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理論

金融危機理論

經濟學術語
20世紀多次金融危機使社會經濟蒙受了巨大損失,相應的研究催生了金融危機理論。金融危機理論呈現為經濟金融視角→貨币金融視角→技術金融視角的研究進程,折射出研究者從理論解釋到防範危機的願望。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因為資本賬戶的高度管制,對其穩定性沒有造成重大影響。然而這種僥幸或運氣恐怕難以為繼:第一,我國已經滞後于整體經濟改革的金融改革已經提速,長期積累的隐性金融風險開始顯性化;第二,由中國加入WTO導入的金融開放為國際投機商的攻擊和國際金融動蕩的傳染提供了可能的通道,并由此可能觸發國内金融危機。
  • 中文名:金融危機理論
  • 外文名:Theory of financial crisis
  • 适用領域:金融
  • 所屬學科:經濟學
  • 領域:金融領域

簡介

由來

從七十年代中期開始,發展中國家陸續開始推行結構性的經濟自由化改革和宏觀經濟穩定化計劃,以試圖打破傳統體制的僵化,并保持國内通貨的穩定。但所有的這些嘗試都未曾在短期内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宏觀經濟問題,這些國家的宏觀經濟績效,國際收支狀況與國際外部經濟環境之間表現出日趨複雜的關系,特别是金融危機的頻繁爆發。金融危機最開始表現為固定彙率的瓦解,或者稱為貨币危機,而後則呈現出外彙市場、銀行、房地産市場、股票市場同時出現崩潰的複雜症狀。為什麼追求經濟自由化和宏觀經濟穩定的政策框架反而導緻了金融系統的危機呢?金融危機理論由此應運而生,其研究的主要範例包括八十年代初拉美的債務危機、1994年到1995年的墨西哥危機、東亞危機和此次的次貸危機。

貨币危機的理論研究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後期,有關貨币危機的理論也最為成熟,目前已經形成了四代危機模型。

第一代貨币危機模型

Paul Krugman在1979年發表的A model of Balance-of-Payments Crises一文中構造了貨币危機的最早的理論模型。

第一代貨币危機模型認為: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導緻了巨額财政赤字,為了彌補财政赤字,政府隻好增加貨币供給量,同時為了維持彙率穩定而不斷抛出外彙儲備,一旦外彙儲備減少到某一臨界點時,投機者會對該國貨币發起沖擊,在短期内将該國外彙儲備消耗殆盡,政府要麼讓彙率浮動,要麼讓本币貶值,最後,固定彙率制度崩潰,貨币危機發生。許多經濟學家後來對其進行了改進和完善,最終形成了第一代貨币危機理論。該理論從一國經濟的基本面解釋了貨币危機的根源在于經濟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沖突,如果一國外彙儲備不夠充足,财政赤字的持續貨币化會導緻固定彙率制度的崩潰并最終引發貨币危機。當宏觀經濟狀況不斷惡化時,危機的發生是合理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它比較成功的解釋了20世紀70—80年代的拉美貨币危機。

第二代貨币危機模型

1992年,英鎊危機發生,當時英國不僅擁有大量的外彙儲備(德國馬克),而且其财政赤字也未出現與其穩定彙率不和諧的情況。第一代貨币危機理論已無法對其作出合理解釋,經濟學家開始從其它方面尋找危機發生的原因,逐漸形成第二代貨币危機理論。

第二代貨币危機模型最具代表性的是由茅瑞斯·奧伯斯法爾德(Maurice Obstfeld)于1994年提出的。他在尋找危機發生的原因時強調了危機的自我促成(Self—Fulfilling)的性質,引入了博弈論,關注政府與市場交易主體之間的行為博弈。Obstfeld在其Models of Currency Crises with Self-Fulfilling Features一文中設計了一個博弈模型,說明了動态博弈下自我實現危機模型的特點,并呈現出“多重均衡”性質。

該模型認為:一國政府在制定經濟政策時存在多重目标,經濟政策的多重目标導緻了多重均衡。因而政府既有捍衛彙率穩定的動機,也有放棄彙率穩定的動機。在外彙市場上有中央銀行和廣大的市場投資者,雙方根據對方的行為和掌握的對方的信息,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選擇,這種修正又影響着對方的下一次修正,形成了一種自促成,當公衆的預期和信心的偏差不斷累積使得維持穩定彙率的成本大于放棄穩定彙率的成本時,中央銀行就會選擇放棄,從而導緻貨币危機的發生。

