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嶽

望嶽

中國古詩
《望嶽》,作者杜甫,共有三首,分詠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這一首是東嶽泰山。開元二十四年(736),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此詩即寫于北遊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詩中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 作品名稱:望嶽
  • 外文名:
  • 作品别名:望嶽三首
  • 作者:杜甫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杜工部集》
  • 文學體裁:

注釋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嶽之首,故又名岱宗。nn2、鐘:賦予、集中。nn3、決:裂開。nn4、淩:躍上。

相關作品

作品譯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n神奇自然彙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n層層白雲,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n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n

改寫短文

泰山啊,你究竟有多麼宏偉壯麗!你既挺拔蒼翠,又橫跨山東大地。大自然給你的偏愛,使你集中了魄力和神奇,你挺拔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蕩漾,看歸鳥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你的絕頂,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一覽無餘。

英文翻譯

AVIEWOF TAISHAN

What shall I say of the Great Peak?

The ancient dukedoms are everywhere green,

Inspired and stirred by the breath of creation,

With the Twin Forces balancing day and night.

...I bare my breast toward opening clouds,

I strain my sight after birds flying home.

When shall I reach the top and hold

All mountains in a single glance?

作品鑒賞

鑒賞一

杜甫《望嶽》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這一首是望東嶽泰山。736年(開元二十四年),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該詩即寫于北遊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已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裡行間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嶽”的“望”字着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氣。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歎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語氣助詞,這裡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别緻。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可謂匠心獨具。

接下來“齊魯青未了”一句,是經過一番揣摹後得出的答案。它沒有從海拔角度單純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雲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亘在那裡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這一句描寫出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嶽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詩說:“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别提出這句詩,并認為無人能繼。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腳。“鐘”字,将大自然寫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割”本是個普通字,但用在這裡,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成。

“蕩胸生層雲,決眦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其中蘊藏着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

末句的“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兩句,不僅寫出了泰山的雄偉,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氣魄,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寫出了詩人從望嶽産生了登嶽的想法,逼真的描寫出了“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确,神氣索然。衆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絕頂。

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并說“杜子心胸氣魄,于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讀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征意義着眼的。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作上“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牆”,正是一緻的。該詩被後人譽為“絕唱”,并刻石為碑,立在山麓。全文沒有“望”,卻句句寫“望”。空間由遠而近,首聯遠望,颔聯近望,頸聯凝望,尾聯俯望。

詠華山一首,作者所寫的華山亦同樣雄偉。不過,與年青時代一首相比,這無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寶亂來,作者飽曆憂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敗績喪師于陳濤斜被罰,抗疏救之而獲罪被貶。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遺一年境遇較佳,一直極備艱辛。因此,詩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作者發端「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即寫華山崇高。作者雖然極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節杖」一句「安得」二字诘問,已表明了作者之願難以實現。這好比作者欲要報國,卻總是報國無門,無可奈何的心情。「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兩句寫作者仰望之馀,預計攀登之路。不過這始終并未實行,隻是作者在望嶽時的盤算,借以自我安慰而已。情況一如作者縱有一腔抱負理想,卻隻能空自盤算,無法行之于世。最後,本詩以「稍待西風涼冷後,高尋白帝問真源。」作結,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見。現實環境的不順,使得作者産生了厭倦宦途之情,期望于熱鬧中尋得涼冷以自療創痛。以華山之頂比白帝之居,更表現了作者自感理想無可實現的失意徬徨。

詠衡山的《望嶽》寫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發議論,中間寫景叙事。「南嶽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欻吸領地靈,鴻洞半炎方」幾句寫曆代帝王皆設職官崇禮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諷喻之意,以微婉之詞道出,勸勉君主要以德治國。九、十兩句,作者叙自己因世亂所驅投奔南國,所以有望嶽的機會。接下來自「渴日絕壁出」至「散風如飛霜」寫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後以祀嶽之意作結,呼應起筆「秩禮」。而「曷以贊我皇」一句,杜甫愛國之心,強烈地洋溢于字裡行間。這首《望嶽》通篇皆流露着作者忠君愛國的情懷,即使飄泊江湖,仍是關心朝政,無日或忘。

由于三首詩的寄意不同,所形成的風格亦不一緻。詠泰山的《望嶽》表現的是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因此詩句如「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都予人雄奇壯闊的感覺,全詩形成了遒勁峻潔、氣魄雄放的風格。詠華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報國無門之情,但篇中并無一字明言之,我們隻是從「安得仙人九節杖」、「高尋白帝問真源」得知,此詩因而顯得委婉曲折,沉郁頓挫。詠衡山一首則因書于晚年,即或是有所諷喻,都不過是「在德非馨香」澹澹數語。所寫景色如「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更有靈光飄淼之感。全詩表現出一種典贍雍容、厚重忠忱的感覺。

