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普敦

開普敦

南非第二大城市
開普敦(英語:Cape Town;科薩語:iKapa;南非荷蘭語:Kaapstad /ˈkɑːpstɑt/),是南非人口排名第二大城市,也是開普敦都會城區的組成部分、西開普省省會,開普敦為南非立法首都,因此南非國會及很多政府部門亦座落于該市。開普敦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及碼頭聞名,知名的地标有被譽為“上帝之餐桌”的桌山,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彙點好望角。因其美麗的自然及地理環境,開普敦被稱為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亦成為南非其中一處旅遊勝地。
    中文名:開普敦 外文名:Cape Town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 所屬地區:南非,西開普省 地理位置:開普敦位于南非南部,中心地區位于開普半島的北端 面積:1.425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六個區域行政 政府駐地: 電話區号: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地中海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信号山、企鵝灘、南非博物館、聖喬治大教堂、綠色廣場 機場:開普敦國際機場 火車站: 車牌代碼: 地區生産總值: 建立時間:1652年 人口:401萬(2016年) 主要街道:喬治商業街、馬來區、綠色市場廣場 地标建築:Green Market廣場 地方特産:葡萄酒 電話區碼:021 郵編區碼:8000 市長:海倫·施莉

概述

南非立法首都,國家議會所在地,西開普省省會和經濟中心。面臨大西洋桌灣(Table Bay),背靠桌山,風景優美,為世界著名旅遊城市。面積2461平方公裡,人口約4,232,276(2018),人口中42.4%為有色人,38.6%為黑人,15.7%為白人。n始建于1652年,是歐洲殖民者在南部非洲的第一個據點,荷、英殖民者向非洲内地擴張的基地,也是南非最古老的城市。阿非利卡人為紀念其祖先布爾人最早來此定居,稱其為“母親城”。現在的開普敦市是于2000年12月由原開普敦市和其他五個小市合并而成。n開普敦是南非人口排名第二大城市,僅次于約翰内斯堡,有大型紡織、釀酒、煙草、煉油、化工、皮革、造紙、造船等工業。地處重要國際航道交彙點,天然良港設施先進,有南半球最大的幹船塢。城市基礎設施良好,有一流的房地産,勞動力技術水平、教育和衛生水平較高。開普敦作為國際性大都市,多種文化在此交彙融合,不僅成為吸引各國遊客的旅遊勝地,也成為貿易、投資、工作、生活和學習的理想選擇。

曆史

史前

1486年,葡萄牙航海家巴托羅缪·迪亞士(Bartholomew Diaz)首次于航海日志中描述到開普敦這個地方。但在此之前,并沒有文獻明文記載開普敦的曆史。然而,在一些化石挖掘和考古過程中,可以證明在此之前是有人居住于該地的。第一批在該地居住的人大約出現在公元前十萬年左右的石器時代。他們度過了冰河時期,但當時的水平面比現時還要低120米。由于濕度的增加,開普平原後來慢慢地布滿了樹木,綠草如茵。另外,在公元前八千年出土的化石中,也證明了當地居民在那時已懂得制造弓與箭去狩獵。六千年後左右,一些内陸地區的居民大量遷徙至該地,并引入了農業知識,令該地人民開始耕種維生。

建城

第一批到達此地的歐洲人是1486年由迪亞士帶領下到達的。其後,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達·伽馬在1497年開發由歐洲直達亞洲的航線中途到達此地。另外,桌山則是由另一名葡萄牙航海家安東尼奧·達·沙丹那(Antonio da Saldanha)所命名的,意謂“海角之桌”(Taboa da caba)。在此之前,該山的原名是由當地的科伊族人(Khoi)所起的海山(Sea Mountain,Hoeri 'kwaggo)。

