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血樹

龍血樹

裝飾植物
龍血樹,又被稱之為:流血之樹、活血聖藥、植物壽星。是名貴的雲南紅藥--血竭,又名麒麟竭,與雲南白藥齊名,又是著名藥品"七厘散"的主要成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譽之為"活血聖藥",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收斂止血的良好功效。 龍血樹主要分為兩個族群: 一類為喬木,有樹幹和扁平的革質葉,通常生長在幹旱的半沙漠區域,被通稱為"龍血樹"。 另一類為灌木,細莖,帶狀葉,一般生長在熱帶雨林中,通常作為觀賞栽培植物。 本屬植物主要生長在非洲和亞洲南部,等熱帶地區,在中美洲隻有一種,劍葉龍血樹屬已經合并到本屬中,虎尾蘭屬和本屬親緣關系較近,有的分類學家也将其合并到本屬中。其花兩性,小,花被7裂,圓錐花序或穗狀的總狀花序或稠密的穗狀花序;果實為漿果。 據說古時巨龍與大象交戰時,巨龍的血灑大地,後來從土壤中生出來的便是龍血樹。當龍血樹受到損傷時,它會流出深紅色的像血漿一樣的粘液--這種在傳說中被認為是龍血的粘液,龍血樹便因此得名。 柬埔寨龍血樹在2001年就已被國家列為二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稀有瀕危植物》中。
    中文名:龍血樹 拉丁學名:Dracaena angustifolia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天門冬目 亞目: 科:假葉樹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龍血樹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龍血樹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别名:馬騾蔗樹、狹葉龍血樹、長花龍血樹 英文名:Dracaenaangustifolia 分布:龍血樹原産中國南部及亞洲熱帶地區,其他種類還有分布于非洲熱帶地區。

植物概述

龍血樹,株形健美,葉片色彩斑斓,鮮豔美麗。有的品種葉片密生黃色斑點,被稱為星點木;有的品種葉片上有黃色的縱向條紋,能分泌出一種表淡的香味,被稱為香龍血樹;有的品種葉片上嵌有白色、乳白色、米黃色的條紋,被稱為三色龍血樹。

形态特征

主要分為兩個族群:

一類為喬木,有樹幹和扁平的革質葉,通常生長在幹旱的半沙漠區域,被通稱為“龍血樹”。

另一類為灌木,細莖,帶狀葉,一般生長在熱帶雨林中,通常作為觀賞栽培植物。

常綠小灌木,高可達4m,皮灰色。葉無柄,密生于莖頂部,厚紙質,寬條形或倒披針形,長10~35cm,寬1~5.5cm,基部擴大抱莖,近基部較狹窄,中脈背面下部明顯,呈肋狀,頂生大型圓錐花序長達60cm,1~3朵簇生。花白色、芳香。漿果呈球形黃色。

同屬多種和變種用于園林觀賞。龍血樹材質疏松,樹身中空,枝幹上都是窟窿,不能做棟梁;燒火時隻冒煙不起火,又不能當柴禾,真是一無用處,所以又叫“不才樹”。

特性

龍血樹生長很緩慢,一年之内樹幹增粗還不到1厘米,但在植物界中它的生命期最長,可達八千年,因此被植物學家們譽之為“植物壽星”。

龍血樹是一種熱帶常綠喬木,樹皮一旦被割破,便會流出殷紅的汁液,象人體的鮮血一樣,因此而得名。它大多分布于海拔較高的石灰岩地區,高可達20米,樹幹粗短,樹皮縱裂,顯得老态龍鐘,但枝、葉卻十分繁茂,墨綠色的帶狀葉片集中輪生于枝頂,青翠欲滴,生機勃勃,整個樹冠非常美麗,在許多旅遊區、賓館、酒店都可以見到供人們觀賞的龍血樹。龍血樹已是珍稀植物,受到了國家的重點保護。

