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

蘇聯

聯邦制國家
蘇聯(俄語:союзсоветских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республик,俄語縮寫:CCCP),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是1922年12月30日由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現名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現名白羅斯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現名烏克蘭)、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合并而成的社會主義聯邦制國家,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聯合國創始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1991年12月25日解體。蘇聯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國家。疆域橫跨東歐、中亞、北亞的大部分;陸上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及朝鮮接壤;與瑞典、日本、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隔海相望。蘇聯憲法規定蘇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15個權利平等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1],并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産黨執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成為了與美國并稱的世界超級大國,世界進入到兩極格局,蘇聯主張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争奪世界霸權,之後蘇聯與美國的冷戰在1946年3月正式拉開序幕。
    中文名: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外文名: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 所屬地區: 地理位置: 面積: 下轄地區: 政府駐地: 電話區号: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 人口數量: 286,730,817(1991年估計) 著名景點: 機場: 火車站: 車牌代碼: 地區生産總值: 英文名: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簡 稱:蘇維埃聯盟(Soviet Union)、蘇聯(俄語:CCCP,英語:USSR) 國歌:國際歌 (1922–1944)牢不可破的聯盟 (1944-1991) 所屬洲:歐洲 國慶日: 11月7日 首 都: 莫斯科 主要城市: 列甯格勒、斯大林格勒、基輔、明斯克等 國家代碼: USSR 官方語言:俄語 貨 币: 盧布(SUR) 時 區: UTC+3~UTC+11 政治體制:蘇維埃制 國家領袖: 列甯、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等 人口密度: 12.8 每平方公裡 主要民族: 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羅斯人等 主要宗教:東正教 國土面積: 22,402,200 平方公裡(1970年) 水域率: 0.27% GDP總計: 7575.85億美元(1991年) 人均GDP: 3787美元(1991年) 國際電話區号: +7 國際域名縮寫: .su 道路通行:靠右行駛 國家格言: 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 執政黨: 蘇聯共産黨 官方通訊社: 塔斯社 存在時間: 70年 成立時間: 1922年12月30日 解體時間: 1991年12月25日 蘇聯締造者: 列甯、斯大林 立法機構:最高蘇維埃主席團

國家簡介

國名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俄語: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縮寫СССР;英語: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縮寫USSR)。蘇維埃(俄語:совет,意為“會議”),蘇聯議會的名稱,起源于1905年俄國革命,蘇聯最高蘇維埃由聯盟院和民族院組成,聯盟院按選區選舉産生,民族院按加盟共和國等選舉産生,行使蘇聯的立法權。起因為俄國1905年革命時,出現過一種由罷工工人作為罷工委員會組織的代表會議,其簡稱便是“蘇維埃”。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八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并擊敗了白軍。到1922年,在俄國大地上先後成立了俄羅斯聯邦(蘇俄)、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4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為了保衛革命成果,粉碎國内外敵人的進攻,把新生的各共和國聯合起來,成立一個多民族的無産階級專政國家成為當務之急。在1922年10月6日俄共(布)中央全會上,列甯提出成立新國家的建議得到通過。

同年12月30日,在莫斯科大劇院召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會上通過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宣言和聯盟條約。後來,又有中亞的哈薩克、烏茲别克、土庫曼、吉爾吉斯、塔吉克,波羅的海沿岸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東南歐的摩爾達維亞陸續被加入,蘇聯加盟共和國達到15個。

國旗

鐮刀和鐵錘圖案。錘子象征工人階級;鐮刀象征農民階級,兩者組合,是工農聯盟的标志,也是共産黨的标志。五角星既象征工、農每一隻手的五指(勞動力),亦代表“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的口号。紅色是革命的顔色,黃色則是革命光芒的顔色。

國徽

蘇聯國徽為橢圓形,圖案中心繪的是:在一輪紅日的萬道光芒上照耀下的地球,地球上有鐮刀和鐵錘的圖案,其含義與國旗同,冉冉升起的紅日象征人類光明的未來。地球的上方有一顆五角星。紅日、地球、五角星組成的主體圖案周圍有麥穗環繞,纏繞在麥穗上的飄帶有15個加盟共和國的文字寫有“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

國歌

1918年1月,蘇維埃第三次代表大會決定把《國際歌》作為國歌,1922年蘇聯成立後它成為蘇聯國歌。到了上世紀30年代末,蘇聯宣布社會主義勝利後決定更改國歌。經過幾番争論,1944年斯大林拍闆《牢不可破的聯盟》成為國歌。赫魯曉夫上台後,在蘇共黨内批判個人崇拜的運動中,《牢不可破的聯盟》的歌詞被改動,剔除了對斯大林個人崇拜的成分,1977年5月27日最高蘇維埃批準了修改過了的國歌。

中文版

自由的共和國組成牢不可破的聯盟,

以人民的意願在鬥争中建立

是我們統一而強有力的蘇聯!

歌唱我們自由的祖國,

人民的友誼是堅固的堡壘。

列甯的黨,人民的力量

指引我們到共産主義的勝利。

自由的陽光穿過風暴鼓舞我們

沿着偉大的列甯引領的新的道路前進:

因為正義的緣故他領導着人,

鼓舞他們勞動,勇敢前進!

在共産主義不死理想的勝利中,

我們看到了親愛祖國的未來:

為了她那飄揚的鮮紅旗幟

我們将永遠忠誠無私地站立。

俄文版

Союз нерушимый республик свободных

Сплотила навеки Великая Русь.

Да здравствует созданный волей народов

Единый, могучий 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

Славься, Отечес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

Дружбы народов надежный оплот!

Партия Ленина - сила народная Нас к торжеству коммунизма ведет!

Сквозь грозы сияло нам солнце свободы,

И Ленин великий нам путь озарил:

На правое дело он поднял народы,

На труд и на подвиги нас вдохновил!

Славься, Отечес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

Дружбы народов надежный оплот!

Партия Ленина - сила народная Нас к торжеству коммунизма ведет!

В победе бессмертных идей коммунизма

Мы видим грядущее нашей страны,

И Красному знамени славной Отчизны

Мы будем всегда беззаветно верны!

