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詞

鼓詞

說唱曲藝形式
所謂“鼓詞”,一般指以鼓、闆擊節說唱的曲藝形式,這種說唱形式的曆史十分悠久。“鼓詞”的名稱起源于明代,清代以後,鼓詞演唱興盛。北方鼓詞主要流行于河北、河南、山東、遼甯以及北京、天津等地。南方主要有江蘇的揚州鼓詞和浙江的溫州鼓詞等。[1]
  • 中文名:鼓詞
  • 非遺級别:
  • 非遺編号:
  • 申報地區:
  • 外文名:guci
  • 分類:曲藝
  • 地區:中國
  • 英文:Guci

鼓詞分類

梅花大鼓、京韻大鼓、京東大鼓、滄州木闆大鼓、西河大鼓、樂亭大鼓、潞安鼓書、山東大鼓、陝北說書、梨花大鼓、奉調大鼓、東北大鼓等。

起源發展

鼓詞的名稱,起于明代。今存明代鼓詞作品有《大明興隆傳》《亂柴溝》等,演唱情況則缺乏記載。清代初年以後,鼓詞演唱相當興盛。

北方鼓詞有兩種演唱方式:一種是藝人自擊鼓闆,無樂器伴奏,主要流行在農村,以說唱中篇鼓書為主,也有一些短段兒書;曲詞采取上下句反複的詩贊體,曲調比較樸拙。另一種是藝人自彈三弦說唱的,稱為“三弦書”或“弦子書”,農村和城市都有流傳。曲詞有詩贊體和樂曲體兩種。鴉片戰争以後,農村中以鼓闆擊節而唱的藝人和弦子書藝人逐漸拼檔演出,形成近代藝人自擊鼓闆并有三弦伴奏的大鼓書;後來又經過河北的馬三峰、山東的何老鳳等人在唱腔上加工提高,逐漸形成了西河大鼓、山東大鼓等品種繁多的大鼓書。[清代楊柳青木版年畫(演唱古詞《取長沙》)]如圖。

南方鼓詞,另有源流。清初至乾隆年間,有流傳于江蘇省揚州地區的“揚州鼓詞”,說唱時采用鼓、琴合奏的形式。但不甚盛行。據清李鬥《揚州畫舫錄》記載:“大鼓書始于漁鼓簡闆說孫猴子,佐以單皮鼓檀闆,謂之段兒書;後增弦子,謂之靠山調。此技周善文一人而已。”揚州鼓詞後來已不傳。浙江的溫州鼓詞,相傳始于明代,源于祀神時演唱的“唱太平”“靈經”“娘娘詞”,曲調由古代的詞曲和當地的民間小調發展而成。浙江還有麗水鼓詞、永康鼓詞,都以當地民間曲調演唱,至今仍在流行。

在近人着述中,有鼓詞源于唐代變文,或源于元、明兩代詞話的說法。由于古代對說唱藝術的稱謂,多是一種通稱,所以,曆代說唱藝術的傳承、流變關系很難詳細考察。鼓詞也是若幹體制相近的曲藝形式的通稱,即如所用的鼓就有扁鼓、戰鼓、單皮鼓、小鼓多種,曲調源流也因地而異。直到現代,才形成源于鼓詞的品種繁多的鼓書類曲種,并各有專稱。

鼓詞藝術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由于藝人的生活閱曆、文化素質,活動區域風俗的不同,與各地的山歌、民歌、方言相融合,形成了不同的藝術流派。社旗、唐河、南陽東部的鼓詞,演唱時墜子味很濃,稱“墜子口”,其特點是重韻轍而腔彎柔和,曾有九腔十八調的稱謂,演唱上追求莊重,代表藝人有張小個的傳人邱華甫、張華軒、杜景耀等。鎮平、南陽西部曲子味很濃,稱為“曲子口”,其特點是行腔輕快,力求生活化,演唱上追求情趣,代表藝人有李華亭、畢作舟、杜思亭等。另有“越調口”則追求在唱、白上吐字、噴口,韻條,在演唱上特别是在聲腔運用上追求清新、流暢,代表人物為李漢臣、胡明瑞、郭宋軍等。

