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式服務

跪式服務

謙卑的方式去服務
跪,一直以一種顯示尊卑的形式存在着。封建專制時代,大臣見皇帝要下跪,小官見大官要跪,百姓見官老爺要跪……所以曆來有“男兒膝下有黃金,上跪天地,下跪父母”之說。國人向來不恥下跪,所以毛主席才要在開國大典上莊嚴的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然而反觀當代,下跪似乎不僅不再是恥辱,反而成了勇敢的代名詞,員工可以為完不成業績下跪,市長可以跪市民,失主可以跪小偷……在跪了五百年的秦桧都站起來的時候,國人們卻齊刷刷的跪了下去。中國人民不是已經站起來了嗎?下跪,在金錢社會的拜金主義浪潮中又光鮮複辟了。跪式服務就是謙卑的方式去服務,印證服務行業的一句老話:顧客就是上帝。[1]
    中文名:跪式服務 類型:一種服務方式 類别:服務生、保姆的跪式服務

下跪的經濟學解讀

理性預期

本文分析的邏輯起點是理性預期經濟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我們除了有面子文化等之外,還有下跪或跪拜的文化。在傳統中理性預期經濟人是隻跪拜天與地、祖宗的牌位、父母高堂,或者以天地君師為序。此謂男兒膝下有黃金。與面子文化相呼應,最大的屈辱就是向他人下跪,特别是不符倫理綱常和等級秩序的舉止。跪拜行為本身包含有個人效用或收益最大化的理性預期在内。

曆史沿革

因跪拜引發的禮儀之争,清朝皇帝與大英帝國外交使團之間還發生了一場外交風波。英國使團不遠萬裡漂洋過海來到中國通商,自然是一個理性預期經濟人。而大清皇帝不僅是理性預期經濟人,還是一個禮儀人。英國使團馬卡羅尼堅持用晉見本國女皇單腿着地的方式與中國皇帝會面。清朝皇帝卻堅持以來者本國大臣雙腿着地接見英國使團。最終以清朝皇帝的阿Q精神勝利法宣告結束。

曆史進入到改革開放的年代,湖北武漢餐飲業出現一股跪式服務風。武漢一些女大學生聲稱隻要收入可觀,願意對客人采用跪式服務,這也是一種理性預期經濟人的表現。

山東曾發生一貪官為避免東窗事發,向舉報人下跪的醜聞。如果下跪與痛哭流涕可以保住官位,事後灰色收入就會源源不斷,這一點尊嚴成本就可以忽略不計。也可以歸入貪官的沉澱成本之列。隻要查處的概率極低,同樣會實現收益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這位貪官也是一個典型的理性預期經濟人。

專家觀點

馬克思認為,在全部市場交換中有一些商品屬于隻有價格而無價值之類。像尊嚴、貞操、愛情等等。跪式服務是一種勞務,它有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