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伏餃子

頭伏餃子

以豬肉等為主料制作的菜品
頭伏餃子是一款美味菜譜,主要原料有豬肉等。
    中文名:頭伏餃子 外文名: 分類: 口味: 主要食材:豬肉 屬性:美味菜譜 本質:餃子

名稱來源

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語,叫做“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伏日吃面,這一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上說,何晏在“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們才知何晏肌膚潔白不是塗粉掩飾,而是自然白。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面。為什麼在熱天裡吃熱面?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中說:

“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

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這是迷信說法。用新小麥磨成面粉煮湯吃,吃後出一身汗,新糧營養豐富,發汗可以驅病,六月食湯餅是有科學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熱湯面,還可以吃過水面。将煮好的面條用涼水過出,拌上蒜泥,澆上鹵子,不僅刺激食欲,而且“敗心火”。

伏裡還可以吃“炒面”。所謂炒面,是用鍋将面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着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面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面可“解煩熱,止洩,實大腸”。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裡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食物起源

餃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曆史了。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馔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饽饽,舉國皆然,無不同也。

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锞藏之饽饽中,以蔔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食療價值

相傳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回到家後,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

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制作方法

面粉200克、玉米粉100克加涼水和好;另用300克面粉單獨和好。

豬肉洗淨,剁成末。

肉末用鹽、澱粉、雞蛋、加點水拌勻備用。

豆角、黃豆芽焯水備用。

包菜洗淨切碎,豆角、黃豆芽切碎。

分别加入肉末,調味拌勻。

下劑、擀皮、包餡,分别将三種口味、兩種面皮的餃子包完。

包好的餃子入開水中煮熟。

上一篇:高壓鍋炖排骨

下一篇:孜然牛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