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軍校

黃浦軍校

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
一般指黃埔軍校,“埔”用于地名時,原本通讀為“bù”。“黃埔”即讀為huangbù。而後來中華民國的“陸軍軍官學校”建校于此,據說是蔣介石後來将其命名為“黃埔軍校”。蔣介石誤将上海黃浦江之“黃浦”與“黃埔”混淆,而将“黃埔”讀為"huangpǔ",世人不知,因而皆有此誤讀,而現卻已成正規讀法。辭典中“埔”字讀為"pǔ"的唯有“黃埔”而已。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孫中山在蘇聯和中國共産黨幫助下創辦的培訓陸軍初級軍官的學校。正式命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後幾易其名),因位于廣州黃埔長洲島,通稱黃埔軍校。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争和國共内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将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争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1924年國民黨建校時期名稱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1926年改名擴大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9年改名“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1931年南京國民政府改制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到1946年末改名“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1950年10月台灣當局在台灣高雄鳳山區複建“陸軍軍官學校”延續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中有五位出自于黃埔軍校。
    中文名: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外文名:Republic of China Military Academy 簡稱:陸軍軍官校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 校歌: 院訓:親愛精誠 院歌: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黃埔三傑,湯恩伯,王耀武,林彪,胡宗南等 知名教師:何應欽、陳誠、顧祝同、劉峙、陳繼承、蔣鼎文、張治中、錢大鈞 首任校長:蔣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第三任)

學校創建

孫中山從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中受到鼓舞和啟發,決心向蘇聯學習,建立革命政黨和革命軍隊。1921年12月,孫中山通過中國共産黨人介紹會見共産國際代表馬林,對其提出的改組國民黨、謀求國共兩黨合作和建立軍事學校等建議十分贊成。1923年8月,孫中山派蔣介石率領由國民黨人和共産黨人聯合組成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赴蘇聯考察黨務和軍事。11月,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成立國民軍軍官學校。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任命蔣介石為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在蔣辭職(未準)赴滬後,由廖仲恺代理,繼續進行籌備工作和負責招生事宜。3月27日,舉行第一期新生入學考試,正取350人,備取120人,其中許多是共産黨從各地選派來的黨團員和革命青年。5月5日新生陸續入校編隊,進行入伍教育。6月16日,黃埔軍校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親臨發表演說,明确指出軍校宗旨是培養革命的軍事人才,組成以軍校學生為骨幹的革命軍,重新創造革命事業。

組織沿革

軍校直隸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孫中山任軍校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恺任黨代表。下設辦公廳、政治部、教授部、教練部、總教官室、管理部、軍需部、軍醫部和特别官佐。周恩來等共産黨人在政治部先後擔任領導職務。

1924年11月以後,增設教育長和軍法處、參謀處。軍校先後聘請蘇聯專家A.I.切列帕諾夫、V.K.布柳赫爾(化名加倫)等為軍事顧問。是年冬,軍校成立教導第1、第2團。1925年4月,以教導團為基礎成立國民黨黨軍第1旅,後又擴編為黨軍第1師。是年起,先後在潮州、南甯、武漢、長沙設立分校。

1926年3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将國民革命軍各軍所屬軍事學校與黃埔軍校合并,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直隸軍事委員會。蔣介石任校長,汪精衛任黨代表。設教授部、訓練部、政治部、經理部、入伍生部、管理處、軍械處、軍醫處、編譯處、兵器研究處和高級班,另增設副校長。

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軍校于18日進行“清黨”,400多名共産黨人和革命師生被捕,許多人慘遭殺害,其中有著名的共産黨人熊雄、蕭楚女等。從此,革命的黃埔軍校變成蔣介石培養反動軍隊骨幹的基地。之後,黃埔軍校相繼更名為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1930年9月,蔣介石命令軍校停辦。至此,以廣州黃埔為校址的黃埔軍校便告結束。

工作制度

軍校仿效蘇聯紅軍的經驗設立黨代表和政治部。這是在中國軍隊中首次建立的新型政治工作制度。除軍校設黨代表外,在各教導團和後來的黨軍中,從連至師均設黨代表。其職責是監察行政、參加部隊管理、指導黨務和主持政治訓練,并保障軍事訓練及一切戰鬥任務的完成。軍事指揮官的命令,必須有黨代表副署方能有效。政治部是校長和黨代表的政治教育的佐理機關,專司一切政治工作。各學生隊設政治指導員,對政治部負完全責任。各級黨代表和政治部主任、政治指導員,大多由共産黨員或國民黨左派人士擔任。軍校先後制定了《政治部服務細則》《本校政治部指導員條例》《宣傳隊組織條例》等較為完整的政治工作制度。

