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燕麥

野燕麥

禾本科燕麥屬植物
野燕麥(拉丁學名:Avena fatua L.),又稱鈴铛麥,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為害麥類等作物的雜草,中國各省均有分布。該屬有34種,株高30-150厘米。須根;莖叢生;葉鞘松弛,葉舌大而透明;圓錐花序;穎果紡錘形。生活力強,喜潮濕,多發生在耕地、溝渠邊和路旁,是小麥的伴生雜草。由于争奪肥、水、光照,造成複蓋蔭蔽,常引起小麥早期倒伏或生長不良。防除措施包括建立種子田,實行水旱輪作、休閑并伏翻滅草。麥田可施用燕麥畏或用禾草靈、野燕枯等在苗期噴霧,大豆及油菜田可用枯草多在苗期噴霧。
    中文名:野燕麥 拉丁學名:Avena fatua L. 别名:烏麥,鈴铛麥、燕麥草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禾本目 亞目: 科:禾本科 亞科:早熟禾亞科 族: 亞族: 屬:燕麥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燕麥屬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廣布于中國南北各省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商用名:血鑽野燕麥 主要成分:野燕麥提取物(水提物)、瑪咖粉、枸杞子(水提物)、黃精(水提物)黃秋葵黏液、刺五加、牡蛎蛋白質、沙 适應症:補虛損;果實具濕補作用,能治虛汗不止

形态特征

稈直立單生或叢生,有2-4個節,株高60-120cm。葉鞘光滑或基部被柔毛;葉舌膜質透明;葉片寬條狀。圓錐花序呈塔形開展,分枝輪生,小穗疏生;小穗生2-3朵小花,梗長向下彎;兩穎近等長,一般9脈;外稃質地堅硬,下部散生粗毛,芒從鋅體中間略下伸,2-4cm長,膝曲扭轉,内程短。穎果長圓形,被淺棕色柔毛,腹面有縱溝。種子繁殖。

稻茬小麥田野燕麥多于播種後5—8天出苗,呈秋季單峰型,野燕麥在拔節期以前生長速度比小麥慢,拔節後生長速度加快,與小麥共生到拔節期。嚴重的共生到返青期。一些麥區為害較重,野燕麥發芽适溫為10—20℃,當溫度高于25℃時,發芽率顯着下降,在土層中出苗深度為0-20cm,最深達30cm,因地中莖的調節野燕麥的分蘖節一般都在地表下1—5cm,在東北和西北麥區,野燕麥于4月上旬出苗,4月中、下旬達到出苗高峰,出苗時間可持續20一30天,6月下旬開始抽穗開花,7月中、下旬種子成熟或脫落。成熟種子經90—150天休眠後才萌發。在冬麥區,野燕麥于9—11月出苗,4—5月開花結實,6月枯死。

地理分布

廣布于中國南北各省。生于荒蕪田野或為田間雜草。也分布于歐、亞、非三洲的溫寒帶地區,并且北美也有輸入,印第安人以其種子供食用。模式标本采自歐洲。

危害防治

危害

在世界各國,由于野燕麥的危害給禾谷類作物生産造破嚴重的威脅。美國和加拿大,危害面積為億英畝,每年損失計1.5億美元,澳大利亞、英國。蘇聯、北非、中東地區危害均較嚴重。在我國野燕麥分布也很廣,以東北、西北、青藏為主性喜涼,它的适應性較強、發生較普遍、繁殖量大、很容易蔓延成災。加之前10幾年的人為因素,緻使野燕麥危害逐年擴大和嚴重。據了解,目前我國有16個省區大約7000萬畝農田遭受野燕麥的危害,每年損失糧食達10幾億公斤。

野燕麥是小麥的伴生雜草,由于發生的環境條件一緻,苗期形态相似,難以防除,危害極大。野燕麥的生長習性不僅與小麥相似,而且出苗不一緻,長勢兇猛,繁殖率高。成熟比小麥早。由一粒種子長成的野燕麥可有15一25個分孽,最多可達64個分菜;每株結種子410-530粒,多的可達1250-2600粒;種子在土壤中持續4-5年均能發芽,有的經過火燒和牲畜胃、腸後仍能發芽。與小麥相比,株高為小麥的108一136%。分孽相當于小麥的2.3-4,3倍。單株葉片數、葉面積、根數量相當于小麥的2倍,形成對小麥的強烈競争。小麥因野燕麥危害後,株高降低;分孽數減少,穗粒數減少,千粒重降低,導緻大幅度減産。在我國野燕麥發生嚴重的地區,小麥一般減産20一30%,重者達40-50%,更重者造成絕産。在小麥地,每平方米30-40株野燕麥的草害程度,每公頃造成300-600公斤損失,每平方米146株的嚴重草害情況下,導緻損失高達每公頃90O斤。據報導,田間野燕麥穗數每畝0一127.8萬個密度下,野燕麥穗數每增加1萬穗,小麥産量損失2.7公斤。

治理

除燕麥的化學試劑——燕麥畏,又名野麥畏等。

其特點:燕麥畏是一種選擇性芽前土壤處理劑。燕麥畏在萌芽通過土層時,主要由芽鞘或第一片子葉吸收藥劑,并在體内傳導,生長點部位最為敏感,抑制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芽鞘頂端膨大鞘頂空心,緻死燕麥不能出土而死亡;而出苗後的野燕麥,由根部吸收藥劑,野燕麥吸收藥劑中毒後,停止生長,葉片深綠,心葉幹枯而死亡。因為具有揮發性強,其蒸氣對野燕麥也有毒殺作用,施藥後要及時混土,在土壤中主要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适用作物主要是麥類,還有豆、甜菜等。