生長環境

龍血樹性喜高溫多濕,喜光,光照充足,葉片色彩豔麗。不耐寒,冬季溫度約15℃,最低溫度5~10℃。溫度過低,因根系吸水不足,葉尖及葉緣會出現黃褐色斑塊。龍血樹喜疏松、排水良好、含腐殖質營養豐富的土壤。

地理分布

分布于北緯21.5~23.6°地區,以東南亞的柬埔寨、老撾、越南等國為主要産地;國内以雲南思茅、西雙版納等地為主産區,廣西、海南等地也有部分資源,主要分布在雲南南部和廣西南部海拔250~1700m的熱帶,亞熱帶石灰岩山地。

栽培養護

種植技術

生産标準:14cm盆,高度為50cm,冠幅約40cm,生長周期約3個月。

基質準備:以疏松、排水和通氣性好的5-40mm規格的進口泥炭,将泥炭加水拌勻,(加水的标準:加水拌勻後,手緊握一把泥炭,水從指縫中滲出)待上杯種植。

14cm盆每盆的泥炭用量約400毫升,一包300升進口泥炭可以裝750杯左右。

上盆要求:選擇專業生産的優質種苗,苗高25cm,冠幅20cm,葉片數4-6片,無病蟲害、無枯葉、黃葉。

上盆:對重新使用的舊盆,必須要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半個小時以上,然後用清水沖洗,晾幹待用。小盆栽一般用口徑為14cm規格盆子種植,種植時先在杯底墊3cm左右基質,再将篩苗移入杯中,小苗種植不宜過深,以平植株基部為宜;基質松緊适中,裝至杯子9分滿。

栽培養護

可用腐殖土、泥炭土、河沙各1份混合作基質,在遮光70~80%的條件下栽培。生長季節每月施複合肥1~2次,保持土壤濕潤,夏季應多噴葉面,提高空氣濕度,葉質會更肥厚,葉色亮麗,不易幹尖。冬季要防寒,應保持8℃以上,盆土減少淋水,但經常淋濕地闆增加濕度對保持葉片色彩、防止幹尖有作用。本屬植物葉姿優美,是各種室内布置的好材料,在入室前如能适當降低濕度,使之适應較幹燥環境,入室後經常向葉面噴水,就可在室内長期觀賞,不易幹葉尖。有些經室内擺設受損的植株,如果損害不嚴重,隻要搬回産場經過一段時間養護就可恢複,有些損毀嚴重的植株難以恢複,可用作種苗繁殖用;如香龍血樹有些人擺一段時間葉片損毀後就扔掉,甚是可惜。其實隻要在莖幹上端萌枝下約2cm截除殘枝,繼續常規管理,一段時間後又可萌出新枝葉。

種植管理

龍血樹喜溫暖、怕嚴寒,喜光照而怕烈日曝曬,最适宜在溫暖而又不酷熱的環境中生長。春夏秋三季,是龍血樹生長的旺盛季節,這段時間,莳養者必須充分滿足它對水分、養分、溫度和需要,使之健壯生長。

肥水管理

龍血樹喜歡疏松肥沃,通透性好的基質,可采用無土培育的方法,進行栽培管理。栽培的容器,應選美觀大方的宜興紫砂盆,或者挑選江西省景德鎮市的瓷質高級陶盆。基質可用蛭石、珍珠岩、泥炭土充分混合。這種基質,通透性好、清潔幹淨、無菌無味。龍血樹且這種基質栽培在高級容器中,可以數年不翻盆、不換土、植株根系發達,生長健壯。無土栽培的肥水管理,主要是追施營養液。如果栽培數量少,可以不專門配制營養液,而采用市場上出售的“紅梅”、“金月”牌營養液。按照使用說明,加入适宜的水分,充分混合後加以澆灌,也可每隔30至40天,刨開表層基質,施一次顆粒狀遲效性肥料。每3至5天澆水一次,保持基質濕潤。夏季多數地區高溫幹燥,可在每天上午10時和下午6時以後,用細孔噴壺向葉面進行霧狀噴水,保護好美麗鮮豔的葉片色澤。冬季休眠期要停止施肥,控制澆水,一般置于室内越冬,可以每隔十天半月澆水一次,維持盆土略為幹潤即可,使之安全越冬。

