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嶺

青松嶺

劉國權姜樹森執導電影
《青松嶺》由劉國權導演,劉曉梅 敖文彬李仁堂戚惠民閻本安主演的一部劇情片.1965年上映于中國大陸。[1]
    中文名:青松嶺 外文名: 别名:劉國權、姜樹森執導電影 上映時間:1973年 類别:劇情 導演:劉國權 編劇:張仲朋 制片地點:中國大陸 色 彩:彩色 片 長:108分鐘

電影簡介

電影名:青松嶺

導 演:劉國權

編 劇:張仲朋

主 演:劉曉媚 敖文彬 李仁堂 戚惠民 閻本安

上 映:1973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顔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片 長 108分鐘

攝 影 Cinematography:舒笑言Xiaoyan Shu

故事梗概

根據張仲朋同名話劇改編。

第一次驚馬

北方某山區青松嶺生産大隊,一片豐收景象。年輕姑娘秀梅,人稱“假小子”。某日清晨,她和大楞偷偷把隊裡的大車趕出來練車,不料,頭一次出車,馬就驚了,幸虧模範飼養員張萬有大叔把驚馬攔住,才沒有發生意外事故。秀梅和大楞學習趕車毫無個人目的,隻是不滿車把式錢廣搞投機倒把活動,希望學會趕車,接過錢廣的鞭子。大隊長周成是秀梅的哥哥,不僅不支持年輕人的積極熱情,反而輕信錢廣的話,批評了妹妹秀梅,結果更加助長了錢廣的威風。新任黨支部書記方紀雲來到青松嶺後,發現大隊長周成隻顧抓生産,缺乏政治頭腦,對錢廣隻注重他的趕車技術,不考慮他的政治表現。特别是對錢廣經常為某些人帶運私貨到城裡去賣,嚴重影響集體生産,周成也視而不見。方書記認為應支持秀梅等人的建議,讓年輕人學會趕車,盡快把錢廣的車把式換下來。不久,村裡辦起了趕車訓練班,請張萬有為師,培養秀梅等人趕車。秀梅和幾個年輕人熱心學習趕車。而錢廣懷恨在心,在轅馬跑得滿身是汗時,故意給馬飲水,結果馬病了,他把責任推到秀梅身上。愛馬如子的萬有大叔精心喂養病馬,終于把馬治好了。萬有大叔用自己的親身經曆教育年輕人,幫助年輕人不僅學會了趕車,而且教育他們要樹立為革命趕車的思想。一天,張萬有批評錢廣給人帶私貨損害集體的行為,錢廣便摔鞭不幹,并以此要挾周成。年近六十的張萬有不顧自己的寒腿病,奪下錢廣的鞭子親自趕車進城送貨。

第二次驚馬

不料,剛出村口馬車又驚了。驚馬的地方與上次秀梅趕車驚馬的地方相同,又是在村口大榆樹下。方紀雲和萬有大叔感到十分可疑,經過仔細研究,發現是錢廣為了把持車把式的工作進行投機倒把,故意把牲口訓練出“三鞭子”的習慣,大車走到大榆樹下不打三鞭子,牲口就要驚車。錢廣的陰謀被識破了,經調查證實他還是個逃亡的富農分子。經過這場鬥争,大隊長周成提高了思想覺悟,秀梅等青年們學會了趕車,掌握了鞭子。

相關影評

電影《青松嶺》這是根據河北省承德地區話劇團的一部話劇改編的,文革前曾拍成過電影,文革期間又重新拍攝上映。

從1966年文革開始,在長達7年的時間裡,中國沒有拍攝一部故事片,這段時間人們到電影院隻能看樣闆戲電影,新聞記錄片,科教片,朝鮮和阿爾巴尼亞電影,蘇聯的幾部老電影,還有我國文革前拍的幾部老電影比如“三戰”什麼的。直到1973年,才終于開始拍攝新故事片,第一批上映的有三部,分别是《豔陽天》、《青松嶺》、《戰洪圖》(好像還有《火紅的年代》)。這對于我等酷愛電影的人來說,無異于久旱逢甘雨,大家立刻撲上前去,拼命的吸吮着這久違的甘露。每部電影我們都看過很多遍,裡面的台詞都記得滾瓜爛熟,其中一些甚至成為我們的日常用語。重看《青松嶺》,先是那首熟悉的主題曲“長鞭哎那個一呀甩呀啪啪的響哎……”然後是那些熟悉的台詞,立刻打開了我塵封已久的記憶,使我彷佛又回到了少年時代。