開普敦與歐洲開始緊密聯系始于1652年。荷蘭船長贊·範裡貝克(Jan van Riebeeck)與其他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職員獲派遣至該地建立一個轉為遠航亞洲的途經船隻提供補給的中途站,他們的三艘船隻于1652年4月6日抵達。他們很快就建立起駐紮點、菜園和果園,而這些園林仍保存至今成為今天的公司花園(Company Gardens)。他們從桌山上的清新河(Fresh River)上開拓引水道将河水引作灌溉之用,并以其種植之農作物與原居的科伊族人交易綿羊和牛犢。另外,在桌山的東南兩邊以及豪特灣的森林為興建房屋和船隻提供了充足的木材。在這個時候,東印度公司壟斷了所有貿易事務,并禁止一切私人交易。荷蘭人并為他們遇到的民族命名,如稱當地的遊牧民族為何騰托人(Hottentots),稱居于沿海地域以采貝為生的民族為史特蘭洛帕人(Strandlopers),以及稱以狩獵為生的人為布西曼人(Bushmen,意謂居住于叢林地的人)。

首次出現亞洲人遷居非部南部始于1654年,這些移民都是被荷蘭巴達維亞最高法院(Dutch Batavian High Court)放逐到非洲的。這些亞洲人組成了開普有色人種(Cape Coloured)族群的雛型,并将伊斯蘭教帶到該地。而首次的大型領土擴張則發生于1657年,當時的東印度公司将位于裡斯貝克河(Liesbeeck River)沿岸的農地分派給下仆耕種,以嘗試增加農作物的産量,但依然保留财政上的主導權。同年,首批從爪哇和馬達加斯加引入的奴隸開始為他們工作。1658年,歐洲人開始與當地原住民展開了領土上的沖突,他們奪得了科薩族人的土地。其後,在1666年歐洲人開始于範裡貝克建造的木制要塞上改建了首座軍事基地好望堡(Castle of Good Hope),堡壘于1679年落成,是現在南非最古老的建築物。

1679年,荷蘭首位派駐總督的西蒙·範德斯特爾(Simon van der Stel)到達開普敦,替代範裡貝克成為當地領導者。他緻力于種植葡萄和釀制葡萄酒,為這個日後的重要産業奠下了重大的基礎。另一方面,他也緻力于擴展殖民地的疆界和領土。1688年,首批非荷蘭裔的移民來到了開普敦,他們就是在法國反新教徒運動中被逼害的胡格諾派教徒。東印度公司為他們提供了居住點和農地,而他們亦為未來的葡萄酒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随著外地移民的不斷增加,直至1754年開普敦的外來人口已達5,510名歐洲人以及6,729名奴隸。但在1780年,英國和法國開始了他們之間的戰争,而作為法國夥伴的荷蘭也加入了戰事,故此法國派出了一小支軍隊到開普敦作防衛之用。但其後軍隊于1784年被撤走,而法國在1795年更入侵荷蘭,令荷蘭東印度公司陷入極嚴重的财政危機。當時,建立荷屬巴達維亞共和國的荷蘭王子(Prince of Orange)出逃至英國尋求保護。這件事卻為英國帶來了一個重大的成功契機。在當時,新聞傳播并不發達,歐洲的新聞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傳到非洲。故此,開普敦的首長對歐洲情況并不清楚,隻知道法國奪去了荷蘭一些土地,所以荷蘭有可能會在戰事中改變立場而已。就在此時,英國軍方帶著一封聲稱由荷蘭王子所撰的授權書信要求在開普敦駐軍以作保護之途。正與開普敦官員争論是否應該相信他們之際,英國就突然發動“梅森堡戰役”(Battle of Muizenberg)成功占領開普敦,并随即宣布開普敦成為自由港。

近代

根據法國和英國之間的和平協議,開普敦于1802年歸還荷蘭人手上。但是,三年後兩國再度開戰,英軍則再度派軍到開普敦。然而,這段期間卻是令開普敦逐漸發展為城市的一個關鍵時期(開普敦英文名稱“Cape Town”的“Town”原本就隻是“鎮”的意思),大街小巷都開始鋪設了水管,城市建設亦開始發展起來。另外,他們亦制訂了流浪者甄别法律,當地的原住民部族被強硬規定必需聲明一處地方為固定的居所,并在無批準之下不可擅自遷移。英、法兩國之間的戰争在1814年以英軍勝利告終。英國制訂了一項條約以令他們可用金錢買下不同國家的領地。開普敦亦于此時正式由英國出巨資永久買下了。這段時期,英國視對開普敦的行政管理為他們對控制印度的基石。而當時的荷蘭政府已因戰事影響,财務陷入嚴重赤字,無奈下唯有答應條款,但他們仍被允許以開普敦作船隻維修和補給的中途站。

