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劇

蘇劇

江蘇省蘇州市地方傳統戲劇
蘇劇是由花鼓灘簧與南詞、昆曲合流而成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于江蘇省蘇南浙北城鄉。其前身蘇灘原名對白南詞,俗稱"打山頭",是一種圍坐清唱的傳統曲藝形式。由于蘇劇在文學、音樂方面都與昆劇有着淵源關系,許多蘇劇藝人兼能昆劇,在昆劇衰落時期也有不少昆劇藝人改演蘇劇,所以蘇劇表演藝術因得到昆劇的滋養而逐步形成樸實、細膩、注重内心體驗的獨特風格。2006年5月20日,蘇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 中文名:蘇劇
  • 非遺級别: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 非遺編号:
  • 申報地區:江蘇省蘇州市
  • 地理标志:江蘇省
  • 遺産類别:傳統戲劇
  • 遺産編号:Ⅳ-55

曆史沿革

起源

江蘇地方戲曲劇種之一,由曲藝“蘇州灘簧”發展而成。用胡琴、笛、琵琶(或弦子)、笙等伴奏。

蘇劇的前身起源于江蘇蘇州地區的曲藝蘇灘(又名對白南詞,俗稱"打山頭")。蘇灘在清代乾隆年間

就已在江浙一帶盛行,并流行到江西、福建等地。在這些地區,它被吸收到當地的劇種裡面,如浙江的婺劇、和劇及江西的贛劇中都保留着對白南詞的劇目,稱為"南詞"或"灘簧"。

據《清稗類鈔·音樂》載:“灘簧者,以彈唱為營業之一種也。集同業五六人或六七人,分生、旦、淨、醜角色,唯不化妝,素衣圍坐一席,用弦子、琵琶、胡琴、闆鼓。所唱戲文,唯另編七字句,每本五六出,間以諧谑。”所以,灘簧是一種所唱内容不拘一格,唱腔也不嚴格要求像昆曲那樣“字正、腔圓、闆準”,具有濃厚地方氣息及輕柔委婉、圓潤幽妙的藝術風格的傳統民間花鼓小戲。

發展分類

清乾隆後,因昆曲開始衰落,不少昆曲藝人改唱蘇灘,從而進一步促進了蘇灘的發展。蘇灘分為前灘和後灘。據傳統民間傳說,前灘的産生,是因為清王朝的一個皇帝死後,三年中不準大鑼大鼓演戲。于是錢某去掉昆曲的鑼鼓,把昆曲腳本中深奧典雅的文詞,改成通俗的七字句,成為用絲竹伴奏的蘇灘清唱。當時稱為錢灘,後來諧音誤傳為前灘。前灘是正戲,都是由昆曲改編、移植過來的整本戲,是通俗化了的昆曲,也稱全灘。後灘是诙諧戲,以地方習尚、風土人情為内容,多為一旦一醜的對子小戲。輕松活潑,随意穿插,較多保存民間灘簧特色。由于演唱時油腔滑調,笑料百出,亦稱油灘。此外,還有一個人獨唱的賦,因能及時編唱時事新聞而風行一時。

流行滬上

清同治年間(1862-1874),蘇灘流傳到滬。當時習唱多為商界人士,僅以自娛,稱為清客。光緒十年(1884),蘇州名角張筱棣在四馬路義園茶館公演,林步青客串三日,倍受贊揚,遂與弟林步瀛以及杜子香、蔡雲麟等,組成上海第一個職業蘇灘班。朱筱峰、張筱棣等也陸續建班,在茶館、書場及堂會演唱。因其通俗生動、音樂優美而大受歡迎。

十九世紀末,蘇灘已成為上海流行的主要曲種之一,并以熱鬧風趣自成風格,被稱為"海道",以區别于蘇州的"蘇道",常赴京、津、漢、甬、杭等地演出。

不斷演化

光緒年間,林步青與京、昆劇演員周鳳文、何金壽、小桂枝等,常在丹桂茶園、新舞台合演京昆小戲,并在幕間化裝表演蘇灘段子,如《馬浪蕩》、《蕩湖船》、《賣橄榄》等。以後,朱筱峰、費西冷等也在遊藝場表演花裝蘇灘,各班社紛紛效學。自此,蘇灘便由曲藝坐唱演變為具有簡單的舞台表演形式的戲曲雛型。 民國元年(1912年),蘇灘藝人鄭少赓借鑒文明戲表演方式,開創了蘇灘化妝演出。但到民國十四年(1925年)以後,才出現穿古裝的生、旦或醜、旦同台演出于茶館或水陸碼頭。其間女子蘇灘對蘇灘的細膩表演和婉轉唱腔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前灘已由叙事體的演唱,發展為代言體的曲藝,已經接近戲劇。

