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

閩南

福建省南部的閩南地區
閩南即福建省南部的閩南地區( Hokkien)包括泉州、廈門、漳州三個地級市,以及漳平市、龍岩市新羅區(兩地原屬古漳州府),也包括大田縣 部分、尤溪縣 部分。[1] 北接福州市、莆田市,南與廣東粵東地區毗鄰,西與原汀州府界交界。
    中文名:閩南 外文名:Hokkien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 所屬地區: 地理位置: 面積: 下轄地區: 政府駐地: 電話區号:0592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 人口數量:1819 著名景點:東山島、鼓浪嶼、清源山、福建土樓 機場: 火車站: 車牌代碼:閩C、閩D、閩E 地區生産總值: 方 言:閩南方言

簡介

閩南人是福佬民系的一個支系族群,他們主要分布于福建漳州、泉州、廈門、台灣大部分地區及廣東潮汕、雷州地區、海南島。他們所說的語言是屬閩方言的分支方言稱為閩南方言(閩南話)。

閩南方言的次方言也相當的複雜分為漳州話、泉州話、廈門話、台灣話、潮汕話、雷州話及海南話。其中隻有說漳州話、泉州話、廈門話和台灣話的居民能溝通。而說潮汕話、雷州話及海南話的居民,彼此之間完全不能通話。

閩南總人口約一千餘萬。閩南指——泉州——廈門——漳州——龍岩的新羅、漳平——三明地區的大田等地區.,還可以加上尤溪縣的小部分地區。泉州港在宋元時期是世界第一大港,閩南人分布廣泛,台 灣,新加坡都有四成的閩南人,海内外使用閩南方言的人超過4000萬,不少被閩南人同化的族人和馬來人也會使用閩南語。

文化淵源

古城泉州有一種建築叫“騎樓建築”。至今包括始建于20世紀20年代的中山路、改擴建後的塗門街、東街等街巷仍保留這樣的建築格局。除了外觀上的紅瓦大坡屋頂、燕尾脊以及清水磚或出磚入石的外牆面具有顯著的閩南古建築特色外,這種騎樓建築正是源自于泉州華人華僑僑居地的南洋,并成了泉州傳統地方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建築外,泉州還有“南音”、“南戲”、“南管”,被東南亞地區的人們引以為“鄉音”。廣義的“南管”指中國南方語系的音樂。但在今天台灣所保存的南管戲,即專指閩南語系中最古老的戲種——“梨園戲”,它正是經由泉州流傳到廈門、台灣以及閩南華僑較多的南洋各地。至今,在台灣、香港、澳門和泉籍華僑聚居地,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國都有南音社團組織。

近年來,泉州每年元宵節期間都要舉辦“‘海絲’(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節”,今年已是第五屆。文化節以僑鄉特有的南洋文化特色吸引了海内外賓朋,許多僑胞特意趕來享用“文化大餐”,領略了“倉官影裡三洲路,漲海潮中萬國商”的僑鄉盛景。在遊行的花燈、彩車中,不少東南亞僑胞獻演的節目總能讓人耳目一新。

漳州是台灣同胞重要的祖籍地,現有台灣人口中,祖籍漳州的約占40%;漳州現有台胞4100多人、台屬14萬人。漳州自古就與台灣有着血濃于水的親緣關系和源遠流長的曆史文化積澱。多年來,漳州市以此為基礎積極深入開展與台灣的各種文化交流活動,有效地增進兩岸民衆的認同感。

幾百年來,漳州人片帆渡海,筚路藍縷,不僅為台灣的開發與發展開拓出一片新天地,同時也把閩南文化和民間信仰帶到台灣并廣為傳播。現在台灣與漳州有一樣的社會生活實際:一樣的民居、一樣的飲食、一樣的風俗、一樣的閩南話。

據史料載,曆史上泉州于元代開始将所管轄範圍劃分為東、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設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設三十六“鋪”,每鋪下又分若幹“境”。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聽到的“鋪境”、“三十六鋪”一語的初始。以前七月十五日一天之内,人們完成在木主前祭公媽、在大門口祭普渡公兩項内容。現在舊曆十五祭祖先,舊曆七月裡以“鋪境”為單位逐日輪流做普渡。據老人們的記憶,36個鋪輪流做普渡是清末才開始的。據一些後世的文字資料以及老人們的口頭講述,輪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為祭祀行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場供求緊張。人們常為買東西打架。清乾隆年間,由地方鄉紳出面呈請由抽簽決定城廂三十六鋪的輪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節依舊家家祭祀祖先。從那時起,鯉城區以及相關聯的部分鄉村都以鋪境為單位輪流做普渡。而現在的泉州,在整個舊七月裡,幾乎每一天都會有幾個角落輪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戶在七月十五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

無論哪個鋪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結構主要有三部曲——豎旗·豎燈、普渡、重普,此外還有“結尾緣”。第一儀式從舊曆六月開始。最終儀式則在舊曆八月至十月之間。近水的鋪境和住在水邊的人們還要做“水普”。

方言

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它分為五個次方言:

廈門話區:廈門、金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石獅、晉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诏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

龍岩話區:龍岩市、漳平縣。

大田話區:大田縣、尤溪縣的一部份。

閩南話的流播不隻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台灣,台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據初步調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閩南人移居台灣據說開始于元代,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随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它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鬥争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台灣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陸與台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灣的父老兄弟不斷到大陸尋根、探親、訪友,閩南話顯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灣省以外,廣東省的潮汕、雷州半島、海南島、江蘇、浙江的溫州,台州等部分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内外操這種方言的人将近6000萬人。

飲食文化

閩南菜的發展與傳承也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它從泉州發源,流傳到漳州、台灣、廈門等閩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後,由于交往的頻繁,對外交流擴大,飲食文化的交流與磨合融會也更加密切,這樣,閩南菜的風味不但影響漳、廈、潮汕、台海等地區還輸出到廣大東南亞地區。許多到東南亞旅遊的人會驚訝地發現,吃的飯菜正是家鄉的味道,街頭的小吃攤也能吃到海蛎煎、花卷、肉粽。近年來,不少外來飲食不斷進駐泉州,一些僑胞也回到故鄉開起了飲食店,泉州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緬甸菜、新加坡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