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姓

譚姓

姓氏
譚姓,中國姓氏之一,相傳周初大封諸侯時,譚國為姒姓諸侯國,被封于譚國(今山東省章丘市西)。到了春秋初期,齊桓公稱霸諸侯,于周莊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譚國。譚國國君譚子逃亡到莒國(今山東莒縣)。而留在故國的子孫就以國為氏,稱譚氏,史稱譚氏正宗。
  • 中文名:譚姓
  • 外文名:
  • 得姓方式:
  • 得姓始祖:
  • 主要郡望:
  • 主要堂号:
  • 所屬國家:中國
  • 起源時代:周
  • 起源地:山東濟南
  • 姓氏排名:65
  • 拼音:Tan Xing
  • 常見地:山東、湖南、廣東
  • 姓氏名人:譚綸、譚廷襄、譚嗣同

曆史發展

姓氏起源

來源一

出自姒姓。相傳堯時中原洪水泛濫,堯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結果失敗了。據說鲧的妻子夢食薏苡,醒來後有了身孕,生下了禹。舜即位後任用鲧的兒子禹治水,禹采用疏的方法,結果成功了。禹治水成功後,舜賜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諸侯時,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西),爵位為子。春秋初期,齊桓公稱霸諸侯,于周莊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譚國。譚國國君之子逃亡到莒國(今山東莒縣)。子孫就以國為氏,稱譚氏,史稱譚氏正宗,是為山東譚氏。

來源二

出自古代西南少數民族。據《萬姓統譜》的考證,巴南(今雲南、貴州一帶)六姓有譚氏,自稱盤古的後代,望出弘農,是為雲南、貴州譚氏。

來源三

源于瑤族,出自瑤族始祖盤瓠,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萬姓統譜》的考證,巴南(今雲南、貴州一帶)六姓有譚氏,自稱盤瓠之後,望出弘農。

史籍《姓譜》記載的“巴南大姓有譚氏”,在《萬姓統譜》中也有記載:“巴南大姓有譚氏,碌瓠之後,望出弘農。”望出弘農的意思是指譚氏的望族居住在弘農郡,弘農郡即今河南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陝西洛水、社川河上流、丹江流域的地區。碌瓠也可寫為盤瓠,又稱盤王,是流傳于湖南、貴州、雲南、廣西、廣東、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區瑤、畲、苗族等少數民族的英雄祖神。

來源四

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塔塔兒氏,源出元朝時期成吉思汗的世仇部族塔塔兒部,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塔塔兒部被成吉思汗剿滅後,一部分族人遷入遼東地區,分别融入滿族、鄂倫春族,滿語為Tatar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譚氏、戴氏等。

⑵.蒙古族坦開氏,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ankai Hala。清中葉以後所冠漢姓皆為譚氏。

來源五

談氏有避諱改姓譚氏。又據《萬姓統譜》所載,譚氏有避仇去言旁為覃,今嶺南(泛指五嶺之南,大緻相當今廣西大部分地區。)

來源六

源自偃姓。亡後,偃姓為避戰亂,其中一支遷徙至蜀,一支遷徙隊改姓譚。

遷徙傳播

譚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十五位,屬于大姓系列,人口約四百五十五萬三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28%左右。

譚氏發祥地在今山東省境内,漢朝前後,譚氏族人發源于北方,也繁衍于北方,主要以山東、河南分布最為廣泛,故譚氏望族也系出此兩省境内。

公元前684年,齊國吞并譚國。譚國國君由山東北部逃到東南部的莒。留在故國未走的譚國人,便以國為氏,繼續在山東北部生活,繁衍後代。期間有一部分譚氏族人沿着東海岸到達了吳越地區。

漢朝時,譚氏“望出弘農”的局面已經基本奠定。整個西漢、東漢時期,北方譚氏族人的分布及播遷特征是:源于北方,衍于北方,以山東、河南地區分布最為廣泛。西漢時期,漢哀帝時尚書令姓譚,漢元帝時有譚氏人任太仆,漢平帝時有譚氏人任朔方太守,這些是譚氏族人在西漢朝廷為官的情況。其間,西漢還有一位公主的女婿也姓譚,由此可見,譚氏族人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成為顯姓了。