溫度光照

龍血樹既喜歡溫暖濕潤和陽光照射的環境,也能耐陰。但是,在室内莳養,若長時間置于過于蔭蔽的環境,也會導緻葉片退色。所以最好把花盆放在東南方向的窗台上,使之充分接受陽光的照射。如果肥龍血樹置于陽台上莳養,當夏季陽光過于強烈的時候,要把花盆移入室内,特别是中午,要适當進行遮蔭,一般光照度為40-50%即可,以免驕陽灼傷葉片。龍血樹喜溫暖,不耐嚴寒。它最适宜的生長溫度為20-28攝氏度,如果夏季高溫,氣溫超過32攝氏度,或者冬季氣溫低于15攝氏度,龍血樹便處于休眠或半休眠狀态。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10月下旬以後,要陸續将龍血樹搬入室内,以防早霜的侵害。整個冬季,最好把室溫控制在10-20攝氏度之間,不能太低。同時,應把盆花置于南向的窗台内,使陽光直接照在植株體上,并定期轉動方位,使之受光均勻。如長時間無陽光照射,可利用晚上開燈,把龍血樹置于40瓦的燈光下,進行人工燈光補助照射,保證葉片美觀。晚間要把龍血樹放在窗簾以内,并用厚型窗簾阻擋冷空氣,或者把花盆擺放在屋角溫暖處,使之安全越冬。

盆栽

龍血樹喜光照充足、高溫多濕的環境,對光照的适應範圍很寬,隻要溫度等條件合适,一年四季都可以處于生長狀态,但最好使它冬季休眠,體眠溫度為13℃。冬季不可低于5℃,溫度太低,葉尖和葉緣會出現黃褐斑。

盆栽放于室内應距南窗台3-4米處或類似光照處,注意中午要防止強光直射。水量要平衡,盆土過幹或過溫都有不良影響,盆底水分過剩會導緻爛根,因此盆底要用排水性強的墊片,夏天最好用雨水澆灌。要求中等空氣濕度,若濕度不夠,葉片有可能脫落,要經常用噴霧法來提高空氣濕度,雨天把它放在室外淋浴,有利于生長,但同時要用塑料布蓋住盆土以防澇害。每年4月換盆,新株每年換1次,老株隔年換1次,盆土用草炭土加少量粗沙混合,并加入少量芝麻将渣或腐熟的餅肥增加營養。

如果環境不适宜,會有介殼蟲、紅蜘蛛或薊馬為害。另外,過于通風、幹燥或不規則地澆水和過量施肥,都可能導緻葉尖焦枯。如果植株幹淨,一般不易招引蟲害。

繁殖養護

龍血樹引入中國後,除少數熱帶地區培育出種子外,其他地區主要采用高溫、插條及組織培養的方法進行無性繁殖。

壓條繁殖

龍血樹的莖幹大多直立生長,發枝少。植株生長數年後,基部葉片脫落,自然失去觀賞價值。根據這種情況,莳養者可在5至7月的高溫濕潤季節,進行高壓繁殖。方法是:在植株莖幹的适當部位,進行環狀切割,環口寬為1.8-2.2厘米,深至木質部,并用小刀剝去環口皮層,用幹淨濕布擦去切口外溢的液汁用5000-1000ppm的萘乙酸水溶液塗抹切口上端皮層,再用白色塑料薄膜紮于切口下端,理順做成漏鬥狀,裝上用苔藓和山泥土混合配制的生根莖質,環包刀口,灌一次透水,紮緊江膜上端,再把植株置于室外莳養,加強肥水管理。龍血樹高壓後,要随時檢查基質是否幹燥,要随時補充水分。一般經過30至40天的培育,環切部位便有新根出現,9至10月便可切離母體另行栽培成為一棵獨立生長的植株。

