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石

金瓜石

台灣本島東北部的聚落
金瓜石,是位于台灣本島東北部的一個聚落,行政區劃隸屬新北市瑞芳區,地處雪山山脈北側支棱與東北角海岸間。金瓜石與九份因地緣相近,在早期也同為重要礦區,故一般合稱“金九地區”。
  • 中文名:
  • 外文名:
  • 用途:
  • 分類:
  • 中文名稱:金瓜石
  • 地理位置:新北市瑞芳區
  • 著名景點:日式宿舍群
  • 地形:基隆火山群

簡介

位于基隆火山群低凹處,新北市瑞芳區瑞芳街正東五裡。因為早年産金聞名,而成為一座著名的小金城,是台灣的産金地。

從它的崛起、曆經繁華盛世,到金盡人散,沒落蕭條,前後才不過一百年的時間,就好象是一部劇情,鮮活的影片,留給後人無限的思念。金瓜石的黃金歲月,所遺留下來的采金遺迹,可以讓後人懷念、遊客憑吊,金瓜石本身所具有的秀麗天然景觀,也是在其它處所見不到的,這兩者的景觀都是金瓜石做為觀光最主要的資源。

金瓜石現在還有一座金泉寺,就是用來存放當年從中國來金瓜石采金的溫州人,因故病死後的遺骸,據當地人士說,兩岸開放來往後,曾經有溫州人來祭拜,後來就沒有下文了。

金瓜石在曆經清朝、日治與民國政府三個時期的開挖後,金脈逐漸枯竭,從1984年後,逐漸走下坡,人口迅速外流,又加上火災燒了最精華的銅山裡,又遭琳恩台風肆虐,山洪暴發,沿河人家十之八九都被沖走,現在的金瓜石已剩不到三千人。金瓜石雖然已經走入沒落了,但是采金的遺迹仍然處處可見,同時的天然景色也不差,是一處絕佳的人文與自然旅遊點。

與九份隻一山之隔的金瓜石,同樣也是電影“悲情城市”的場景,相對于九份的繁華,則陰錯陽差被大家遺忘了,但也因如此,金瓜石才得以保持其原來的風貌,沒被商業給淹沒了。采礦區是金瓜石發展觀光業的基礎,包括五坑口、台車鐵道、礦脈生成的環境、礦工采礦的素描等,完整的展現了台灣采礦工業的過往,讓遊客認識到這一段艱苦的日子。

現狀

金瓜石位于新北市瑞芳區,因為曾盛産金礦而名噪一時。基地内因面海背山,景色怡人,加上過去豐富的采礦遺迹,讓此處成為北台灣的世外桃源。因為其曆史的特殊性(與鄰近的九份為全台唯一的金礦聚落),在九份大量的引進觀光人潮後,讓地緣相近的金瓜石居民也重新思考未來的走向。

目前在金瓜石,已有部份的居民朝向觀光民宿及特色餐飲發展,而且已漸漸蔚為風氣。為避免金瓜石與周邊聚落在未來開發後産生負面的沖擊,遂輔導業者以高質量的商品導向為重點,朝向高附加價值、高滿意度的方向經營。

以九份的發展為鑒,地區觀光與住民生活似乎是相斥的内涵。在發展本計劃構之前,我們需先讨論當「遊客」、「住民」成為有關系的個體時,他們兩者又是如何保有各自的獨立性,更重要的課題是,在這樣計劃下的「業者」,他們在聚落内又要如何扮演自身的角色。換句話說,當遊客來小區時,業者要如何化解因自己的利益而為小區居民帶來的困擾;又當地居民的生活脈絡、地方特色,要如何有系統、快速在短短的二天遊程表現的淋漓盡緻,讓來此的每一位觀光客有不須此行的感覺。

因此,要如何在業者、住民及遊客間取得平衡,并且忠實的呈現出金瓜石的礦業文化特色,将是我們在本計劃真正執行時所要解決的,而這也是金瓜石特色産業觀光與其它地區觀光最大的區隔之處。