魏、晉、南北朝之時,北方戰亂頻仍,譚氏族人也同其他士族一樣大舉南遷以避戰亂。這次南遷導緻譚氏族人由一個典型的北方姓氏,變成了較典型的南方姓氏。此後,曆代譚氏族人多以南方分布為主,其中以今湖南及其四周各地最為稱盛。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譚氏族人在南邊的吳國已成顯姓,有的還擔任了吳國的軍事将領。據史籍《三國志·魏書》記載,曹魏明帝年間,王基擔任尚書,後來到荊州(今湖北襄陽)任刺史,又做了揚烈将軍,帶兵攻擊孫吳國。

零陵郡的譚弘寶家族四世同堂,已是人丁興旺的大家族了。當時的零陵郡地處湘南,包括今天從湖南湘鄉到零陵一帶直至廣西桂林以北的大片地區,而譚氏則主要居住在湘鄉零陵一帶。 到了梁武帝時期,譚氏族人在廣東始興(今廣東始興)已成顯姓。 隋、唐兩朝以前,由譚氏族人的播遷情況可以看出其由北向南的遷徙的簡要曆程。 譚氏族人在隋唐時期主要分布于山東、河南、江西等省。唐玄宗時期(公元712~742年),山東一部分譚氏人因戰禍頻繁,無法立足,便開始南遷。他們起初遷往河南,後來輾轉來到江西等地,最後落腳于湖南。

至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與混亂,造成了曆史上“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公元十世紀中葉,中國曆史的發展出現了建立以漢族政權為主的封建統一政權的趨勢。河北大名譚延美家族便是在這種混亂而至統一的過程中興盛起來的。

宋、元時期,譚氏族人主要分布在今廣東、江西、湖南三省。

明、清時期,譚氏族人已遍布大江南北,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蘇、湖南、廣東、江西、四川、山東、雲南等地。 清朝時期,譚氏族人播遷出現新特點,這一時期,譚氏族人在國内的播遷基本完成,大江南北,長城内外,都有譚氏族人分布,于是,譚氏族人把新的發展點着眼于國門之外。據載,此時有閩、粵譚氏族人遷至東南亞,僑于新加坡等國。

如今,譚氏族人以湖南、廣東、四川、湖北等省為多,這四個省的譚氏約占全國譚氏人口的65%以上。

人口分布

曆史上的遷徙與分布

先秦時期,譚姓活動于山東和河南地區。曆經秦漢晉南北朝,譚姓已經繁衍到各地。唐朝時譚姓已是湖南的著名大姓,而且其主體也由北方移入了華南地區。唐宋元之際的幾次大移民和民族的融合,南部譚姓不斷地得到充實和發展,形成了典型的南方姓氏。明清時期,山東地區向東北的移民,以及清滿洲八旗漢化過程的加速,形成了膠東和遼東兩半島的譚姓群。最終造就了當代我國南北譚姓分布的局面。

宋朝時期,譚姓大約有23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3%,排在第六十七位。譚姓第一大省是湖南(不計算周邊地區),約占全國譚姓人口的59%。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廣東,這兩省譚姓大約占全國譚姓總人口的75%。其次分布于江西、四川、山東、河北、湖北,這五省的譚姓又集中了22%。全國形成了以湖南為中心的湘、粵、贛、川譚姓大聚集區。

明朝時期,譚姓大約有26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6%,排在第七十八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譚姓人口增長低于全國人口的增長。明朝時期,湖南仍為譚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譚姓總人口的25%。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廣東、四川、江西,這四省譚姓大約占譚姓總人口的75%,其次分布于湖北、江蘇,這兩省的譚姓又集中了14%。宋元明期間,譚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向西遷移。全國仍以湖南為中心,形成了湘、粵、川、贛譚姓大聚集區。

