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佚

輯佚

漢語詞語
輯佚是對以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它存世文獻中的已經失傳的文獻材料加以搜集整理,使已經佚失的書籍文獻,得以恢複或部分恢複的行為。通過輯佚得到的文獻,稱為輯本或輯佚本,研究輯佚的曆史、方法、原則和其他相關問題的學科,稱為輯佚學。
    中文名:輯佚 拼音:jí yì

釋義

輯錄散佚的有關資料。

出處

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五編第一章第六節:“他們利用自己在文字、音韻等學科方面的成就,對儒家經典和諸子史籍進行了注疏、辨僞、校勘、輯佚等工作,作出了不少成績。”

郭紹虞《<宋詩話輯佚>序》:“把唐宋已佚的各種詩話,采集編訂,使昔人輯佚的範圍更為廓充一些。”

史料記載

輯佚有廣義、狹義之别。狹義輯佚,單指輯佚書。廣義輯佚.有輯佚書、輯佚文、輯佚詩、輯佚書目。從輯佚的對象特點分類,輯佚可分成6種類型:輯集亡佚之書、輯補缺佚之書、輯校脫佚之文、輯拾漏佚之篇、輯彙散佚之篇、輯錄佚時書目。輯集亡佚之書。簡稱為輯佚銘、即以“全佚之書”輯佚活動。

如:西漢劉向、劉歆父子,在整理漢存圖書文獻的基礎上,劉向撰成《七略》、《别錄》20卷,《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尚著錄,宋代以後諸家書目不再著錄,知其唐代尚存,唐宋間亡佚,逐成全佚之書,然亡佚之前,流傳下來的某些書曾引錄過《七略》、《别錄》的某些篇段,人們按一定的方法、原則,據而佚出,整理排比成冊。

這種以全部亡佚之書為對象的輯佚活動就是輯佚帽,被輯出的佚也稱為輯佚書。在版本學中,這種輯佚成書者被統稱為“輯佚本”或“輯本”。據文獻記載.清代以來,《七略》、《别錄》有洪頤惶、嚴可均、馬國翰、顧觀光、姚振宗、閩浚又如;《申子》,戰國·申不害撰。

《漢書·藝文志》著錄為6篇‘,兩《唐書》經籍、藝文志苔錄作3卷,宋代語家書目均不見載,學者認為其亡佚約在南宋間。然其書之快文,《群書治要》(唐·官修)所載《大體篇》尚完善‘又《意林》(唐·馬總)、《藝文類聚》(唐·官修)、《太平徹覽》(宋·官修)等書多載其恢文。清人馬國翰、嚴可均、黃以周、王仁俊等有輯本。

又如:《屍子》,戰因,屍校挨,《漢書·藝文志》著錄為20篇”,《宋史·藝文志》著錄僅存l卷,南宋《中興館圖書目》隻存2篇(台為1卷),活人孫星衍輯本《序》稱,是書到南宋全書散佚。清人汪繼培、章宗源、孫星衍、任兆以等有輯本。右列舉之《七略别錄》)、《屍子》均為全快之書家輯本皆為輯集亡怯之書也。

如:《墨子》,《漢書·藝文志》吾錄為71篇‘,今存兩種版本.—·是《道藏》本53篇,—“是《四庫全書》本63篇。《四庫全書簡明日錄》:“原書七十一篇,今佚八篇。”2故清末孫冶讓據詣家所引《墨子》語,凡傳本不載之文逐一輯出.成《墨子佚文》,附《墨子間訪》後。

宋無以前舊籍,傳本頗多殘缺,後入難窺其全。故宋明以來,輯補缺佚之作頻出。清修《四庫全書》時,據《永樂大典》所引,輯補宋代夏促《尚書詳解》、李烹《續資治通監長編》、王堯巨等《崇文總目等29餘種。《四庫全書簡明日錄》的《尚書詳解》提要雲;“原書殘網,今從《永樂大典》補完”,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言之更詳:“淳熙間麻沙劉氏書坊有制版.世久無傳。今惟存護帖,脫誤孔多。浙江采取之本,皮書《堯典》至《大禹謹》全網,周書陰《泰曾》中、《泰誓》、《牧曾》三篇,又網《泰誓》之末簡,謹以《永樂大典》參校,惟《泰誓永樂大典》亦網,無從校補外,其餘所載,尚并全文,備據以補輯,複成完帳。”

”右列《墨子》、《莊子》、《尚書詳解》諸書,世存皆殘缺之本,諸家據他書所引輯補缺佚之文.或獨立單行,或補入傳本,然告輯補缺佚之豐也。獨立單行吉易知.補入傳本吉非詳查不可得輯校脫俠之文,即以有“佚脫之文”的文獻為對象的輯佚活動。

“夥脫之文”前已言及,即原書似乎完存,然與他書引文相比勘卻有股簡、缺句的現象。輯校脫佚就是将所脫之簡文、所缺之文句,逐一輯出并獨立成篇。在校助學中,這類俠文被稱之為“脫文”.其補脫稱之為“校補”。輯佚學中的“輯校脫佚”與校助學中的“校補”雖是同一事。

然:者表現形式不同。不同之處有二:一是“校補”是“一字不厭”,而“輯校暇佚”則以句、段以上文字單位為限。二是“校補”每得脫文.多入原書缺脫之處,附以校記;而“輯校脫佚”則是每得佚暇之文句、篇段,不是直接補入原書,而是另行或附存。二是“校補”可據他書,也可據同書異本,而“輯校脫佚”則是必據他書.不據同書異本。

如:《外卿新書》(即《荀子》).西漢劉向校定本為33篇,今傳本也33篇.似無俠缺。然清人王念孫《讀書雜志·荀子補遺》中,有《荀子佚文》一篇,據《文選注》、《太平禦覽》等輯得《荀子》脫佚之文4段,凡12字。如:韓子》(即《韓非子》),《漢書·藝文志》著錄為55篇。

