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檢查

CT檢查

醫學掃描檢查
CT檢查是現代一種較先進的醫學影像檢查技術。CT檢查一般包括平掃CT、增強CT掃描和腦池造影CT。[1]CT是用X線束對人體某部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由探測器接收透過該層面的X線,轉變為可見光後,由光電轉換變為電信号,再經模拟/數字轉換器(analog/digitalconverter)轉為數字,輸入計算機處理。
  • 中文名: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
  • 英文名:CT inspection
  • 其他外文名:computed tomography inspection
  • 所屬領域:醫療檢查

分類

CT診斷一般為平掃CT、增強CT掃描和腦池造影CT。

平掃CT一般為橫斷面掃描,多以聽眦線為基線,依次向上或向下連續掃描。增強CT掃描常用的對比劑為碘對比劑,每公斤體重1.5~2.0ml,凡有碘過敏史及心腎功能衰竭者禁用。

腦池造影CT一般經腰穿或枕大池穿刺注入非離子型對比劑或氣體,使拟檢查的腦池充盈。作腹部CT檢查時,檢查前要禁食;口服稀釋的碘水劑襯托髒器的輪廓;檢查中患者需屏住呼吸後掃描。

中耳癌可表現為以中耳為中心的骨破壞,聽小骨完全消失,局部可見軟組織塊影。鼻窦炎CT表現為粘膜增厚,腔内密度增高,形成積液或積膿。肝癌在平掃時多數呈低密度區。肝硬化CT表現包括肝髒表面凹凸不平,各葉比例失調,肝實質密度不勻,脾腫大等。胰腺炎急性患者表現為胰腺彌慢性增大、變形和邊緣模糊,胰周脂肪層消失,以及腎筋膜增厚;慢性患者表現為胰腺增大或縮小、變形和鈣化,胰管擴大,腎筋膜增厚。支氣管擴張患者CT上支氣管可呈柱狀、囊狀或混合狀。CT顯示胸壁内面靠外靠後的有弧線形陰影,表示有胸腔積液存在。

特點 

1、密度分辨力高,可直接顯示X線檢查無法顯示的器官和病變。

2、檢查方便、迅速而安全,隻需患者不動,即可順利完成檢查,易為患者接受,且随診方便,尤其是對于急診病人能較快做出診斷,對争取時間搶救病人起到重要作用。此外,CT還可以對急症在短期内重複檢查,有利于觀察病變的演變。

3、克服了傳統X線平片影像重疊,相鄰器官組織密度差異不大而不能形成對比圖像,軟組織構成器官不能顯影或顯影不佳等缺點。和核素掃描及超聲圖像相比,CT圖像清晰,解剖關系明确,病變顯示好,因此,病變的檢查率和診斷準确率高。

4、可獲得各種正常組織與病變組織的X線吸收系數(或衰減系數),以行定量分析,即不僅顯示出不同密度的器官、組織或病變的影像,且直接得到各自對X線吸收多少的數值即吸收系數。

5、由于圖像是來自吸收系數的轉換,因此,可進行圖像處理,使圖像的密度或灰度調節到适合觀察某種組織或病變,而X線照片各部影像密度是不能調節的。

6、必要時還可以加做增強掃描,使圖像更為清晰,并對某些病變進行鑒别診斷,提高病變的診斷準确率及顯示率。目前使用的非離子型碘對比劑,安全性高。

适應症 

1、神經系統病變:顱腦外傷、腦梗塞、腦腫瘤、炎症、變性病、先天畸形等,為應用最早的人體系統,尤其是創傷性顱腦急症診斷中屬于常規和首選檢查方法,可清楚顯示腦挫裂傷、急性腦内血腫、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腫、顱面骨骨折、顱内金屬異物等,而且比其它任何方法都要敏感。CT診斷急性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動脈瘤及動靜脈畸形破裂出血、腦梗塞等有很高價值,急性出血可考慮作為首選檢查,急性腦梗塞特别是發病6小時内者,CT不如MRI敏感。

2、心血管系統:可用于心包腫瘤、心包積液等的診斷,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CT有肯定的診斷意義,特别是增強掃描具有特征性表現,并可做定性診斷。