Славься, Отечес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

Дружбы народов надежный оплот!

Партия Ленина - сила народная Нас к торжеству коммунизма ведет!

國慶

蘇聯的國慶節就是“十月革命節”11月7日傳統的全國性節日。每年的這一天,蘇聯都要在莫斯科紅場上舉行盛大的閱兵式,紀念十月革命。1941年11月7日,蘇聯舉行了最具曆史性的閱兵式。當時,蘇聯正處于衛國戰争期間,納粹德國軍隊已兵臨莫斯科城下,形勢非常嚴峻。為了鼓舞士氣,蘇聯政府在紅場上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紀念十月革命勝利24周年。斯大林站在克裡姆林宮斯巴斯基鐘樓下的列甯墓上檢閱蘇聯紅軍,并發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說。許多部隊從閱兵式現場直接開赴前線。

這次紅場閱兵顯示了正義之師必定戰勝邪惡的魄力與信心,極大地鼓舞了廣大蘇聯官兵的鬥志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争勝利的決心。莫斯科保衛戰以勝利告終,它粉碎了德軍自二戰開始以來不可戰勝的神話,也成為蘇聯衛國戰争的一個轉折點。 在1990年的十月革命節,威武雄壯的蘇聯武裝力量再次通過紅場——這是蘇聯舉行的曆史上最後一次閱兵式。

民族

蘇聯有100多個民族,其中俄羅斯人占51%,烏克蘭人占15%,烏茲别克人占6%,白俄羅斯人占4%,其他為哈薩克人、鞑靼人、阿塞拜疆人、亞美尼亞人、格魯吉亞人、摩爾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庫曼人、德意志人、吉爾吉斯人、猶太人、拉脫維亞人、愛沙尼亞人等約占24%。還有楚瓦什族、達格斯坦族、巴什基爾族、波蘭族、芬蘭族、拉普族、蒙古族、庫爾德族等。

蘇聯有200多種民族語言和方言,其中斯拉夫語族占75%,除斯拉夫語之外的其它印歐語占8%,阿爾泰語占12%,烏拉爾語占3%,高加索語占2%。

人口

人口從1917年的1.3億和1926年的1.47億增加到1939年初的1.7億,二戰前夕,通過1939年9月開始的一系列軍事行動,把國界向西擴張了300到400公裡,增加了2000多萬人口,所以到1940年蘇聯人口達到了1.94億,二戰結束後1946年人口為1.67億。1988年初蘇聯的人口,上升為2.845億,蘇聯國民的平均壽命為69.8歲,而美國則是71歲。

地理

蘇聯地跨歐亞兩大洲,位于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及中部。東西最遠距離達10,000多公裡,南北約5,000公裡。面積2,240.22萬平方公裡,約占世界陸地面積的1/6,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它瀕臨黑海、波羅的海、北冰洋和太平洋。隔海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和日本相望。陸上分别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以及朝鮮相鄰,其中同中國大陸之新疆、内蒙古、黑龍江和吉林等省區有7,300多公裡的邊界線。

行政區劃

蘇聯包括東斯拉夫三國(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中亞五國(如今的烏茲别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外高加索地區三國(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摩爾達維亞15個加盟共和國,巴什基爾、布裡亞特等20個自治共和國,8個自治州,10個自治區和129個邊疆區或州。

1936年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分裂為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3個加盟共和國。1940-1956年,還存在過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56年并入俄羅斯聯邦,改名為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這個時期的加盟共和國總數是16個。蘇聯主要城市有莫斯科、列甯格勒、斯大林格勒、海參崴、摩爾曼斯克、基輔、明斯克等。

地形地貌

蘇聯全境中平原和低地約占總面積的60%,山地和高原分别占20%。葉尼塞河以西主要是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和圖蘭平原,以東主要是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哈薩克地區是高原。約80%地區屬溫帶,16%屬寒帶,4%屬亞熱帶。

自然資源

礦産資源

蘇聯境内有秋明油田、庫爾斯克煤礦等礦産資源,境内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鈾礦在世界上都有相當地位三貴金屬礦産優勢突出,主要礦産品産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動植物資源

動物有俄羅斯鲟,貝加爾湖海豹等,其中,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皮書》的稀有動物有“遠東豹”和“阿穆爾虎”。特有珍稀植物較少。

水資源

有葉尼塞河、鄂畢河、勒拿河、伏爾加河、第聶伯河等主要河流,年降水量1100。境内有蓄水量最大淡水湖——貝加爾湖。

曆史

簡述

蘇聯于1922年12月20日以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并,成立了蘇聯。

在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爾·列甯于1924年去世後,約瑟夫·斯大林經過一連串的權力鬥争,扳倒了洛托茨基而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領導國家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使蘇聯一度成為全歐工業生産值最高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于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并在1941年被德國與其軸心盟國入侵,曆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占領了東歐大部分國家,扶持了衛星國。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華沙條約組織,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于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态的對立和政治鬥争,在80年代初期,蘇聯的國力已經落後于美國,經濟增長速度變慢。在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将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卻導緻了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鬥争中獲勝的葉利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

列甯時期

1917年3月,俄羅斯帝國爆發二月革命,導緻沙皇下台,俄羅斯帝國解體。出現了由市民階級組織的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的蘇維埃(俄語意為“代表會議”)并存的局面。最後以列甯為首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左翼(布爾什維克)聯合其它極左翼政黨在聖彼得堡發動叛亂,于1917年11月7日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史稱十月革命。革命後改國名為蘇維埃俄國,簡稱蘇俄。

1922年12月30日晚,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首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斯大林在會上作關于成立蘇聯的報告。列甯因病未出席大會,被推為大會的名譽主席。大會通過了蘇聯成立宣言。

當時被加入蘇聯的有俄羅斯、南高加索、烏克蘭和白俄羅斯4個加盟共和國。大會通過的聯盟條約規定,聯盟蘇維埃代表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聯盟人民委員會為執行機關。條約還特别規定,每個加盟共和國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在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成立了蘇聯政府——以列甯為首的蘇聯人民委員會。