當代分布與圖譜

當代漢族譚姓的人口已有370萬,為全國第五十七位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37%。從明朝至今譚姓人口由26萬增加到370萬,增長了14倍多,譚姓人口的增長速度高于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譚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上升的态勢。譚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廣東、四川三省,大約占全國譚姓總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重慶、廣西、湖北、山東、遼甯、安徽,六省市的譚姓又集中了29%。湖南為譚姓第一大省,大約占全國譚姓總人口的22%。

全國重新形成了湘粵桂、川渝鄂兩大塊譚姓聚集區。在近600年期間,譚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别,尤其是流動方向由東部向華中、華北和四川的回迂已經大于由北向東南的遷移,同時,向東北的移民已經成為重要的流動方向。譚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譚姓在中西部和南部地區是較常見的姓氏之一。

在湘粵桂渝、貴州大部、四川東部、雲南東端、鄂贛大部、内蒙古東北角、黑龍江西北角,譚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54%以上,中心地區高達1.8%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4.2%,居住了大約59%的譚姓人群。在雲川大部、貴州西部、海南、福建大部、江西東北、湖北北部、安徽大部、河南南部、陝甘南部、甯夏、青海東南、山東東部、遼甯大部、吉林、黑龍江西部、内蒙古東部,譚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8%一0.54%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7%,居住了大約28%的譚姓人群。

姓氏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濟陽郡:晉惠帝時分陳留置郡,治所在洛陽。相當于今河南蘭考東境、山東東明南境。

齊郡:西漢時改臨淄郡置郡,治所在臨淄(今屬淄博市)。相當于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

弘農郡:西漢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郡。置所在弘農(今河南靈寶北)。相當于今河南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陝西洛水、杜川河上遊、丹江流域。

堂号

“善斷堂”:唐憲宗時候,譚忠為燕的牙将,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這時朝廷派大軍越過魏國去伐趙。魏牧田季安要興兵,譚忠說:“不可!如果興兵,就是對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納了他的話,按兵不動。譚忠又說服燕牧劉濟出兵幫朝廷伐趙,連克趙城饒陽、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譚忠善斷。另外還有“濟南”、“弘農”等堂号。 

端潔堂:典自宋朝譚世勣。譚世勣,長沙人,字彥成。官至禮部侍郎。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逼宋欽宗幸其營,譚世勣為随駕大臣。張邦昌僭位,責令出仕,譚世勣稱疾不出,絕食而死。後贈端明殿學士,谥端潔。後人用“端潔”作為堂号,以紀念這位節操高潔的譚氏先人。

濟南堂:以望立堂。

弘農堂:以望立堂。

濟陽堂:以望立堂。

世德堂:以望立堂。

六升堂:資料有待補充。

雙桂堂:資料有待補充。

壹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源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倫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思親堂:資料有待補充。

善斷堂:資料有待補充。

敬愛堂:資料有待補充。

福蔭堂:資料有待補充。

笃親堂:資料有待補充。

煥榮堂:資料有待補充。

念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文元堂:資料有待補充。

端平堂:資料有待補充。

懷裕堂:資料有待補充。

家譜文獻

望仙譚氏宗譜,著者待考,明萬曆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武進毗陵缸巷譚氏宗譜,(清)譚廷魁等修,清光緒十年(公元188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蕭山蕭邑譚氏宗譜十二卷,(清)譚鳴春等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敬愛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嘉興嘉興譚氏宗譜十卷,(清)譚子性、譚光熙等重修,清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手抄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北新洲譚氏宗譜四卷,(民國)譚仁恺、譚仁良等創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市三店鎮沙畈村。

江西南豐譚氏續修族譜二十卷,首一卷,(民國)譚承元等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南長沙善化譚氏續修族譜十卷,首三卷,(清)譚宗鍠等纂修,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福蔭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長沙譚氏續修族譜二十卷,(民國)譚修功、譚修齡纂序,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宏農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長沙硃塘茅圖峙譚氏九修族譜二十四卷,(民國)譚善譯纂修,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思親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南甯鄉譚氏族譜十卷,(清)譚明沁、譚顯谟纂,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雙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今僅存第二卷。

