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皮

野豬皮

野生動物産品
野豬皮,即野豬身上的皮毛。野豬比家豬小一點。皮毛保暖性能比較好,而且能耐磨。經常被用來制作衣服和皮包等物品。
    中文名:野豬皮 外文名:Wild Boar fur 适用領域: 所屬學科: 類别:外用藥 藥用部位:動物的皮 産地:全國均有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捕獲 性味歸經:平;甘、鹹;歸心、肺、脾、腎經

簡介

名稱:野豬皮

類别:外用藥

拉丁:Wild Boar fur

藥用部位:動物的皮

産地:全國均有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捕獲。将野豬皮剝去脂肪及豬毛,洗淨、曬幹。

性味歸經:平;甘、鹹;歸心、肺、脾、腎經

功能主治:滋陰潤肺,解毒療瘡。用于虛痨咳嗽,鼠瘘惡瘡。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30~50g。外用:适量,研末調敷。

【功用主治】《綱目》:"燒灰,塗鼠瘘惡瘡。"

來源:野豬

科屬:豬科野豬屬

形态描述

體長約1~2米,體重約150千克,最大的雄豬可達250千克,雄比雌大。外形與家豬相似,吻部十分突出。雄豬的犬齒特别發達,上、下颔犬齒皆向上翹,稱為獠牙,露出唇外;雌豬獠牙不發達。四肢較短。尾細。軀體被有硬的針毛,背上鬃毛發達,長約14厘米,針毛與鬃毛的毛尖大都有分叉。毛色一般為棕黑色,面頰和胸部雜有黑白色毛。幼豬軀體呈淡黃褐色,背部有6條淡黃色縱紋,俗稱“花豬”。

生态環境:多栖息于灌木叢,較潮濕的草地,或闊葉及混交林中。夜間或晨、昏活動。性極兇猛,一般結群活動。雜食性,以幼嫩樹枝、果實、草根、野菜、腐肉等為食。亦盜食農作物。分布很廣,遍及全國。

生境分布

生态環境:多栖息于灌木叢、較潮濕的草地或混交林、闊葉林中晨昏或夜間活動;性極兇猛;一般成群活動。雜食性,植物根莖、野果、動物屍體及各種昆蟲均食,亦盜食農作物。

資源分布:分布幾乎遍及全國。

藥材鑒定

性狀鑒别,呈不規則的塊狀,皮厚0.9-2cm,外表面灰黑色,密布細小的顆粒狀突起及較深的皺褐,并帶有較多黑色粗壯的硬毛。内表面較光滑,無纖維狀露出物。斷面黃棕色,較粗烽,半透明,表面顆粒突起較鈍,質堅硬,味鹹微腹。

顯微鑒别,表皮橫要面,表皮顆粒突起常呈單粒,或2-3個成一群,具環紋,内含棕色物,于中心常呈放射性存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