共和國成立不久,經過三年艱苦的國内戰争,粉碎了14個資本主義國家的武裝幹涉和地主資本家的武裝叛亂,開創了人類曆史的新紀元,為世界各國無産階級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1922年10月6日俄共(布)中央全會上,列甯提出成立新國家的建議得到通過。于1922年12月20日以蘇維埃俄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并,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22年12月30日晚,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首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

斯大林在會上作關于成立蘇聯的報告。列甯因病未出席大會,被推為大會的名譽主席。大會通過了蘇聯成立宣言。大會通過的聯盟條約規定,聯盟蘇維埃代表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聯盟人民委員會為執行機關。條約還特别規定,每個加盟共和國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也是蘇聯解體的法律依據)。1924年1月,列甯逝世,1925年,斯大林獲得蘇聯最高權力。

斯大林時期

列甯去世後,約瑟夫·斯大林當選聯共(布)中央總書記。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領導國家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使蘇聯一度成為歐洲工業生産值最高的國家。蘇聯農業方面在斯大林大規模工業化中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農業實行了機械化但是集體農莊政策的失誤使得蘇聯農業産值嚴重下降,僅僅達到1913年水平。

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共産黨對蘇聯的經濟生産方式進行了大改造,并把蘇聯改造成了一個重工業和軍事上的強國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經濟強國。但斯大林錯誤地發動了大清洗運動(肅反運動)。

1932年至1933年間,烏克蘭大饑荒爆發,使250萬到480萬人死亡,當時蘇聯推行的農業集體化政策部分加劇了饑荒的蔓延。烏克蘭獨立後,政治家和學者認為1932年-1933年大饑荒是蘇聯對烏克蘭的種族清洗和種族滅絕。

20世紀30年代開始,西方采用“綏靖政策”安撫希特勒,并姑息納粹德國吞并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同意納粹德國在東歐和中南歐自由行動,使得蘇聯覺得西方國家企圖将法西斯“禍水東引”。

蘇聯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結盟建立歐洲共同防禦體系而不果,英法卻相繼同德國發表了帶有互不侵犯性質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與此相反,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卻多次向蘇聯提出希望改善彼此關系。此後,在1939年,蘇聯采取“禍水西推”的策略和德國結盟秘密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二戰爆發後,按照該條約劃分的勢力範圍,蘇聯以“建立防止德國入侵的東方戰線”的名義,出兵與德國瓜分波蘭,侵略芬蘭并占領東歐部分地區。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被強行并入蘇聯,此舉加速了其周邊國家向法西斯軸心的靠攏,也使得蘇聯在二戰初期頗不得人心。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對蘇聯發動了突然進攻,蘇聯紅軍在戰争初期嚴重失利,蘇軍遭受重大軍事損失,在開始的頭一周蘇軍就損失了900架飛機、幾千門火炮、1000多輛坦克與幾十個正規師。之後,蘇德戰場成為歐洲大陸的主戰場。

并在基輔三角地區被德軍包圍,整整60萬蘇軍被俘虜。雖然在反擊戰中救出了一些被困于戰俘營的士兵和其他人員,但絕大多數都餓死了。

1941年9月30日,德國向蘇聯首都莫斯科發動代号為“台風”的閃擊戰,妄圖在冬季到來之前攻占莫斯科。12月6日,蘇軍從莫斯科城郊開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擊潰德軍50多個師,擊斃擊傷德軍80多萬人,将敵軍擊退150公裡至400公裡,解除了對莫斯科的威脅,奪回了60多座城市。蘇軍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擊戰”的徹底破産。

1943年初,蘇軍經過頑強抵抗,獲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後,蘇軍才在戰場上掌握了主動。

1944年10月,蘇聯強行吞并中國外蒙古西北部的唐努烏梁海地區。

1945年5月,蘇聯紅軍攻占了納粹德國首都柏林,希特勒自殺,德國投降,歐洲戰事結束(參考條目:蘇德戰争)。為赢得衛國戰争勝利,蘇聯人民付出了2700多萬人(是戰前人口的14%)犧牲的代價。

1945年8月8日,蘇聯紅軍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關東軍被擊斃83,000人,被俘594,000人。

1945年,蘇聯與中華民國代表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次年,外蒙古獨立。

戰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立、丘吉爾發表著名的鐵幕演說令蘇聯備感威脅,相對地成立華沙條約組織。冷戰對峙局面最終形成。

1953年2月底,斯大林夜間突發中風,警衛員和醫護人員不敢貿然闖入斯大林房間,他直到下午5點才被送去救治。3月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召開蘇聯共産黨的緊急會議,馬林科夫成為部長會議主席(蘇聯總理),然而斯大林的名字依舊出現在了委員名單中(最後一位)。會議剛剛結束,斯大林就在克裡姆林宮逝世。

赫魯曉夫時期

斯大林逝世後,赫魯曉夫主謀清除了貝利亞集團。1953年9月3日當選為黨中央第一書記。1958年兼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1956年他主持召開蘇共二十大,從根本上否定斯大林,組織了對過去某些案件的複查和平反工作。

1961年在蘇共第22次代表大會上鼓吹“全民國家”、“全民黨”,提出到1980年基本建成共産主義的目标。在經濟方面,他推行物質刺激原則,提高農産品收購價格,取消義務交售制,改組機器拖拉機站,開墾荒地、開展大規模種植玉米運動等。在對外關系上,赫魯曉夫提出兩個社會經濟體系和平共處、和平競賽的原則。

赫魯曉夫時期,蘇聯科技取得長足發展,赫魯曉夫重用科技人才,大力發展科技,于1958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1961年把人類第一位航天員尤裡·加加林送入太空108分鐘,開辟曆史新紀元,也在美蘇太空競賽中赢得了先手。

1964年10月14日蘇共中央全會“鑒于赫魯曉夫犯有主觀主義和唯意志論錯誤”,解除其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職務。次日又解除其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職務。

勃列日涅夫時期

1964年,赫魯曉夫被以不流血政變方式被迫下台,勃列日涅夫出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他在解除了謝列平等人的威脅之後,跟柯西金和波德戈爾内一起建立了“三駕馬車”的集體領導體制。蘇聯進入勃列日涅夫時期(停滞時代)。

