随心所欲的雜合物,與天然藥物既不可混為一談,又不可相互取代。有着幾千年曆史的中藥,有什麼必要因“天然藥物”的興起,就亂了陣營,自動退避,主動靠攏,甚至要宣告投降呢?中藥,就是中華民族的藥,隻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它的四氣五味、君臣佐使、正治反治等一系列獨特法則與文化内涵,是不可輕意棄置,更不可随意取代的。不能西方人說它是“一鍋濃濃的黑湯”、“一團黑黑的藥丸”,我們就自覺中藥落後,沒了底氣。如果放棄了湯藥,中醫的特色(辨證論治)也就失去了光彩,後果嚴重。

中藥與天然藥物友善共存

人類暫時對一鍋藥湯、一個藥丸的成分處于模糊之中,又有什麼了不起呢?何況它們已存在了幾千年,救治和保養的人數以億計,僅這一條就足以證明中藥的科學性與實效性。要讓世人都知道中藥的内涵、中藥的文化,其底蘊是何其豐富!我們的任務,在把中藥推向世界的同時,要加大藥文化宣傳的力度。

世界如此遼闊,人類如此之多,不可能容不下這兩種事物同生共存。它們各有特色,各有優勢,完全不必“合二為一”。是金子總在閃光。西方人不是照樣吃上了中國的煎餅、油條、豆汁和菜肴嗎?照樣唱上了中國的歌曲、京劇,說上了中國的相聲,穿上了中國的旗袍、布、鞋嗎?如果真有需要,外國人照樣會喝中藥湯、吃中藥丸的。

配伍

概論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藥性特點,有選擇地将兩味以上藥物配合同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往往是錯綜複雜、瞬息萬變的,常表現為虛實并見、寒熱錯雜、數病相兼,故單用一藥是難以兼顧各方的。所以臨床往往需要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藥物。藥物配合使用,藥與藥之間會發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強或降低原有藥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則能産生或增強毒副反應。

因此,在使用兩味以上藥物時,必須有所選擇,這就提出了藥物配伍關系問題。前人把單味藥的應用同藥與藥之間的配伍關系稱為藥物為“七情”,“七情”之中,除單行者外,其餘六個方面都是講配伍關系。

單行

即不需配伍,單用一味藥即可治愈疾病,稱為單行。如清金散就是單用一味黃芩,治肺熱咳血的病證。

相須

即将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以增強原有療效。如石膏與知母配合,能明顯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大黃與芒硝配合,能明顯增強攻下瀉熱的治療效果;全蠍、蜈蚣同用,能明顯增強止痙定搐的作用。

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雖然不相同,但是治療目的一緻的藥物配合應用,而以一種藥為主,加一種藥為輔,能提高主藥療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芪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時,茯苓能提高黃芪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

相畏

即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減輕或消除,所以說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相殺

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說生姜殺生半夏和生南星。由此可知,相畏、相殺實際上是同一配伍關系的兩種提法,是藥物間相互對待而言的。

相惡

即兩藥合用,一種藥物能使另一種藥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如人參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

相反

即兩種藥物合用,能産生或增強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幹藥物。

上述除單行外的六個方面,其變化關系可以概括為四項,即在配伍應用的情況下:

①有些藥物因産生協同作用而增進療效,是臨床用藥時要充分利用的;

②有些藥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藥時應加以注意;

③有些藥物則由于相互作用,而能減輕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應用毒性藥或烈性藥時必須考慮選用;

④一些藥物因相互作用而産生或增強毒副作用,屬于配伍禁忌,原則上應避免配用。基于上述,可知從單味藥到配伍應用,是通過很長的實踐與認識過程逐漸積累豐富起來的。藥物的配伍應用是中醫用藥的主要形式。藥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當劑型,即為方劑。方劑是藥物配伍的發展,也是藥物配伍應用的較高形式。

行業發展思考

新藥審批應考慮中藥特色

“中醫藥學科規律必須在中藥産業發展中得到體現。”全國政協委員、河北以嶺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以嶺首先提出,“辨證論治”是中醫藥的顯着特點,但現在的藥品審批取消了證候用藥,更多強調“一病一方”,一種疾病對應一個中藥方,難以體現中藥自身特點。

“如果按照現有審批途徑,将來就隻有黃連素,而不會有六味地黃丸這樣的千古名藥出現了。”中國中醫藥協會會長房書亭也在會上提出了類似看法。中醫藥特色淡化關鍵還是政策問題。新藥審批必須考慮中藥特色,建立符合中醫藥特色規律的藥品審批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耀志提出,應當加快研究制訂根據中醫經典名方所制藥品的審批注冊方案。“這些經方藥已經過了數千年的臨床使用,證明安全有效,沒有必要等‘小白鼠點頭’才能通過臨床審批。”據了解,日本就已經把《傷寒論》中所記載的217方全部制成成藥,藥品享受免檢待遇。在我國台灣,根據217方也制成了藥品顆粒,同樣不需臨床試驗。

但我國大陸,經方藥目前還需要邁過臨床試驗的門檻。對此,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會上表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去年已配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台了《中藥注冊管理補充規定》,今年将盡快提出中藥經方名單,制定經典方注冊辦法,使中藥發展更符合自身特點。王國強還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還将配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台有益于中醫醫院研發、生産、使用院内制劑的意見,為中藥産業、中藥新藥研發提供源泉。

藥品定價保護傳統中藥

價格問題是制約中藥行業發展的另一關鍵問題。在座談會上,不少中藥企業負責人都提到,現在的藥品定價機制“扶弱不扶強”,用好藥材做好藥的企業反而在政府招标采購中處于下風。與會者呼籲,在政策制定上應當鼓勵中成藥優質優價。

以六味地黃丸為例,據了解,目前國内有800多家中藥企業都在生産,因藥材選料不同,其售價也從一元多到十幾元不等。在政府招标采購中,價格低的産品顯然更有優勢。在四川省的一次藥品招标采購中,某知名中藥企業就退出招标。房書亭提出,在政策層面應當鼓勵優質高效藥品,招标不能單看價格,還應當看質量。

招标采購偏好“越便宜越好”,進入采購名錄的藥品還需要每年有10%到20%的降價。“無利甚至虧本,也使得企業難以有科研和技術開發的空間。”北京同仁堂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梅群認為,選擇好藥材,生産成本自然要高,但在招标中并不占優勢,所以才會出現知名企業退出招标的現象。

原料和成藥“價格倒挂”使得不少低價傳統中藥退出市場,這也是藥企負責人擔憂的問題。“物價上漲,藥材價格上漲,但藥價不動,藥品生産企業賠本生産,難以為繼。四五十種藥典中記載的傳統中藥已在市面上難覓蹤迹了。”全國人大代表、藥都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恩說,随着社會經濟發展、物價水平提高,中藥材價格一路走高,但中成藥價格并沒有大的調整。如保和丸,最初定價3.6元,至今就沒有調整過。他建議對中成藥價格進行定期調整。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