湖南茶陵譚氏續修支譜六卷,(清)譚萬隆、譚緻聲修,譚元泰纂,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潭湘西譚氏支譜十六卷,(清)譚繼、譚作州纂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六升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南湘潭學前譚氏三修支譜十一卷,首一卷,(清)譚鶴亭、譚哲堂修,譚襄甫、譚慎堂纂,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卷首。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潭湘潭學前譚氏支譜十五卷,(民國)譚修晟、譚成意等纂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笃親堂鉛印本十五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湖南湘潭中湘段西塘譚氏續修支譜六卷,(清)譚學知纂修,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煥榮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湖南湘潭譚氏家譜十六卷,(清)譚系均、譚系瑩纂修,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湖南湘潭潤子塘譚氏七修族譜十六卷,(民國)譚茳墀等纂修,譚曙峰等主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南湘潭中湘譚氏續修族譜七卷,(民國)譚本芳、譚本傑主修,譚本琪總纂,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濟美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圖書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湖南湘鄉湘西譚氏四修族譜十卷,(清)譚作喚、譚作零等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壹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今僅存第一~二卷。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鄉田樂堂譚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今僅存第二~三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衡山譚氏重修族譜,(清)譚尚秋、譚毓士等編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湖南臨湘中湘譚氏支譜六卷,(清)譚嘉駿纂修,譚福緒主修,清光緒年間念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湖南江永譚氏族譜一卷,(清)譚正倫修,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江永縣檔案館。

湖南安化譚氏族譜,(清)譚梧軒、譚維新等修,譚溶軒、譚定思纂,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卷首。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永順譚氏族譜六卷,譚興漢等修,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廣東佛山譚怡怡堂祠譜,(民國)譚鶴坡編,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大良昌興印務局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高明譚氏族譜十八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廣州民生印刷鉛印本,今缺第一~九卷、第十一卷。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開平譚氏家譜一卷,著者待考,廣州文元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廣東省台山市圖書館。

廣東新會城續修南門譚氏家譜一卷,(清)譚沂志、譚永培續修,清光緒二十天年(公元1897年)手抄本。現被收藏在廣東省新會縣修志會。

陝西寶雞陳倉譚氏族譜三卷,(清)譚仲修,譚诏倫重定,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手抄本三冊。現被收藏在哈爾濱師範大學圖書館。

譚氏族譜,(清)羅孔志等纂修,清乾隆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北京大學圖書館。

仁源譚氏續修支譜,(清)譚福保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敬愛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

富溪譚氏族譜殘,(清)譚兆連修,清朝年間手抄本。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天河譚萬莊長房系譜,(民國)譚永就修,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南湘潭譚氏五個族譜,(民國)譚傳福等修,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懷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石朱塘譚氏續修合譜二十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庚子年(公元1900年)恩親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譚氏五修族譜八冊,著者待考,民國乙亥年(公元1935年)懷裕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沩甯河頭譚氏家譜二十卷,著者待考,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端平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湘潭譚氏成初公派下家譜十二卷,(清)譚青城纂修,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端潔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茶陵譚氏續修族譜二十卷,(民國)譚修聿等倡修,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宏農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字輩排行

