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地戲

安順地戲

傳統戲劇
地戲,俗稱“跳神”,因演出不用戲台和苗台,就在村野曠地進行,故名地戲,為傩戲的一種,形成于明代初葉,是貴州省安順市屯堡人獨有的一種頭戴木刻假面的傳統民間戲劇,其由來與屯堡人的生存選擇有關。據《續修安順府志》記載:“當草萊開辟之後,人民習于安逸,積之既久,武事漸廢,太平豈能長保?識者憂之,于是乃有跳神戲之舉。借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農之深意”。安順地戲演出以村寨為演出單位,演員的地道的農民。一般一個村寨一堂戲,演員二、三十人,由“神頭”負責。演出時間為每年的新春佳節和農曆七月稻谷揚花時節。成年與土地打交道的農民為了祈盼一年的辛勞獲得豐收,為了來年風調雨順村寨平安,以大姓為主體的農民戲班在寨中空地圍場跳起了地戲。全村男女老少興高采烈圍場觀看。娛神與娛人相得益彰。安順地戲隻演“正史”,不演龐雜劇目;隻有武戲,沒有文戲。地戲的表演形式比較古樸。演員頭頂面具,面罩青紗,背插小旗,手持刀、槍等兵器,在铿锵的鑼鼓伴奏種相互唱、和、舞、打,場面熱烈。2006年5月20日,安順地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 中文名:
  • 非遺級别:國家級
  • 非遺編号:
  • 申報地區:貴州省安順市
  • 中文名稱:安順地戲
  • 地理标志:貴州省
  • 遺産編号:Ⅳ-90
  • 遺産類别:傳統戲劇

特點

安順地戲是古老的傳統戲劇,其顯著特點是演出時“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于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随口而唱,應聲而舞”。(《續修安順府志》)。其唱是七言和十言韻文說唱,在一鑼一鼓伴奏下,一人領唱衆人伴和,有弋陽老腔餘韻;其舞,是表現争戰格鬥的打殺。所演的三十來部大書,是屯堡人喜愛的薛家将、楊家将、嶽家将、狄家将、三國英雄、瓦崗好漢。内容單一,隻有金戈鐵馬的征戰故事,沒有才子佳人戲、清官公案戲、綠林反叛戲、怪誕神話劇,隻有贊美忠義、頌揚報國的忠臣良将戲。反映的時代上至商周,下至明朝。

分布

安順地戲分布于以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為中心及市屬的平壩、普定、鎮甯、關嶺、紫雲、開發區,以及鄰近的清鎮、花溪、長順等地。在全部300堂地戲中,僅西秀區就有190多堂。(一個地戲隊隻演一部大書,稱一堂)

曆史

安順地戲已有六百來年的曆史,其存在與明初開發黔中安順有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調集來自安徽、江蘇、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三十萬大軍遠征雲南,一舉擊潰元朝盤踞雲南的殘餘勢力。戰事既平,朱元璋慮及雲南地處邊陲,貴州又是土司勢力長期占據之地,若無重兵屯戍,“雖有雲南,亦難守也。”故把戰略重點轉向貴州,命征南大軍沿雲南到湖廣驿道就地屯守,在貴州設有24個衛、26個守衙千戶所,其中安順有3個衛(普定、安莊、平壩),2個守衙千戶所(關嶺、柔遠)。于是,貴州這塊土地上就有了史料上稱謂的“屯堡人”,地戲也就随之而來了。

演出程序

安順地戲的演出程序一般分為“開箱”、“請神”、“頂神”、“掃開場”、“跳神”、“掃收場”、“封箱”等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為“設朝”、“下戰表”、“出兵”、“回朝”。其餘部分是帶有驅邪納吉成分的傩戲活動。由于屯堡人的神靈觀,更給地戲賦予“傩願”的性質,村民還會在建房求财、祈福求子的時候請地戲隊中的“神靈”(如關羽、佘太君等)去進行“開财門”、“送太子”等活動。

藝術特色

表演形式

在春節期間演出二十天左右,稱為“跳新春”,是歲終新正的聚戲活動,與逐疫、納吉禮儀一起舉行。地戲演出時,村口或醒目的地方要插一面大紅旗,旗上繡着很大的“帥”字,表示這個村子裡今天要演出地戲,也有納吉之意。演出由“開财門”、“掃開場”、“跳神”(演故事)、“掃收場”四部分組成。演出前,要将存放臉子的木箱(櫃)從神廟或存放人家裡擡出來,舉行莊嚴的開箱儀式。

