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氣

一鼓作氣

漢語詞語
一鼓作氣,成語意指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勇氣會衰弱,第三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竭盡了。後多喻趁銳氣旺盛之時一舉成事或鼓足幹勁,一往直前。意思是作戰是靠士兵的勇氣的。[1]“鼓”,敲戰鼓;“作”振作。指戰鬥剛開始時士氣最旺盛,現比喻做事要趁大家情緒高漲,勁頭十足時,一下子做完。含有鼓勵的意思。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語義說明比喻做事時要趁着初起時的勇氣去做才容易成功。
    中文名:一鼓作氣 外文名: 拼音:yī gǔ zuò qì 近義詞:一氣呵成 趁熱打鐵 反義詞:一敗如水 一敗塗地 出處:《左傳·莊公十年》 用法:褒義,賓語 結構:表述式

釋義

“鼓”,敲戰鼓;“作”振作。指戰鬥剛開始時士氣最旺盛,現比喻做事要趁大家情緒高漲,勁頭十足時,一下子做完。含有鼓勵的意思。

“一鼓作氣”、“再衰三竭”和“轍亂旗靡”,出處即《左傳》所載“曹刿論戰”的故事。做任何事情,趁一開始情緒高漲、幹勁旺盛時全力以赴,這叫“一鼓作氣”。

一鼓作氣,把進攻的目标攻下,叫做“一鼓而下”。如果事情老幹不好,原有的勇氣和力量逐漸衰退而盡,就叫“再衰三竭”。

辨析

一鼓作氣和“一氣呵成”;都有“一口氣把事情做好”的意思;有時可以通用。但一鼓作氣偏重在鼓足幹勁;趁熱打鐵;多用來形容戰鬥時振奮精神;鼓足幹勁;勇往直前;“一氣呵成”偏重在安排緊湊;迅速完成;多用來形容寫文章或做事過程中不間斷、不放松;一口氣把它寫完或做完。

典源

出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齊人三鼓,刿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将馳之,刿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解

公與之乘:魯莊公與曹刿共乘一輛兵車。公,指魯莊公,生卒年不詳。為春秋魯桓公之子,在位三十二年卒,谥莊。之,指曹刿。乘:搭坐。

長勺:春秋魯地,為殷遺民長勺氏所住的地方,地在今山東省境内。

刿:曹刿,春秋魯人,生卒年不詳。事莊公。齊魯會于柯,曹刿曾以匕首劫齊桓公,迫使歸還其戰時所失各地,因而立下大功。《史記》作「曹沬」。

馳:驅車追擊齊師,乘勝追擊之意。

轍:車輪駛過的痕迹。

克:戰勝。

故:緣由、原因。

靡:倒。此處「旗靡」引申為兵敗潰散的意思。

原文

齊師伐我,公将戰。曹刿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閑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遂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齊人三鼓。刿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将馳之,刿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譯文

魯莊公十年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應戰。曹刿請求拜見。他的同鄉說:“都是得高官厚祿的人,又為什麼要參與呢?”曹刿說:“有權勢的人目光短淺,缺少見識,不能深謀遠慮。”于是上朝去拜見魯莊公。曹刿問:“您憑什麼應戰呢?”莊公說:“衣服、食品這些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拿它來分給一些臣子。”曹刿回答說:“小恩小惠沒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的。”莊公說:“用來祭祀的牛、羊、豬、玉器和絲織品,我不敢虛報,一定憑着一片至誠,告訴神。”曹刿回答說:“這點兒小誠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會賜福的。”莊公說:“輕重不同的案件,我既使不善于明察詳審,一定依據實情處理。”曹刿回答說:“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要打仗,請允許我跟随着去。”

莊公同他共坐一輛戰車。魯國齊國的軍隊在長勺作戰。莊公打算擊鼓命令進軍。曹刿說:“不行。”齊國軍隊敲了三次鼓。曹刿說:“可以進攻了。”齊國的軍隊大敗。莊公準備驅車追去。曹刿說:“不行。”于是向下觀察齊軍車輪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車前的橫木瞭望齊軍,說:“可以了。”就追擊齊國軍隊。

戰勝了齊國軍隊後,莊公問這樣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說:“作戰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振作了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低落,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消滅了。他們的勇氣消失了,我軍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大國,是不容易估計的,怕有伏兵在哪裡。我看見他們的車輪痕迹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追擊齊軍。”

