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機槍

重機槍

裝配有固定槍架的機槍
重機槍被美、英等國稱為“中型機槍”,是裝配有固定槍架,能長時間連續射擊的機槍。與輕機槍相比,重量重,槍架穩定,有好的遠距離射擊精度和火力持續性,能較方便地實施超越、間隙、散布射擊。[1]主要用于殲滅和壓制1000米内的敵集團有生目标、火力點和薄壁裝甲目标,封鎖交通要道,支援步兵沖擊,必要時也可用于高射,殲滅敵低空目标。重機槍由槍身、槍架、瞄準裝置三大分部組成。槍身重15-25公斤,槍身長1000-1200毫米,一般可高射與平射兩用,平射有效射程800-1000米,高射有效射程500米,戰鬥射速200-300發/分。
  • 中文名:重機槍
  • 詞性:名詞
  • 設計師:馬克沁
  • 解 釋:裝配有固定槍架的機槍
  • 有效射程:800—1000
  • 設計時間:1883年
  • 戰鬥射速:200—300發/分

作用

主要用于殺傷中遠距離有生目标、壓制火力點、射擊薄壁裝甲目标及低空目标。是步兵分隊的重要支援武器。在遠距離上有較好的射擊精度和火力持續性,能實施超越射擊和散布射擊。

構成

主要由槍身、瞄準裝置和槍架構成。

①槍身。為導氣式或槍管短後坐式,導氣裝置設有氣體調節器,可調節火藥燃氣流量以适應各種氣象、環境條件下的射擊。閉鎖機構多為槍機回轉式,也有的采用槍機偏轉式、中間零件偏轉式或滾柱閉鎖式等。通常采用連發擊發機構,射手控制射擊彈數,實施短點射(3~5發)、長點射(5~8發)或連續射擊。具有較高的理論射速,一般為600發/分。槍管皆選用耐熱、耐磨的優質合金鋼材料。供彈方式多采用彈鍊供彈,并配有大容量彈鍊箱。一般采用威力較大的機槍彈和特種彈,如使用穿甲、燃燒、曳光以及組合作用的彈頭,以增加對目标的毀傷效果。

②瞄準裝置。配有光學瞄準具和夜視瞄準具。為了便于修正橫風造成的射彈偏差,或對地面活動目标射擊,多數重機槍都有橫表尺。

③槍架。多用杆式三腳架,也有的用輪式三腳架。杆式三腳架較輕,便于長途轉移搬運,架杆可調節火線高和調正槍身。輪式三腳架雖然較重,但适于在平坦地形上近距離機動作戰。槍架可進行平射與高射狀态轉換。槍身經适當改造,可作車載機槍、航空機槍或艦艇機槍等。

發展

重機槍是輕武器發展史上出現最早的自動武器。

1884年研制成功第一挺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馬克沁重機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較著名的有法國M1914式哈其開斯機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較著名的有蘇聯DShK和美國M2HB重機槍。

早期的重機槍多采用水冷方式散熱,以減小持續射擊時槍管過熱對武器性能的影響,但因存在野戰供水困難、水蒸氣易暴露陣地、寒冷時水套容易結冰凍壞,以及中彈後漏水等缺點,後來改用氣冷或在槍管外壁加工出散熱槽、快速更換備份槍管等方法解決槍管過熱的問題。

随着戰場上裝甲目标的逐漸增多,中等口徑的重機槍威力日顯不足。戰後重機槍向大口徑化、車載機動方向發展,而攜行使用的中口徑重機槍則逐步被通用機槍所取代。典型的有中國1989年式12.7毫米重機槍、俄羅斯KORD12.7毫米重機槍等。

重機槍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威力更大的大口徑重機槍向車載使用發展;攜行重機槍盡量減重;緻力于新彈種的開發,研制具有穿甲、爆炸、燃燒等多種毀傷效應的彈藥,力求對有生目标和裝甲目标達到更好的毀傷效果。

