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勃

馬勃

擔子菌門馬勃科菌類
馬勃,俗稱牛屎菇或馬蹄包,有的地方叫藥包子,馬屁泡。屬擔子菌類馬勃科。一般為球形,未成熟前是白色,成熟後為褐色,内部為粉末狀。可入中藥,用于止血。潮濕環境能促進其生長。多生于園中久腐處,生于濕地腐木上,夏天采。大者如鬥,小者如升。主要分布于内蒙、河北、陝西、甘肅等地。
  • 中文名:馬勃
  • 拉丁學名:LASIOSPHAERA SEU CALVATIA
  • 别名:灰包、馬糞包、馬屁泡、馬屁勃
  • 界:真菌界
  • 門: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
  • 亞門: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
  • 目:馬勃目Lycoperdales
  • 科:馬勃科、地星科
  • 分布區域: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及美洲

簡介

灰包科脫皮馬勃屬真菌脫皮馬勃和馬勃屬真菌大馬勃、紫色馬勃等。

形态特征

脫皮馬勃

子實體近球形,直徑15-20cm,無不孕基部;包被兩層,薄而易于消失外包被初乳白色,後轉灰褐色、污灰色;内包被紙質,淺煙色,成熟後與外包被逐漸剝落,僅餘一團孢體,孢體灰褐色至煙褐色。孢子呈球形,壁具小刺突,褐色,直徑4.5-5.5μm。孢絲長,分枝,相互交織,菌絲直徑2-4.5μm,淺褐色。

大馬勃

子實體近圓球形,直徑15-25cm,不孕基部不明顯。包被白色,漸轉成淡黃色或淡青黃色,外包被膜質,早期外表有絨毛質地,後脫落而光滑;内包被較厚,由疏松的菌絲組成。成熟後包被裂開,成殘片狀剝落。造孢組織初白色,後青褐色。孢子球形,壁光滑,淡青黃色,直徑3.8-4.7μm。孢絲長,稍有分枝及稀少的橫隔,直徑2.5-6μm。n

紫色馬勃

子實體近扁球形,直徑1.5-12cm,基部缢縮,有根束與基質相連。外表淡紫堇色至污褐色,成熟後表面有網狀裂紋。内部的造孢層初呈白色,後轉黃色至濃紫色。基部為營養菌絲所交織,海綿質,乳白色兼帶淡紫褐色,孢子淡紫色,球形,一端具短柄,壁具刺突,大小為(5-5.5)μm×(6-6.5)μm。孢絲長而多分枝,有隔膜,菌絲粗5-6μm。

分布區域

1、脫皮馬勃:分布于河北、内蒙古、黑龍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貴州、甘肅、新疆等地。

2、大馬勃:分布于遼甯、内蒙古及西南、西北等地。

3、紫色馬勃:分布于河北、山西、吉林、遼甯、江蘇、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青海、新疆等地。n

生長環境

1、脫皮馬勃:夏、秋季見于開闊的草地上。

2、大馬勃:晚夏及深秋生曠野草地或山坡砂質土草坡草中叢中。

3、紫色馬勃:夏、秋季多生于草地開闊地。

物種價值

藥用價值

中藥馬勃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止血的功效。主治咽喉腫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外傷出血。

食用價值

馬勃的可食性,國内外文獻均有記載,如我國民間的鍋溻馬勃。食用馬勃時,須選其幼小、白色的子實體食用,且食用前須切成兩半,以免誤食與其外形相似未成熟的傘形毒菌而發生中毒事件。常被食用的有:大馬勃、梨形馬勃、白刺馬勃等。

人工栽培

馬勃菌人工栽培方法屬于食用菌的栽培技術領域,解決了野生馬勃菌人工馴化培養及栽培的問題,它包括組織分離、制種、配料、接種、發菌和出菇管理。

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先配料,即按以下配方及重量比稱量棉仁粉5-15%、麥麸2-10%、木屑42-50%、果樹葉10-35%、牛糞5-15%、磷酸二氫鉀2-5%、石膏1-2%、石灰1%,将以上各種原料拌勻,含水量調至60-65%,培養料堆放發酵25-30天之後立即裝袋袋栽或填入菇棚播種溝内溝栽,接種後在菇棚内發菌,菇棚溫度控制在16-26℃,光照為弱光或陰暗,第一潮菇采收後進行床面清理,噴灑一次水,經過15-20天後采收第二潮菇,第三、四潮菇管理以此類推,該方法從馬勃菌采種馴化到采收約需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平米可以采收馬勃菌2-3kg。

曆史考證

勃本草記載最早見于《名醫别錄》,稱其“味辛平無毒,主治惡瘡馬疥”,生長環境為“園中久腐處”。最早關于馬勃的藥材性狀描述的是南梁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說:“馬勃……,紫色虛軟,狀如狗肺,彈之粉大馬勃原植物出,傅諸瘡用之甚良也。”顯然陶氏所述紫色馬勒Calvatialilacina無疑。此後的曆代本草,諸如《千金翼方》、《新修本草》及《蜀本草》等均列有馬勃條,其性狀描馬勃述“如紫絮”,“紫塵出”等,很确切地描繪了紫色馬勃的性狀特征。到宋代,馬勃的品種有了變化。

《本草演義》記載,馬勃“所謂牛溲馬勃,有大如頭者,小亦如升”牛溲即牛屎菰。《本草綱目》也以牛屎菰為馬勃的異名,但從《本草演義》記載看,牛溲是當時藥用馬勃的另一品種。從《本草綱目》和《植物名實圖考》的附圖來看,前者似乎指大馬勃或脫皮馬勃,後者為前者的複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