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對外推行擴張政策,多次引發武裝沖突,并進一步擴大了社會主義陣營。但是在1969年,蘇聯卻與另一社會主義大國——中國多次發生邊境軍事沖突,戰争一觸即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蘇聯繼北約之後的頭号敵人。

盡管蘇聯在勃列日涅夫時期極力在中東地區擴張,擴大了蘇聯在中東的勢力範圍,但當蘇聯支持的埃及和叙利亞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争中再次敗給以色列之後,借助戰後亨利·基辛格在以、阿之間的穿梭外交談判,哈菲茲·阿薩德領導下的叙利亞開始謀求在美國與蘇聯之間進行平衡外交,不再專一依賴蘇聯。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領導下的埃及與蘇聯徹底鬧翻、反目成仇。

在此時期内,蘇聯的軍事實力已經跟上甚至超過了美國;但是,蘇聯整體經濟水平依然落後于美國。勃列日涅夫通過推行蘇聯式的福利體系來提高蘇聯民衆的生活水平,但由于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作後盾,這種福利體系為日後蘇聯的崩潰埋下了伏筆。勃列日涅夫推行能源政策,蘇聯大量出口石油,也放開了對于美國等敵對國家的貿易。

1975年起原油價格飛漲,蘇聯國民生産總值平均每年增長超過20%。糧食、物價、工資、福利均朝着好的方向發展,蘇聯人民稱其為“第二個伊裡奇”(列甯全名是“弗拉基米爾·伊裡奇·烏裡揚諾夫”,而勃列日涅夫則叫做“列昂尼德·伊裡奇·勃列日涅夫”)。但是福利過多以及日後對于阿富汗的入侵、美國中斷援助、計劃經濟體制存在惰性,蘇聯經濟出現明顯下滑,在戈爾巴喬夫時期首次出現負增長。

勃列日涅夫結束了赫魯曉夫的去斯大林化,在一定程度上恢複了斯大林的正面形象。這糾正了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過度批判,但是他的思想與政策過度僵化,導緻矯枉過正,反而使蘇聯國家與社會喪失了改革與進步的活力,反而使蘇聯國家與社會喪失了改革與進步的活力。在1975年上映的長達8小時電影“解放”中,斯大林以一個極為正面的統帥形象出現。

安德羅波夫時期

1982年11月10日,長期統治蘇聯的勃列日涅夫去世,原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繼任為蘇聯最高領導人,安德羅波夫入主克裡姆林宮後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工作,大刀闊斧地進行人事調整,為發展國民經濟和提高人民福利事業方面取得的進展作出了貢獻。

在整頓勞動紀律與反腐肅貪,試水改革經濟體制與完善經濟機制的試驗方面都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部分措施也得到了蘇聯群衆的大力支持。因此安德羅波夫也被認為是蘇聯曆史上最有作為的最高領導人之一,如果他執掌蘇聯的時間更長久一些,蘇聯的發展軌迹可能會轉變。然而69歲的安德羅波夫卻因慢性腎病于1984年2月9日病逝,在位時間僅一年零三個月。随着安德羅波夫的與世長辭,蘇聯的“安氏改革之路”也宣告結束。

契爾年科時期

安德羅波夫去世後,接替擔任蘇聯領導人的是73歲的契爾年科。當時從契爾年科的年齡、健康狀況和威望來看,顯然具有過渡性質。他執政僅13個月,雖然未能改善蘇聯國内外面臨的困境,但保持了蘇聯政局的穩定,做了一些具體工作。在他執政期間強調政策的繼承性,因此基本上保持了安德羅波夫時期的對内對外政策,首先在經濟方面,主張對蘇聯的整個經濟體制進行認真的改造,提出完善經濟活動,改革管理形式和方法、将國民經濟變成一種高效率的有條不紊的機制。

指出,經濟試驗的實質在于給企業更多的權利,提高企業的責任感,擺脫中央過多的監督。

戈爾巴喬夫時期

1982年11月,76歲的勃列日涅夫逝世,1984年2月,70歲的安德羅波夫逝世,1985年3月,74歲的契爾年科逝世。短短三年間,蘇聯送走了三位最高領導人,因此蘇共中央選擇了54歲的戈爾巴喬夫領導黨和國家,蘇聯進入戈爾巴喬夫時期。

其實在安德羅波夫執掌蘇聯後,便有意向要将接班人的位置傳給戈爾巴喬夫,但是在安德羅波夫逝世後,蘇共中央卻推舉了老邁多病的契爾年科擔任最高領導人。終于在1985年,當時大權在握的蘇共元老葛羅米柯極力推舉戈爾巴喬夫繼位,當時的葛羅米柯已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兼外交部長,在蘇共政治局内也頗具影響力,故戈爾巴喬夫順利當選。

1988年戈爾巴喬夫宣布蘇聯将放棄勃列日涅夫主義,減少對東歐國家内政的幹涉(特别是停止了武力幹預),他的發言人将這個政策戲稱為“辛納屈主義”。這個政策導緻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于1989年内發生了一系列劇烈的“政治地震”。

戈爾巴喬夫在經濟改革受挫,展緩慢的情況下轉向政治改革,在國内實行經濟重建和開放性政策。但他的改革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随着中央權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開始尋求更大的自主權力。随着開放性政策的日益深入,最終導緻了蘇共黨内和蘇聯社會的思想混亂。

蘇聯解體

随着東歐劇變,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效法東歐諸國,意圖脫離蘇聯而獨立。1991年8月24日,蘇聯第二大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宣布獨立。蘇聯開始走向解體。之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下令宣布蘇共為非法組織,并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内的活動。在1991年年底,他聯同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的總統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從建立一個類似英聯邦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将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12月25日晚,蘇聯國旗從克裡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12月26日,最高蘇維埃自我解散,标志着蘇聯不再存在。

政治

憲法

根據蘇聯憲法的第六條,蘇聯共産黨及其2000萬黨員是國家的統治核心。每個工廠和集體農莊都要建立黨的支部。整個系統的核心是蘇聯共産黨中央委員會成員。在斯大林時代以後,為了避免權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蘇共實行集體領導的原則,誰能夠掌握中央委員會的多數票,誰就能掌握黨和國家的領導權。