另外,于1809年制訂的流浪者甄别法律于1829年被撤消。故此,原屬遊牧民族的何騰托族人在此時原理上是與歐洲人同等的。1834年,奴隸被解放,估計約有39,000人在此時消除了奴隸的身份。解放奴隸則間接驅動了當地馬來穆斯林社區在開普敦建立起馬來區波卡普(Bo-Kaap)。同年,開普敦立法議會成立。

在南非曆史上其中一件最重大的事件可算是1836年的大遷徙(Great Trek),當時約莫有10,000個荷蘭家庭因各自不同的理由而遷往北方尋找新居住地,從而開發了國家的内陸地區。其後在1840年開普敦自治區成立,當時全市人口有20,016人,當中10,560人為白種人。

南非獨立後,開普敦成為其中一處遊客最愛之地,但同時亦存在著不少社會問題。開普敦是全世界兇殺案發生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另外愛滋病、結核病以及頻繁的毒品罪案也是開普敦需要面對的問題。

地理環境

地形與氣候

開普敦中心地區位于開普半島的北端。桌山的地勢形成了一個有如碗形的地區,被近乎直角的峭壁所包圍,兩旁為魔鬼峰(Devil's Peak)和獅頭峰(Lion's Head)。開普半島擁有一直向大西洋方向伸展的山脊,以好望角為終點。

開普半島擁有地中海式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即每年5月至8月,冷鋒連同大量的雨水自大西洋到來,平均溫度隻有約7°C左右。整個城市降雨量最高為冬季,另因為地勢問題,不同地區的降雨量可能會有較大的差别。夏季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氣候溫暖而乾燥,平均氣溫為26°C。

開普半島因為地理環境關系,從東南方經常會有清新的強風吹至,而當地人都将這股強風稱為“開普醫生”(Cape Doctor)。這股風形成于開普敦西面的南大西洋高壓脊,而這股風則将清新的空氣帶到當地,并把空氣中的污染物吹走。

自然資源

由于開普敦的山谷地形令他們成為一批上等水果的盛産地,如蘋果、葡萄、橘子等,當中以葡萄的種植技術最為聞名。開普敦自荷蘭人駐居該地開始便已經發展釀酒業,故此對葡萄的質量監控都非常嚴謹。同時,開普敦亦是野生動物的聚居地,計有鴕鳥、企鵝、海狗、海豹、鲸魚以及海豚等,并設有企鵝保護區以及盛産海豹的德克島(Duiker Island)等。

開普敦的漁獲亦十分豐富,其沿岸地區堪稱世界上漁産量最豐富之一。南大西洋的本格拉寒流流經此地,令漁獲的數量和營養都十分高。現時,當地的大西洋漁場供給了全南非約75%的捕魚量,并為西開普省帶來了達28萬個就業機會。當地盛産的海鮮種類很多,包括龍蝦、鮑魚及生蠔等。