扡插繁殖

龍血樹還可用扡插的方法進行無性繁殖,時間在5至6月。這時正是龍血樹的旺盛生長期,植株體内營養豐富,扡插後極易成活。扡插以前,可挑選觀賞價值較高的母株,取其生長兩年以上的健壯枝條,每段長約10-20厘米,有葉無葉均可。插穗基部削成平口,上部橫切後保留葉片,上下切口可用清水浸泡洗淨外溢的液汁,置于陰涼通風處稍晾一段時間,再用500-1000ppm的萘乙酸浸泡插穗基部2-3厘米處,一般5秒鐘即可,随浸随插。龍血樹扡插,苗床可用小号的土陶花盆,基質可用蛭石、珍珠岩或者經過高溫消毒的素砂土,上盆後進行扡插。每盆一株,插好後澆一次透水,把苗床置于花搭光處,精心養護。以後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保持基質濕潤。龍血樹傷口愈合快、生根早,發芽迅速,一般15至20天,切口在創傷激素的作用下,便産生愈傷組織,25至35天,插穗在内源激素的作用下,很快就能出現根的原始體,35天至40天就能萌發新根,兩個月以後,便可用培養土翻盆移栽。

病害防治

紅蜘蛛病

由于環境幹燥,長期将龍血樹置于陽台或室内窗台莳養,容易生長紅蜘蛛。紅蜘蛛俗稱火龍,屬于螨類害蟲,多群集于植株葉片的背面,結網掩體,刺吸液汁。龍血樹受其危害,葉片退色,葉綠素受到破壞,表面出現密集的小黃點、小黃斑,并逐漸萎縮、黃化、枯萎,嚴重時脫落,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

紅蜘蛛防治方法

紅蜘蛛經常躲藏在枝條、葉片的背面或者時片茂密的地方,拉網隐蔽,人工捕捉比較容易。如果用化學藥劑除治,可用20%的三氯螨醇乳劑,加入800-1000倍的水,制成溶液噴灑,此藥對成蟲、若蟲和蟲卵都具有良好的殺傷作用。還可用50%的敵敵畏乳劑加入1000-1500倍水,制成溶液噴灑,在噴藥的時候要注意葉片背面也要噴到,這樣,殺除效果更佳。

鍊格孢黑斑病

龍血樹鍊格孢黑斑病主要為害龍血樹葉片,龍血樹葉片生不規則形或近圓形病斑,葉片四周具褐色圈,中央灰白色,後病部生有密密麻麻的黑色小黴點,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Alternariasp.稱一種鍊格孢,屬半知菌類真菌。分生孢子梗常不分枝,有明顯的孢子痕,具隔膜,大小14-48×6-13(μm)。分生孢子倒棍棒狀,有隔膜3-18個,橫隔處向内缢縮,縱隔0-15個。病菌以菌絲體在病部或病落葉上越冬,翌春産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入雨季或空氣濕度大、缺肥發病重。

龍血樹防治方法

⑴大批量繁育龍血樹的棚室,應在每年春、夏兩季之交關閉門窗後,每667㎡用45%百菌清煙劑200g熏一夜,可熏死大部分病菌,能減輕發病。提倡使用'福騰'牌溫控式電熱硫磺蒸發器,利用電熱使硫磺或其它殺菌劑以蒸氣狀态進入保護地空間均勻擴散,徹底滅菌

⑵發病後除仍可用上述煙霧法防治外,也可噴灑40%百菌清懸浮劑400-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80%噴克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3-4次。

