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

鹬蚌

漢語詞語
鹬蚌是漢語詞彙,讀音為yù bànɡ,比喻兩相對峙的人和物。
  • 中文名:鹬蚌
  • 外文名:
  • 拼音:yù bà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 出自:《大唐創業起居注》
  • 屬性:詞語

釋義

比喻兩相對峙的人和物。

詞語分解

鹬:一種長嘴灰背栖息于水澤間的愛吃小魚的鳥。

蚌:生活在淡水裡的貝殼軟體動物,有兩片橢圓的外殼。

出處

唐 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得入關,據蒲津而屯永豐,阻崤函而臨伊洛,東看羣賊鷸蚌之勢,吾然後為秦人之漁父矣。”

清 金安清《洋務宜遵祖訓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說》:“使我駕馭得宜,操縱有法,則彼且為我用,使為鷸蚌可也,使為冰炭可也。”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n

造句

1.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鹬蚌相争,漁人得利的故事,我們應該牢記在心。

2.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鹬蚌相争,銅琶鐵闆的事情時有發生。

3.我們内部你争我奪,煮豆燃萁,結果讓别人得了好處,這真是鹬蚌相争,漁翁得利。

4.敵人内部傾軋,真是鹬蚌相持,漁人得利,我軍很快解放了黑石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