以Obstfeld為代表的學者在強調危機的自我促成時,仍然重視經濟基本面的情況,如果一國經濟基本面的情況比較好,公衆的預期就不會發生大的偏差,就可以避免危機的發生。與此同時,另一些第二代貨币危機模型則認為危機與經濟基本面的情況無關,可能純粹由投機者的攻擊導緻。投機者的攻擊使市場上的廣大投資者的情緒、預期發生了變化,産生“傳染效應(contagion effect)” 和“羊群效應(herding behavior)”,推動着危機的爆發,貨币危機之所以發生的原因恰恰是因為它們正要發生。

第二代貨币危機理論較好地解釋了1992年英鎊危機,當時英國政府面臨着提高就業與維持穩定彙率的兩難選擇,結果放棄了有浮動的固定彙率制。

第三代貨币危機模型

1997年下半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呈現出許多新的特征,這次危機發生之前,亞洲許多國家都創造了經濟發展的神話,而且大多實行了金融自由化。第一二代模型已經無法較好地解釋這場金融危機,更難理解的是,這些國家和地區經濟(尤以韓國為例)在危機過後很短時期内就實現了經濟複蘇,某些方面甚至還好于危機之前。

第三代貨币危機模型是由麥金農和克魯格曼首先提出,該模型強調了第一二代模型所忽視的一個重要現象:在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着道德風險問題。普遍的道德風險歸因于政府對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隐性擔保,以及政府同這些企業和機構的裙帶關系。從而導緻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投資膨脹和不謹慎,大量資金流向股票和房地産市場,形成了金融過度(Financial Excess),導緻了經濟泡沫。當泡沫破裂或行将破裂所緻的資金外逃,将引發貨币危機。

第三代貨币危機理論出現較晚,但研究者們普遍認為脆弱的内部經濟結構和親緣政治是導緻這場危機的關鍵所在。

第四代貨币危機理論

第四代貨币危機模型是在已有的三代成熟的貨币危機模型上建立起來的。該理論認為,如果本國企業部門的外債水平越高,“資産負債表效應”越大,經濟出現危機的可能性就越大。其理論邏輯是:企業持有大量外債導緻國外的債權人會悲觀地看待這個國家的經濟,減少對該國企業的貸款,使其本币貶值,企業的财富下降,從而能申請到的貸款下降,全社會投資規模下降,經濟陷入蕭條。第四代危機模型目前尚不成熟,有待進一步完善。

弗裡德曼(Friedman)的貨币政策失誤論

弗裡德曼的貨币政策失誤理論認為,因為貨币需求函數的相對穩定性,貨币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貨币政策的失誤。并且,這種失誤(如突然的通貨緊縮)可以使一些輕微的局部的金融問題,通過加劇銀行恐慌演變為劇烈的全面的金融動蕩。

金融不穩定假說

明斯基(Hyman P.Minsky)對金融内在脆弱性進行了系統分析,提出了“金融不穩定假說”。他将市場上的借款者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套期保值”型借款者(Hedge-financed Unit)。這類借款者的預期收入不僅在總量上超過債務額,而且在每一時期内,其現金流入都大于到期債務本息。第二類是“投機型” 借款者(Speculative-financed Unit)。這類借款者的預期收入在總量上超過債務額,但在借款後的前一段時期内,其現金流人小于到期債務本息,而在這段時期後的每一時期内,其現金流入大于到期債務本息。第三類是“蓬齊”型借款者(Ponzi Unit)這類借款者在每一時期内,其現金流入都小于到期債務本息,隻在最後一期,其收入才足以償還所有債務本息。因而他們不斷地借新債還舊債,把“後加入者的入夥費充作先來者的投資收益”,以緻債務累計越來越多,潛伏的危機越來越大。

在一個經濟周期開始時,大多數借款者屬于“套期保值”型借款者,當經濟從擴張轉向收縮時,借款者的赢利能力縮小,逐漸轉變成“投機型”借款者和“蓬齊”型借款者,金融風險增大。因而金融體系具有内在的不穩定性,經濟發展周期和經濟危機不是由外來沖擊或是失敗性宏觀經濟政策導緻的,而是經濟自身發展必經之路。