最後由衷希望在此計劃案執行後,對生活在金瓜石或來到此處的每位大小朋友能真正感受到金瓜石的蛻變,真正體驗到台灣特有的金礦區文化。

交通

金瓜石隸屬于新北市瑞芳區,位于台灣的東北角的丘陵地上。地理區位三面環山,一面向海。西以基隆山(雞籠山)與九份為界,北接水湳洞,濱東海,遙望基隆嶼。

本區之交通系統,茲區分為聯外動線及區内動線兩個系統來做說明:

聯外動線

(1)公路系統:為大台北地區、基隆及宜蘭間之重要交通孔道,各發展區區間的主要聯絡道路為台二線省道,次要連結道路包括102、106、北34、北35、北37縣道及号、2丁省道等,車道多為二線混合車道。

(2)鐵路系統:主要鐵路系統為縱貫鐵路宜蘭線鐵路(台北八堵-瑞芳-宜蘭-蘇澳)

(3)大衆運輸:有台汽客運(瑞芳-九份-金瓜石)以及基隆客運(基隆-金瓜石),時間從早上6點30分至晚間9點30分止,每30分鐘左右一班。一般自行前往的民衆,除了可以從台北直接坐往瑞芳金瓜石的車之外,還可以坐火車先到瑞芳車站,再坐客運或是與其它旅客一起共乘出租車(一人約50元)。

區内動線

(1)車行系統:包括瑞金公路(102線道+北34線道)、金水公路(北34線道),北34市道路線為:九份-金瓜石水湳洞接2省道,水湳洞地區為内外聯絡道路之轉接點。(2)步道系統:金瓜石地區為因應觀光發展,步道的修築亦為瑞芳風景特定區風景管理所之重點工作之一,将陸續修築登山步道、輕便道及觀光步道等,步道旁将設有眺景亭、石桌椅等休憩設施。

地理

地形地勢

金瓜石地形主要為基隆火山群,此火山群為台灣北部面臨海洋之山群,故基地北方為一個山海交叠、曲折多變的海岸線地形。區内有小型溪谷穿越,形成金瓜石地區的河谷景觀。地勢多為海拔二百至三百公尺之丘陵,基隆山标高五百八十七公尺,是先民船經東北角之指标。整體而言,基地的地勢并不特别險峻,但因區内河谷切割,各項人文景觀也順勢而立,層次分明。

地質土壤

金瓜石為基隆火山群之火成礦床區,其岩石主要為第三世紀的沉積岩與第四世紀的石英安山岩,其中沉積岩礦床包含了煤礦地層,而石英安山岩礦床的駐要成份則為金銅礦地層。金礦通常屬于自然金,銅礦駐則是硫砷銅及硫銻銅礦。另外,裸露地表及地表下岩石為含帆立貝化石的砂岩與安山岩,為當地的主要建材。基隆火山群的火成礦床區,其土壤成酸性反應,為有基質含量低的黃棕壤分布地區,其中母岩層為砂岩及頁岩,有效土層為碎粒松軟母岩及中質地表土,由于有效土層淺,且大都含有碎石及漂石,同時加上地勢陡,雨水豐沛、沖刷嚴重及北向坡的東北季風風害等因素影響,使得該區土壤肥沃低,不力種植産業進行。

自然

氣候氣象

金瓜石地區位于台灣東北角,故其受東北季風影響相當明。該地區平均氣溫約在22.7度,其中四月到十一月間氣溫皆在20度,又以七、人月最為炎熱,一、四月最盥寒冷。由于位于東北季風的影響範圍内,加上夏季的台風豪雨,因此雨季長、雨量豐沛,全年雨量近3800mm之多。且有近200個降雨日,尤其是冬季初春時期,整月陰雨連綿,雨季長、濕度大,是該區氣候上的主要特色。

由于本區盛行東北季風,上位于迎風帶,故冬季風勢強勁;夏季西南季風則因山勢阻隔風速較小,但若為台風來襲,在加上強勁雨勢,對地區的影響相當大。

水文

區内水文由外九份溪、金瓜石溪及内九份溪構成。由于此些溪流坡度陡、流域短且急,故其儲水能力并不佳;而在采金時期,此些溪流大部分提供礦石之選洗,但現今則多用來排水及大雨排洪之用,已不複當年溪中掏金京之盛況。另外,在水湳洞區域的溪谷景觀由于礦區硫黃成份過高,造成黃褐色之氫氧化鐵沉澱物,當地稱此段溪谷景觀為「黃金瀑布」。