行政區劃

開普敦市劃分為6個城鎮級行政區,即開普敦區(Cape Town)、泰格堡區(Tygerberg)、烏斯騰堡區(Oostenberg)、海德堡區(Helderberg)、布拉博堡區(Blaauwberg)和南半島區(South Peninsula)。南郊(Southern Suburbs)為富裕階層居住區,北郊(Northern Suburbs)為中産階級居住區,米歇爾平原(Michelle’s Plain)為有色人聚居區,黑人貧民窟主要分布在機場沿線兩側。n一、開普敦區南非的教育、培訓和研究中心,也是開普敦大都市的經濟和政治中心,傳統的商業中心,具有良好的通訊、人材、金融服務等商業基礎設施。産業以服務業、旅遊業、運輸業、造船和修船業、服裝業、影視和錄像業為主。許多南非公司和跨國公司将總部設在開普敦。n二、泰格堡區開普敦國際機場位于該區。該區有Tygervalley商業中心和Khayelitsha工業區等開發項目。黑人社區和城鎮多集中在該區,主要有Khayelitsha(建于80年代)、Langa(建于20年代)、Nyanga(建于40年代)、Philipi等。n三、烏斯騰堡區該區地處連接開普大都市和酒鄉區的地理位置,成為兩地工業、零售業和服務業的“走廊地帶”。該區積極開發中産階級住宅和低造價住房,并發展旅館和國際會議等服務業。n四、海德堡區該區具有都市、鄉村、沿海和自然風光,主要發展旅遊和娛樂業,許多體育賽事在此舉行。主要産業是農業和食品加工、建築、旅遊、住宅和零售業等,該區已成為周圍地區零售業的中心。目前該區在開發沿海旅遊設施、高收入住宅、海德堡工業園區及百老彙商業中心等項目。n五、布拉博格區該區目前是開普大都市中經濟發展較快的區,經濟主要依靠制造業,近來服務業和旅遊業也發展迅速。該區正在建設的大型“世紀城開發區”,将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該區重視開發大、中規模的工業區,如亞蘭蒂斯工業區。此外,該區的中産階級住宅發展較快。n六、南半島區該區是好望角自然保護區所在地,也是全世界六大植物王國之一。該區有大量的高級住宅區、葡萄酒園、高爾夫球場等。除大力發展旅遊業外,南半島還緻力于開發矽技術工業園區和高新技術産業。

人口結構

人口

根據2016年南非全國人口普查的資料顯示,開普敦總人口約401萬。人口中42.4%為有色人,38.6%為黑人,15.7%為白人。46.6%的居民在24歲以下的年青人,5%的居民為65歲以上的長者。年齡中位數為26歲,而男女比例方面,以100名女性對92.4名男性。19.4%的居民處于失業,其中58.3%失業人口為黑種人,38.1%為混血人種,3.1%為白種人,另外0.5%為亞洲人。

語言

語言方面,41.4%的居民以南非荷蘭語為日常語言,27.9%為英語,28.7%為科薩語,還有0.3%的人說祖魯語,0.7%為塞索托語,0.1%的人為茨瓦納語,0.7%以非官方認可語言為日常語言。宗教方面,76.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10.7%無宗教信仰,9.7%為穆斯林,0.5%信奉猶太教,還有0.2%為印度教徒,2.3%為其他宗教。

教育

教育程度方面,4.2%的20歲或以上居民并無接受教育,11.8%未完成小學教育,7.1%有小學程度,38.9%未完成中學教育,25.4%有中學程度以及12.6%有大專程度。15歲至65歲的勞動人口年度入息中位數為25,774南非蘭特。

文化藝術

爵士樂、品嚐葡萄酒、開普敦的荷蘭式曆史建築等,都為城市的旅遊業注入了不少文化因素。由于開普敦曾經被荷蘭和英國統治的關系,開普敦的建築都遺留著很濃厚的歐陸風格。除一些荷蘭式建築如1685年建成的葡萄酒博物館、以及屬巴洛克風格建築的市政廳大樓之外,在長街(Long Street)的街道兩旁的亦建有不少的維多利亞式的樓房。還有在馬來區波卡普則建有清真寺,令開普敦的文化交融更多元化。在Sea Point的主街Main Road分布着多家中國餐館,尤其是南非中醫藥總公司(SA Chinese Medicine)開辦的中藥店和中醫門診很受歡迎。

另外,在聖喬治街(St.Georges Street)的綠市廣場(Green Market Square)則是著名的跳蚤市場,販賣不少來自當地以及其他的非洲國家如津巴布韋、肯尼亞等地的特色工藝品。

一年一度的開普敦吟遊詩人嘉年華會(Cape Town Minstrel Carnival,南非荷蘭語:Kaapse Klopse)每年都會于1月2日舉行。參與嘉年華的隊伍都會穿上色彩鮮豔而富有特色的服裝,并一邊手持著色彩缤紛的雨傘或演奏音樂、一邊遊行。

