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

麥芽

大麥的成熟果實經發芽幹燥的炮制加工品
麥芽,中藥名。多生長在北方區域,為禾本科植物大麥HordeurnvulgareL.的成熟果實經發芽幹燥的炮制加工品。将麥粒用水浸泡後,保持适宜溫、濕度,待幼芽長至約5mm時,曬幹或低溫幹燥。[1]
    中文名:麥芽 拉丁學名: 别名:大麥芽、大麥蘖、麥蘖 界: 亞界: 總門: 門: 亞門: 綱: 亞綱: 超目: 目: 亞目: 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性 味:甘,平 歸 經:歸脾、胃經、肝經 功 效: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 主 治: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 其他用途:乳汗郁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

生理特性

本品呈梭形,長8~12mm,直徑3~4mm。表面淡黃色,背面為外稃包圍,具5脈;腹面為内稃包圍。除去内外稃後,腹面有1條縱溝;基部胚根處生出幼芽和須根,幼芽長披針狀條形,長約5mm。須根數條,纖細而彎曲。質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微甘。

入藥部位

植物的成熟果實經發芽幹燥的炮制加工品。

炮制方法

1、麥芽:除去雜質。

2、炒麥芽:取淨麥芽,照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炒至棕黃色,放涼,篩去灰屑。

3、焦麥芽:取淨麥芽,照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炒至焦褐色.放涼,篩去灰屑。

功效

行氣消食,健脾開胃,回乳消脹。

主治

用于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汁郁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肝郁脅痛,肝胃氣痛。

相關配伍

1、快膈進食:麥芽四兩,神曲二兩,白術、橘皮各一兩。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人參湯下三、五十丸。(《本草綱目》)

2、治産後發熱,乳汁不通及膨,無子當消者:麥蘖二兩,炒,研細末。清湯調下,作四服。(《丹溪心法》)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回乳炒用60g。生麥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氣。用于脾虛食少,乳汁郁積。炒麥芽行氣消食回乳。用于食積不消,婦女斷乳。焦麥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積不消,脘腹脹痛。

禁忌

授乳期婦女不宜使用。

相關論述

1、《藥性論》:消化宿食,破冷氣,去心腹脹滿。

2、《日華子本草》:溫中,下氣,開胃,止霍亂,除煩,消痰,破症結,能催生落胎。

3、《醫學啟源》:補脾胃虛,寬腸胃,搗細炒黃色,取面用之。

4、《滇南本草》:寬中,下氣,止嘔吐,消宿食,止吞酸吐酸,止瀉,消胃寬膈,并治婦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

5、《本草綱目》:麥糵、谷芽、粟糵,皆能消導米面諸果食積。觀造饧者用之,可以類推。但有積者能消化,無積而久服,則消人元氣也,不可不知。若久服者,須同白術諸藥兼用,則無害。

上一篇:女性保健知識百科

下一篇:寄生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