茶陵鶴湖譚氏始祖:譚可奕

家族字輩:士多忠良家傳孝友,報國全城延和積厚,彜倫攸叙嘉猷是守,聿昭明德垂之永久。

茶陵石牀譚氏始祖:譚世勣

家族字輩:啟永紹士,譚世之作,斯文相傳,其兆可蔔,上光宗祖,太振家學,孝友行修,書策信笃,敦敏思勤,防檢由約,仰維德範,敬慎親睦。

茶陵岱塘譚氏 始祖:譚可奕

家族字輩:仁義之家,三俊日選,德本傳經,猷能耀典,先緒是承,繼嗣益勉,祉集祥迎,雲仍通顯。

衡山燒田譚氏 始祖:譚可奕

家族字輩:必法冠允明端,學世大光尚,毓秀芝蘭聚,家承祖澤長,祥開衡嶽遠,忠孝裕賢良,雅昶晖常煦,怡和福自昌,清廉守正道,國泰壽甯康。

隆回福田譚氏 始祖:譚良進

家族字輩:良才國龍志,景秀添文永,昌隆世代興,仁能忠有德,克紹顯宗承。作善家聲振,多賢理道明,詩書傳教澤,守紀兆升平,育建宏先緒,贻謀裕後昆,英華光偉業。

衡山羅陂譚氏 始祖:譚海荪

家族字輩:海明雅韻步南薰,朝陛尚昌時,茲本積方火,斯才盛益奇,忠良承世業,禮義繼家規,允以恢先緒,于宗立丕基。

邵陽平鄉譚氏 始祖:譚成孫

家族字輩:成宗祖應,志政興邦,定國再添,世代榮昌,大學之道,修齊為先,新民至善,緒紹前賢,肇基南楚,科第愈聯,慶馀福積,純嘏綿延。

漣源蘭田譚氏 始祖:譚學林

家族字輩:景十宗明祖,應用志必先,延添建星嗣,仁能鐘美德,孝順顯周親。

新化騎龍山譚氏 始祖:譚信福

家族字輩:丙友汝志添,景永朝正奉,勝文紹大希,仁政昌期國,萬春顯宗親。續班次:銘鼎勳華運,登雲際會新,洪基膺福履,廣業裕經綸。

懷化麻陽譚氏 始祖:譚子興

家族字輩:世子永必善,正文再紹忠,相維賢作寶,學貴運氣隆,發積開昌達,長榮慶萬鐘。由生寶移斯亞溪再遷楠木橋老字派:秀文實思單,貴祖勝興單,國真元五正,天大有承先。

宗祠對聯

四言通用聯

七齡登第;三策摅奇。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古代“神童”譚昭寶事典。下聯典指宋代郴州教授譚世勳(字彥成,長沙人)事典。

宣猷邊塞;錫春土茅。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末長沙人譚世勳,字彥成,元符年間進士,曆官郴州教授、秘書省正字。曾扈從皇帝到金兵帥帳,以十條理由說金兵進軍之弊、講和之利。張邦昌建傀儡政權稱“楚帝”時,請他直學士院,他以病為借口不上任。著有《師陶集》等。下聯典指明代滁州人譚淵,英武而有膂力,洪武年間襲父親譚勝的職務,任燕山衛副千戶。後跟從燕王朱棣(成祖)起兵,奪九門,破雄縣,立有戰功。土茅,土階茅屋,以土為階,以茅草蓋屋。指居住簡樸。

土茅錫券;邊塞宣猷。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上下聯互易),上聯典指明代副千戶譚淵,滁州人。有膂力,引兩石弓,發無不中,從燕王起兵,奪九門,破雄縣,骁勇善戰,夾河之戰中,以馬蹶被殺,谥壯節。下聯典指宋代郴州教授譚世勳,元符進士,又中詞學兼茂科,後扈駕至金帥帳,以十害說其用事者,言講和之利,詞意中激,金人聳聽。

六言通用聯

七歲能登上第;三子盡作大夫。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人譚昭寶,相傳七歲應童子試而登上第。下聯典指北宋始興人譚佚,皇祜年間進士,三個兒子也都成為名大夫。

仙客練月得到;烈婦漬血留痕。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唐譚峭煉丹得道,後仙去。下聯典指宋譚氏婦趙氏為元兵所害,血濺殿楹,如婦人抱嬰兒狀。

七言通用聯

十載父子雙進士;一時兄弟兩将軍。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元符進士譚世勳與其父譚申政和進士,其間時隔約十年。本聯可作譚姓家祠聯。下聯典指元代帥左都監譚資榮,以其弟資用攻汴梁有功,舉資用代其職。