化裝蘇灘出現後,坐唱蘇灘因其風格獨特而仍擁有一定觀衆。從二十世紀初至三十年代末,化裝表演與坐唱并存,這是蘇灘的興盛時期,各劇種、曲種有不少藝人改唱蘇灘。

1931年,專業班社名目繁多,有化裝蘇灘、古裝蘇灘、全班女子蘇灘、婦子配角化裝蘇灘、化裝坐唱

蘇灘和素衣坐唱蘇灘等。著名演員有:醜腳林步青、淨腳朱菊峰、老生張筱棣(以上三人稱為蘇灘"三鼎甲"),以及費西冷(醜)、範少山(醜)、陳少赓(醜)、朱國梁(老生、淨、醜)、蔣婉貞(小生)、莊海泉(二花)、龔祥甫(小生)、張鳳山(旦)等。班名多數以班主姓氏而稱某家班,取專名的則有國風社、正風社、玉韻集等。

1935年,上海成立了蘇灘歌劇研究會,提出"以研究和促使化裝蘇灘進一步向歌劇(戲曲)化方向演變"的口号。同年,該會幾十位藝人聯合排演了大型舞台劇《昭君出塞》、《三笑》、《描金鳳》,這是化裝蘇灘發展成蘇劇的重要轉折,到三十年代末,化裝表演已成為蘇灘演出的主要形式,并積累了一定的舞台經驗。

蘇灘正式成為蘇劇是在本世紀的40年代。昆腔清唱對蘇灘的影響非常深遠,蘇灘對清唱也極為倚重,所以化妝扮演人物往往隻是清唱的點綴。1941年朱國梁的國風社和華和笙的正風社合并,在上海創建"國風新型蘇劇團",标志着蘇劇的正式産生。劇團吸收昆劇演員王傳淞、周傳瑛、沈傳芹參加,共有七個演員,一個樂師,采取蘇劇、昆劇混合演出的方式,流動于蘇南浙北的農村,在草台、茶館、廟宇、院落中演唱,蘇劇團以蘇劇、飽嘗艱辛。 [2] 

蘇昆演員的混合演出使蘇劇得以吸收昆劇和其它劇種的藝術營養,在劇目、表演、音樂、舞美等方面逐步發展和規範化。除了上演傳統戲外,該團還在大世界等遊藝場自編自演了很多大型新戲,如《文素臣》、《林則徐》、《群莺亂飛》、《魂斷藍橋》等,從而提高了演出水平,擴大了蘇劇的影響。

逐漸衰弱

1943年,蘇劇界出現了不景氣的征候,其原因,一是太平洋戰争爆發後,日軍進入租界,社會動蕩,觀衆銳減。二是蘇劇界除國風蘇劇團對蘇劇的内容和形式有所革新外,其餘班社仍停留在化裝蘇灘的水平上,不少演員為迎合部分觀衆口味,偏重讨巧易學的後灘戲和時事新賦,對唱念演都見功夫的前灘戲則少研習,以至藝術功力欠佳而影響了競争力。此外,從灘簧演變為舞台劇的錫劇、滬劇、甬劇發展迅速,蘇劇相形見绌,失去了大量觀衆。三是蘇劇在其灘簧階段,就以堂會演出為主,以後,多數班社仍沿舊習。抗戰期間,堂會日少,藝人紛紛改行。

1945年年初,國風蘇劇團離滬去蘇城鄉巡回演出。在杭、嘉、泸等地區立足,上海僅剩少數班社零星演出化裝蘇灘。

解放後新生

新中國建立後,蘇灘獲得新生,正式在舞台演唱,并發展為蘇劇,由坐唱的曲藝形式發展為完整的綜合性的舞台藝術。國家對蘇劇進行了扶持,浙江建立了浙江昆蘇劇團,江蘇成立了了江蘇蘇昆劇團,都是蘇劇與昆劇兼演的劇團。

1951年,由吳蘭英、蔣婉貞等在上海建立民峰蘇劇團,排演了《李香君血濺桃花扇》等大型新戲,以圖重振蘇劇,但因觀衆甚少,終難維持,數月後即離滬,落戶蘇州。此後,上海便無蘇劇演出團體。