文學評價

鼓詞主要流行于北方,以鼓闆擊節,配以三弦伴奏。說用散體,唱為韻文。其唱詞一般為七言和十言句,其十言句與彈詞之三、四、三的節奏截然不同,采用三、三、四的形式。這是有說有唱的成套大書,篇幅較大。後又有與“彈詞開篇”相近、隻唱不說的小段,稱“大鼓書”或徑稱“大鼓”,至今流傳。鼓詞的内容比彈詞更加豐富,或寫金戈鐵馬的英雄傳奇,如《呼家将》;或寫公案故事,如《包公案》;或寫愛情婚姻題材,如《蝴蝶杯》;甚至還有滑稽諷刺性的調笑作品,更多的則取材于曆史演義和根據以往的文學名着進行改編,前者有《梅花三國》,後者有《西廂記》、《紅樓夢》等。

現存最早的鼓詞是明代天啟年間刊行的《大唐秦王詞話》(又名《唐秦王本傳》),傳為諸聖鄰所作,8卷64回,演說唐太宗李世民東征西讨,開創唐朝基業之事,隻是尚未用“鼓詞”标名。明末清初賈凫西作《木皮散人鼓詞》,是首次以鼓詞命名的文人創作,然而有唱無說,也不搬演故事,而是借曆代興衰,褒貶古今人物,對統治者争權奪利的醜惡和封建專制的殘暴給予大膽的揭露和諷刺,以此宣洩心中的不平與牢騷。作品剪裁精當,筆鋒犀利,語言诙諧活潑,已是鼓詞雅化後的佳品。

溫州鼓詞

簡介

溫州鼓詞是流行于浙江溫州及其毗鄰地區的一個曲藝品種,俗稱“唱詞”。因過去的藝人多為盲人,故又稱為“瞽詞”或“盲詞”。它用溫州方言表演,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在清代中期已見流傳。

曆史溯源

說起溫州鼓詞的淵源,先談談鼓詞藝人流傳着的關于“祖師爺”的講法。藝人們說溫州鼓詞的“祖師爺”是唐明皇的叔叔。他從小聰明、善文能詩,谙音律。後因病瞽目,親嘗失明的痛苦,便教盲人唱鼓詞以自娛,于是民間便有鼓詞。

溫州鼓詞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從文學形式角度來看。它是和唐代的變文一脈相承的,因為“敦煌變文是後世各種說唱文學的先驅。”

關于它的具體形成時代,一說始于南宋。持此說者以當時曆史背景和地理環境作為分析論證的依據。金兵入侵,宋室南遷。随之而來的宋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南移。曲藝作為漢族民間喜聞樂見的說唱形式,也随着民族的遷移而南下。

另一說人為,溫州鼓詞“始于明代,由橫陽裡巷之曲與詞曲合并而成。”橫陽,即今平陽;裡巷之曲,指的是民間小調。當時在野的文人與聰明的盲藝人,承受了古樂的衣缽,并吸收了當地的民間小調,創造了說唱形式。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在器樂和音樂上也日臻完善。

在舊社會,鼓詞藝人的地位十分低下,鼓詞同樣不為達官貴人、豪門纨绔視為藝術,而被拒之于藝術之宮的門外。解放前,當時的紳士就不承認它是文藝。解放後,藝人翻了身,他們不但在政治上是國家的主公翁,在黨和政府的關下,組織了曲藝協會。在經濟上也與工農群衆一樣生活日益改善。于是溫州鼓詞得以新生。現今溫州農村幾乎到處都可聽到鼓詞的美妙音樂,群衆也喜歡哼幾句鼓詞流行曲調。