⑶精心養護。龍血樹喜高溫多濕和半陰環境,生長适溫為20-25℃,冬季越冬溫度應高于5℃,要求盆土排水良好,夏季直射光線過強,葉尖會被灼焦,生長期間應供給充足水分,經常噴水于葉面或植株四周,增加空氣濕度,每月施1次肥,增強抗病力。

主要品類

龍血樹屬

植物共約150餘種,産于東半球熱帶地區,中國産約8種。公認國産龍血竭的資源植物為劍葉龍血樹,其拉丁學名被鑒定為D.cochinchinensis(Lour.)S.C.Chen(又稱交趾龍血樹)。1985~1990年的中藥資源普查中,在思茅的景谷等縣中發現了大面積的龍血樹純林。

劍葉龍血樹

(柬埔寨龍血樹)

在雲南省分布的生态區多為懸崖絕壁的石灰岩地區陽坡,垂直分布區為海拔800~1700m,常見于山勢險峻、坡度較陡的石縫間。雲南金平、勐臘、景洪、思茅、普洱、景谷、孟連、滄源、鎮康、耿馬等地通稱為岩棕;基諾族稱雅波德,傣族稱埋嘎篩,愛伲族稱來篩等;廣西稱為山海帶。

劍葉龍血樹為長綠喬木狀植物,莖高可達5-15米。莖粗大,分枝多,樹皮灰白色,

光滑,老幹皮部灰褐色,片狀剝落,幼枝有環狀葉痕。葉聚生在莖、分枝或小枝頂端,互相套叠,劍形,薄革質,長50- 00厘米,寬2-5厘米,向基部略變窄而後擴大,抱莖,無柄。圓錐花序長40厘米以上,花序軸密生乳突狀短柔毛,幼嫩時更甚;花每2-5朵簇生,乳白色;花梗長 3-6毫米,關節位于近頂端;花被片長6-8毫米,下部約1/4-1/5合生;花絲扁平,寬約0.6毫米,上部有紅棕色疣點;花藥長約1.2毫米;花柱細長。漿果直徑約8-12毫米,桔黃色,具1-3顆種子。花期3月,果期7-8月。

本種在葉基部和莖、枝受傷處常溢出少量紅棕色液汁,花序軸密生乳突狀短柔毛,很容易識别。

海南龍血樹

(小花龍血樹)DracaenacambodianaPierreexGagnep,百合科Liliaceae,喬木狀,高3~4m,莖不分枝或分枝,樹皮帶灰褐色,幼枝有密環狀葉痕。葉聚生于莖、枝頂端,幾乎互相套叠,劍形,薄革質,長達70厘米,寬1.5-3厘米,向基部略變窄而後擴大,抱莖,無柄。圓錐花序長在30厘米以上;花序軸無毛或近無毛;花每3-7朵簇生,綠白色或淡黃色;花梗長5-7毫米,關節位于上部1/3處;花被片長6-7毫米,下部約1/4-1/5合生成短筒;花絲扁平,寬約0.5毫米,無紅棕色疣點;花藥長約1.2 毫米;花柱稍短于子房。漿果直徑約1厘米。花期7月。

分布于海南西南部,生于背風區的幹燥砂土上,也分布于越南、柬埔寨。國家二級保護瀕危種。

矮龍血樹

小灌木狀,高不到1米,具粗厚的根。莖不分枝或有時稍分枝,有疏的環狀葉痕。葉生于莖上部或頂端,彼此有一定距離,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0-30厘米,寬6-8厘米,中脈稍明顯,有柄,柄長3-6厘米。總狀花序頂生,長約15厘米;花每1-3 朵着生,據記載長約2厘米;花梗長3-4毫米,關節位于上部。漿果直徑10-13毫米,具1-3顆種子。花期不詳,果期8月。