由此看來,三首《望嶽》旨趣、風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個時期的心态。詠泰山的《望嶽》正代表杜甫青年時期光芒四射,積極進取的人生;詠華山一首正代表杜甫中年時期失徨,動極思靜的人生;詠衡山的《望嶽》可代表杜甫晚年時期内斂安命,與人為善的人生。從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轉變的軌迹。不過,無論他的心态如何改變,有一點始終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愛國之心了。青年時杜甫想要為國出力,中年時他雖不得意,卻仍有報國之思,晚年時他念茲在茲仍是君主與朝政。

《望嶽》是中國古代詩歌中吟誦率較高的一首詩。大約在開元二十八年(740),杜甫二十九歲時,到兖州探望父親後由齊入魯,途經泰山,寫下了這首詩。這是詩人僅存少數的早年作品之一。人們在品讀此詩時,除了感受到泰山之雄偉外,恐怕更多的是被詩中那種“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胸懷所激動、感染,因為這既是盛唐的時代精神的概括,又給人們留下很深的啟示。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整體把握

這首詩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輕的詩人離開了長安,到兖州(今屬山東省)去省親——其父杜閑當時任兖州司馬。此後大約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東、河北一帶漫遊,結交了不少朋友。這首詩就是這期間寫的。詩中熱情地贊美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也透露了詩人早年的遠大抱負,曆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名篇。

全詩可分兩大層,都是切着“望”字寫的。 前兩聯為第一大層,着力寫泰山的整體形象。“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寫遠望所見。泰山位于古代齊、魯兩國之間,其北為齊,其南為魯,齊、魯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結果。“未了”,綿綿不盡之意。這裡,詩人想說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個什麼樣子嗎?請看,它那蒼翠的山色掩映着遼闊無邊的齊魯大平原。這是借齊魯兩地來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參天聳立的形象。“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這是近望所見。上句寫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虛筆。為什麼要用虛筆?因為泰山的秀美實在是一言難盡,不如隻寫造物主對泰山情有獨鐘,這是詩人的強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詩人心靈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寫泰山的高大,這是實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寫。“陰陽”分指山的南、北兩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曉;山北日光不到,在曉猶昏。“割”字煉得極好,從山的北面來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就像被一把碩大無比的刀切斷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後兩聯為第二大層,也寫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現的是詩人的感受。“蕩胸生曾雲,決眦入歸鳥”,寫的是實景,乃細望所見。泰山極高,白日裡可以望見山腰間的團團雲氣,層出不窮;又極幽深,黃昏時可以望見歸巢的鳥兒漸漸隐入山谷之中。

詩人抓住這兩個景物細節表達了心情的激蕩和眼界的空闊,然後順理成章地寫出了他心底的願望:“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這是化用孟子的名言:“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但用在這裡卻有深刻的含義:它不止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詩人早年就“竊比稷與契”(《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常以“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自任,沒有這樣的情懷,是寫不出如此動人的詩句的。 這首詩雖是八句四聯,中間兩聯又都是對仗,但它不是律詩而是古體詩,它不僅講究平仄,而且押的是仄聲韻。

鑒賞二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五歲的杜甫赴長安參加貢舉考試,結果落榜,于是就在齊趙一帶(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四處漫遊,《望嶽》大約就寫于這一年.嶽:山高謂之嶽,這裡特指東嶽泰山,在今山東泰安市北.青年杜甫以這首詩熱情贊美了泰山的雄偉氣象,同時表現了自己的淩雲壯志.

泰山名氣很大,文化内涵很深,曆代文人墨客多慕名到此登臨遊覽,留下了衆多賦詩題詞.但自從杜甫《望嶽》詩面世後,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這篇名作.如今,泰山上的《望嶽》詩石刻共有四處,摘其詩句者更有多處,此詩的知名度可見一斑.

杜甫一生寫過三首《望嶽》.雖然題目一樣,但是描寫對象、背景、旨趣、體裁、風格均各有不同.三首詩分别寫于杜甫二十五歲、四十七歲和五十八歲,把它們并讀比較,可從中略窺杜甫青年、中年、暮年不同的際遇和胸懷.詠泰山的《望嶽》正代表杜甫青年時期光芒四射,積極進取的人生;詠華山的《望嶽》正代表杜甫中年時期失意彷徨,動極思靜的人生;詠衡山的《望嶽》可代表杜甫晚年時期内斂安命,與人為善的人生.