政黨

蘇聯共産黨的政治局成員屬于國家的特權階級。他們享受專門的醫療保健,可以去特供商店購買免稅低價的西方進口奢侈品,住上國家提供的公寓和别墅,有專用的車隊和位于馬路中央的專用快車道,還有專用的狩獵林區和療養海灘。他們的子女可以輕易地入黨,進入國際關系學院這樣的名牌大學深造,并在外交部、外貿部和駐外使館這些地方找到最好的工作。這個階層還包括軍隊、克格勃的首腦,以及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官員。

次一等的階級為工廠廠長、銀行經理、地方領導和黨支部書記這樣的人物。他們控制物資的分配和地方的特權。普通民衆的生活水平在斯大林時代最低。這也是和當時蘇聯的國内外處境有關的。赫魯曉夫時代,蘇聯與美國展開了和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競賽,民衆的生活開始有所好轉。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全民黨”、“全民國家”的概念,國内的政治鬥争不再牽涉到普通民衆,并且提高了民衆的生活水平。政府提供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

房租非常便宜,每月隻需幾盧布,其中還包括了供熱費、電話費和水費。很多人都能去黑海度假,或者領着政府補貼在療養院裡休養。這是蘇聯模式的福利國家概念。雖然沒有多少消費品可賣,但是物價也比較低。

但是與北歐的福利國家不同,蘇聯的福利政策并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作為其财政保障,因此造成了後勃列日涅夫時代的經濟困難。蘇聯憲法為就業提供了保障,因此人們覺得不一定非得去上班不可。貪污、盜竊和将國家财産據為己有的現象非常普遍,行賄成風,生産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後半部分被稱為蘇聯的“停滞期”和“僵化期”。

秘密警察

斯大林之後的黨内鬥争采取了比較文明的方式。失敗者不再被槍決,而是左遷到邊遠地區擔任無足輕重的職務。對于持不同政見者也不再采取肉體消滅的措施,而是視其影響力的高低,采取流放出國或者關入特殊精神病醫院的懲罰。普通民衆中的政治犯則像刑事罪犯一樣關入監獄和勞改營。克格勃是蘇聯恐怖統治的代名詞,它有70多萬雇員,和差不多同等數目的告密者。КГБ的勢力在國内滲透到了各個階層和各個部門。事實上,“克格勃”這個詞如今已經成了秘密警察恐怖統治的代名詞。

蘇聯政治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戈爾巴喬夫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後有顯著變化,戈爾巴喬夫提出了改革與新思維,力圖從根本上用全新的思路審視社會主義道路,并擺脫斯大林模式留給蘇聯的一切不合理的遺産。

1987年戈爾巴喬夫在蘇共中央一月全會的報告中指出,“改革的實質是把社會主義和民主結合起來”,“社會全面民主化”是蘇聯“現行政治制度變革的綱領”;改革的目的是“使社會主義具有最現代化的社會組織形式,最充分地揭示我們制度的人道主義性質”。1990年7月蘇共二十八大通過“綱領性聲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一般認為,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思想跟民主社會主義非常接近,并且從原則上摒棄了斯大林主義。

随着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改革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它标志了蘇聯共産黨最終擺脫了斯大林主義的束縛,并且為其它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改革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教訓。

軍事

武裝力量

蘇聯在其存在期間,軍事實力特别強大,是二戰後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國一争高下的國家。二戰結束後,蘇軍總人數達1100萬,擁有坦克15000多輛,飛機12000多架。1988年,蘇軍的總兵力達到513萬(不含安全和内衛部隊)。蘇聯武裝力量的最高領導是蘇共中央、最高蘇維埃和部長會議。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海軍服役3年,其他軍兵種2年。

在1917年十月革命後蘇維埃俄國即開始建設一支無産階級的軍隊,其名稱被定為“工農紅軍”。這一名稱一直被沿用到1946年。在此期間,蘇聯軍隊除海軍以外,被稱為紅軍,蘇聯海軍則被稱為紅海軍。1946年起,蘇聯的軍事力量的正式名稱被确定為“蘇聯武裝力量”,簡稱“蘇軍”。

但人們仍然習慣上沿用紅軍、紅海軍的稱呼。蘇聯紅海軍(俄文: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й флот СССР)是蘇聯的海上武裝力量(海軍),其主要艦隊有“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黑海艦隊”及“波羅的海艦隊”,另有海軍航空隊、海軍步兵(海軍陸戰隊)及海岸炮兵。

軍隊建制

蘇軍分為5個軍種:陸軍、海軍、空軍、國土防空軍、戰略火箭軍

蘇聯另有邊防軍和内務部隊的建制。

蘇聯是華沙條約組織的創始國,在東德、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蒙古等國擁有駐軍。在越南、古巴及其他一些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也駐有軍隊顧問或軍事顧問和技術人員。

兵役制度

起征年齡

18歲

征集與複員時間

每年5-6月和11-12月兩次(邊遠地區和國外在6月和9月)

士兵服役年齡

陸軍,空軍,防空軍等——2年

海軍——3年

受過高等教育者——1年

軍官最高服役年齡

大尉以下40歲

少校——中将—45——55歲

上将,大将—60歲

預備役官兵最高服役年齡

士兵——少校—50——55歲

中校——中将—60——65歲

上将以上未規定

服役前的軍事教育

中等學校由九年級起進行初級軍事教育

外交

截至1991年底,蘇聯與152個國家建有外交關系,加入了500多個國際組織。

從1945年聯合國成立到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都是聯合國的成員國。這兩個國家又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因此蘇聯在聯合國就有了三個席位,俗稱“一國三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蘇關系趨于惡化,并發生過諸如珍寶島事件和鐵列克提的事件。但在中國重返聯合國的問題上蘇聯投了贊成票。

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對外推行擴張政策,除了東歐集團和蒙古之外,又把越南、南也門、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亞等國納入蘇聯陣營,或在這些國家建立軍事基地。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這兩次行動都遭到了國際社會的一緻譴責。