3、胸部病變:對于顯示肺部病變有非常滿意的效果,對肺部創傷、感染性病變、腫瘤等均勻有很高的診斷價值。對于縱隔内的腫物、淋巴結以及胸膜病變等的顯示也令人滿意,可以顯示肺内團塊與縱隔關系等。

4、腹部器官:對于實質性器官肝髒、膽囊、脾髒、胰腺、腎髒、腎上腺等器官顯示清晰,對于腫瘤、感染及創傷能清晰地顯示解剖的準确部位及病變程度,對病變分期等有較高價值,有助于臨床制定治療方案,尤其對于手術科室的手術定位有重要意義,對腹内腫塊的診斷與鑒别診斷價值較大。

5、盆腔髒器;盆腔器官之間有豐富的脂肪間隔,能準确地顯示腫瘤對鄰近組織的侵犯,因此CT已成為卵巢、宮頸和子宮、膀胱、精囊、前列腺和直腸腫瘤的診斷,臨床分期和放射治療設計的重要手段。

6、骨與關節:(1)骨、肌肉内細小病變,X線平片常被骨皮質遮蓋不能顯示。(2)結構複雜的骨、關節,如脊椎、胸鎖關節等。(3)X線可疑病變,如關節面細小骨折、軟組織膿腫、髓内骨腫瘤造成的骨皮質破壞,觀察腫瘤向軟組織浸潤的情況等。(4)對骨破壞區内部及周圍結構的顯示:如破壞區内的死骨、鈣化、骨化以及破壞區周圍骨質增生、軟組織膿腫、腫物顯示明顯優于常規X線平片。(5)對于關節軟骨、韌帶、半月闆、滑膜等則以MRI檢查為宜。

7、肝髒病變:CT檢查對于肝内占位性病變、原發性肝癌或轉移性肝癌的形态、輪廓、壞死、出血及生長方式等都可以顯示,還可以了解膽、胰、腎等髒器的情況,所以慢性肝炎、肝硬化并存在可疑病變或肝癌的患者,則有做CT檢查的必要。

肝CT檢查對于早期肝硬化的診斷靈敏度較高,可以作為CHB患者的常規檢查項目,從而有助于早期肝硬化的診斷,并指導積極抗病毒治療。肝硬化時CT表現有:肝縮小,外形鈍圓;各肝葉大小比例失常,多見右葉縮小;肝實質常不均勻,重度者肝内布滿大小不一結節,可呈菠蘿樣;脾大;腹水;肝門增寬,膽囊移位,肝門及胃周圍靜脈曲張等。

原理 

CT是用X線束對人體某部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由探測器接收透過該層面的X線,轉變為可見光後,由光電轉換變為電信号,再經模拟/數字轉換器(analog/digitalconverter)轉為數字,輸入計算機處理。圖像形成的處理有如對選定層面分成若幹個體積相同的長方體,稱之為體素(voxel)。掃描所得信息經計算而獲得每個體素的X線衰減系數或吸收系數,再排列成矩陣,即數字矩陣(digitalmatrix),數字矩陣可存貯于磁盤或光盤中。經數字/模拟轉換器(digital/analogconverter)把數字矩陣中的每個數字轉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塊,即像素(pixel),并按矩陣排列,即構成CT圖像。所以,CT圖像是重建圖像。每個體素的X線吸收系數可以通過不同的數學方法算出。

注意事項

說明

為了增加病變組織與正常組織顯示密度的差别,明确診斷,在CT檢查中常使用對比劑作增強掃描,目前所用非離子型碘對比劑,安全性好,但以下為禁忌證及高危因素:

禁忌證

1、碘對比劑過敏。

2、嚴重肝、腎功能損害。

3、重症甲狀腺疾患(甲亢)。

高危因素

1、腎功能不全。

2、糖尿病、多發性骨髓瘤、失水狀态、重度腦動脈硬化及腦血管痙攣、急性胰腺炎、急性血栓性靜脈炎、嚴重的惡病質以及其它嚴重病變。

3、哮喘、枯草熱、荨麻疹、濕疹及其他過敏性病變。

4、心髒病變:如充血性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5、既往有對比劑過敏及其他藥物過敏的病人。

6、1歲以下的小兒及60歲以上老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