藝術特色

溫州鼓詞按演唱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平詞”,凡逢紅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因争端認錯罰詞還有一種叫“大詞”,也稱“娘娘詞”。解放前都在供奉女神的廟宇中演唱。唱大詞時,用一鼓一拍,擂大鼓,敲大鑼,曲調高亢、粗犷,比較原始。其主要詞目為《陳十四娘娘》,唱陳十四學法滅妖的故事,可以連唱幾晝夜。

溫州鼓詞有唱有說,以唱為主。它的唱腔、曲調,帶有濃郁的南國民歌風味,鼓詞的基本曲調有慢闆、流水、緊闆等幾十個闆式。由于溫州鼓詞是用溫州方言演唱(以瑞安語言為标準),因此各地語音不同,唱腔也各有特色,其唱法有南、北派之分。南派曲調比較細膩、柔和;北派曲調比較粗犷、古樸。溫州鼓詞長于抒情,善于叙事,曲句俚質,通俗易懂,并夾有豐富的群衆詞彙和民間諺語,曲本形式有“折書兒”“小說”“部書”等三種。其句法結構,基本上是七字句,有時也運用五字句及疊闆等形式。其文體一般由韻文、道白相間而成。唱韻很講究押韻自然,音節和諧,保持了民間說唱音樂的特色。

溫州鼓詞演唱用的主要樂器,有扁鼓、三粒闆、牛筋琴、小抱月等。因此在表演上的最大特色,是在單檔表演時一個人可以敲奏四至六件樂器。同時一個人要兼扮各種角色(現有時采用男女對唱),并且要求吐字清楚和細緻刻畫人物。情節要交代詳細,人物個性、神态要掌握準确,一個人能塑造多種不同性格的人物,而且會模仿各種聲音,以渲染氣氛。

溫州鼓詞在題材上,大都取材于民間傳說和曆史小說,其中以表現家庭的悲歡離合和愛情故事居多。傳播的倫理道德、審美情趣,人生價值觀念跟傳統文化精神是相一緻的。唱的具有溫州人文特色的鼓詞有《高機與吳三春》《王十朋中狀元》《陳十四收妖》等,還有《九美圖》《粉妝樓》《二度梅》《嶽傳》《七俠五義》《封神榜》等。溫州鼓詞是以聽覺思維去聯想、想象、再現曆史事件與人物的圖景。成為傳播中國曆史文化的重要途徑,成為不識字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

名家

溫州鼓詞的藝術傳人已知的有清代的白門松、阿光兒、毛行發、陳昌德,民國時期的曹岱卿、陳壬蓮、李慶新、李林姆、白象珍、王阿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管華山、阮世池、鄭明欽、丁淩生、陳志雄、方克多、徐玉燕、林秀珍等。

南陽鼓詞

南陽鼓詞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俚俗鼓詞,也叫鼓兒詞、鼓兒哼、犁铧大鼓,它和道教勸道的漁鼓道情是一脈兩支,是源于道曲而衍變形成的獨角書形式。因其演唱簡單,所以易學、易唱、易懂,是南陽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四大曲種之一。其演唱形式是:演唱者面前放一鼓架,架上置一個扁圓小鼓,左手托着兩片犁铧鋼片,用中指相隔上下,以腕力上下甩動,使犁铧鋼片兩端相互碰擊發出有節奏的“當當”響聲;右手握一根小木槌,當唱完一段之後,便敲起面前的皮鼓,作為伴奏,也可使演唱者稍作喘息。鼓點沒有固定的鼓經,過門也是根據所說故事情節自定長短,鼓點的遲疾、輕重是烘托氣氛的主要手段。

鼓兒詞的唱詞通俗易懂,唱句整齊統一,唱腔音樂樸實、流暢、口語化,加之鼓和鋼片伴奏铿锵、表演灑脫,故感染力較強,是深受群衆喜愛的曲種。現存曲目有短篇百餘篇,中長篇大書近百部。