植物

本區植物分布,主要受東北季風、開礦及土壤質地影響,在水湳洞、金瓜石及九份之迎風面,由于季風強勁加上有效土層淺及煉銅廢氣與七十六年火災之故,使得現有植物以地被草花為主,而在九份、侯硐之背風面及其它未被聚落開發之山坡上,則由于山脈保護,植群較為完整,主要為一般常見之熱帶風林之群落,另有一些農園、果園、人造林等,其分述如下:

(1)草生地:月桃、爵床、五節芒、台風草、鹹豐草、野牡、芒萁等,其乃屬于季風灌叢群落及草原群落。

(2)原生林:其樹種包括松樹、柃木、香楠、胡頹子、牛奶榕、狹瓣八仙、紅楠、大香葉樹、茜草樹、大青、鼠刺、豬母乳、九節木、水金京、山黃槴、油桐、雞屎樹、相思樹、血桐、野桐、山麻黃、筆筒樹、月桃、台灣赤楊、青楓、蕨類等。

(3)人為種植:基隆山背風面有台陽公司種植的琉球松及相思樹之人工造林,而聚落内部則有一些榕樹、杜鵑、山櫻花極少數種植甘薯、茶葉之旱田農地。

人文環境

行政區劃分與土地權屬

金瓜石地區在行政區域上隸屬于新北市瑞芳區,包括新山裡、瓜山裡、銅山裡、及石山裡等四裡,其間又分為三安、新山、瓜山、銅山及石山等五個小區。

民國三十五年台金公司正式接管金瓜石,該區居民在其管理下,除保有地面上建築物外,其居住之土地所有權仍屬台金公司所擁有,居民得以向該公司承租建築物用地,但各種建設及民宅建築等相關事宜,仍須透過所屬單位核可始能作業。

民國七十六年台金公司結束營業後,便将礦區及工廠用地與地上建物轉給台電公司抵債,另将工寮用地及采礦權以企業移轉方式合并給台糖公司,使其能繼續将土地承租給原住戶居住使用,因此,現今的金瓜石聚落除時雨中學用地、勸濟堂及周圍民宅為私有地、瓜山國小為縣政府持有地外,大部分的土地所有權屬于台電和台糖所有。

據統計台電約占有近八成多的土地所有權(333公頃),另外台糖有近兩成的土地所有權(64公頃),其地目編定多為探勘、采、選、煉、加工之『特定專用區-特定目的之事業用地』。

土地使用現況

由于金瓜石是個以金銅礦産興起的産業聚落,自從礦源竭盡采金事業沒落後,人口便逐漸的持續外流,自台金公司于金瓜石地區的采礦事業宣告結束後更為嚴重,年輕一輩多半出外謀生,現今的金瓜石是一個失去重心的寂靜山城,除了時雨中學、瓜山國小、派出所、郵局、客運車站及幾處停車場為共共設施外,另有四個活動中心、台電、台糖公司辦事處,其餘工廠建築及日式建築宿舍則大多空置無任何使用行為。

人口結構

随着礦業的蕭條,人口亦逐漸衰退,其人口平均成長率自民國80年至89年平均為-1.35﹪,其中水湳洞與金瓜石之人口數次于九份,,自民國89年分别為2252與1852人,約占瑞芳鎮總人口數的4.7﹪與3.9﹪,年齡分布以高齡人口較多,且隔代教養情況普遍。

形成原因

金瓜石金礦形成時期約在100萬年前,菲律賓闆塊在台灣島北部下潛約100多公裡,部分闆塊溶解變成岩漿後往上冒,這些岩漿在基隆一帶侵入,形成了基隆山及日後金瓜石、九份地區金礦形成的原因;由于金瓜石地區的岩漿離地表較遠,高溫的岩漿在岩層底下緩慢冷卻的過程中将地下水煮沸,産生熱對流循環,這些循環的熱液将岩層中的礦物及微量的黃金慢慢溶出後,順着斷層裂隙往上冒,在溫度、壓力降低的環境下,使得黃金在斷層裂隙間及煤層、化石等環境沉澱下來,經過數十萬年,終于形成了金瓜石地區的金礦岩層。

