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

漢語漢字
鑒是大型盛水器,鑒初為陶質,也就是陶盆,春秋中期出現青銅鑒,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最為流行,西漢時仍有鑄造。是盛水以為鏡子之用,所謂“以人為鑒”、“以史為鑒”即其功能性作用的引申。鑒,大盆也,一曰鑒諸,可以取明水于月。四耳圈足式,窄口緣,束頸有肩,獸首耳兩對,其中一對銜環,不銜環的一對純屬裝飾,腹部圓收,其下有短圈足,此式較小。鑒身外壁除浮雕的勾連雲紋和蟠螭紋外,還有8個龍形耳紐。銅鑒有一個裝飾着镂空花紋的漂亮方蓋,蓋的正中有一大方孔剛好套住方缶的口沿,這種套合同今天暖水瓶的組裝方式頗為相似。
  • 中文名:鑒
  • 拼音:jiàn
  • 繁體:鑒
  • 部首:金
  • 五筆:JTYQ
  • 倉颉:LIC
  • 鄭碼:KDMP
  • 字級:一級(2894)
  • 平水韻:去聲三十陷
  • 總筆畫:13
  • 注音:ㄐㄧㄢˋ
  • 四角碼:28109
  • 造字法:會意、形聲
  • 結構:合體字,上下結構
  • 異體:鑑*、鍳*、鑬
  • 統一碼:基本區-9274

字源演變

鑒的初文是監。監是會意字,古字形像人跪或立在器皿旁邊自鑒其容。以銅為鑒(鏡子),大約是春秋末期或戰國初期的事了。在這之前,人們就靠水來自知其容顔。後來有了銅鏡,加之“監”的引申義使用頻率增高,至春秋時代用為器物名稱加“金”字旁以示區别(圖1),舊時有上下結構(鑒)和左右結構兩種形體(⿰金監),其中上下結構形體的“皿”字變為“罒”形,左右結構形體變化不大。漢字簡化時,以上下結構為正體,将眼睛(臣)改為二豎,省略字中的器皿“罒”,寫作“鑒”。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1.鏡子。

2.照:光可~人。

3.觀察,審察:~别。~定。~賞。~于(看到,覺察到)。~往知來。

4.可以使人警惕或引為教訓的事情:借~。~戒。前車之~。引以為~。

5.用在書信開頭稱呼之後,表示請對方看信:台~

詳細字義

〈名〉

1.形聲。從金,監聲。本義:古代用來盛水或冰的青銅大盆。

2.同本義[basin]

鑒,大盆也,一曰鑒諸,可以取明水于月。——《說文》。徐灏曰:“鑒,古祇作堅,從皿以盛水也。其後範銅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謂之鑒,聲轉為鏡。”

鑒謂之鏡。——《廣雅》

借明于鑒以炤之。——《淮南子·主術》

我心匪鑒。——《詩·邶風·柏舟》

衛靈公有妻三人,同鑒而浴。——《莊子》

春始治鑒。——《周禮》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觀書有感》

3.又如:鑒諸(古代承露取水的器具);鑒燧(方諸和陽燧)

4.中國古代用青銅制成的鏡子[ancientbronzemirror]。如:龜鑒;鑒台(鏡台);鑒明(鏡面明淨);鑒窪(凹面鏡);鑒團(凸面鏡);鑒台(鏡台,梳妝台)

5.借鑒,可以作為警戒或引為教訓的事[warning]

檻外諸鑒。——[英]赫胥黎著、嚴複譯《天演論》

6.又如:引以為鑒;前車之覆,後車之鑒;鑒戒(以過去的經驗為教訓)

7.編年史的一種名稱[history]。如:《資治通鑒》;《了凡綱鑒》;鑒書(曆史;史書);通鑒;年鑒;圖鑒

〈動〉

1.明察,審查[scrutinize]

溪極則不鑒。——《呂氏春秋·适音》

不能鑒聽。——唐·李朝威《柳毅傳》

2.又如:鑒徹(明察);鑒達人(鑒事人。明察事理的人);鑒貌辨色(察言觀色;看臉色行事);鑒事(明察事理)

3.照看[reflect]。如:(鑒人照人);水清可鑒;鑒微(照見細微的東西)

4.舊時書信套語,表示請對方看信[mayIdrawyourattentiontothefollowing]。如:某先生台鑒;惠鑒;鈞鑒

5.借鑒,鑒戒[warn]

哀之而不鑒之。——唐·杜牧《阿房宮賦》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鑒

《廣韻》同鑑。

上一篇:

下一篇:望嶽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