商業經濟

開普敦是南非的重要港口,種族主義政權立法機關所在地。開普省首府,位處非洲大陸西南緣開普半島北端,瀕大西洋桌灣,南距好望角52公裡。是印度洋和大西洋間繞非洲南端航海必經之地,多條國際航線交會點,交通和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南郊的西蒙斯敦建有大型軍港,公元16世紀後為歐亞間航船途經之地。始建于1652年,原為荷屬東印度公司在桌灣岸建立的過往船隻給養供應站;1743年首建停泊處,成為南非最老港口,西歐殖民者在南部非洲第一個擴張據點。随着西歐國家自此向内陸殖民,人口不斷增加,成為荷屬開普殖民地首府。19世紀初英國奪取開普殖民地後,為掠奪内陸資源而興建通往威特沃特斯蘭德的鐵路,促使開普敦一度成為南部非洲貨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工商業不斷發展。港口、城市幾經改建,規模逐漸擴大。現為南非第二大工業中心(僅次于約翰内斯堡)。周圍地區商業性農牧業發達,以農牧業産品為原料的紡織、食品、皮革和與航運有關的造船、煉油工業居主導地位,還有水泥、化肥、汽車裝配廠等。商業發達,百貨公司、超級市場衆多,設有許多全國性商業公司總部以及銀行、保險公司。

港區面積146公頃,由防波堤屏障,港口優良,有3個塢式港池,共40個深水泊位。碼頭總長11公裡,同時可泊40餘艘海輪。港口設備先進,有2處集裝箱碼頭,2個滾裝船泊位。有大型倉庫以及南半球最大的預冷設備和世界較大的斯圖洛克格拉文修船塢。港口年吞吐量487萬噸(1980),次于德班、裡查貝茲、薩爾達尼亞和伊麗莎白港。輸出貨物以水果、食品罐頭、皮革、羊毛、紡織品為大宗,輸入貨物主要有石油、機器設備等。客運量仍居境内各港首位。

南非文化教育中心之一,有開普敦大學、開普高等工學院等數所高校,以及南非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天文台、植物園等文化設施。著名的格魯特·蘇爾醫院1967年進行世界上第一次心髒移植手術。市内多荷蘭風格的古老建築和體育、娛樂場所。城市背山面海,風光绮麗,氣候宜人,多文化古迹,是海濱遊覽勝地。市區沿海濱分布。市中心區和港區位于桌灣南岸,住宅區位于西北部海濱,并自市中心向法爾斯灣延伸。除船舶和輕紡工廠處在市區外,工業多散布于東郊鐵路兩側。

高等教育

開普敦擁有三所大學以及多所高等院校。在開普敦市中心地帶有著名的開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Cape Town)和西開普省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estern Cape),另有還有距離市中心50公裡的史泰倫布西大學(Stellenbosch University)。

開普敦大學是南非其中一間名列前茅的大學,亦是昔日對抗種族隔離政策的中心。該校創始于1829年,是南非共和國第一間大學。在創校之時,大學的名稱為南非學院(South African College),隻為傳教士提供教育服務。及後經過多年發展後,開普敦大學已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高等院校。世界上第一宗人類心髒移植手術就是由開普敦大學附屬醫院的克裡斯·班納特教授 (Prof. Chris Barnard)所完成的。另外,開普敦大學亦有兩名畢業生得過諾貝爾獎,分别是1979年得到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阿倫·哥麥克(Allan Cormack)、及1982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艾朗·克盧格 (Aron Klug)。

此外較為著名的還有開普半島理工大學(Cape Peninsul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該大學頒發學士、碩士以及博士學位。它擁有的9個校區分布在開普頓不同的衛星城市。

開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Cape Town)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最古老的大學之一,也是南非最早的大學,它始建于1829年,當時名為南非學院(South African College)。開大現有10大學院:文學院、商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美術與建築學院、法學院、醫學院、音樂學院、自然科學院、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學院。10大學院下面有100多個從事教學的系科,另外還有近40個從事研究工作的中心、單位和研究所。

