頰

漢語漢字
頰,漢語一級字,讀作頰(jiá),臉的兩側:兩頰绯紅。也作姓氏。
  • 中文名:頰
  • 拼音:jiá
  • 繁體:頰
  • 部首:頁
  • 五筆:GUWM(86),GUDM(98)
  • 倉颉:KTMBO
  • 鄭碼:BDUG
  • 筆順:143134132534
  • 字級:一級(2597)
  • 平水韻:入聲十六葉
  • 造字法:形聲:從頁、夾聲
  • 注音:ㄐ一ㄚˊ
  • 四角碼:51882
  • 結構:左右結構
  • 總筆畫:12

字源演變

形聲。從頁(xié),表示與頭有關,夾聲。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頰jiáㄐㄧㄚˊ

臉的兩側:臉~。雙~。~上添毫(喻文章精心潤色,描寫生動)。

英語翻譯

cheeks,jaw

詳細釋義

頰jiá

【名】

(形聲。從頁(xié),表示與頭有關,夾聲。本義:面頰,臉的兩側從眼到下颌部分)

同本義〖cheek〗

頰,面旁也。——《說文》

鹹其輔頰舌。——《易·鹹》。虞注:“耳目之間稱輔頰。”

未能開笑頰,先欲換愁魂。——戎昱《閨情》

又如:頰輔(面頰);頰适(容貌調适,沒有迎拒的表情);頰車(下牙床骨;牙慧,蹈襲陳言);頰顴(頰權。顴骨)

側,旁邊〖side〗

湖橋北頰花塢,水閣西頭竹村。——宋·文同《湖橋》

堂内正室旁邊的房間〖wing-room〗

中和堂上東南頰,獨有人間萬裡風。——宋·蘇轼《中和堂東南頰下瞰海門洞》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頰【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7畫

《廣韻》《正韻》古協切《集韻》《韻會》吉協切,音筴。《說文》面旁也。《博雅》輔謂之頰。《釋名》頰,夾也,兩旁稱也。亦取夾斂食物也。《易·鹹卦》鹹其輔頰舌。《疏》輔頰舌者,言語之具。

又《前漢·高帝紀》漢王謂酈食其曰:緩頰往說魏王豹。《註》徐言引譬喩也。

又地名。《公羊傳·定十年》公會齊侯于頰谷。《左傳》作夾谷。

又《正字通》赤頰,鶴別名。

又批頰,鴔鵖鳥別名。《集韻》籀作。或作脥。

說文解字

頰【卷九】【頁部】

面㫄也。從頁夾聲。,籒文頰。古葉切

說文解字注

(頰)面旁也。面者、顏前也。顏前者、㒳眉閒㒳目閒巳下至頰閒也。其旁曰頰。面部曰。䩉、頰也。易鹹上六。鹹其輔頰舌。輔卽䩉之假借字也。凡言頰車者、今俗謂牙牀骨。牙所載也。與單言頰不同。從。夾聲。古葉切。八部。

()籒文頰。各本右作。誤。今依集韻正。又左體之夾、今改從籒文大。

上一篇:要強好勝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