銀行體系關鍵論

詹姆斯·托賓(Tobin)1981年提出銀行體系關鍵論,其核心思想是:銀行體系在金融危機中起着關鍵作用。在企業過度負債的經濟狀态下,經濟、金融擴張中積累起來的風險增大并顯露出來,銀行可能遭受損失,所以銀行為了控制風險,必然提高利率減少貸款。銀行的這種行為會使企業投資減少,或引起企業破産,從而直接影響經濟發展,或者使企業被迫出售資産以清償債務,造成資産價格急劇下降。這種狀況會引起極大的連鎖反應,震動也極強烈,使本來已經脆弱的金融體系崩潰更快。托賓認為,在債務——通貨緊縮的條件下,“債務人财富的邊際支出傾向往往高于債權人”,因為在通貨緊縮——貨币升值的狀況下,債務人不僅出售的資産貶值,而且擁有的資産也貶值。在債務人預期物價繼續走低的情況下,變賣資産還債的傾向必然提前。

“金融恐慌”理論

戴爾蒙德和荻伯威格(Diamond and Dybvig)認為銀行體系脆弱性主要源于存款者對流動性要求的不确定性以及銀行的資産較之負債缺乏流動性之間的矛盾。他們在1983年提出了銀行擠兌理論(又稱D—D模型)。其基本思想是:銀行的重要功能是将存款人的不具流動性的資産轉化為流動性的資産,以短貸長。實現資産增值,在正常情況下,依據大數定理,所有存款者不會在同一時間取款。但當經濟中發生某些突發事件(如銀行破産或經濟醜聞),就會發生銀行擠兌。Chari和Jagannathan進一步指出,一些原本不打算取款的人一旦發現取款隊伍變長,也會加入擠兌的隊伍,發生金融恐慌。

道德風險理論(MoralHazard)

麥金農(Ronald Mekinnon)認為,由于存款保險制度的存在,以及政府和金融監管部門在關鍵時候扮演“最後貸款人”的角色。一方面會使銀行産生道德風險,從事具有更高風險的投資,增加了存款人受損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存款者也會不對銀行實施監督。世界銀行和IMF對65個國家在1981—1994年間發生的銀行危機做的計量測試也表明,在設有存款保險制度的國家,發生危機的概率要高于沒有設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國家。

債務—通貨緊縮理論

歐文·費雪的“債務—通貨緊縮”理論的核心思想是:企業在經濟上升時期為追逐利潤“過度負債”,當經濟陷入衰退時,企業赢利能力減弱,逐漸喪失清償能力,引起連鎖反應,導緻貨币緊縮,形成惡性循環,金融危機就此爆發。其傳導機制是:企業為清償債務廉價銷售商品一企業存款減少、貨币流通速度降低一總體物價水平下降一企業淨值減少、債務負擔加重、赢利能力下降一企業破産、工人失業一人們喪失信心、悲觀情緒彌漫一人們追求更多的貨币儲藏、積蓄一名義利率下降、實際利率上升一資金盈餘者不願貸出、資金短缺者不願借入一通貨緊縮。

資産價格下降論

沃爾芬森(Willfenshen)的資産價格下降理論的核心思想是:由于債務人的過度負債,在銀行不願提供貸款或減少貸款的情況下,被迫降價出售資産,就會造成資産價格的急劇下降。由此産生兩方面的效應:一是資産負債率提高,二是使債務人擁有的财富減少,兩者都削弱了債務人的負債承受力,增加了其債務負擔。債務欠得越多資産降價變賣就越多,資産降價變賣越多,資産就越貶值,債務負擔就越重。

綜合性國際債務理論

Suter(1986)從經濟周期角度提出的綜合性的國家債務理論認為:随着經濟的繁榮,國際借貸規模擴張,中心國家(通常是資本充裕的發達國家)的資本為追求更高回報流向資本不足的邊緣國家(通常是發展中國家),邊緣國家的投資外債增多;債務的大量積累導緻債務國償債負擔的加重,當經濟周期進入低谷時,邊緣國家賴以還債的初級産品出口的收入下降導緻其逐漸喪失償債能力,最終爆發債務危機。

種類

《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将金融危機定義為“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資産(證券、房地産、土地)價格、商業破産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的和超周期的惡化”。根據IMF在《世界經濟展望1998》中的分類,金融危機大緻可以分為以下四大類:n貨币危機(Currency Crises)n當某種貨币的彙率受到投機性襲擊時,該貨币出現持續性貶值,或迫使當局擴大外彙儲備大幅度地提高利率。n銀行業危機n銀行不能如期償付債務,或迫使政府出面,可能波及其他銀行,從而引起整個銀行系統的危機。n外債危機n一國内的支付系統嚴重混亂,不能按期償付所欠外債,不管是主權債還是私人債等。n全面危機n是指主要的金融領域都出現嚴重混亂,如貨币危機、銀行業危機、外債危機的同時或相繼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