斯泰倫博什大學

始建于1865年,位于距開普敦50公裡的斯泰倫博什大學城。本科完全使用南非荷蘭語教學,研究生使用英語教學。現有150個專業、10個專門學院和40個研究中心,其中林業和軍事科學系是南非各大學中獨有。現有學生15662人。該校教學質量和學術科研水平均較高。2004年中國教育部在斯泰倫博什大學成立了中國研究中心和孔子學院,現有學生60人。

開普半島理工大學

2005年由開普理工學院和半島理工學院合并而成。開普半島理工大學共有12個學院、72個科系,有65個大專文憑課程,46個學士學位課程,大量高中文憑課程和碩士及博士學位課程。共有25000學生。

西開普大學

1959年根據南非國會一項為“有色”人種學生建立專門種族學院的法案而建。該大學主要以有色人為主,種族隔離時期是反種族隔離運動的基地。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南非大主教圖圖是該校名譽校長。現有藝術、社會和健康科學、牙醫、經濟和管理科學、教育、法律、自然科學等68個系,16個研究所,學生12450人。

政府機關

議會

開普敦隸屬于大都會自治城區。市議會由210名成員組成,并附有28名成員組成的執行委員會。也就是說,開普敦其實是由一衆市政官員以及一位行政市長所主持管理的。全個城市被劃分為105個選區,各個選區可直接地選出一名成員加入議會。至于另外的105個成員則以比例代表制的系統作選舉。市長一職則由市議會推選出來。現任市長為民主黨聯盟的海倫·施莉(Helen Zille)。在最近的2006年度地方政府選舉中,民主黨聯盟成為議會中最大政黨,在210席中取得90席。其次則為非洲民族會議,取得81席,但并無政黨能取得大多數議席。

财政金融

開普敦是西開普省的經濟中心,所以成為了整個區域的制造業中心,而且成為了該省内陸地區出産貨品的貨運出口港口。由于每年都會有數以萬計的旅客到訪,所以開普頓的經濟來源有一部分是來自旅遊業。身為西開普省的省會并為南非國會的所在地,開普頓亦擔當起為國家增加國庫收益的角色。開普頓每年都會主辦很多會議,部份會議會在2003年新建成的開普敦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城市的地産業和建築業現時亦處于急速增長的階段。與其他南非的城市比較,開普敦有着相對高的高中入學率和優越的教育設施,同時亦令開普敦在國際上提高了競争力。

西開普省的農業總收入占了全國的四分之一,而對外出口貿易更占全國比例一半以上。同時西開普省亦是南非旅遊業最發達的地區,旅遊業占全省國民生産總值的9.8%,并為省内9.6%的居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于2002年,有超過一百萬的海外遊客到訪開普敦。該省亦為國家的能源發展中心,因為在其海岸對開的大西洋海底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

幾乎所有開普敦的主要造船公司都有辦公室和造船廠,并制造了不少出口海外的船隻。地産業和建築業非常蓬勃,因為有很多人都在當地購置物業作度假之用。

著名人物

阿倫·哥麥克(Allan Cormack),197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艾朗·克盧格(Aron Klug),198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庫切,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麥克·沙杜爾沃夫(Mark Shuttleworth),成長于開普敦的南非IT界億萬富豪,曾乘坐TM-33号太空船作太空旅行

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曾被關于羅本島的監獄中達27年之久的南非前總統

交通運輸

陸運

開普敦有兩班長途列車通向其他城市,由索索羅沙美爾公司(Shosholoza Meyl)所經營。開普敦火車站每天會有列車到比勒陀裡亞、金伯利和約翰内斯堡。另外還設有每周一班的列車到德班、布隆方丹和彼得馬裡茨堡。此外,開普敦是來回比勒陀利亞之間的藍色列車(Blue Train)的其中一個站點。