探訪老礦區

要探訪老礦區遺址建議以金瓜石車站為起點,在車站二樓搜集了不少地方文史資料、老照片、礦石,并提供各項旅遊信息,給初來者來金瓜石旅遊滿不錯的第一站。

車站旁邊有過去的日式宿舍區,經過歲月的流逝已有顯出些許的滄桑;循着道路步行至派出所,路邊有旅遊指标圖,階梯往上是典雅的日式建築,及聞名的太子賓館,為1922年日人為迎接皇太子前來(即日後的昭和天皇),仿日本皇室建築而興建的行宮;

漫長斑駁的石階是金瓜石的一大特色,經太子賓館上行可抵運礦纜車遺址,瑞芳鎮公所計劃在此設立礦業生活博物館;再往上行可到日據時代日人的信仰中心—黃金神社;若循本山五坑旁的步道前行,可抵金瓜石最大的廟宇—勸濟堂,這裡的銅鑄關公像乃為全台最大;再從勸濟堂前步道下行,可抵日據時代的英軍戰俘營遺址。如今戰俘營以成銅山公園,并設立紀念碑供人憑吊。

礦化作用

大約一百萬年前的更新世時期,在金瓜石-九份地區發生了岩漿活動,形成數個火成岩體,包括基隆山、武丹山、本山三個主要的侵入岩體,及草山、雞母嶺兩個噴出岩體,另外還有規模較小的新山、九份與武丹山東南的潛伏安石英山岩體。

又根據重力異常研究顯示,此區可能還有報時山、北勢坑、大粗坑、燦光寮、石筍和南武丹山等潛伏未出露的火成岩體。上述的火成岩體主要由石英安山岩構成,火成岩體内有南北向正斷層及許多平行的小斷層與破碎帶,造成了礦液上升的通路,因此約在岩漿侵入、形成火成岩體的同時或稍晚,熱水礦液就沿着這許多南北向的斷層上升,發生礦化作用。

由于之後構造運動不斷的作用,這些地區後來又生成了一些東西向的斷層,切過原先的南北向礦化帶,産生了後一期的熱水礦化作用;也約在這個時期,金瓜石的東邊發生了許多角礫岩的爆破,爆破後的角礫岩筒具有許多破碎的構造,也形成了熱水礦液的良好通道,進而在角礫岩筒及其附近産生熱水礦化作用,如此一系列的作用下也就形成了金瓜石-九份地區現在主要的金礦體了。

那到底礦化作用怎麼進行的呢?由于火成作用本身會帶來一些岩漿熱液,還有熾熱的火成岩體也會加熱循環到地底的天水、地下水和孔隙水,這些熱液在高溫高壓下溶有較多的礦物成分,便形成所謂的熱水礦液。這些熱水礦液會順着火成岩體或沉積岩體内的斷層和破碎帶上升,當熱水礦液上升到較淺的地方時,其溫度及所受的壓力降低,礦物成分的溶解度也跟着降低,于是過飽和的礦物成分便在适當的環境下沉澱在裂縫或周遭的岩石中,如果礦物成分沉澱累積的量夠多足以符合開采價值,便會形成經濟礦體了。

當然也因為後來持續不斷的構造運動,将這個地區持續地擡升,深埋在地底的礦體才能連同圍岩一同被擡升到地表,複蓋在上頭的厚層沈積岩也在這近一百萬年的不斷剝蝕下被移除,我們才有幸見到金礦的出露。

若将此地區的金礦體來做個分類,金瓜石的礦體可分為三型,即脈型金銅礦體、脈型金礦體與角礫岩筒金銅礦體。除了上述礦體型态外,金瓜石許多金礦體是以富礦體(金包)産出。所謂金包就是它的體積很小,一般直徑隻有幾公尺,十餘公尺至數十公尺長,但是含金的品位卻極高,不過這些金瓜非常不容易探勘,早年都是開礦石不小心挖到的。

金瓜石地區主要的礦體,從西而東計有:武丹樹梅、本山竹礦體、第一長仁、第四長仁、第五長仁、新坑、第三長仁、第二長仁、獅子岩、松礦床、龜礦床、半平山、草山、燦光寮等礦體,最大為金瓜石本山礦床。

