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國樂

骠國樂

白居易著新樂府詩
白居易(772-846)所作的新樂府詩(載《白居易集》卷三),記寫了貞元十七年(8O1)騾國(今緬甸)樂舞到唐栩來表演的情景:“玉螺—吹椎髻聳,銅鼓千擊義身踴。珠纓炫轉星宿搖,花裡鬥蔽龍蛇動。”可見這種樂舞的樂器是螺号和銅鼓,舞者頂髻文身,舞姿聳動跳踴,有時搖擺旋轉。元稹亦有同名的新樂府詩,可沒有記與實際的舞姿。[1]
  • 作品名稱:骠國樂
  • 作者:白居易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白居易集》
  • 作品體裁:
  • 外文名稱:Biao orchestra
  • 文學體裁:詩
  • 白居易:772-846

基本簡介

白居易(772-846)所作的新樂府詩(載《白居易集》卷三),記寫了貞元十七年(8O1)騾國(今緬甸)樂舞到唐栩來表演的情景:“玉螺—吹椎髻聳,銅鼓千擊義身踴。珠纓炫轉星宿搖,花裡鬥蔽龍蛇動。”可見這種樂舞的樂器是螺号和銅鼓,舞者頂髻文身,舞姿聳動跳踴,有時搖擺旋轉。元稹亦有同名的新樂府詩,可沒有記與實際的舞姿。

原文

骠國樂·欲王化之先迩後遠也

貞元十七年來獻之

白居易

骠國樂,骠國樂,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難陀,來獻南音奉(一作舉)正朔。

德宗立仗禦紫庭,黈纩不塞為爾聽。

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一作千)擊文身踴。

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鬥薮龍蛇動。

曲終王子啟聖人,臣父願為唐外臣。

左右歡呼何翕習,至尊德廣之所及。

須臾百辟詣閣門,俯伏拜表賀至尊。

伏見骠人獻新樂,請書國史傳子孫。

時有擊壤老農父,暗測君心閑獨語。

聞君政化甚聖明,欲感人心緻太平。

感人在近不在遠,太平由實非由聲。

觀身理國國可濟,君如心兮民如體。

體生疾苦心憯凄,民得和平君恺悌。

貞元之民若未安,骠樂雖聞君不歎。

貞元之民苟無病,骠樂不來君亦聖。

骠樂骠樂徒喧喧,不如聞此刍荛言。

骠國樂李傳雲:貞元辛巳歲,始來獻

元稹

骠之樂器頭象駝,音聲不合十二和。

促舞跳趫筋節硬,繁辭變亂名字訛。

千彈萬唱皆咽咽,左旋右轉空傞傞。

俯地呼天終不會,曲成調變當如何。

德宗深意在柔遠,笙镛不禦停嬌娥。

史館書為朝貢傳,太常編入鞮靺科。

古時陶堯作天子,遜遁親聽康衢歌。

又遣遒人持木铎,遍采讴謠天下過。

萬人有意皆洞達,四嶽不敢施煩苛。

盡令區中擊壤塊,燕及海外覃恩波。

秦霸周衰古官廢,下堙上塞王道頗。

共矜異俗同聲教,不念齊民方薦瘥。

傳稱魚鼈亦鹹若,苟能效此誠足多。

借如牛馬未蒙澤,豈在抱甕滋鼋鼍。

教化從來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

是非倒置自古有,骠兮骠兮誰爾诃。

相關考證

在唐南诏時期,《骠國樂》在永昌地區應該是流行的。《蠻書·卷十南蠻疆界接連諸蕃夷國名》載:“骠國在蠻永昌城南七十五日程,閣羅鳳所通也。”即今緬甸北部撣邦,其時,屬永昌節度所轄領域疆界鄰國,與南诏國關系極為密切,《新唐書》說:“南诏以兵疆地接,常羁制之。”同時與唐王朝常有往來,且到都城長安演奏《骠國樂》。《舊唐書·本紀》載:唐“貞元十八年(802年)春正月乙醜,骠國王遣使悉利移來朝賀,并獻其國樂十二曲與樂工三十五人。”其首先踏入中國的地盤就是永昌地區,曾在今保山壩東大廟大殿壁上畫有《骠國樂》演奏圖,寫有白居易《骠國樂》贊美詩,這說明《骠國樂》在永昌地區是很流行的。後來至元明時期先後設置為“邦牙宣慰使司”、“緬甸宣慰使司”,為永昌府統領。

而《骠國樂》樂器有多少種,規模有多大,是什麼樣的一支樂隊?《新唐書·卷二十二·志第十二·禮樂(十二)記載說:

唐“貞元十七年(801年),骠國王雍羌遣弟悉利移、城主舒難陀,獻其國樂,至成都,韋臯複譜次其聲,又圖其舞容、樂器以獻。凡工器二十有二,其音八:金、貝、絲、竹、匏、革、牙、角。大抵皆夷狄之器,其聲曲不隸于有司,故無足采雲。

金二、貝一、絲七、竹二、匏二、革二、牙一、角二。鈴钹四,制如龜茲部,用圓二寸,貫以韋,擊磕應節。鐵闆二,長三寸五分,博二寸五分,面平,背有柄,系以韋,與鈴钹皆飾縧紛,以花疊縷為蕊。螺貝四,大者可受一升,飾縧紛。有鳳首箜篌二:其一長二尺,腹廣七寸,鳳首及項長二尺五寸,面飾虺皮,弦一十有四,項有轸,鳳首外向;其一頂有條,轸有鼍首。筝二:其一形如鼍,長四尺,有四足,虛腹,以鼍皮飾背,面及仰肩如琴,廣七寸,腹闊八寸,尾長尺餘,卷上虛中,施關一張九弦,左右一十八柱;其一面飾彩花,傅以虺皮為别。有龍首琵琶一,如龜茲制,而項長二尺六寸餘,腹廣六寸,二龍相向為首;有轸柱各三,弦随其數,兩轸在項,一在頸,其複形如獅子。