金箭公共汽車服務(Golden Arrow Bus Services)經營行走都會區内的公共汽車服務,另外還有數間公司經營來往開普敦與其他城市的長途車服務。

開普敦有兩種出租車,分别是咪表計程車和小巴型計程車。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咪表計程車是不能在街上四處駕駛找尋客人的,而是必需由客人以電話形式要求後才能載客。所以,相對來說在開普敦的咪表計程車是比較少的。至于小巴型計程車是大部分居民所選擇的其中一種交通工具。雖然普遍,但其實在汽車性能以及司機素質上都是水準差劣的,尤其是經常會有司機不遵守交通規則。由于南非勞動階層對公共交通的高度需求,這些計程車經常超載,為其他道路駕駛者帶來危險。

有三條高速公路以開普敦為起始點,分别是連接開普敦和布隆方丹、約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亞和津巴布韋的N1公路、連接伊麗莎白港(Port Elizabeth)、東倫敦(East London)和杜班(Durban)的N2公路、以及連接北開普省和納米比亞的N7公路。N1和N2公路都是由貝婷拉紮街(Buitengracht Street)的北端作起點、到達中央商業區(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東端後分成兩路,N1向着城市的東北部延伸,而N2則途經開普敦國際機場向着東南部進發。N7公路則于米歇爾平原起始,一直往北延伸,在離開開普敦之後會和N1、N2兩條公路交接。

開普敦亦有一套連接城市不同部分的公路系統,每條高速公路都會有分叉點M-roads伸展到城市的其他部分。如N2公路上會分出M3支路通往桌山的東端和梅森堡,而N1公路則分出M5支路連接開普平原,還有R300公路連接着米歇爾平原和貝爾維爾。

另外,亦有大型捷運系統(Metrorail)連系開普敦和相鄰的小鎮,包括郊區在内總共有96個站點。

空運

開普敦國際機場為居民及遊客提供内陸以及國際航班,為南非其中一個最繁忙的機場。

海運

在桌灣有一個大型碼頭,是南半球航運的其中一個中轉站,于2004年該碼頭總共處理了3,161艘貨船和9百20萬噸的貨物。另外在城市南端西蒙鎮(Simon's Town)的碼頭,則是南非海軍的主要基地。

世界文化遺産

曾用作監獄的羅本島于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産名冊。這座曾監禁前總統曼德拉的監牢島嶼是南非沿海列島面積最大的一個,自1615年起便被用作囚禁和流放犯人的地方,亦曾被用作麻瘋病和精神病病人的隔離所、以及海軍基地等。監獄于1996年停用,并于1997年1月1日正式改為對外開放的博物館。

好望角自然保護區

好望角(Cap of Good Hope),是非洲大陸西南端的著名岬角,北距開普敦48公裡,西瀕大西洋,東面為福爾斯灣,北連開普半島,長約4.8公裡。地處大西洋和印度洋相會之處,蘇伊士運河未開通之前,是歐洲通往亞洲的海上必經之路。如果有幸登上好望角的角點,眺望到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壯觀景色。在寬闊無垠的海灘上,海水卷蕩起銀白色的浪花,排山倒海般,一道道向海岸湧來,就像千軍萬馬前赴後繼地奔湧着;海浪撞擊在岩崖上,泡沫噴濺,發出天崩地裂般巨響。

在西蒙斯敦和好望角岬角之間,現辟有好望角自然保護區(Cap of Good Hope Nature Reserve)。在保護區内,鐵鏽色凹凸不平的地面上生長着一片片低矮的灌木叢和被稱為南非國花的山龍眼,狒狒、非洲旋角大羚羊等動物間或在眼前一躍而過。在大西洋邊紅色的卵石灘上,時常可見駝鳥閑庭信步的可愛模樣。在保護區的西南端有一個如同伸入大西洋中巨大鳄魚爪的岬角。

桌山(Mountain Table),狀如平桌,雖僅有1067米,卻因貼近開普敦市而被該市政府選為“南非之美”的宣傳路标。桌山自然保護區的成立,雖然辟南非最先成立的克魯格國家公園晚了半個世紀以上,然而就因它較接近市區的地理位置,更能代表者南非人民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精神。