防治對象:單一為野燕麥。

使用方法:主要是在麥田使用。對麥較安全,在播種之前,将地整平用40%乳油150~200ml/666.7平方米,兌水30~40kg,均勻噴施于土表,也可混土撒施;播後苗前用40%乳油200ml/666.7平方米,兌水噴霧,施藥後立即進行淺混土2~3cm,以不耕出小麥種子為宜,或用40%乳油200ml/666.7平方米拌細土,撒施,但随施藥随澆水。

注意事項:該藥對燕麥的活性高,除草效果較好,播種前處理,以每666.7平方米施有效成分70~80ml,苗期和秋施處理以666.7平方米施有效成分80~90ml為宜,因其具有揮發性,需要随施藥随混土,如間隔4h後混土,除草效果顯着降低。播種深度與藥效、藥害關系很密切,如果小麥種子在藥層之中直接接觸藥劑,則也會對小麥産生藥害的。

經濟價值

藥物價值

性味和功用甘,溫。歸肝、肺經。補虛,斂汗,止血。用于自汗、盜汗、虛汗不止,吐血,崩漏。常用量15~30克。野燕麥全草功效基本同果實,用于吐血,血崩,白帶,便血,自汗,盜汗。常用量15~60克。比如血鑽野燕麥野燕麥提取物(水提物)、瑪咖粉、枸杞子(水提物)、黃精(水提物)黃秋葵黏液、刺五加、牡蛎蛋白質、沙漠肉苁蓉、西洋參、仙茅籽等。

飼用價值

燕麥草放牧利用時,由于其含糖量高,适口性好,植株高大,莖細,葉量較多,宜于收割後調制幹草。含粗蛋白質中等,無氮浸出物豐富,粗纖維含量中等同其他植物纖維來源相比,燕麥幹草的中性洗滌纖維的含量更低,并且比其他含更高中性洗滌纖維的幹草更為适口。燕麥幹草口味很甜,并富含高度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WSC≥15%,進口苜蓿一般在9%)燕麥幹草有近似黑麥草的含糖量,但更具有适口性和飼料價值,擁有“甜幹草”的美譽。刈割青飼用應在抽穗期,此時蛋白質含量高,産草量也較高;調制幹草可到開花期收割,能增加收獲量。栽培在肥沃的土壤上,管理條件好的每年可刈割3一4次,可收鮮草30-37.5t/ha。在株高20-25cm時開始放牧,一年後可放牧4-5次。種植後的第二年産草量最高,第四年生長勢明顯減弱,如管理不好則将完全消失。栽培要點燕麥草在南方可春播(3月),也可秋播(9月),在北方則多為春播(4月),用于短期草地(利用2-3年),為便于管理可用條播,行距15-25cm,播量30-45kg/ha。另外,燕麥幹草的鉀含量平均低于2%。這對于奶牛業主調配飼料的配份是相當重要。更低含量的鉀同時能降低因食用包括燕麥幹草在内的飼料而引起的産乳熱的風險。

在奶牛飼喂過程中,燕麥草和豆科植物紫花苜蓿的正組合效應也是不錯的,在奶牛日糧合理利用苜蓿草(豆科)與燕麥草(禾本科)這種正組合效應将會使粗飼料的利用效率得到最大提高。研究發現苜蓿草與燕麥草在瘤胃中的降解恰好能夠産生某些粗纖維分解菌生長所需要的異丁酸、戊酸以及小肽和氨基酸,通過刺激粗纖維分解菌的活性,從而增進奶牛對纖維性物質的消化率,并改善了瘤胃環境的生理參數(如枝鍊脂肪酸、瘤胃氨态氮等)。

奶牛日糧中添加燕麥草時瘤胃真菌的遊動孢子數目增加,苜蓿草與燕麥草組合易發酵的細胞壁成分町能促進纖維分解菌的集群,改善粗飼料的利用效率,并證明苜蓿草和燕麥草存在着正組合效應。所以,在奶牛日糧中添加燕麥草,既可滿足奶牛營養需要,提高奶産品品質,又可顯着提高奶牛對粗飼料的利用率。降低飼養成本。

品種鑒别

野燕麥生長在小麥和節節麥田裡,與小麥和節節麥形态相似,當确對小麥和節節麥的生長有很大的危害作用,因此在除草時鑒别分析野燕麥就顯得十分重要,一方面受就這種影響農作物生長的雜草除惡務盡,另一方面要防止将農作物一并除掉而影響産量。

鑒别分析

野燕麥與小麥和節節麥相比主要是它們的葉形比小麥窄細,葉莖處發紅。另外雀麥、野燕麥的葉子迎着光可見生着短絨毛,而小麥葉上無毛。這些禾本科雜草生長快,植株高,成熟早,将與小麥争光、争水、争肥,所以一定要除掉。

野燕麥鑒别特征:須根較堅韌。稈直立,光滑,高60~120cm,具2-4節。葉鞘松弛;葉舌透明膜質,長1~5mm;葉片扁平,寬4~12mm。圓錐花序開展,金字塔狀,分枝具角棱,粗糙。小穗長18~25mm,含2-3個小花,其柄彎曲下垂,頂端膨脹;小穗軸節間,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穎卵狀或長圓狀披針形,草質,常具9脈,邊緣白色膜質,先端長漸尖;外稃質地堅硬,具5脈,内稃與外稃近等長;芒從稃體中部稍下處伸出,長2-4cm,膝曲并扭轉。穎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縱溝,不易與稃片分離,長6~8mm。

上一篇:山玉蘭

下一篇:葡萄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