曆史淵源

說書藝術起源于春秋時期,相傳孔子被蔡國扣留,其弟子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将老師灌輸的知識編成押韻的句子,手持竹闆,邊擊邊說,終将老師救回。說書在中原大地淵源流長,且說書藝人在一定時期特定區域有着其他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世紀末,因農村文化生活的不斷豐富,各種文藝媒介的不斷出現,以及快節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的沖擊,說書這個古老的藝術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在内鄉縣還有少數地方少數人對這門藝術依然情有獨鐘,遇到年來節到或婚喪嫁娶時會請這些藝人前去說唱。

傳承形式

說書藝術從春秋時期至今,有幾千年的曆史,基本上是農村民間的一種草根文化。流傳形式往往是師徒口口相傳,沒有專門學堂來教授,因而藝人往往隻知道自己的老師,且行套簡單,獨人進行,一手敲鼓,一手打雲闆,随時随地都可以來一段。具體運作往往也很簡單,或有錢大戶出資請唱,或由一人成頭挨家挨戶湊錢、湊糧請唱,基本上是以場次給報酬,但也有送場的,比如在某個地方一連演出十天八天的,藝人會在臨走前不要報酬,再送一場或一天,以示對當地人的感謝。

說書的特點是演出的時間地點随意,不受限止,演出陣容最小,演出内容最豐富,既能講出前朝曆史、古代人物、民間英雄豪傑,又能教給做人的道理,引導百姓辨别善惡,樹立正義感,寓教寓樂。2008年3月,“鼓詞”被南陽市政府公布為南陽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

梅花大鼓

梅花大鼓又名梅花調,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區。20世紀初開始在北京、天津兩地流傳。脫胎于清末流傳在北京北城一帶的清口大鼓。20年代,職業藝人多在南城演唱,稱為南闆梅花調,把原來北城的“清口大鼓”稱為“北闆大鼓"同時,金派梅花大鼓創始人金萬昌和著名弦師蘇起元等對“清口大鼓”的闆式、節奏和聲腔進行了改革。30年代,天津著名弦師盧成科再次對梅花大鼓進行藝術改革,特别是豐富了段落之間的過門音樂(即“上、下三番”),并傳授了花四寶等一批女弟子,形成“盧派”,又稱“花派”50年代,著名弦師白鳳岩為了說唱新的内容,又一次對梅花調的闆式、唱腔、唱法和過門進行革新,豐富了變調的藝術手法。

梅花大鼓各個藝術流派的共同特點,是長于在叙事中抒情。它的慢闆、中闆,聲腔婉轉動聽;快闆、緊闆,活潑有力;收束時的慢闆穩重而又有餘音。句式基本上為七字句,偶爾加三字頭,快闆中有時有五字句。有時也依據内容穿插長短句的曲牌。

西河大鼓

簡介

西河大鼓是河北曲種。以說唱中、長篇書目為主,也有少數演員專工短篇唱段。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代中葉流行于河北省中部的弦子書和木闆大鼓。弦子書以小三弦伴奏,演員自彈自唱;木闆大鼓沒有弦索伴奏,演員自擊簡闆和書鼓說唱。後來,這兩種曲藝藝人拼擋演出,形成以鼓、闆、小三弦伴奏的形式。河北省高陽縣木闆大鼓藝人馬三峰在繼承前人改革經驗的基礎上,舍木闆改用鐵犁铧片,舍小三弦為大三弦,在唱腔、唱法上作了改進和創新,使這一曲種在藝術上日趨成熟。

流派

西河大鼓初名“梅花調”、“犁铧片”,也一度叫作“河間大鼓”。20世紀20年代在天津演出時定名為“西河大鼓”。以後,數十年間随着藝人的流動,傳播各地,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藝人,産生了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趙(玉峰)派,以及40年代由馬增芬及其父馬連登創立的專工演唱短段的馬派,廣泛流傳于北平、天津,以及華北、東北、西北、華東的部分城鎮。