蘇聯除了對加盟的共和國有操控能力外,還對世界不同國家有實質上的統治。蘇聯主要影響的地方有東歐及亞洲零星國家。

東歐

蘇聯在東歐有很大的影響力,大多數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都有或多或少的被蘇聯操縱。原因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進軍德國時,蘇聯借此将勢力範圍擴大至東歐諸國。在冷戰時期,東歐受蘇聯操縱或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及西方資本主義及保持中立的國家之間的界限被稱為鐵幕,鐵幕以東為蘇聯的勢力範圍。蘇聯建立許多衛星國,而後與衛星國組成華沙條約組織對抗北約。

在蘇聯勢力範圍内的東歐國家:

羅馬尼亞、波蘭、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東德。當時的南斯拉夫及阿爾巴尼亞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但并不是和蘇聯同盟。阿爾巴尼亞于1961年因中蘇決裂而退出經濟互助委員會。奧地利部分東方領土是蘇聯的占領區,直至1955年奧地利宣布成為永久中立國為止。

亞洲

蘇聯在亞洲也有很大的影響力,中亞、東亞、東南亞及中東也有與蘇聯關系非常緊密的國家,尤以東亞及東南亞最為顯著。

在蘇聯勢力範圍内的亞洲國家:

蒙古、阿富汗、越南、老撾、柬埔寨、南也門。

非洲

蘇聯在非洲都有零星的同盟國,這些同盟國主要集中在南非洲,以及東非洲。

在蘇聯勢力範圍内或與蘇聯同盟的非洲國家:

安哥拉、莫桑比克、幾内亞比紹、埃塞俄比亞。

美洲

蘇聯在中美洲亦有同盟國,主要是引發古巴危機的古巴。

這些國家大部分都在蘇聯中後期、共産主義政權結束、蘇聯瓦解及冷戰結束時與蘇聯脫離關系。

經濟

蘇聯在冷戰期間,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僅次于美國,是經濟強國,80年代後期被日本超過。但與實行資本主義及自由市場經濟的美國不同,其經濟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權的社會主義中央計劃經濟模式發展的,國家壟斷生産資料。國家通過五年計劃的方式對經濟實行控制和調整。

在1928年至1932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後,蘇聯的工業産值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蘇聯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但是蘇聯的工業發展不平衡。事關國防的軍事工業、重工業、化學工業和航空太空工業非常發達,其水平在世界上處于領先的地位,但是事關民生的輕工業和農業則相對落後。這也導緻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輕工業的嚴重不足。

蘇聯的主要工業地帶集中在莫斯科、列甯格勒、頓巴斯、烏拉爾山脈等地區。次要的工業地區包括波羅的海沿岸、西西伯利亞和伏爾加河(窩瓦河)中下遊。蘇聯的工業部門實行集中管理和國家調控,工廠生産的産品、種類、規格和價格都由隸屬于中央和加盟共和國部長會議的國民經濟委員會規定。蘇聯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末期完成了農業集體化,農業生産以集體農莊為基本單位,通過隸屬于集體農莊機械站的拖拉機、汽車和聯合收割機實行機械化播種與耕作。

20世紀30年代推行農業集體化。由于占農業人口95%以上的人翻身做了集體農莊的主人,煥發了巨大的積極性。而且大塊連片的土地比起小塊分散的小農,顯然更利于機械化的開展,效率也更高。很快實現了水利化、良種化、化學化、機械化。農民的生活水平持續上升,到勃列日涅夫時期農民已經和城市人一樣享有養老金等多種福利。

蘇聯的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其他重要作物還有甜菜、棉花、馬鈴薯、玉米、煙草。高加索地區有咖啡和甘蔗等經濟作物。

通過經濟互助委員會,蘇聯對其東歐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殖民地式的掠奪性貿易,低價進口原材料,高價出售制成品。這也是導緻東歐國家的人民對蘇聯産生不滿的重要原因之一。

工業

蘇聯是世界上主要能源生産國之一。1983年能源産量和消費量分别占世界的23%和19%。能源工業是蘇聯重點發展的基礎工業部門,1971——1984年占全國工業總投資的31.3%。能源生産由50年代以煤炭為主逐步過渡到60年代煤炭與石油并重、70年代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1983年一次能源生産結構為:石油占43.4%,天然氣占30.8%,煤炭占24.2%,其他占1.6%。

煤炭工業是傳統的能源部門。1984年全國煤炭産量7.12億噸,其中硬煤占78%。煤炭開采主要集中在七大基地:頓巴斯、庫茲巴斯、埃基巴斯圖茲、卡拉幹達、坎斯克——阿欽斯克、伯朝拉和莫斯科附近煤田(1983年合計占全國煤炭産量的77.5%),其中頓巴斯和庫茲巴斯均為世界大型煤田,産量分别占全國的27.7%和20.5%。

石油、天然氣占蘇聯一次能源産量的74.2%和消費量的64.5%(1983)。含油氣盆地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亞、俄羅斯、北高加索、圖蘭和東西伯利亞5個地區。1984年全國原油産量6.13億噸,天然氣産量5874億立方米,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位。其中西西伯利亞是蘇聯最大的油氣儲集區和産區,含油、氣面積達170萬平方公裡,原油探明儲量48億噸(1980),天然氣17.1萬億立方米(1976),分别占全國原油及天然氣探明儲量的46%和68%。

蘇聯自20世紀50年代末提出加速發展化學工業和實行國民經濟全面化學化的方針以來,化學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年平均增長速度僅次于機械工業。1984年化肥産量為3080.8萬噸(按有效成分計算),居世界首位;硫酸、純堿、合成橡膠産量僅次于美國。但有機合成工業起步較晚,主要産品産量及生産水平均落後于美國、日本及西歐工業發達國家。

紡織工業為蘇聯最主要的輕工業部門,産值占輕工業的60%以上,1984年蘇聯棉、毛、麻織物産量居世界首位,絲織品産量次于美國和日本。紡織工業主要分布在遠離中亞産棉區的西部消費區。