中國

中國自19世紀晚期開始使用機槍,所使用過的機槍是五花八門,列強國家的機槍都能在舊中國看到身影。最早使用的是加特林重機槍,其後各省和各派軍閥都想方設法的引進或者仿造外國機槍,其中使用比較多的有馬克沁重機槍,德國MG08重機槍,以及法國生産的機槍,國民黨軍隊還仿制過美國的重機槍以及德國的MG15重機槍。在抗日戰争時期中國人民抗日武裝還繳獲過很多日本的92式重機槍。

53式機槍

1953年,我國開始仿制蘇式德普式機槍,生産出53式輕機槍與此同時還仿造蘇式SG-43重機槍生産了53式重機槍,并逐步成批裝備部隊。

1954年為增強部隊的野戰防空能力仿制前蘇聯德什卡M36/46式高射機槍,生産了54式12.7毫米高射機槍并大量裝備部隊。54式高射機槍裝備後,進行了多處改進:去掉原槍管上的散熱片;在槍管上增設提把,便于槍管更換;重新設計了輕型三腳架,取消防盾和兩個輪子,重量從127.5千克減少到53千克,并定名為65式高射機槍槍架;高射瞄準鏡增加了副尺,使瞄準範圍擴大了一倍,并取消了“兩用測距尺”,改用望遠鏡測距。

56式班用機槍

1956年,參照蘇聯提供的圖紙、技術資料及樣槍,又生産出56式7.62毫米班用輕機槍。該槍最大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800米,全槍重7.4公斤,戰鬥射速150發/分。1963年,對56式輕機槍進行了改進,生産定型56-1式輕機槍。

58式機槍

58式7.62mm連用機槍仿自蘇聯RP46 7.62mm連用機搶,于1958年生産定型,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閉鎖片撐開式閉鎖方式。58式機槍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閉鎖片撐開式閉鎖方式,彈鍊、彈箱供彈,将彈鍊供彈機構取下後,可換裝53式輕機槍的彈盤供彈;采用可更換槍管。

67式機槍

經過十幾年的仿制過程後,北京工業學院、人民解放軍軍械研究所與有關軍工廠于1967年聯合研制成功一種輕重兩用機槍,命名為1967年式7.62毫米通用機槍或稱67式輕重兩用機槍。它是新中國自行研制并大量裝備軍隊的第一種機槍。在該槍基礎上,此後又推出性能更優的67-1式和67-2式通用機槍。它們伴随步兵戰鬥,能對付地面有生目标、薄壁裝甲及低空飛行目标。機槍上的瞄準裝置可平射、高射,也能在夜間使用。1967年-2式7.62mm機槍

81式機槍

81式7.62毫米輕機槍是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個班用槍族中的輕機槍,它與81式自動步槍構成班用槍族,有65個零件通用。1981年設計定型,大量裝備部隊,81式機槍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閉鎖方式為槍機回轉式,擊錘回轉式擊發機,可以半自動單發和連發射擊;采用75發彈鼓供彈,其攻彈具能夠與81式自動步槍的30發彈匣互換。

QJZ89式機槍

QJZ89式12.7毫米重機槍是我國第一種以平射為主的大口徑重機槍,現已陸續裝備部隊。該槍首次采用槍管短後坐-導氣式混合式自動原理;機頭回轉閉鎖機構,供彈系統采用環型杠杆傳動機構;槍架采用球形鉸鍊結構;配有白光瞄準鏡和微光瞄準鏡。

77式高射機槍

77式12.7毫米高射機槍是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種高射機槍,1977年設計定型,1980年生産定型,大量裝備部隊。 該槍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氣管直吹式導氣裝置;短閉鎖片強制閉鎖和滑脫開鎖式閉鎖機構;采用卡将機身與槍架連接;采用60發開式彈鍊節/箱供彈,實施連發射擊;平射瞄準具為準星照門式,立框式标尺,高射瞄準鏡為間易光學縮影環形瞄準鏡,放大倍率為2倍。

85式高射機槍

85式12.7毫米高射機槍是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二代高射機槍,1985年設計定型,大量裝備部隊。85式高射機槍是在77式高射機槍的基礎上簡化機構,進一步減少質量而成的,兩者核心部件和性能基本不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