道具

地戲面具同時具有神格和人格。安順等地有專門從事臉子雕刻的藝人。村寨演出班子新購置的面具,未經法事前,可以随便放置,視為木雕;一經點将封号,即為神物。“開光”是将面具升華為神的儀式,由雕匠主持。先将臉子鄭重陳列在神龛上,然後殺一隻大公雞,以雞血點在臉子上,同時念動開光詞,賦臉子以生命。

面具用丁香木或白楊木精雕細刻而成,做工講究,神态生動。面具由面孔、帽盔、耳子三部分組成。面相分文、武、老、少、女五類,俗稱“五色相”。除主将外,還有小軍、道人、醜角、動物等類别。諸多面具中,武将面具最複雜,可細分為少将、老将、女将、番将、正派将軍、反派将軍等。面具五官造型,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如眉毛必遵循“少将一枝箭,女将一棵線、武将烈如焰”之說;嘴的刻法有“天包地”與“地包天”兩種;眼則是“男将豹眼圓瞪,女将鳳眼微閉”。

就技法而言,地戲臉子多為淺浮雕與镂空相結合,精細卻不繁瑣;色彩上用貼金、刷銀的亮色,以及紅、綠、藍、白、黃、黑,幾乎沒有一種顔色不可拿來用上。有的面具還要鑲嵌上玻璃片,華麗堂皇,十分了得。

地戲演出時,演員無一例外都要戴上面具。地戲面具的戴法與傩堂戲不同。先用青紗長統套頭将頭包住,置面具于額頭之上,而不是象傩堂戲那樣戴在臉上,這是便于武打。

劇目

地戲演出的劇目、本子又叫“地戲譜”,“譜,布也,列年事也。”地戲具有以史為線索的性質。民間藝人有“戲叙史冊”之說,陶關地戲隊大旗上就有這四個字。按曆史年代編排,現存劇目有:《封神演義》、《大破鐵陽》、《東周列國志》、《楚漢相争》、《三國演義》、《大反山東》、《四馬投唐》、《羅通掃北》、《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粉妝樓》、《郭子儀征西》、《殘唐》、《二下南唐》(飛龍傳)、《初下河東》、《二下河東》、《三下河東》、《九轉河東》、《二下偏關》、《八虎闖幽州》、《五虎平南》、《五虎平西》、《嶽飛傳》、《嶽雷掃北》等,全是唱朝代興衰的戰争故事,構成了軍傩最主要特色。

現狀

随着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思維觀念也開始發生變化。在多元型現代文化的沖擊下,地戲在逐漸萎縮,演員年齡偏大且隊伍人數逐年減少。很多有地戲隊的村寨已停鑼息鼓多年沒有演出,如此下去,令人擔憂,保護這一在中國戲劇史上具有戲劇轉型活資料的古老劇種,已到刻不容緩之期。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安順地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安順地戲的獨特性和唯一性廣受海内外人士關注,曾造訪法國、西班牙、韓國、日本、新加坡,多次到香港、台灣、北京、上海演出,深受歡迎,被譽為“中國戲劇活化石”、“中國戲劇曆史博物館”,是研究戲劇發生學、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美學、曆史學、語言學等學科的活材料。

相關介紹

導演張藝謀、制片人張偉平和北京新畫面影業有限公司因影片《千裡走單騎》惹上糾紛,被貴州省安順市文化局(後改名文廣新局)于2010年1月20日起訴到法院。文化局稱,影片中所稱的“雲南面具戲”實際上是首批入選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安順地戲”,故起訴讨要署名權。

5月11日,這起“非遺第一案”在西城法院開庭審理。安順市文化局除了邀請演員着戲服作證外,連兩位辯護律師都擡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牌匾走入法庭。

原告律師認為,《千裡走單騎》以“雲南面具戲”為線索并貫穿始終,但影片表演、宣傳的“雲南面具戲”實際上是“安順地戲”。“‘安順地戲’有着六百年曆史,為安順地區所獨有的民間戲劇,被譽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貴州省政府和國務院均将其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律師詳細介紹了“安順地戲”的曆史。他表示,電影中的“地戲”由安順市詹家屯的詹學彥等8位地戲演員表演,包括面具、劇目、音樂、聲腔、唱詞、方言、隊形動作等,全部屬于“安順地戲”。據悉,《著作權法》第6條規定,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法(草案)》規定“非遺”享有署名權,但相關的立法仍在進行中。張藝謀方的代理人認為,相關的法律一直未出台。該案是否涉及知識産權,知識産權的性質、範圍是什麼,誰有權來主張等,尚未定論,安順市文化局的起訴沒有法律依據。

法院當庭未宣判。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