軍政教育

軍校教育采取軍事與政治并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針。學制為3年(因當時用人迫切,實際為半年至兩年半不等)。軍事教育,分學科(步兵操典、射擊教範、戰術學、兵器學、交通學、築城學、軍制學等)和術科(制式教練、戰鬥教練、實彈射擊、野外演習等)兩大類。第一期學生均施以步兵訓練。第二期開始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和憲兵五科。第三期起實行入伍生制度,新生經過3個月入伍教育,考試及格者升為正式學生。第四期以後增設政治、騎兵、交通和無線電等科。第七期增設英、德、法、日等外語教授班。政治教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學生可閱讀三民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等書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教育大綱草案》規定,政治課包括三民主義、帝國主義、社會主義、各國革命史、軍隊政治工作、政治學、經濟學等18門。教學方式,以講授政治課為主;同時,定期舉辦政治講演會、政治讨論會、政治問答等。國共兩黨的著名人士譚延闿、張靜江、毛澤東、劉少奇等曾到校講演。軍校為加強對師生和群衆的宣傳教育,大量出版期刊、專刊、文集、叢書等,向校内外發行。此外,還制定了《革命軍刑事條例》《革命軍懲罰條例》《革命軍連坐法》等軍法,以嚴格軍事紀律。

大事年表

1924年6月16日,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于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正式成立,通稱黃埔軍校。

1927年,黃埔軍校遷校至武漢,甯漢合流後,又遷校至南京。

1931年3月,黃埔軍校改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1937年8月,因抗日戰争黃埔軍校遷出南京。

1938年11月,黃埔軍校遷抵成都。

1946年1月,黃埔軍校改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學校國有化。

1949年12月,黃埔23期大部分學員随“國府”遷台。

1950年10月,台灣當局以所謂“中國台灣地區陸軍軍官學校”名義在高雄鳳山區“複校”,并續辦24期自稱為黃埔延續。

1979年5月16日,陸軍軍官學校第44期畢業的林毅夫從金門泅海約2公裡,回歸大陸廈門。

1988年1月,黃埔軍校廣州舊址被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6月16日,為紀念黃埔軍校建校70周年,大陸郵電部發行了紀念郵票1枚,面值20分,票面為黃埔軍校大門全景。台灣的中華郵政亦發行郵票1枚,票面為黃埔軍校大門全景與蔣中正校長頭像。

2004年6月14日,台灣地區行政當局“台灣防務部門部長”李傑與前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郝柏村參觀“黃埔軍校八十周年史迹展”。

200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建校80周年紀念日,由黃埔軍校同學會、廣東革命曆史博物館共同編輯的《黃埔風雲人物》專題郵品紀念冊在北京首發,收入50餘枚有關黃埔軍校人物、曆史事件的郵票。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園,來自台灣各地的萬名黃埔軍校校友舉行盛大慶祝活動。

輝煌曆程

1921年(辛酉年)12月,共産國際代表馬林在廣西桂林會見孫中山,馬林向孫中山提出“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建議。

1924年,在國共兩黨首度攜手合作、國民革命風起雲湧之際,孫中山先生高瞻遠矚,視“教育為神聖事業,人才為立國大本”,在廣州親手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堂——“國立廣東大學”(今中山大學)和“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其校址設在廣州東南的黃埔島,簡稱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建立的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孫中山先生希望通過創建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孫中山在開學典禮上曾緻詞:“我們開辦這個學校,要用裡面的學生做根本,成立革命軍,諸位就是将來革命軍的骨幹。創立了革命軍,我們的革命才能成功。”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決議建立軍官學校選址于廣州黃埔。關于校長人選,最初決定為程潛,而以蔣介石、李濟深為副校長。但是蔣介石不願在程潛之下,跑到上海消極對抗。并派張靜江找孫中山說情,孫中山才在5月3日任命蔣介石為校長。在此過程中,蔣介石曾辭去軍校籌備委員長一職。

對其原因許多學者進行了探讨,除衆所公認的财政問題外,蔣介石辭職的深層次原因是對廣東政局的現狀,尤其是對自己在國民黨改組以後未能得到相當的地位和權力強烈不滿。“蔣對一些革命的根本問題,如聯俄、聯共等,思想上有保留,又不宜公開說出,便在行動上采取消極态度。”蔣介石辭職“有不滿意職位低微的原因,也有玩弄‘以退為進’的政治權術的意味。軍校成立後,以蔣介石為校長,廖仲恺為國民黨黨代表。随後,任李濟深、鄧演達為教練部正、副主任,王柏齡、葉劍英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後為周恩來)、周恩來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應欽為總教官。此外還有熊雄、恽代英、蕭楚女、聶榮臻、張秋人等共産黨人擔任教官及各方面負責工作。