為人樹起脊梁鐵;把卷撐開眼海銀。

——清·譚嗣同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譚嗣同自題聯。

頗有清香留畫戟;翩然彩服效扁舟。

——清·譚延闿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光緒進士譚延闿自題聯。

吟看桂生溪月上;醉聽鲲化海濤翻。

——五代·譚用之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五代詩人譚用之《送友人歸青社》詩句聯。

竹徑支分班玉筍;江灣族聚躍金麟。

——佚名撰廣東省英德市英城鎮江灣村譚氏宗祠聯

據譚氏族譜載,其入英始祖譚嗣敬于洪武十二年(1379年)“自南京住機遷茲英土竹迳都(今大站鎮樟灘管理區果樹頭村)居住”。譚嗣敬于洪武十九年獲貢,曾出任浙江慈溪縣令(見《韶州府志》、《英德縣志》)。六世祖譚竹坡約于明嘉靖初年,攜室來村創業。至乃孫譚亮采(字熙台以武舉人資格出任湖南湘鄉、善化兩任知縣)在村中毗鄰而建乃兄雲台及自身祠兩座,于是,譚姓遂為村中望族。長房雲台祠于1992年重修。據譚姓族譜稱,其遠祖“可奕公于唐鹹通十四年(873年)次子守祿公,自江西吉安泰和縣遷居湖南茶陵州上塘太平圍落籍。”

“湘省譚氏之盛,居全國之冠。蓋可奕公元孫十八宏中,除宏政改宏帙遷江西虔州,複遷廣東落籍外,其餘十七宏後裔,俱散布湖南全省,其盛可知。而茶陵譚氏尤稱巨族,民國偉人譚延闿屬焉。”該譜又稱:“考譚氏有虔翁,諱崇紀,号宏帙。诰贈資政大夫。原由湖廣遷居江西堯州虔化縣西俊村。今屬贛州,隋唐稱虔州,故名虔,嗣因避亂,于宋建隆三年(962年)壬戌,率衆裔遷居南雄珠玑巷沙水村。甯靜後複遷于虔。至何時再來廣東,未有記載,大約在洪公(虔公長子,登進士,任廣州儒學提舉)出任廣州時間耳。”據此可知,譚宏帙乃随子遷粵,成為譚氏之“入粵始祖”。

九言及以上通用聯

攬湖海英豪,力維時局;勖沅湘子弟,共贊中華。

——清·譚嗣同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譚嗣同1897年自撰聯。

終南山上神人,涉獵文史;栖隐洞中道士,出入金門。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南唐國子司業譚峭,泉州人。好仙術,居嵩山十餘年,後登青城山,相傳仙去。亦稱紫霄真人。

勳名炳炳,榮列戊戌六君子;偉績昭昭,号稱關隴一文人。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末維新派譚嗣同,字複生,号壯飛,湖南浏陽人。曾設立算學會,結合維新志士講求變法救亡之道。1896年至南京任候補知府。1898年授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新政。戊戌政變時為袁世凱出賣,遇害。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譚嗣全集》。下聯典指清代洮州訓導譚詠昭,字仲回,武威人。制行堅潔,擅詩文,為同光間“關隴文人第一”。有《看雲書屋詩文集》。

祖宗來自江西,慕三闾風景、五指煙霞,欽仰大夫先屈子;嗣孫守成湖北,綿千秋俎豆、萬古馨香,堪羨公爵邁邢侯。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湖北省秭歸縣樂平裡譚氏宗祠聯。

今日之東,明日之西,光陰冉冉,歲月攸攸,走不盡楚峽秦關,填不滿深潭欲海,力如項羽,智若曹操,烏江赤壁空煩惱,為什麼?請君息坐片時,試把寸心思前想後,得安閑處且安閑,留些奔波過明日;

這條路來,那條路去,風塵仆仆,道途茫茫,牽未住朱顔白發,帶未走黃金碧玉,富似石崇,貴比楊素,綠珠紅拂皆成夢,今何在?替我解下數文,沽酒半壺猜三通兩,會暢飲時應暢飲,西出陽關無故人。

——佚名撰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城東西江北岸山譚公廟聯(76+76=152字)