句解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泰山究竟如何?走遍齊魯大地,隻見一片青綠蒼翠,一望無際."岱",泰山别名,舊謂泰山居五嶽之首,為諸山所宗,故稱岱宗."齊魯",原是春秋時兩個國名,在今山東省境内;齊國在泰山之北,魯國在泰山之南,後以"齊魯"作為這一地區的代稱.因為是遠望,詩人看不到太多的細節,隻見到一片青綠蒼翠,望不到邊,故說"未了".它生動地展現了泰山山脈連綿不斷的形象,同時也有看不盡、道不完的意思.

起始兩句以設問提起,既包含着醞釀已久的神往之情,更寫出遠泰山雄拔于齊魯大地的英姿,可謂意出高遠.清代沈德潛《唐詩别裁集》評論這後五個字時說"已盡泰山",施補華《岘傭說詩》說,這五個字"囊括數千裡,可謂雄闊".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大自然似乎對泰山情有獨鐘,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峰,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邊亮,一邊暗,就好像一邊是黃昏,一邊是晨曉."鐘",聚集或集中之意."陰陽",山北背日為陰,山南向日為陽."割"字用在這裡,恰當地描繪了泰山的高峻奇險.清代仇兆鳌《杜詩詳注》說:"岱宗如何,意中遙想之詞,自齊至魯,其青未了,言嶽之高遠,拔地而起,神秀之所特鐘,矗天而峙,昏曉于此判割,二語奇峭."這兩句詩已經體現出杜甫造語煉字精雕細刻、語不驚人誓不休的特點.

蕩胸生層雲,決眦入歸鳥.

細望泰山,山間雲氣生發,層層疊疊,令人心胸激蕩起伏.詩人睜大了眼睛,極盡舒展目力,追羨那飛入山間的歸鳥.劉勰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詩人目睹泰山的壯美而情懷滿腔.前一句顯出詩人襟懷的浩蕩,後一句顯出眼界的空闊."決眦",裂開眼角,形容極目遠望的樣子.詩人之所以如此,是山高鳥小,遠望所緻?還是詩人的神思随那鳥兒一起飛翔?這兩句在寫景之中,有詩人的不盡之意及神往之情.

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由望山而聯想到登山.由久慕其名,到遠望近觀,再到決意登山,全詩雖無一個"望"字,但詩人分明不僅是用眼在望,更是用心在"望".他想象總有一天,一定會登上泰山絕頂,放眼四望,腳下群山是那樣的渺小!《孟子·盡心上》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大概此時也是這樣的心境吧.結句不但令全詩有含蓄不盡之味,更可看成是杜甫的自我期許,展示了一個青年詩人的雄心和氣概.

評解

這是一首酷似五律的五言古體詩,盡管全詩為五言八句四十字,且中間兩聯對仗,但句中平仄聲調未按規定順序演排,各句之間也不粘綴,所以曆代選本都歸入"五言古詩".這首詩的結構,清代仇兆鳌《杜詩詳注》卷一分析得極好:"詩用四層寫意.首聯遠望之色,次聯近望之勢,三聯細望之景,末聯極望之情.上六實叙,下二虛摹."

本詩所寫的雖是泰山,卻也是作者借歌頌泰山之雄偉,兼寫自己的胸懷,表現了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眼下雖然未得志,但作者自信終能有所成就,攀越頂峰,全詩風格遒勁峻潔,氣魄雄放,不愧是懷有大志者的詩作,所以《唐宋詩醇》卷九 評價說:"四十字氣勢,欲與岱嶽争雄."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詩則感歎:"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

寫作特點

杜甫,出身于長安杜陵,晉大将軍杜預的後代。杜預曾鎮守過襄陽,後來杜氏有一支遂居該地,所以《舊唐書·本傳》說杜甫本襄陽人。曾祖杜遊藝,曾官鞏縣令,所以移家鞏縣。杜甫客長安近十年,居于杜陵之少陵,故自稱杜陵布衣,或少陵野老,後人稱他為杜少陵。

開元末舉進士未中第,天寶末獻《三大禮賦》,玄宗召試文章,授右衛率府胄曹參軍。與李白、高适、岑參等友好。不第後曾與李白、高适等遊大梁(今開封)及齊、趙。他的詩遠承《詩三百篇》《樂府》、漢魏齊梁,近承陳(子昂)、沈(期)、宋(之問)和其祖杜審言,兼備衆體,獨創一格。