典故說明

據《左傳.莊公十年》載,春秋時,齊國的軍隊違背了盟約,出兵攻打魯國。魯莊公和曹刿共乘一輛兵車,與齊國的軍隊交戰于長勺。魯莊公将擊鼓準備進擊,曹刿阻止說:「不可以。」等到齊軍敲過了三通鼓後,曹刿才說:「可以擊鼓進攻了!」魯軍戰鼓一響,激起了士兵們高昂的士氣,大家勇往直前,銳不可當,結果齊軍大敗,狼狽而逃。這時魯莊公想乘勝追擊,卻又被曹刿阻止說:「還不可以!」接着就下車仔細觀察地面上齊軍兵車留下的軌迹,又登上車前的橫木,瞭望齊軍退走的情形,然後說:「現在可以追擊了!」于是魯軍乘勝前進,追趕落敗的齊軍,把齊軍趕出了魯國,獲得最後的勝利。魯莊公就詢問曹刿這麼做的原因何在?曹刿說:「打仗是憑着一股勇氣,第一通鼓響時,士兵的勇氣最旺盛,第二通鼓響,士氣就會稍微衰退,等到第三通鼓響,應戰的勇氣就已經消失殆盡了!這次和齊軍作戰,他們擊了第三通鼓,我們才擊第一通鼓,正是敵人的勇氣大減,而我們士氣最旺盛的時候,所以我們才能打敗敵人。然而像齊國這樣的大國,用兵是很難猜測的,我擔心他們會有埋伏,所以下車查看,看到他們的車迹混亂,旗幟也散亂地倒下時,可以斷定他們是真的被打敗了,才敢放心地乘勝追擊。」後來原文中的「一鼓作氣」,就被用來比喻做事時要趁着初起時的勇氣去做,勇往直前,才能一舉成事。

史書記載

《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舊唐書.卷一九五.回纥列傳》:「以可汗有兄弟之約,與國家興父子之軍,奮其智謀,讨彼兇逆,一鼓作氣,萬裡摧鋒,二旬之間,兩京克定。」

宋.呂祖謙《呂東萊先生文集.卷二○.雜說》:「大抵人之為學,須是一鼓作氣,才有間斷,便非學矣,所謂再而衰也。」

《金史.卷九三.承裕列傳》:「贊曰:『曹刿有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夫兵以氣為主,會河堡之役,獨吉思忠、承裕沮喪不可複振,金之亡國,兆于此焉。』」

《元史.卷一五二.嶽存列傳》:「乃命騎士居前,步卒次之,與敵相去僅二十步,一鼓作氣,無不一當百。」

《文明小史.第五二回》:「原來饒鴻生在兩江制台面前告奮勇的時候,不過是個一鼓作氣,他說要遊曆英、法、日、美四國,不免言大而誇。」

清.黃鈞宰《金壺七墨.遯墨.卷四.兩軍門》:「将士亦邀獎叙,不及今一鼓作氣。功敗垂成,後欲圖之,非可歲月計矣。」

例句

他拿起筆,一鼓作氣連寫了三幅字。

大家一鼓作氣,很快就把工作做完了。

同學們!且讓我們一鼓作氣攻上山頂。

此刻且看我們一鼓作氣地沖向目的地。

我們幹脆一鼓作氣把這些事做完再休息。

山高路窄,靠的就是登山者一鼓作氣的精神。

我就憑一鼓作氣的精神,獨立完成這件作品

你要一鼓作氣沖過難關,一遲疑可能就氣餒了。

做這種事就要一鼓作氣,拖三阻四,難有成就。

老師提醒大家參加比賽有如作戰,要一鼓作氣,才能奪得錦标。

成語故事

春秋時,齊國發兵攻打魯國(兩國都在今山東省境)。當時齊國強大,魯國弱小,雙方實力懸殊。可是結果魯國卻以弱勝強,把齊軍打得大敗。據《左傳》載,這次魯國的勝利,與曹刿的精明策劃有很大關系。

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齊國發兵來犯,魯莊公準備抵抗,便主動要求面見莊公。他的親友鄰人勸他:“國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心?”曹刿說:“那些大官目光短淺,不會有深謀遠見。”

曹刿見了莊公,首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戰前重要的政治準備,也是獲勝的保證。并要求作戰時允許他一起去,于是莊公便叫他同車出發。在長勺的地方,齊、魯兩軍相遇。雙方列成陣勢,戰鬥即将開始。隻見齊軍大擂戰鼓,準備進兵。莊公也準備擂鼓迎擊。曹刿阻止道:“等一等。”齊軍見魯軍沒有反應,又擂了一通鼓。這樣齊軍擂鼓三通,魯軍總是按兵不動。直到齊軍三通鼓罷,曹刿才說:“現在可以進兵了!”魯軍戰鼓一響,下令沖殺,士兵們一聲呐喊,直撲敵陣,猛不可當。齊軍大敗,狼狽而逃。

莊公正想下令追擊,曹刿卻又阻止,并下車細看地面齊軍兵車輪迹,又攀上車前橫木,注意暸望敵軍退走的情形,然後說:“現在可以追擊了!”莊公當即下令追擊。魯軍乘勝前進,把齊軍全部趕出國境。

這次獲勝,魯莊公卻不明由曹刿為什麼這樣指揮。曹刿說:“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戰鬥,主要是靠勇氣。第一通鼓時,士兵們勇氣最足,到再擂鼓時,勇氣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氣更全部消失了。敵軍勇氣消失,我們則一鼓作氣,鬥志昂揚,所以打敗了他們)”。曹刿又說:“齊國軍力不能低估,說不定會設下伏兵,詐敗引誘我們。我‘視其轍亂,望其旗靡’,這才放心追擊”。

上一篇:特赦

下一篇:秋香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