中央區為全國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生産的棉、毛、絲、麻織品分别占全蘇産量的70%、50%、45%和65%。其次為伏爾加河流域、西南區、西北區和中亞。主要紡織工業中心有:莫斯科(棉、毛、絲、麻紡織)、伊萬諾沃(棉、絲、麻紡織)、加裡甯(棉、絲紡織)、弗拉基米爾(棉、麻紡織)、科斯特羅馬(麻紡織)等。

農業

蘇聯是世界上的一個農業大國,其農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1987年,蘇聯糧食産量為2.114億噸,占世界糧食總産量的10.9%,僅次中國和美國,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小麥産量為8,331萬噸,次于中國,居世界第二位。主要經濟作物中的棉花、糖用甜菜、向日葵籽、長纖維亞麻的産值均占世界第一位。

各類牲畜存欄數中,牛占世界的9.4%,略少于美國;豬占世界的9.6%,僅次于中國,羊占世界的9.8%,居首位。1988年,其肉類産量為1,920萬噸,次于美國和中國,居世界第三;奶類産量10,595萬噸,居世界之首;雞蛋465.6萬噸,次于中國和美國,也居世界之三。

蘇聯國土遼闊,自然條件多樣,擁有發展農業多種經營的各種有利條件。其人均耕地為0.86公頃,相當于世界人均耕地的2.4倍;人均牧草場為1.41公頃,比世界人均數多85%。蘇聯主要的農業區,也是耕地最集中的地區,約三分之二的耕地集中在水、熱、土條件配合較好的森林草原帶和黑土草原帶,這些地帶宜于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

但交替頻繁的自然災害經常使這裡的農業遭受巨大損失,緻使農業生産不穩定、豐欠無常。蘇聯的農牧業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比,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農畜産品的單産較低,農業生産效率隻及美國的20%——25%。再加上蘇聯農業方面經營管理不善及其他一些社會原因,影響了農業的穩步發展。

耕作業,是蘇聯農業的主要部門,主要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果木和園藝等類型,其中糧食生産尤為重要。蘇聯的糧食作物以麥類和馬鈴薯為主。

交通運輸

由于幅員遼闊,人口、資源及工農業的分布很不平衡,因此運輸對蘇聯經濟的發展尤顯重要。1984年全國貨物總周轉量為76821億噸公裡,其中鐵路占47.4%,管道(僅包括原油、油品和天然氣管道)占30.8%,海運占12.1%,公路占6.2%,河運占3.5%,航空運輸所占比重很小。1984年全國鐵路營運裡程為14.41萬公裡,僅次于美國,其中電氣化鐵路營運裡程為4.79萬公裡。鐵路分布很不平衡,西部地區約占全國鐵路總長度的70%,其中以歐洲部分的中部、南部和西部鐵路網較稠密。

海運主要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1982年蘇聯100總噸以上商船總噸位為2379萬噸,占世界商船總噸位的5.6%,居世界第五位。蘇聯海運中,遠洋運輸約占其貨物周轉量的2/3以上。

在黑海、波羅的海、北方、遠東和裡海5支商船隊中,前4支主要承擔遠洋運輸。80年代初,全國年吞吐量1000萬噸以上的大港僅12個,且絕大部分屬綜合性港口。黑海——亞速海是全國貨、客運量最大的海域(70年代末占全國海運貨物周轉量的69%,客運量的65%)。

主要海港有黑海沿岸的新羅西斯克、敖德薩、圖阿普謝、伊利喬夫斯克、巴統;波羅的海沿岸的文茨皮爾斯、列甯格勒、克萊佩達;太平洋沿岸的納霍德卡、東方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北冰洋沿岸的摩爾曼斯克等。

自20世紀30年代起,蘇聯對歐洲部分的一些大河進行整治,建成了一系列通航運河及大型水利樞紐,溝通了伏爾加河、卡馬河、頓河、第聶伯河、莫斯科河、涅瓦河等6條大河,實現了白海、波羅的海、裡海、黑海和亞速海五海通航。

60年代以來,又建成了總長6600公裡、水深3.65米的深水航道,将西部地區各大河連成一個完整的水運網。1984年全國内河通航裡程達13.7萬公裡。内河運輸最繁忙的是伏爾加河水系,70年代後期約占全國内河貨運量的55%,客運量的48%。

管道運輸是蘇聯70年代以來發展最快的一種運輸方式。1984年全國有幹線輸油管7.83萬公裡,幹線輸氣管16.5萬公裡。管道的基本流向為由東向西,即從西西伯利亞通往西部地區,部分管道進而往西通往東歐和西歐一些國家。此外,還有少量由南往北或由北往南向的管道,如由中亞通往中央區和烏拉爾的輸氣管等。

航空運輸主要承擔客運。1984年全國民航線長102萬公裡,其中國内航線長83.8萬公裡,客運周轉量占全國的18.6%,莫斯科是全國最大的航空港,70年代末年客運量達2000萬人,占全國民航客運量的1/5。其他主要航空港尚有列甯格勒、基輔、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亞、塔什幹及伊爾庫茨克等。

文化

教育

蘇聯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在全國實行十年制義務教育,并基本消除了文盲。蘇聯著名的大學有莫斯科大學、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列甯格勒大學、哈爾科夫大學、基輔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等。蘇聯的文學、藝術、電影、出版工作由蘇聯共産黨控制,在避免批評政治、作品經過審查的情況下允許自由創作。但是所謂“消極”、“頹廢”的作品(相當于西方的先鋒派藝術)受到限制和被禁止。

盡管如此蘇聯時代一些文學家和藝術家仍然取得了偉大成就,例如,詩人葉塞甯、阿赫瑪托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家和詩人帕斯捷爾納克,小說家肖洛霍夫,導演塔可夫斯基,音樂家肖斯塔科維奇,舞蹈家烏蘭諾娃等等,他們中許多人不僅在蘇聯國内,而且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聲譽。

蘇聯科學研究中心是蘇聯科學院。作家機構為蘇聯作家協會。官方通訊社為塔斯社。蘇聯共産黨機關報為真理報,其他主要報刊還有消息報、共青團真理報、文學報、勞動報、紅星報等。