民俗盛行

金瓜石當地民宿、旅館為因應金瓜石旅遊觀光潮流,金瓜石旅館、台中民宿、金瓜石汽車旅館業者們更是絞盡腦汁為民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了就是讓金瓜石旅遊、金瓜石觀光能吸引更多的遊客來金瓜石旅遊,也有許多旅館飯店與民宿業者使用飯店在線實時訂房系統,透過安全的在線交易,即可預先指定金瓜石飯店、金瓜石旅館甚至是金瓜石汽車旅館訂房,讓您輕松體驗金瓜石的懷舊風味。

日據時代,金瓜石地區的常民宗教活動均受到日本人的嚴密控制。除了一年一度日本礦業株式會社建于四坑下之「山神社」大拜拜外,尚有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的「媽祖生」,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祈堂廟奉祀的「恩主公」(關公)生日,及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普渡等節慶。

迎媽祖

為慶祝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的「媽祖誕辰」,恭請媽祖繞境保平安,當天除遊行金瓜石各地區外,家家戶戶更是會準備拿手佳肴,在廟埕擺攤宴請衆人,許多人更是專程回來參與盛會,算是地方上一年一度的大事,展現出小鎮特有的熱鬧人情味。

端午節采草藥

黃金山城青草祭在每年的端午節時舉行。是金瓜石百年老廟勸濟堂(當地信衆都叫稱為祈堂廟又稱乩堂廟)的傳統。主要是以往醫藥不發達的時候,人們生病往往求神問蔔的找尋良方解藥,而最另令人啧啧稱奇的就是,也多半不會聽到有誤食的情況出現,所以當堂内丹丸用罄需要丹丸補充時,神明就會在每年的端午節前指示,循例完成這一項百年傳統的采藥煉丹活動。

關公生日大拜拜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祈堂廟奉祀的「恩主公」(關公)生日,舉行大拜拜。民國48-53年間金瓜石旺盛時期,每逢大拜拜,各裡分别雇各樣戲班,(如大戲、歌仔戲、布袋戲等),其中京戲最多場次多達50餘處,盛況空前。

中原普渡

于每年的農曆7月15日,舉行普渡大拜拜。在金瓜石旺盛時期的普渡節也是分裡競争,殺豬公、雞鴨等,競争劇烈、場面熱鬧非凡。

景緻

雖然與九份同樣是因礦産而興起的聚落,金瓜石卻多了許多日式建築的遺迹。

太子賓館

太子賓館又稱第一賓館,位于金瓜石派出所和郵局東南方上面約100公尺處。A.D.1922年,日本礦業株式會社,為了招待當時日本皇太子(昭和)駕臨金瓜石視察礦産,興建了太子賓館,但後來皇太子因故并未成行。

太子賓館占地甚廣,館身360坪,建坪約141坪,為标準的日式庭園,無論建材到樣式設計,樣樣講究精緻。建材完全選用上等木材,如桧木、紫檀以及櫻花木等,手工細膩,鑲嵌精美,建材中完全不使用鐵釘,全部以榫頭銜接;庭園内的造景優美,還有高爾夫球練習場以及弓箭場,具有極高的曆史價值。光複後,日人離台由台金公司接管,作為招待外賓之用,台金營業結束之後,由台電公司1995年9月發包修繕,以為金瓜石曆史見證及珍貴資産。目前隻提供團體申請參觀。

日式宿舍群

金瓜石為日據時期日人在台所規劃最完整的小區,在空間景觀以及交通方面都相當的用心,包括自來水系統,消防設備、垃圾收集、醫院、郵局、車站、派出所、市場等等。

為金瓜石最重要的區域。昔日醫院上方至本山礦場的山坡,有中央斜坡到貫穿其中。分布在各階平台上的日式宿舍,其特色為黑瓦屋頂,塗柏油的木闆牆。地闆亦是木造,且離地約半公尺。室内的隔間用竹編骨架,内層為紅仁土、榖殼,外表則是白色石灰,圍牆多為紅色磚瓦。看着一棟棟的深色大院,可以想象當時的生活質量,跟金瓜石的繁榮景象。由車站延馬路進入。