1924年5月,從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錄學生350名,備取120名。5月5日開始入學。6月16日,舉行陸軍軍官學校開學典禮,孫中山到會場給青年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财的心理,隻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孫中山還宣布訓詞:“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此訓詞其後成為國民黨黨歌及官校校歌,并由陳祖康譜曲,該校歌從黃埔五期開始傳唱至今。

1925年1月25日,黃埔軍校成立“青年軍人社”,廖仲恺任社長,2月1日該社刊物《青年軍人》第一期出版。黃埔軍校最初有許多從蘇聯來的教員,但在北伐戰争期間蔣中正與中國共産黨關系破裂,所以這些蘇聯教員離開了。

1926年,根據國民政府中央軍事委員會決定,将原陸軍軍官學校擴大改組,于同年3月正式命名成立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爾後黃埔軍校學員成為國民政府北伐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漢後,1926年10月27日,國民黨中央先決定在兩湖書院舊址設政治訓練班,後改辦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科,後将黃埔第五期政治科學員移往武昌就讀。12月,又決定将黃埔五期炮兵、工兵科移來武昌就讀。

1927年1月19日改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1927年3月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校歌歌詞被明定為中華民國國歌的歌詞。革命家宋绮雲、抗日女英雄趙一曼、文學家謝冰瑩,都是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畢業的。郭沫若曾任政治部教官等職。

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于是在廣州、武漢和南京分别出現了三所黃埔軍校。在武漢,3月22日,武漢國民政府以國民黨中央的名義,決定将武漢分校擴大改組為(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開展讨蔣鬥争。

七一五政變後,黃埔五期學員被迫畢業離校,軍校整體改編為張發奎的第二方面軍軍官教導團(團長由第四軍參謀長葉劍英同志兼任),後來成為廣州起義主力,武漢軍校暫時解散。

1927年9月甯漢合流後黃埔軍校該校遷往南京。在廣州,原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依然開辦。n1928年5月,由副校長李濟深決定将學校改名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學校隻剩下718人堅持至畢業,其餘散往武漢、南京等地,稱黃埔六期生。n1929年9月10日,在南京,蔣介石以國民政府名義,改學校名為“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并陸續成立潮州、洛陽、湖南、湖北、江西、廣州、成都、昆明、南甯、西安、新疆等多所分校。第七期學生畢業後,1930年9月,學校被要求停辦,1927年底,在南京由蔣介石決定自行成立(南京)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宣誓反共。

1931年3月,以中央軍事委員會名義明令改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主要培養國民黨陸軍初級軍官。建國後的海軍少将張學思,曆史學家黃仁宇都是中央軍校畢業的。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1937年8月日軍侵略南京,其後由南京出發,經九江、武漢、四川、銅梁,至1938年11月到成都。十六個月間學校四易其地,學生長途跋涉,栉風沐雨,艱苦備嘗,均能安之若素。遷校期間,因前方作戰部隊缺乏,十一、十二及十三期先後提前畢業,且于沿途在各地招收十四、十五兩期學生。

黃埔軍校在抗日戰争中成了培養抗日官兵的大本營。各期畢業生都一律開赴抗日前線參戰。抗戰勝利後軍校改制,于中國國民黨名義上移交軍隊于國家後在1946年元旦後改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名義上國有化隸屬陸軍總部,校長蔣介石改任名譽校長,由關麟征升任校長。

1947年,孫立人在台灣奉命訓練新軍,決定在高雄鳳山成立陸軍軍官學校第四軍官訓練班,直屬成都本校,這便是通常所說的第十分校。

1949年12月,蔣介石下令将台灣籍學生和國民黨高官政要的子弟200餘人空運到台灣。當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成都,學校停辦,共辦23期。

1924~1949年,從第一期到第二十三期,軍校共培養32萬各級軍官。其中1924年到1929年共培養了七期13000餘人。這些人中的多數形成了國民黨中央軍的骨幹——“黃埔系”。

1927年4月至1937年7月,是“黃埔系”的初步形成時期。在抗戰時期,“黃埔系”全面形成,其骨幹紛紛當上了師長、軍長、集團軍司令乃至戰區司令長官,從而完成了“黃埔系”在軍界的接班部署。後來居上的黃埔一期生杜聿明(時任第5集團軍總司令)、以悍将著稱的黃埔第三期領跑者王耀武(時任第24集團軍總司令)、職務“越跑越慢”的黃埔一期生鄭洞國(時任中國駐印軍副總指揮)。