唱腔

西河大鼓的唱腔音樂,是以冀中語音的自然聲韻為基礎,吸取某些民歌、小調的音樂語彙發展而成的。在音樂結構形式上,約有30餘種依附于主曲的樂曲和樂句的唱腔,分别歸納在三眼一闆的頭闆、一眼一闆的二闆和有闆無眼的三闆等三種闆式中,在速度上都可作大幅度的伸縮,有的還派生出多種變格唱法,唱腔和諧流暢,生動活潑,似唱似說,通俗易懂。屬于頭闆的唱腔有起闆、緊五句、慢三句、一馬三澗、快頭闆等;二闆的唱腔有起闆、流水闆、雙高、海底撈月、反腔、梆子惠、十三咳等;三闆唱腔有散闆、緊流水、竄闆、尾腔等。西河大鼓的曲調大體上體現在流水闆中,二闆起闆是流水闆的中把唱和下把唱的伸展,頭闆起闆是流水闆的發展、變化,其他大多數唱腔也都與這幾個唱腔有着一定的關聯。

書目

西河大鼓的傳統書目,有中、長篇150餘部,小段、書帽370餘篇。内容大部分是曆史戰争故事、曆史演義、民間故事、通俗小說、神話故事和寓言、笑話等。其中不少書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願望,情節曲折,語言生動,繼承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學的優良傳統。1937年後,不少西河大鼓演員積極參加了抗日救亡工作,編演了不少新曲目,如王魁武(1891——1947)編演的《昝崗慘案》、《減租減息》;王尊三編演的《保衛大武漢》、《親骨肉》、《晉察冀小姑娘》等。

建國後,曲藝工作者又記錄、整理了不少西河大鼓優秀中篇和長篇大書的主要片段,如《三全鎮》、《調寇》、《八百破十萬》等,并創作、改編了反映革命鬥争曆史和現實生活的新曲目。

京韻大鼓

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華北及東北地區。它的淵源是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并傳入京津地區的木闆大鼓。河間木闆大鼓曆史悠久,以演唱長篇為主,兼唱一些短篇。1870年前後,傳入天津、北京。胡十、宋五、霍明亮演唱技藝最佳,在天津久享盛譽。胡十嗓音高亢清脆,善于創造新腔;宋五善于編唱新曲目;霍明亮善于演唱金戈鐵馬的曲目。但原來的木闆大鼓帶有河間土音,曲調又簡單枯燥,而且說比唱多。

經藝人胡十、宋五、霍明亮以及後來的劉寶全、張小軒、白雲鵬等改革,木闆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弦、四胡等樂器,并将河間方言改為北京的方言,吸收了京劇的發音吐字與部分唱腔,并采用了大量“子弟書”的曲本。二十年代是京韻大鼓發展的鼎盛時期。各種流派繁多,風格各異,幾乎與京劇并駕齊驅。

有人評價京韻大鼓有五個特點:雅俗共賞的形式,剛柔并濟的風格,說唱結合的方法,一曲多用的唱腔,寫意傳神的表演。京韻大鼓的唱腔屬于闆腔體,可分為慢闆、快闆、垛闆、住闆。基本腔調為起腔、平腔、落腔、高腔、長腔、悲腔等。平腔适于叙事,高腔表現激昂的情緒,落腔則表現平緩輕松的情緒。京韻大鼓具有半說半唱的特色,唱中有說,說中有唱。

所以,唱詞在演唱中也占重要的位置。唱詞基本為七字句和十字句,多為上下句的反複,并且比較講究語氣韻味,與唱腔銜接自然。京韻大鼓的主要伴奏樂器為大三弦與四胡,有時也有琵琶。演員自擊鼓闆掌握節奏。京韻大鼓傳統曲目有《單刀會》、《戰長沙》、《博望坡》等,有由劉寶全、白雲鵬等人根據子弟書作品整理的《長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罵城》等,還有一些寫景抒情的小段《醜末寅初》、《風雨歸舟》等。

解放後,京韻大鼓在推陳出新方面取得了比較顯着的成績,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進行了新的改革。反映現代生活的優秀曲目有《黃繼光》、《光榮的航行》、《韓英見娘》、《劉胡蘭》和新編曆史題材作品《愚公移山》、《滿江紅》、《卧薪嘗膽》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