科技

1922年,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蘇聯科學家亞曆山大·弗裡德曼指出,宇宙依然處在膨脹之中。

1934年,蘇聯科學家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切倫科夫發現,運行速度接近光速的粒子,當它穿過液體或半透明物體時發光。這種現象被後來物理學界稱為"切倫科夫輻射"。随後這個原理被廣泛應用于高能物理中,用于檢測帶電粒子并測量它的速度。

1954年,蘇聯在奧勃甯斯克建立了世界第一座核電站,标志着人類和平利用原子能的開端。

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從此标志着人類活動進入太空。

1959年,蘇聯空間探測器「月球」Ⅱ号發回第一張月球背面的圖片。人類第一次了解到月球背面的景象。

1961年,蘇聯英雄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1」宇宙飛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

1962年,蘇聯物理學家列夫·朗道因凝聚态特别是液氦的先驅性理論,被授予196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4年,蘇聯物理學家尼古拉·根納季耶維奇·巴索夫、亞曆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普羅霍羅夫和美國科學家查爾斯·湯斯共同獲諾貝爾物理獎。表彰他們分别獨立制成微波激射器,并導緻了激光器的發展。

1978年,蘇聯物理學家彼得·卡皮查因從事低溫學方面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1986年,蘇聯發射了和平号太空站,在2001年墜毀以前,它是人類最大的飛行器。

體育

蘇聯在大型國際綜合運動會的成績:

夏季奧運會:395金319銀296銅1010枚獎牌(歐洲第1,世界第2)

冬季奧運會:78金57銀59銅194枚獎牌(歐洲第3,世界第4)

夏季大運會:407金329銀253銅989枚獎牌(歐洲第1,世界第2)

冬季大運會:95金85銀63銅243枚獎牌(歐洲第2,世界第2)

世界運動會:15金13銀8銅36枚獎牌(歐洲第11,世界第18)

曆任領導人

蘇共最高領導人

弗拉基米爾·伊裡奇·烏裡揚諾夫

1917年11月8日

1924年1月21日

1924年1月21日(54歲)

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

約瑟夫·維薩裡奧諾維奇·斯大林

1922年4月3日

1953年3月5日

1953年3月5日 (74歲)

1922年4月3日當選總書記,1941年起兼任蘇聯人民委員會(1946年改稱蘇聯部長會議)主席,1924年1月21日至1953年3月5日期間為最高領導人。1952年蘇共十九大取消總書記一職,他當選為蘇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排名第一)。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

1953年9月7日

1964年10月14日

1971年9月11日(77歲)

蘇共中央第一書記,1958-1964年兼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列昂尼德·伊裡奇·勃列日涅夫

1964年10月14日

1982年11月10日

1982年11月10日(76歲)

蘇共中央第一書記(1966年4月8日改稱總書記)。1960年-1964年以及1977年-1982年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尤裡·弗拉基米羅維奇·安德羅波夫

1982年11月12日

1984年2月9日

1984年2月9日(70歲)

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康斯坦丁·烏斯季奇·契爾年科

1984年2月13日

1985年3月10日

1985年3月10日(74歲)

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

1985年3月11日

1991年8月24日

在世

蘇共中央總書記,1988年8月1日—1989年5月25日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國家元首

1.列甫·波裡索維奇·加米涅夫1917年11月9日—1917年11月21日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2.雅科夫·米哈伊洛維奇·斯維爾德洛夫1917年11月21日—1919年3月16日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3.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弗拉基米爾斯基1919年3月16日—1919年3月30日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4.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裡甯1919年12月30日—1938年7月19日為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1922年12月30日至1938年1月12日為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1938年1月17日至1946年5月9日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

5.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什維爾尼克1946年5月9日—1953年3月1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6.克萊門特·葉夫羅莫維奇·伏羅希洛夫1953年3月15日—1960年5月7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7.列昂尼德·伊裡奇·勃列日涅夫1960年5月7日—1964年7月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8.阿納斯塔斯·伊萬諾維奇·米高揚1964年7月5日—1965年12月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9.尼古拉·維克托羅維奇·波德戈爾内1965年12月9日—1977年6月1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0.列昂尼德·伊裡奇·勃列日涅夫1977年6月16日—1982年11月10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1.瓦西裡·瓦西裡耶維奇·庫茲涅佐夫1982年11月10日—1983年6月1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2.尤裡·弗拉基米羅維奇·安德羅波夫1983年6月16日—1984年2月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3.瓦西裡·瓦西裡耶維奇·庫茲涅佐夫1984年2月9日—1984年4月1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4.康斯坦丁·烏斯蒂諾維奇·契爾年科1984年4月11日—1985年3月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5.瓦西裡·瓦西裡耶維奇·庫茲涅佐夫1985年3月5日—1985年7月27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6.安德列·安德列耶維奇·葛羅米柯1985年7月27日—1988年8月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7.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1988年8月1日—1989年5月2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1989年5月25日至1990年3月15日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1990年3月15日至1991年12月25日為蘇聯總統

政府首腦

弗拉基米爾·伊裡奇·烏裡揚諾夫(列甯)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3日人民委員會主席

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李可夫1924年1月23日—1930年12月19日人民委員會主席

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1930年12月19日—1941年5月6日人民委員會主席

約瑟夫·維薩裡奧諾維奇·斯大林1941年5月6日—1946年3月19日為人民委員會主席,1946年3月19日至1953年3月5日為部長會議主席

格裡高利·馬克西米連諾維奇·馬林科夫1953年3月5日—1955年2月8日部長會議主席

尼古拉·亞曆山德羅維奇·布爾加甯1955年2月8日—1958年3月27日部長會議主席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1958年3月27日—1964年10月15日部長會議主席

阿列克謝·尼古拉耶維奇·柯西金1964年10月15日—1980年10月23日部長會議主席

尼古拉·亞曆山德羅維奇·吉洪諾夫1980年10月23日—1985年9月27日部長會議主席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雷日科夫1985年9月27日—1991年1月14日部長會議主席

瓦連京·謝爾蓋耶維奇·帕夫洛夫1991年1月14日—1991年8月24日總理

上一篇:政務院

下一篇:安徽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