今傳本也作曆篇,似無佚缺。然潔人王先慎《韓非子集解》曰:“史志所載《韓子》五十五篇,與今傳本台,似無殘脫,而佚文不下百餘條”.并輯得《韓非佚文》20餘條。清末王仁俊《經籍佚文》中有《韓非子佚文》,又據《淮南子》、宋人薛據子集語》輯得2條。

如:《魏書》,宋南渡後就有缺貞,清人嚴可均《全後魏文》卷二八載《劉芳支書百樂事》’篇。輯自《魏書·樂志》,實得義僅一行十數字,注雲:“原(《魏書“樂志》)有閥頁。”清人盧文始《群書拾補·魏書校補》也稱此頁已“無從考補”,僅據《通典》得16字而已。實際上,《冊府元龜》卷五六O完存此頁全文,一字無缺,陳垣先生據而輯補之。

輯拾漏佚,即以全集性的詩文總集、别集之外的“漏佚之篇”為對象的輯快活動。“佚漏之篇”前己言及,即斷代、通代詩文總集(非選集)和個人别集(全集)漏收、棄收和末結集者的散佚之詩文。輯拾漏佚就是将“佚漏之篇”逐一輯出,或單獨别行,或結成新集,或附于舊集。

如:北宋王安石的dI陸川先生文集》(南宋龍舒刻本題《王文公文集》),北宋薛昂編輯為百卷,含文明卷,詩詞44卷,是為王安石之全集,流傳至今。然百卷之外,薛氏漏收之詩、詞、文等佚篇頗多,散見于北宋以後其他各類文獻之中。活人張清刻南宋李望《王荊公詩箋注)50卷,

較薛氏輯編之《王文公文集》收詩多72首;清末陸心源又輯拾得佚成6I陸川集補》l卷,刻人《群書校補》中;羅振玉又刻日本人輯們吃川集拾遺》1卷,得漏佚之詩、文47篇,今人唐圭酵編《全宋詞》,所得王安石詞,在諸家之外仍有增益。1959年中華書局重印6I陸川先生文集》時,将諸家輯拾漏佚之篇4種,彙為臨川集補遺》1卷,附存書後。

如:清康熙朗所編《全唐詩》900卷,本欲盡收有唐一代近三百年間之詩歌,共得2200餘位作者詩歌48900餘首,是為斷代之詩歌總集。然輯拾《全唐詩》漏佚者:(I)日本人上毛河世甯輯《全唐詩送》3卷“。

⑵令人王重民先生據敦煌文獻輯拾而成《補全唐詩》,得詩97首,殘詩3首.附存4首。⑶王先生又有《效坦庸人詩集殘卷》,其在“說明”中說:“

《殘卷》存《全唐詩》未收的庸人詩72首,作者是唐中期在民族戰争中被吐蕃俘虜到效煌的兩位漢人,一位詩人叫馬雲奇,另一位拴氏已不可考。咽⑷孫望先生有《全唐詩補逸》之作。

⑸童養年先生有《續補遺》之成。右舉4家5種,皆是對《全唐詩》這部斷代詩歌總集所做的輯拾漏佚之作,1982年中華書局将其合成《全唐詩補逸》20卷出版,共得漏佚之詩830首,殘句86,涉及作者242人。此後,王重民先生尚有《全唐詩拾遺》”遺作發表;陳尚君先生有《全唐詩補編》(三冊)出版”。

右列舉們腦川集補》、6I腦川集補遺》、《全唐詩補逸》、64L全唐詩》、《全唐詩拾遺》、《全唐詩外編》等,均屬輯拾漏恢*至于有意棄收而成為集外佚文者也不少。

棄收的原因很複雜,但總結起來主要有三:一是出于某種政治考慮而棄;二是詩文有矢“雅觀”,編者考慮作者的聲名而棄;三是莎寫者因其繁,刊刻者謀之利,選本者存其桔等,皆删棄也。

現代意義

從現存文獻中輯錄已經散佚的文獻,以求完全或部分恢複散佚文獻原貌的古籍整理工作,簡稱輯佚。中國古代常用“鈎沉”一詞指代輯佚工作。輯佚是古籍整理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輯佚一般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原書尚存,但有短缺,從其他記載中輯錄補充;二是原書已佚,而在他書中尚有全書或片段保存,可據以鈎沉重現或輯錄複原。

古書在流傳過程中,由于受到天災人禍以及書籍本身的内容質量、傳播方式、載體性能等因素的影響,部分散佚,或者全部亡佚。

中國西漢所編《漢書·藝文志》中記載的書籍,用唐代所編《隋書·經籍志》加以核對,已經亡佚了百分之六、七十,以後各代書籍亡佚失傳的情況與此相類,為了保存文獻,充實史料,輯佚工作便應運而生。

開展輯佚工作需要根據目錄著作了解古書的存佚殘缺,需要通過辨僞來考證輯錄文獻的真假是非,需要通過版本和校勘來審訂所輯字句的異同多寡和是非得失。

因此,輯佚工作需要運用目錄學、辨僞學、版本學和校勘學多方面的知識。用以輯佚的資源很多,主要有類書、總集、方志、古注、金石以及新出土的古代文獻等。

劉鹹炘在《輯佚書糾缪》中提出輯佚中“漏、濫、誤、陋”四大弊端:輯錄而不遍檢全書稱為漏;本非佚文而指鹿為馬稱為濫;不審時代,據誤本、俗本稱為誤;不辨體例,不考源流稱為陋。可見,輯佚工作需要有廣博的古典文獻的基礎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