産雲南南部(允景洪)。生于海拔1050米的密林下。也分布于孟加拉、印度至馬來西亞。

長花龍血樹

灌木狀,高1-3米。莖不分枝或稍分枝,有疏的環狀葉痕,皮灰色。葉生于莖上部或近頂端,彼此有一定距離,條狀倒披針形,長20-30 (-45) 厘米,寬1.5-3 (-5.5) 厘米,中脈在中部以下明顯,基部漸窄成柄狀,有時有明顯的柄,柄長2-6厘米。圓錐花序長30-50厘米;花序軸無毛;花每2-3朵簇生或單生,綠白色;花梗長7-8毫米,關節位于上部或近頂端;花被圓筒狀,長19-23毫米;花被片下部合生成筒,筒長7-8毫米,裂片長11-16毫米;花絲絲狀,花藥長2-3毫米;花柱長為子房的5-8倍。漿果直徑約8-12毫米,桔黃色,具1-2顆種子。花期3-5月,果期6-8月。

産廣東(海南島)、台灣(高雄、台南)和雲南(河口)。生于海拔較低的林中或灌叢下幹燥的沙土上。東南亞廣泛分布。

細枝龍血樹

大灌木狀,高1-5米。莖常具許多分枝,分枝較細,具疏的環狀葉痕。葉生于分枝上部或近頂端,彼此有一定距離,狹橢圓狀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10-15厘米,寬2-3厘米或更寬,中脈明顯,有柄,柄長1厘米。圓錐花序生于分枝頂端,較短,長在10厘米以下;

花通常單生,據記載長可達2.2厘米;花梗長達1厘米,關節位于上部。

産廣西南部,分布于東南亞,從越南至印度尼西亞都有。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它深紅色的汁液,可以用來作為染料,或者油漆小提琴。

觀賞價值

龍血樹株形優美規整,葉形葉色多姿多彩,為現代室内裝飾的優良觀葉植物,中、小盆花可點綴書房、客廳和卧室,大中型植株可美化、布置廳堂。龍血樹對光線的适應性較強,在陰暗的室内可連續觀賞2-4周,明亮的室内可長期擺放。

藥用價值

龍血樹受傷後會流出一種血色的液體。這種液體是一種樹脂,暗紅色,是一種名貴的中藥,中藥名為“血竭”或“麒麟竭”,有藥用活血功能,可以治療筋骨疼痛。古代人還用龍血樹的樹脂做保藏屍體的原料,因為這種樹脂是一種很好的防腐劑。它還是做油漆的原料。

相關資料

誰是世界上年齡最大的植物壽星?據考證,紅杉、猴面包樹、澳大利亞桉樹均可活到4000多歲,而“世界爺”巨杉已活了5000多歲,但這些都還不是植物中年齡最大者。

1868年,著名的地理學家洪堡德在非洲俄爾他島考察時,發現了一棵年齡已高達8000歲的植物老壽星。可惜這顆樹已被剛發生的大風暴折斷。也正因為它被風暴折斷了主幹,洪堡德能通過數它樹幹斷裂處的年輪知道其準确年齡。這是迄今為止知道的植物最高壽者。這顆長壽的樹叫龍血樹,樹高18米,主幹直徑近5米,距地面3米折斷處直徑也有1米。

龍血樹屬百合科植物,全世界有150多種,中國南方的熱帶雨林中有5種。它的生長十分緩慢,幾百年才能長成一棵樹,一百年才開一次花,因此十分珍貴稀有。

龍血樹受傷後會流出-種血色的液體。這種液體是一種樹脂,暗紅色,是-種名貴的中藥,

龍血樹原産非洲西部的加那利群島,當地人傳說,龍血樹裡流出的血色液體是龍血,因為龍血樹是在巨龍與大象交戰時,血灑大地而生出來的,這便是龍血樹名稱的由來。

一般樹木,在損傷之後,流出的樹液是無色透明的。有些樹木如橡膠樹、牛奶樹等可以流出白色的乳液,但你恐怕不知道,龍血樹竟能流出“血”來。

龍血樹是屬于百合科的喬木。雖不太高,約10多米,但樹幹卻異常粗壯,常常可達1米左右。它那帶白色的長帶狀葉片,先端尖銳,像一把鋒利的長劍,密密層層地倒插在樹枝的頂端。

