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雪

費雪

貨币數量說的數學形式
費雪是一種貨币數量說的數學形式,是反映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關系的方程。古典經濟學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展起來的貨币數量理論,是一種探讨總收入的名義價值如何決定的理論。因為該理論揭示了對既定數量的總收入應該持有的貨币的數量,并且認為利率對貨币需求沒有影響。20世紀初,美國經濟學家、耶魯大學教授歐文·費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貨币的購買力》一書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該式也可以表示成P=MV/T。式中,M表示一定時期流通中貨币的平均數量;V表示一定時期單位貨币的平均周轉次數即貨币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和勞務價格的加權平均數;T表示商品和勞務的交易數量。
  • 中文名:費雪方程式
  • 外文名:Fisher equation
  • 别名:
  • 表達式:MV=PT
  • 提出者:費雪
  • 适用領域:
  • 應用學科:貨币
  • 作者國籍:美國
  • 所屬學科:經濟學

方程意義

貨币主義者之所以人格如此分裂,原因還在于其理論本身的缺陷。費雪方程式作為貨币主義理論大廈的地基,本身是失之于粗糙的,建築在這樣一個有缺陷的方程式基礎上的理論大廈,就難免會出現搖擺不定的情況。

MV=PT這個公式當中,M是指貨币總量,V是指貨币流通速度,P是指商品的平均價格,T是指總交易商品量。

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公式中的四個變量都是虛構出來的,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

我們先看P,商品的平均價格,這是什麼意思?一筐蘋果和一次性交易和一套房子和一堂數學課的平均價格,這是什麼意思?這樣的統計有何意義?這種平均價格能說明什麼問題?這種“平均價格”存在嗎?不但一筐蘋果和一次性交易和一套房子和一堂數學課的平均價格不存在,而且一筐在北京出售的山東蘋果和一公斤在四川出售的陝西蘋果也不存在平均價格,一筐3月29日在北京出售的山東蘋果和3月27日在四川出售的一斤陝西蘋果也不存在平均價格。而費雪方程式試圖将天下所有時間、空間發生的五花八門的交易計算一個平均價格,這個平均價格到底有什麼意義?

我們知道,即便是一個“單一商品”,其平均價格也沒有什麼參考意義,比如有人告訴你2009年全國的“平均房價”是3000元/平方米,這個數字有什麼意義嗎?即便是2009年北京的“平均房價”也沒有什麼意義。更何況是“全國的所有時間、空間交易的所有的商品”的平均價格,這個東西是根本無法計算的。

還有這個T,總交易商品量,如前段所述,我不知道這個總量是如何加總的,一筐蘋果+一堂數學課+一套房子等于什麼?

詳細介紹

我們來看公式的左邊。M即貨币總量,即便是在流通單一貨币的情況下,我們也很難界定貨币的邊界在哪裡,現代銀行學用M0、M1、M2、M3這些概念來劃分不同的貨币的邊界,那麼所謂的“貨币總量”到底是指什麼?現鈔、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信用卡、國庫券、糧票、布票、商場代金券、銀行彙票、債券……這個貨币總量到底指的哪些?如果是M2,那麼現鈔和定期存款、債券、彙票顯然不能簡單加總,一塊錢現鈔加上一塊錢彙票不等于兩塊錢。如此看來,貨币總量也是一個無法計算的東西。

至于V即流通速度,這更是一個模糊的比喻。對于貨币來說,并不是一個存在于經濟體當中的簡單流動着的東西,所有的貨币都是被某個人所持有着。每一張鈔票都可能在某天從一個人的現金持有變成另一個人的現金持有,有時候間隔時間長,有時候間隔時間短,但是在任何一個時間,貨币總是由某個人所有。個人對現金持有量的決定構成了購買力的根本因素。個人有持有貨币的偏好,而個人持有貨币的需求是在微觀層面發生變化,這種變化不會以同等程度同時發生在所有人身上。