有雲頭琵琶一,形如前,面飾虺皮,四面有牙釘,以雲為首,轸上有花象品字,三弦,複手皆飾虺皮,刻捍撥為舞昆侖狀而彩飾之。有大匏琴二,複以半匏,皆彩畫之,上加銅瓯。以竹為琴,作虺文橫其上,長三尺餘,頭曲如拱,長二寸,以縧系腹,穿瓯及匏本,可受二升。大弦應太簇,次弦應姑洗。有獨弦匏琴,以斑竹為之,不加飾,刻木為虺首;張弦無轸,以弦系頂,有四柱如龜茲琵琶,弦應太簇。有小匏琴二,形如大匏琴,長二尺;大弦應南呂,次應黃鐘。有橫笛二:一長尺餘,取其合律,去節無爪,以蠟實首,上加師子頭,以牙為之,穴六以應黃鐘商,備五音七聲;又一,管唯加象首,律度與荀勖《笛譜》同,又與清商部鐘聲合。

有兩頭笛二,長二尺八寸,中隔一節,節左右開沖氣穴,兩端皆分洞體為笛量。左端應太簇,管末三穴:一姑洗,二蕤賓,三夷則。右端應林鐘,管末三穴:一南呂,二應鐘,三大呂。下托指一穴,應清太簇。兩洞體七穴,共備黃鐘、林鐘兩均。有大匏笙二,皆十六管,左右各八,形如鳳翼,大管長四尺八寸五分,餘管參差相次,制如笙管,形亦類鳳翼,竹為簧,穿匏達本。上古八音,皆以木漆代之,用金為簧,無匏音,唯骠國得古制。又小匏笙二,制如大笙,律應林鐘商。有三面鼓二,形如酒缸,高二尺,首廣下銳,上博七寸,底博四寸,腹廣不過首,冒以虺皮,束三為一,碧縧約之,下當地則不冒,四面畫骠國工伎執笙鼓以為飾。

有小鼓四,制如腰鼓,長五寸,首廣三寸五分,冒以虺皮,牙釘彩飾,無柄,搖之為樂節,引贊者皆執之。有牙笙,穿匏達本,漆之,上植二象牙代管,雙簧皆應姑洗。有三角笙,亦穿匏達本,漆之,上植三牛角,一簧應姑洗,馀應南呂,角銳在下,穿匏達本,柄觜皆直。有兩角笙,亦穿匏達本,上植二牛角,簧應姑洗,匏以彩飾。

凡曲名十有二:一曰《佛印》,骠雲《沒馱彌》,國人及天竺歌以事王也;二曰《贊娑羅花》,骠雲《隴莽第》,國人以花為衣服,能淨其身也;三曰《白鴿》,骠雲《答都》,美其飛止遂情也;四曰《白鶴遊》,骠雲《蘇謾底哩》,謂翔則摩空,行則徐步也;五曰《鬥羊勝》,骠雲《來乃》。昔有人見二羊鬥海岸,強者則見,弱者入山,時人謂之“來乃”。來乃者,勝勢也;六曰《龍首獨琴》,骠雲《彌思彌》,此一弦而五音備,象王一德以畜萬邦也;七曰《禅定》,骠雲《掣覽詩》,謂離俗寂靜也。七曲唱舞,皆律應黃鐘商;八曰《甘蔗王》,骠雲《遇思略》,謂佛教民如蔗之甘,皆悅其味也;九曰《孔雀王》,骠雲《桃台》,謂毛采光華也。

十曰《野鵝》,骠謂飛止必雙,徒侶畢會也;十一曰《宴樂》,骠雲《嚨聰網摩》,謂時康宴會嘉也;十二曰《滌煩》,亦曰《笙舞》,骠雲《扈那》,謂時滌煩憫,以此适情也。五曲律應黃鐘兩均:一黃鐘商伊越調,一林鐘商小植調。樂工皆昆侖,衣绛氎,朝霞為蔽膝,謂之裓裲。兩肩加朝霞,絡腋。足臂有金寶镮钏。冠金冠,左右珥珰,縧貫花鬘,珥雙簪,散以毳。初奏樂,有贊者一人先導樂意,其舞容随曲。用人或二、或六、或四、或八、至十,皆珠冒,拜首稽首以終節。其樂五譯而至,德宗授舒難陀太仆卿,遣還。開州刺史唐次,述骠國獻樂頌以獻。”

由以上記載可見,《骠國樂》是一個樂器較多、隊伍龐大的演奏樂隊。當時在長安都城演出後,觀衆深受感動,一些詩人即興寫詩描繪贊美,其中大詩人白居易寫出《骠國樂》贊賞。

那麼《骠國樂》是屬于什麼樂曲呢?《唐會要》說:“骠國在雲南西,與天竺國相近,故樂曲多演釋氏詞雲。每為曲,皆齊聲唱,有類中國柘枝舞。其西别有彌臣國,樂舞與骠國同。袁滋、郗士美至南诏,并見此樂。”可見,《骠國樂》為印度佛曲系統,“多演釋氏詞”,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内容。

作者資料

白居易(772年~846年),漢族,字樂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