映入眼簾的是一列整齊的日式房屋,過中央斜坡的小橋後可以發現金瓜石的派出所。派出所左側空地為昔日公司的單身宿舍,右後方是郵局,左後方是昔日的俱樂部和籃球場。是當年礦業株式會社職員的住宅,大多為木牆黑瓦,至今保存良好,也由于數度成為瓊瑤筆下的場景,讓人往往覺得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三毛宅

日式房舍建築群分布區域,約是以穿越石山小區的祈堂路上方,内九份溪知溪谷與金瓜石車站之間為明顯範圍。這個異國風味的群落,更為金瓜石地區紀錄外人統治的曆史記憶,車站下三毛宅保存尚完整。注:「三毛」指日礦時期末代之場長「三毛菊次郎」所住。

黃金神社

又稱「山神社遺址」,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年),興建奉祀的是「天照天神」(一九三三年,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接管礦山)。光複後,日本人撤離金瓜石,我國接管初期,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神社被破壞盜取,傳說櫻花林海也在大火後,蕩然無存,甚為可惜。

戰俘營

二次大戰時日本在金瓜石山區設戰俘營,關押從馬來西亞、新加坡移轉至台灣的大英國協戰俘,最盛時三排九棟木闆牆、油紙頂的俘虜營舍裡,住了一千餘人。日軍命令戰俘進礦坑挖礦石煉銅,供應軍火廠制造炮彈殼,英國人在攝氏四十度礦坑内勞動,食物不足,吃得差,因營養不良、生病死了近三分之一。戰俘營一面臨峭壁,三面被圍,幾無逃亡可能;二次大戰後殘存戰俘各自回母國,如今還在人世的近一百人,他們經常連絡,并返回金瓜石憑吊死難同袍。

民國八十六年,政府在戰俘營舊址築紀念碑,舊營舍早已不存,改植茶花,建涼亭,辟步道,已成小區休閑場所。上月中還有英國戰俘到山區獻花,回憶當年難友。

金瓜石老街

金瓜石的山坡建築面海多雨,傳統建築的建築方式是屋頂使用木梁、上複木闆,頂層用油毛氈(俗稱黑紙),以柏油為黏劑,橫直複蓋兩層,完成後于夏日用柏油塗刷保養,即可防雨,為防台風,另用廢輕便鐵軌、輪胎或膠鞋緩沖壓力,以鋼索及錨拴固定于地面或牆面,并加女兒牆擋風以穩固屋頂,也因如此,一戶戶的黑屋頂比鄰而建,也就形成了山城特有的風格。

從勸濟堂順階梯而下,穿越銅山裡聚落至金礦醫院舊址沿線,為早期金瓜石地區最繁華熱鬧的商店街,從前興盛時期各種商業買賣行為林立好不熱鬧,後因接續的幾場火災、台風造成的洪暴災害及人口外流等問題,使得老街趨于寂靜落寞,現今隻有寥寥幾家雜貨店、小吃店僅存…。

舊商店街位于現今銅山裡中,在台糖公司擁有的土地上,是銅山裡居民通往車站的必經快捷方式,最可貴的是還維持着完好的舊街紋理,悠遊其中、不管是在下午散步時的悠閑懷舊、或是夜遊時的刺激體驗,個中風味一定要親身感受。