貨币量的變化以及對貨币需求的變化不會同時影響所有人持有貨币的價值判斷。也就是說,社會“總的貨币流通速度”是一個虛構的概念。

也就是說,當貨币量發生變化的時候,不同商品的價格不會同時和同等幅度受影響,不會存在所有商品價格以同樣比例上升和下降的情形。在通脹情況下,新增貨币量到了最初受益人手裡,每個受益人的偏好不同,其反應也不會相同,他們為他們想要的商品或服務支付更多的貨币,這就使得相關的商品和服務價格上升。

如果這個錢到了我手裡,我就會先辦個美國公民身份,在美國加州海岸、紐約等地買幾萬棟别墅,然後買幾千輛車,或者買下谷歌公司,買下鉛筆社,這就會造成這幾個地區别墅價格和汽車價格上漲,造成谷歌和鉛筆社股票價格上漲;如果比如到了美國财政部手裡,他們可能首先用來支付伊拉克和阿富汗戰争的支出,那麼武器、軍備物資、軍人工資的價格就會上漲,而其他與此無關的商品和服務則維持不變,甚至下降。這種下降是由于市場上多數人的收入此時并沒有上升,但卻要為那些首先被通脹波及的商品,支付更高的價格。

通貨過程

費雪方程式分析和研究了貨币量M流與通貨膨脹的關系,以及超額貨币供應的影響。

這種通貨膨脹引起的價格變化過程,是從一種商品擴散到另一種商品,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失去其動能。這種貨币累進擴散貶值的過程,改變了不同群體的收入和财富。在社會中形成了受益群體和受損群體。隻要通脹繼續,财富從一個群體轉移到另一個群體的過程就不會停止。而在通貨膨脹所形成的新“平衡”中,價格也不會簡單地是以前價格的某個倍數,每鐘商品的漲價程度也不相同。

也就是說,不存在一個“總的貨币流通速度”,在通脹的擴散過程中,每個環節的貨币流通速度都是不同的。

通過對費雪方程式的分析,我們知道,貨币量的變化與價格變化之間并沒有一個恒定的關系。米瑟斯在《貨币、方法與市場過程》中就認為“費雪方程式認為貨币單位購買力與貨币量成反比,這個假定是武斷和錯誤的。”

米瑟斯認為建構在費雪方程式之上的貨币主義的錯誤在于:試圖通過控制“貨币總量”來穩定貨币的購買力,米瑟斯認為這是徒勞的。比如貨币主義者認為,如果發生了通脹,那麼就收縮銀根,用同等程度的通縮來抵消通脹的危害;相反,當通縮時,就發行貨币,使得貨币的購買力保持穩定。然而,這種“宏觀調控”的不靠譜之處在于,通脹的危害,即對經濟結構的破壞已經發生,這種破壞已經成為過去,如果繼續通過“貨币政策”來調控,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隻能是對經濟體造成第二次破壞。

米瑟斯就說過,他們沒有意識到,采取這樣的方法,他們并沒有取消第一次變化的社會性效果,而隻是簡單地加上了一次新變化的結果。這就像某人已經被汽車碾過而受傷,讓汽車從相反方向再碾一次,不會對上次的慘劇有所補救。

與劍橋方程的關系

劍橋方程式與費雪方程式兩者在形式上基本相同,但二者在研究方法上、内容上卻有本質的區别;

(1)對貨币需求分析的側重點不同。費雪方程式強調貨币的交易手段職能,側重于商品交易量對貨币的需求;劍橋方程式強調貨币作為一種資産的職能,側重于收入y的需求。

(2)費雪方程式側重于貨币流量分析,劍橋方程式側重于貨币存量分析;

(3)兩個方程式對貨币需求的分析角度和所強調的決定貨币需求因素有所不同。費雪方程式是對貨币需求的宏觀分析,劍橋方程式是從微觀角度對貨币需求進行分析。

馬歇爾和庇古不僅僅将交易水平和影響人們交易方式的制度作為研究人們持有貨币的關鍵要素,還探讨了貨币作為财富的一種被人們選擇所持有的原因和對貨币需求量的影響。既然貨币被人們選擇所持有,就不能排除利率的影響。但總體來說,劍橋方程式和費雪方程式差異很小,體現了貨币中性論,即經濟中的實物經濟和貨币經濟的“二分法”思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