詩的内容多反映盛唐由盛轉衰,安史之亂和肅宗、代宗時的現實,所以被稱為“詩史”,杜甫也被公認為同情人民忠于國家的古代現實主義詩人。安史之亂時,他從賊中逃至鳳翔,見肅宗拜左拾遺。宰相房随玄宗入川時,曾建議封諸王,後永王反,更為肅宗所不滿,借故貶官。杜甫上疏谏,認為不應以此借故貶宰相,肅宗怒,幾乎處罪,後被出為華州司功參軍。他後來棄官去秦州,由秦州入川,依劍南節度使嚴武。嚴武死,他住過梓州,後到夔州,準備出峽。出峽後到過公安、江陵、嶽陽,代宗大曆三年死于耒陽。

作品對比

宋人趙次公有《杜詩注》,郭知達有《九家集注杜詩》,蔡夢弼有《草堂詩箋》。明人有王嗣《杜臆》。清人有錢謙益的《錢注杜詩》,後來有仇兆鳌《杜少陵集詳注》,楊倫《杜詩鏡铨》,這兩部書是比較好的。其他還有金聖歎《杜詩解》、浦起龍《讀杜心解》等。山東大學中文系教授蕭滌非主編有《杜詩集注》。

這首《望嶽》詩是杜甫落第後往遊齊、趙時所作,當在開元二十四、二十五年間,和《登兖州城樓》詩寫作年代相近。杜甫的父親杜閑這時官兖州司馬。可能當時急于省親,來不及登泰山,所以寫了《望嶽》。入山作微觀,有時還不如在山外作宏觀。蘇轼詠廬山詩就有“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的慨歎。這首詩就是從宏觀角度對整個泰山作審美觀照的。

首句:“岱宗夫如何?”“岱宗”,古代認為泰山是五嶽之宗。《舜典》:“東巡狩,至于岱宗,柴(祭名)。”“夫如何”,那(山)怎樣呢,用意在說泰山名不虛傳。第二句“齊魯青未了”,是說泰山橫跨齊、魯兩國之地,一片青黛色,似乎沒有盡頭。劉辰翁評:“隻五字雄蓋一世。”這時盛唐氣象未衰,杜甫又是“裘馬頗輕狂”的少年,還不因自己一時得失系懷,所以詩句寫得很宏壯。

下二句“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這是更作一番仔細觀察後寫出來的,是說大自然造物者集中靈秀之氣在此山,自然有無限神妙。“割”,意為山高如劍鋒,所以用“割”字。山北少見日光山南日光照耀,所以一山昏曉不同。王維《終南山》:“分野中峰變,陰晴衆壑殊。”意思和這兩句相近。這兩句承神秀而言,講山色的變幻。以上四句寫出了泰山的宏偉景色,而下面四句則寫詩人的感受。五、六句“蕩胸生層雲,決眦入歸鳥。”

前句是說倏忽間生出重重雲海,像動蕩在自己的胸際。泰山的靈秀又轉為奇壯。下句“決眦”,本于曹植《冬獵》篇:“張目決眦。”“決眦”是把眼睛睜得大大的意思。全句寫目送飛鳥歸山,凝神瞪視,才看到山鳥如何飛進高山的。全詩首二句作整體的初望,次二句寫被山的靈秀所吸引,作深層次、多角度的仔細觀望,像畫圖一樣昏曉色彩分明。而五、六二句寫被誘發了主體感情時的凝神遠望,這是一種雲生鳥飛存在于大自然中的自由境界,由此反映了詩人英姿勃發的情态。

這六句全在“望”字上下工夫。望的感受層次愈深,想登山的意願也就愈迫切,可能想省親之後就回來上泰山。所以結語有想象色彩:“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這二句并非有意套用《孟子·盡心上》所說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句,而是想到不久之後總要來親身登上最高峰,其他的小山,就會像培一樣,匍匐低首在下方。杜甫有意無意之間抒發了他的壯懷,“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這樣的懷抱如能實現,就近乎“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了。藝術特色

杜甫曾到過泰山之巅,但沒有為此寫詩。這是三十年後他在《又上後園山腳》這首詩裡提到的:“昔我遊山東,憶戲東嶽陽。窮秋立日觀,矯首望八荒。”“日觀”即日觀峰,位于泰山之巅的東南方,是遊人觀日出的最佳處。

收錄教材。

收錄于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文。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

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鄭州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曆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五嶽

五嶽,中國最著名的五座山,人常說“五嶽歸來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嶽獨如飛”的說法。總而言之,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北嶽恒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南嶽衡山之秀聞名世界,各有千秋。

上一篇:

下一篇:小石潭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