乘纜車登山,可得多些耐心,因為不論遊客隊伍排的多長,就是隻有兩部纜車一上一下地載客,決不加開車次或考慮加買兩部纜車。山上可以俯瞰整個港灣繁忙的作業,遠近海景盡收眼底。桌山自然保護區擁有2000多種瀕臨絕種的原生花卉、植物,約150種鳥類及包括岩兔、狒狒、狸貓等小型野生動物。

信号山

信号山是位于桌山一側,因正午時鳴炮而得名的海拔350米的小山。除星期天外,每天中午開普敦都要舉行一種最傳統的儀式。信号山上加農炮齊射,這種定時射擊非常準時,南非人甚至用它來對鐘表。其另一端因外形象獅子頭又被稱為獅頭山。信号山是晚上觀賞被譽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開普敦夜景的最佳地點。可驅車駛到山頂。在山上有多個角度欣賞美妙的景色。光彩奪目、晶瑩剔透、一望無際的連綿幾十公裡的火樹銀花令人歎為觀止、流連忘返。登信号山可觀夕陽下的桌山和大西洋落日。傍晚車赴信号山,登上山頂,俯瞰繁華都市,開普敦日落美景盡收眼底。

企鵝灘

在南非開普敦東海岸的西蒙鎮企鵝灘,被動物保護組織的重點監護的一隻小企鵝的翅膀上套着标志環。

南非開普敦東海岸的西蒙鎮有一個被稱為“漂礫”的小海灣,由于當地居民對其加以保護,來這裡定居的企鵝不斷增多,當地政府和動物保護組織将此處辟為自然保護區。經過20多年的繁衍,這裡的企鵝數量已超過3000隻,如今它已成為南非著名的旅遊景點。

南非博物館

開普敦有許多博物館,如南非博物館、南非猶太人博物館、第六區博物館、黃金博物館,不一而足。建于1825年的南非博物館(South African Museum)是南非最古老的博物館。這裡是人們了解開普敦的曆史、發現非洲藝術的好去處。

在開普敦的南非博物館,我們能找到這些早期土著居民布什曼人和霍頓托特人用過的器具。博物館内珍藏的器皿、石畫和石雕,使我們了解了古代土著居民的生活方式。對他們來說,原始生活不是一種桎梏,而是一種價值。今天,這些居民的後裔仍甯願生活在半沙漠地區,保持他們自己的生活本色。

博物館内,還有很多的哺乳類、爬蟲類、鳥類、魚類和昆蟲的化石和資料。其中鲸魚館、與真人一般大小的布什曼人模型、兩萬年前畫在岩石上的畫尤其值得一看。特别是鲸魚标本,還有讓人身臨其境的聲音資料。

聖喬治大教堂

開普敦的聖喬治大教堂被譽為“人民的教堂”。即便是在南非種族隔離時期,聖喬治大教堂的大門始終面向所有種族的人開放。1986年9月7日,南非聖公會的圖圖大主教就是在這裡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大主教的。1989年9月13日,圖圖帶領3萬南非人從這裡出發,進行了著名的反種族主義統治大遊行,遊行隊伍一路高呼:“我們是彩虹民族,我們是南非的新人民”。圖圖所創造的“彩虹民族”一詞自此成為南非各種族人民大融和的代名詞。

綠市廣場

位于開普敦市區與聖喬治街相鄰的綠市廣場,是一座曆史悠久的跳蚤市場,可追溯到18世紀,花匠們利用此處出售貨物。這個古意盎然的鵝卵石廣場,雖不見出售花卉,取而代之的是各式非洲風格的手工藝品河流行服飾攤位。而周邊的聖喬治人行道商圈、教會街和長街也有各具特色的商店和工藝品引人駐足。古魯特教堂是綠市廣場的古地标,黑色的外觀與綠市廣場黝黑的圓石地闆相互輝映,這座1704年由荷蘭人所建的教堂,為全南非最古老的教堂之一,目前仍是附近居民做禮拜的神聖教堂。

開放時間:每天9點到18點開放。

姐妹城市

國内

德班

國外

法國尼斯

以色列海法

美國舊金山

德國亞琛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俄羅斯聖彼得堡

中華人民共和國杭州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