在國民黨空軍系統内,黃埔生更是獨占鳌頭。抗戰初期,為了培養更多的空軍預備飛行人員,決定成立空軍軍士學校,出任教育長的是黃埔第一期的王叔銘。

王曾于192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後去蘇聯深造,1931年秋回國脫黨轉投蔣介石。1940年接替周志柔,長期擔任中央空軍學校教育長,國民黨的空軍人員大多出自其門下。

1949年12月蔣介石及其所謂“中華民國政府”遷居台灣台北,其後1950年3月1日蔣代表國民黨當局宣布:“陸軍官校,為革命軍基本人才培植的基地,與建軍建國的前途有莫大之關系,早就應該恢複,校長一職,不能以任何人兼任,所以在校長人選未定之前,軍校的名稱不願恢複。這次任命羅友倫同志為校長,正式恢複軍校。”同年10月,黃埔軍校以陸軍軍官學校第四軍官訓練班所在的高雄鳳山維武路1号以所謂“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的名稱被重新建立,并續辦第二十四期作為黃埔軍校的繼續,學校現占地面積173公頃。至2004年已辦至七十三期。另外“中國陸軍軍官學校”是遷往台灣十二座所謂“在台複校”的大陸大學之一。

黃埔軍校自1924年6月在廣州創辦到1949年底學校停辦,在大陸共辦了二十三期,若包括台灣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至今已七十八期,在大陸時期其畢業生包括各分校、訓練班在内,計有41386人。名将輩出,戰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占有顯赫地位。而昔日的黃埔軍校舊址于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埔軍校機構設置:軍校由六個部門組成,政治、教育、訓練、管理、醫學和補給。軍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憲兵、政治等科。

軍校選址

長洲島位于珠江中央,四面環水,環境幽靜。島内築有多處炮台,與魚珠炮台、沙路炮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能把守控制江面,易守難攻,便于學習與練武;由于當時滇、桂軍閥盤踞廣州,為避開軍閥的控制和幹擾,需選擇交通不便,遠離市區的地方;還有島上有清陸軍小學堂的校舍,略加修葺,即可使用,還可節省人力和資金。因此孫中山決定把軍校設在長洲島上。

軍校大門坐南向北,面臨珠江,在牌坊門額上書有白底黑字的“陸軍軍官學校”橫匾,是國民黨元老譚延闿的手筆。門前有兩個哨崗,後面的兩間房子是衛兵室。黃埔軍校建立時,門口一副對聯曰:升官發财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橫批:革命者來。n大門内正面有一幢走馬樓,稱為校本部。校本部是一座嶺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築,兩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即三條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東西兩側,房舍排列的形式一緻,相互對稱。四排房子之間以走廊連通,四周有圍牆,建築面積1060平方米。

全校自總理、校長、黨代表之下,設政治、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六部,機構總數約40個,還設有學員宿舍、飯堂、展覽室等。但1938年在抗日戰争中,遭日本戰機炸毀。1996年5月初,廣州市政府耗資2000多萬重建,于同年11月12日落成。n

舊址修複

黃埔軍校大部分建築物于1938年被日軍飛機炸毀。1965年,做了一次較大修繕,基本恢複原貌。1984年,建立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

1996年,廣州市政府按國家文物局批複的“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則重建,6月16日奠基,11月12日落成,面積10600平方米,耗資2000餘萬元,複原了孫中山、廖仲恺、周恩來及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各部的辦公室和課室、師生的飯堂、寝室等,但由于趕工期而埋下了不少質量隐患。2005年,又投入1400多萬元進行全面修繕,将嚴格按照“修舊如舊”和“不趕工期”兩大原則。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是國内惟一以保護黃埔軍校曆史文化建築,展示黃埔軍校發展曆程為核心内容的紀念館。自1984年成立以來,一直緻力于革命遺址、文物資料的收藏保護、展覽展示、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被有關部門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嶺南文化十大名片等。

現存黃埔軍校曆史遺迹二十餘處,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的重要載體,主要遺迹有:1996年重建的校本部、孫總理紀念室、中山公園、孫總理紀念碑、俱樂部、遊泳池、白鶴崗炮台、大坡地炮台、東征陣亡烈士墓園、教思亭、濟深公園、北伐紀念碑等。

曆史意義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産黨和蘇聯的積極支持和幫助下創辦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産物。作為中國現代曆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其影響之深遠,作用之巨大,名聲之顯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黃埔軍校建立以來,以孫中山的“創造革命軍隊,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以“親愛精誠”為校訓;以培養軍事與政治人才,組成以黃埔學生為骨幹的革命軍,實行武裝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完成國民大革命為目的。一方面積極進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教育;一方面介紹馬克思列甯主義的思想。軍校采用軍事與政治并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針,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廣大黃埔師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國家統一與民族獨立的鬥争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上一篇:石家莊市第六中學

下一篇:愛麗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