運礦軌道

用人力推動的人力推推車輕鐵軌,可行駛電車的重軌及以重礦車連結成十餘台系列的運礦列車。六坑旁的斜坡索道由勸濟堂的停車場直瀉而下,目前保有完整的軌迹及台車于現場。

目前在勸濟堂上方停車站,直下六坑段的斜坡索道,以及位于六坑旁的無極索道(長度約1800公尺)較為完整。無極索道之「無極」,乃是取其循環轉動、永無終點之意。

黃金瀑布及陰陽海

黃金瀑布為本山六坑及長仁五番坑坑口流出的礦水彙集而成的景象。金黃色的礦水将經的土石染成金黃、金紅色,行成黃金瀑布的特殊景象。從自強橋旁往上看,可以看到從山上傾洩而下,再山勢分成數道狀似瀑布的水流,但金瓜石礦山停采已超過10年,陰陽海依然存在。有學者解釋陰陽海屬自然現象,因金瓜石具有許多黃鐵礦等硫化鐵或硫化銅的礦物,再自然風化的過程中,分解成酸性的物質和鐵、銅等離子,鐵離子在酸性或地下還元環境之下,易行成二價鐵,而溶于地下水中。地下水滲出地表後,再溪流中翻滾,整個轉為較氧化的環境,二價鐵會變成較不易溶解的三價離子,而自水中析出,造成河川岩石變為黃褐色。另外,當略酸性的水(酸礦水)流入海中,與海水相混,降低了鐵等陽離子的溶解度,産生氫氧化鐵懸浮物,漂浮在海面,加上水湳洞附近海灣内海流擴散能力不足,就形成了陰陽海的特殊景象。黃色的懸浮物質大約隻占3公尺的深度,在3公尺以下則又恢複為藍色的海水。據說早在金瓜石采礦之前,陰陽海便已存在。在地質上,這種自然形成的特殊異常現象,可以作為探礦的良好指标。

基隆山(古稱雞籠山,又稱大肚美人山)

于金、九地區之間的基隆山,是一錐形死火山,因形似雞籠而得名,山形獨立而有巍然大山的氣勢。據稱,當年先民船經東北角一帶,即以雞籠山為指标,連帶附近的「雞籠港」「雞籠河」也因而得名:光緒六年,取「基地隆昌之意」改名為「基隆」,山、河亦随之改名。基隆山為本地區相當著名的地形地标。

基隆山現設有登山階梯步道,登高望遠,金瓜石、九份兩聚落盡收眼底。日據時期,金、九地區礦權之設定,即以通過基隆山頂之正南北棱線為界,并就此開展出金、九地區不同的礦業文化發展。

茶壸山

位于金瓜石聚落東邊的無耳茶壸山,亦屬于基隆火山群,因形似沒有提耳的茶壸而得名。另從水湳洞仰望此山,像是一頭蓄勢待發的石獅子,故亦稱為「獅仔岩山」。當地有一句俗諺形容金瓜石的山為「茶壸無耳、金瓜無蒂,台灣才沒有出皇帝」。

登上無耳茶壸山,金瓜石礦業聚落的地景風光,以及金水公路「回頭彎」、濱海公路「陰陽海」一帶的景緻盡收眼底,為登山者所好的登山據點。

十三層舊礦場

媲美「龐貝古城」的十三層遺址、日治時期為處理礦砂生産粗銅的選礦煉制場。戰後又新建煉金場,生産線運作直到民國74年台金公司之财物問題方宣告停工。原日治時期的選洗礦相關設施已拆除,但仍留有選場基座、廢棄煉金工廠等設施。在遺址旁還有号稱世界上最長的通風管長仁三坑廢煙道。

勸濟堂

創于光緒二十二年,尊奉關、呂、張、王四大恩主為主神,配祀有八卦祖師、福德正神。後面二樓奉祀金面關聖帝君、玉皇大帝、天上聖母、十二元辰星君及太歲星君。三樓奉祀三清三寶祖師。堂旨乃『勸衆行善,濟危扶困』。正殿内有一對花鳥人像石柱,采立體雕琢,造形甚美,為鎮堂之寶。内外殿木雕部分如神龛、神桌、梁、棟等,為國寶級民族藝師黃龜理先生壯年時期作品。梁棟油畫是油畫大師郭佛賜先生所作。二樓之金面關聖帝君神像為全台所罕見,系由唐山分靈而來。頂樓純銅之關聖帝君銅聖像,于八十年完成,高達三十五台尺,重約25公噸,是金瓜石重要地标和守護神,更是東南亞最大的關公銅聖像。

金泉寺

系日據時期,由當地開采金礦的『日本礦業株式會社』興建,以收納從大陸浙江省溫州地區開采金礦身亡的礦工骨骸,當時稱為『金瓜石寺』,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戰敗,當時金礦權由台金公司接管(前身為台灣金銅礦籌備處),該寺亦由台金公司接手管理,民國五十年左右,日本政府曾派人來台處理其中的日人礦工骨骸,随後民國七十年前後便無人管理,寺内傾頹荒草叢生一片凄涼,目前該寺尚有無人看管的溫州礦工骨骸存放于該寺地下室。

