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對日宣戰

蘇聯對日宣戰

二戰末期曆史事件
歐洲戰争結束以後,蘇聯調集大軍到蘇中邊境地區。6月30日,《蘇中友好同盟條約》中規定蘇聯尊重中國對東北的主權,宣布大連為自由港等,這就為蘇聯對日作戰創造了條件。[1]
    中文名: 外文名: 發生地點: 主要人員: 名稱:蘇聯對日宣戰 地點:中國東北、朝鮮北部、千島群島和南薩哈林 時間:1945年8月8日晚 參戰方:蘇聯,日本 結果:蘇聯全殲日本關東軍 參戰方兵力:蘇聯150萬日本70萬 傷亡情況:關東軍被擊斃8.3萬59.4萬人投降 主要指揮官:華西列夫斯基元帥

簡介

1945年8月8日晚,蘇聯政府向日本駐莫斯科大使聲明,蘇聯根據雅爾塔會議精神,忠于同盟國義務,宣布從次日起與日本進入戰争狀态。

1945年4月5日,蘇聯政府宣布蘇日中立條約到期後不再延長。同一天,日本小矶内閣辭職。80歲的鈴木貫太郎于4月7日組閣,一面繼續進行戰争,一面尋求停戰門路,争取盡可能有利的條件。

1945年春夏,日本或通過瑞士、瑞典等中立國與美、英同盟國秘密會談停戰媾和問題,或請求蘇聯充當和平調停人,要求簽訂日蘇互不侵犯條約,但都未獲結果。7月,日本天皇指派近衛公爵赴蘇洽談和平調停問題,再次遭到拒絕。

對日宣戰

1945年8月8日,蘇聯外交人民委員部部長莫洛托夫接見日本大使佐藤,向日本政府遞交《蘇聯對日本宣布進入戰争狀态宣言》。

宣言指出,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要求日本武裝力量無條件投降,已遭到日本拒絕。

由此可見,日本政府向蘇聯提出的關于調停遠東戰争的建議失去了一切根據。蘇聯政府忠于對自己盟邦的義務,參加1945年7月26日同盟國的公告,從1945年8月9日起,蘇聯認為自身和日本處于戰争狀态。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