這部電影的中心思想是反映階級鬥争的,漏網富農錢廣運用趕大車的權力試圖引導村民走資本主義道路,老貧農飼養員張萬山在黨支部的領導下與他作堅決的鬥争,揭露了他的真面目,教育了落後群衆和隻抓生産忽視階級鬥争的隊長,取得了鬥争的勝利。劇情大緻就是這樣的。

新中國有階級鬥争有沒有?當然有,文革前的我不了解,至少當今社會的階級鬥争就非常尖銳、激烈、複雜,跟建國前相比,當今中國的生産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了,生産關系則沒有多少改變,資産階級仍然對工人階級進行殘酷的壓迫和剝削。對比現在的階級鬥争,電影中表現的太小兒科了。電影中描寫的階級鬥争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以中農身份出現的反面人物錢廣實際上是個隐藏的富農,他做的一切都是出于他的階級本性,所以和他作的鬥争就是階級鬥争。第二,他是個生産隊的車老闆,進城給集體送貨時總是給其他村民捎帶一些土特産到城裡賣,因為城裡自由市場的價格比國營供銷社收購價要高,這是引導社員走資本主義道路,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待這兩件事,我隻能說,劇中描寫的這種所謂階級鬥争純屬扯淡!第一,應該是有成分論而不唯成分論,重在政治表現。富農身份隻能說明他的過去不能代表他的現在,一說他是富農他就立刻從社員變成了敵人,這是不對的,應該看他現在的表現。起碼在戲裡頭我感覺錢廣沒什麼大問題,他既沒有想推翻政府,也沒有投毒放火。他無非就是想趕車,想控制住鞭杆子,個人撈點好處,并因此耍了不少小伎倆,對此批評教育一下就行了,頂多撤他的職就行了,用不着扣上個富農大帽子一棍子打死。第二,農民想緻富是非常正當的,隻要是通過自己的辛苦勞動,多掙點錢不應該受到指責。當時生産隊裡收入低,自己搞點副業,增加點收入,有什麼錯誤呢?怎麼就是搞資本主義呢?賣給供銷社價格低,人家自然想在别的地方賣高價了,這也符合商品經濟規律嘛。正面人物口口聲聲說賣給供銷社是支援社會主義建設,難道支援社會主義建設就必須以損害農民利益為代價嗎?顯然不合理。劇中屢屢用走資本主義道路、資産階級思想作為棍子打人,但什麼是走資本主義道路、什麼是資産階級思想,恐怕作者心裡都糊裡糊塗。

今天看這部戲還是有意義的,它比較真實的反映了那個時期極左思潮是如何泛濫的,有助于人們了解那段曆史。今天社會的極右不能證明那個時期的極左就是正确的,同樣,那個時期的極左也不能證明今天的極右是正确的。

這部戲沒有幾個名角,因為大部分演員都是承德話劇團的演員,扮演主角張萬山的李仁堂因此劇一舉成名,後來成為電影演員,拍了不少電影,比如《創業》、《鎖龍湖》、《淚痕》、《十月的風雲》、《子夜》、《焦裕祿》等;扮演支部書記的朱龍廣是工程兵文工團的演員,以演《地道戰》裡的高傳寶而著名,後來曾在電視劇《西遊記》裡扮演如來佛;扮演錢廣的李樹楠後來也演過不少電影,當然,都是反派。其實,在這部戲裡我最欣賞的就是李樹楠的表演。[1]

看這部影片時,對比當年的農村,深深感受到今天農村的進步。在劇中,趕大車被作為一項技術活大加渲染,看看現在,農村還有幾個趕大車的?拖拉機、摩托、農用車是現在的主要交通工具,高質量的村村通公路四通八達,農村變化太大了。

上一篇:甘肅電視台

下一篇:水星路由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