金福宮

該宮創立于清光緒戊子午,至今已有一零四年的曆史,奉祀福德正神,配祀有孚佑帝君、天上聖母、柳恩師等,自民國五十四年開堂以來,護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所以拈香參谒的信徒川流不息。

保民堂

金瓜石淘金的鼎盛時期,淘金的人,為求心靈上的寄托,紛紛信仰膜拜,該堂着有神農大帝真經,以勸化黎民,民國五十四年,衆善信捐款于現址重建新廟。該址據稱是「左龍、右虎」的靈穴,前矗基隆山、北濱太平洋、背倚牡丹山、右鄰小金瓜、左連大金瓜,可說是形勢天成、秀麗無倫。

礦坑遺迹

(1)四坑:位于『山神社』上方,約海拔417公尺以上的部分,坑内大項已嚴重坍落,坑口亦于民國七十六年的林恩台風肆虐時,被山洪帶來的泥沙與土壤所淹沒,已不複存在。

(2)五坑:位于海拔約319公尺以上至四坑的部分,距離金瓜石車站、郵局僅200至300公尺,坑口尚屬完整,該區早期為台金礦場辦公處,現留有一棟完整的兩層樓鋼筋混泥土建物及大小壓風機各一座,其中外側的壓風機,據聞為當時東南亞最大動力的壓風機,如今機體已多處鏽壞,然風管部分依然完整,這個象征礦坑生命泉源的機械,對曾是礦工的居民而言,有着非凡的意義。

現今在五坑口遺址,已由縣府規劃為金銅礦博物館所在,預計在民國92年開館營運。

(3)六坑:位于海拔約188公尺以上至五坑部分,坑口被林恩台風山洪沖下的泥沙淹沒一部份,并有山泉急流其間,六坑旁的斜坡索道由現今勸濟堂的停車場直瀉而下,軌迹完整并保有當時使用的台車于現地,後宮發展時期,本山系的含金銀硫砷銅礦及銅礦砂,均由六坑坑外,經無極索道,将礦石直接運下新建浮選場,進行浮選、冶煉的過程,另外、索道旁的階梯步道,據言為戰俘營下至六坑工作的路線,至于距離坑口約200餘公尺的炸藥庫,早已是斷垣殘壁。

(4)七坑:位于海拔29公尺以上至六坑部分,目前坑口完全被沙土掩埋且坑口出水量大,部分巷道塌落嚴重。

(5)八坑:七坑海拔29公尺以下的部分,最深于海拔以下156公尺,目前以完全被海水淹沒。

個性小店

瑞芳區傳統産業以礦業開采為主,但在金、銅礦皆停止開采後,所釋出的勞動力除遷出者外,多轉入二、三級産業,占總産業人口約九成,其中又以商業與服務業為主。

在地居民除了經營以供應一般民生用品的小型商店及小吃店之外,近年來也逐漸有民宿、特色餐飲的興起。

小型商店及小吃店:

(1)阿婆雜貨店:位于祈堂老街上,是老街的精神地标。

(2)允發飲食店:是老街上著名的的飲食老店,招牌菜是「爆肉」。

(3)五号寮小吃店:位于金水公路與五号路的交叉口。

(4)雜貨店:五号路上有2家自營的雜貨店。

(5)阿碧姨小吃店:五号路上,提共早餐、便飯,招牌菜為獨家香撲肉包,一定要試試!!

交通路線

搭乘公交車

1.從台北中侖站搭往金瓜石的台汽客運,或自基隆搭往金瓜石的基瓜線基隆客運班車,于九份下車。

2.由基隆上車,搭往金瓜石的基隆客運,約一個小時車程。

自行開車

1.由基隆下高速公路,再接濱海公路(台2線),由水湳洞的86.6公裡處右轉上山。

2.在高速公路裡程标示約2.5公裡處下,指針上寫着「往東北角海岸濱海公路」的交流道下,走台2丁線經暖暖、瑞芳,過兩座隧道後接台2線濱海公路時右轉,過86公裡的裡程标示時在水湳洞右轉上山即可。

3.自八堵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循2丁省道至瑞芳,再右轉102縣道,即可抵九份,自交流道至此約15.1公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