廟祀元代甯海(今屬浙江省,一說山東省弁平縣)人譚處端,“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七大弟子之一,小說《射雕英雄傳》中稱為“全真七子”。其人道行高深且行俠丈義,頗得人心;在廣西梧州城東,西江北岸山上,舊時立有“譚公廟”,所紀念為他正直俠義,扶危濟困,尤其是對水火災禍預見異常準确,而舊時的梧州水火兩災頻繁,故人們立廟祀之,以求蔭佑。該廟已毀多年,今僅存遺址,在梧州家用電器廠内。據地方志載,舊時廟中有這副長柱聯,内容頗有意思和哲理。

姓氏名望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譚姓曆代名人79名,占總名人數的0.17%,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零八位;譚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19%,排在并列第一百零五位;譚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2%,排在第八十九位;譚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22%,排在第八十五位。

政治界

姓名

生卒年

祖籍

譚廷襄

?-1870

山陰華舍(今浙江紹興)

譚嗣同

1865-1898

湖南浏陽

譚延闿

1880-1930

浙江杭州

譚平山

1886-1956

廣東高明

譚紹光

1835--1863

廣西象州

譚政

1906-1988

湖南湘鄉

譚震林

1902—1983

湖南攸縣

譚人鳳

1860—1920

湖南新化

譚鐘麟

1822-1905

浙江杭州

譚紹文

1929-1993

四川省新津人

譚作鈞

1968-

湖南茶陵

軍事界

姓名

生卒年

祖籍

譚綸

1520-1577

江西宜黃

譚甫仁

1910-1970

廣東仁化

譚希林

1908-1970

湖南長沙

譚冠三

1901-1985

湖南耒陽

譚家述

1909-1987

湖南茶陵

譚天哲

1912-1998

湖南茶陵

譚開雲

1914-2003

江西永新

譚友夫

1917-1976

河南新縣

譚友林

1916-2006

湖北江陵

譚文邦

1911-1987

湖南茶陵

譚右銘

1910-2015

四川雲陽

譚知耕

1917-2001

河南光山

譚善和

1915-1991

湖南茶陵

譚國玉

1930-2009

山東文登

譚乃達

1938-

吉林農安

譚冬生

1940-

湖南攸縣

譚悅新

1941-

山東臨朐

文化界

生卒年

祖籍

備注

譚元春

1586~1637

湖廣竟陵

譚其骧

1911 -1992

浙江嘉善

譚獻

1832~1901

浙江仁和(今杭州)

譚用之

宗教界

姓名

生卒年

祖籍

譚峭

福建泉州

譚處端

1123-1185

甯海(今山東牟平)

娛樂界

姓名

生卒年

祖籍

譚詠麟

1950-

廣東新會

譚松韻

1990-

四川泸州

譚維維

1982-

四川自貢市

譚江柏

1911-2006

廣東廣州

譚晶

1977-

山西省侯馬市

譚百先

1945-2002

廣西百色

譚傑希

1988-

廣東梅州

譚卓

1983-

吉林長春

譚凱

1972-

山東省青島市

研究考證

春秋時代譚國為齊桓公所滅,譚子奔宮,子孫以國為氏。(見《姓譜》)

譚子國在濟州平陵縣西南,為齊所滅,譚子奔宮,子孫以為氏焉。(見《元和姓纂》)

譚本姒姓,子爵,其分土在今濟南曆城之間,實齊之附庸也,入春秋卅九年,周莊王之十四年,魯莊公之十年,見滅于齊桓公,而譚子奔宮,譚自為齊所滅,子孫遂以國為氏焉。(見明·蘇平仲《譚氏家譜序》)

《通志·氏族略二》:"譚氏,子爵。莊(公)十年,齊滅之。今齊州曆城有古譚城。子孫以國為氏。《急就章》:漢有譚平定,巴南六姓有譚氏,盤瓠之後也。"

《姓解·十七》:"春秋時譚國,為齊所滅。譚子奔莒,以國為氏。漢有河南尹譚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