一般說來,單子葉植物長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不能繼續加粗生長了。龍血樹雖屬于單子葉植物,但它莖中的薄壁細胞卻能不斷分裂,使莖逐年加粗并木質化,而形成喬木。龍血樹原産于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全世界共有150種,中國隻有5種,生長在雲南、海南島、台灣等地。龍血樹還是長壽的樹木,最長的可達八千多歲。

龍血樹的稱号

龍血樹被稱為:流血之樹、活血聖藥、植物壽星。

名貴的雲南紅藥——血竭,又名麒麟竭,與雲南白藥齊名,又是著名藥品“七厘散”的主要成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譽之為“活血聖藥”,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收斂止血的良好功效,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是治療跌打損傷、活血、止血的特效藥。血竭是以龍舌蘭科常綠喬木,龍血樹為原材料提煉出來的。

作為一種名貴的傳統中藥,血竭在我國傳統醫學上沿用至少有1500多年的曆史,但在1972年以前未發現國産龍血樹時,所用血竭一直靠從東南亞和非洲進口,價格十分昂貴,每年要耗去國家大量外彙。在國外,血竭多稱為龍血(DRAGON,S BLOOD),非洲用龍舌蘭科龍血樹屬的植物樹幹割取血竭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而用棕榈科植物黃藤果實提取血竭僅是近代的事,但我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對血竭植物有過記載,蘇頌《唐本草》中寫道:“血竭原植物,木高數丈,婆娑可愛。其脂液從木中流出,滴下如膠饴狀,久而堅凝,乃成竭,赤作血色,采無時”。

談到國内龍血樹和國産血竭,那還得從一位傳奇式人物——我國著名植物學家、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創始人蔡希陶教授說起。蔡老原籍浙江東陽,1911年出生于一個醫生家庭,從小熱愛大自然,年青時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靜生生物調查所,跟随著名植物學家胡先骕先生學習植物學。20世紀30年代初蔡老就深入雲、貴、川等地考察植物,采集植物标本。為了進大涼山,他與黑彜頭人歃血為盟,為了到滇南,他不顧瘴疬之氣和匪患之險,拉着馬尾巴闖過無人區。蔡老喜歡植物也酷愛文學,他在雲南采集植物标本時寫的小說《普姬——一個花苗姑娘》、《爬梯——一個趕馬人的日記》、《四川的巴布涼山人》等,受到魯迅先生的高度稱贊。但是,他高深的文學造詣卻給他帶來了不幸的災難。1960年,蔡老的好友吳晗寫的新編曆史劇《海瑞罷官》中的“罷官”二字就是根據蔡老的意見加上去的。文革期間,《海瑞罷官》受到批判,而“罷官”二字又是重點,蔡老因此受到牽連,遭到殘酷的迫害。70年代,美國侵略越南,“同志加兄弟”的中國給予越南無私的援助,舉國上下尤其是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省的植物學工作者都在四處尋找特效止血藥,盡管踏破鐵鞋,但都是徒勞無功,一無所獲。當時蔡老剛剛得以“解放”,恢複工作,已過花甲之年的他以博大的胸懷,不計個人恩怨,根據年青時代采集标本的回憶,帶領一批青年科技人員于1972年首次在雲南省思茅地區孟連縣境内的石灰山上發現大片龍血樹。從此,國産血竭才得以誕生,且其療效優于進口的、以棕榈科植物為原料加工的血竭,填補了我國醫藥史上的一項空白。為此,蔡老去世以後,他的一半骨灰埋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内他親手種植的龍血樹下,另一半骨灰埋在昆明黑龍潭昆明植物研究所裡他親手種植的水杉樹下。

上一篇:檫木

下一篇:蒲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