六十年代初和八十年代初,浙江昆蘇劇團和江蘇省蘇昆劇團曾幾度來滬,公演了《李翠英》、《钗頭鳳》等戲,受到上海戲曲界和蘇劇老觀衆的歡迎。

藝術特點

音樂唱腔

蘇劇音樂唱腔的來源主要是三部分:一是昆曲曲牌,二是南詞,三是灘簧曲調。因深受昆腔的影響,所以蘇劇的音樂風格婉轉清麗,細膩動人,具有濃厚的江南風味。伴奏以二胡為主樂器,兼用江南絲竹。

常用的傳統曲調有太平調、弦索調、費家調、柴調、迷魂調、銀絞絲、流水闆、二犯調、挑袍調等數十種,其中太平調使用最多,又有慢闆、快闆、散闆等各種闆式。另外還有源自昆曲的[曲頭]、[一江風]、[點绛唇]、[朝元歌]、[鎖南枝]、[六麼令]、[羽調排歌]等,一些蘇州一帶流傳的民歌小曲如[春調]、[劈破玉]、[大九連環]、[小九連環]、[五更十送]、[知心客]等也常作插曲使用。

舞台表演

在表演上,蘇劇學習昆劇,把昆劇表演藝術作為一個整體來吸收融化,第一代演員如朱國梁、龔祥甫、張娴等,同時也都是昆劇演員,第一個蘇劇團國風蘇劇團由蘇劇、昆劇藝人組成,曆年來演出的一部分劇目,如《占花魁·醉歸》、《白兔記·送子》等均按昆劇風格表演。今江蘇省蘇昆劇團的"繼"、"承"等輩蘇劇演員,都在學藝之初以昆劇打基礎,并兼演昆劇。

角色行當

蘇劇的角色行當與昆劇基本相同,但分行不如昆劇嚴格,班社中以醜角為第一主角,旦角為第二主角,實際演唱時隻有五或七名演員圍坐桌旁,分任各行角色,自拉自唱,有老生、小生、旦、老旦、醜五行。

老生扮演年老的官員、員外、寒儒、老仆等角色。副末、老外,均由老生演員應行,如《白兔記》的劉智遠,《朱買臣休妻》的朱買臣,《王十朋》的錢流行等。

蘇劇沒有專工淨角的演員,為數很少的淨角戲,包括大面、白面、邋遢白面角色,均由老生演員兼演,如《秦香蓮》的包拯,《貂蟬與呂布》的董卓,《窦公送子》的窦公等。

小生扮演年輕的文人雅士、落魄書生,或年輕得官者,或清秀勇猛者,分冠生、巾生、鞋皮生、翎子生,均由小生演員應行,如《王魁負桂英》的王魁,《唐伯虎智圓梅花夢》的唐伯虎,《連升店》的王明芳,《貂蟬與呂布》的呂布等。

旦行扮演閨閣千金、侍妾丫鬟、小家碧玉或中年婦女,包括正旦、作旦、四旦、五旦、六旦,均由旦角演員應行,如《白兔記·出獵》的李三娘,《尋親記》的周瑞隆,《漁家樂·刺梁》的邬飛霞,《春香鬧學》的杜麗娘和春香等。

老旦扮演各類老年婦女,如《西廂記》的崔夫人,《王十朋》的王母,《醉歸》的鸨母等。醜旦通常亦由老旦演員兼飾。

醜行扮演狡詐陰險的文人、公子、賭徒、惡棍,或诙諧滑稽、心地善良的小人物等。相當于昆劇的二面、小面,均由醜角演員應行,如《十五貫》的婁阿鼠,《尋親記》的茶博士,以及後灘戲《賣橄榄》的張老三,《馬浪蕩》的馬浪蕩,《蕩湖船》的李君甫等。

蘇劇現有老外、老生、副末、冠生、巾生、雉尾生、窮生、老旦、正旦、作旦、四旦、五旦、六旦、淨、副、醜等。演員往往一人兼幾行,如老生兼演老外、副末,副兼演醜,正旦兼演作旦、四旦、五旦、六旦等。

傳統劇目

蘇劇的傳統劇目與化裝蘇灘一緻,分為兩大類。一類稱前灘,絕大部分源于昆劇,常演的有:《西廂記》、《牡丹亭》、《紅梨記》、《爛柯山》、《玉簪記》、《繡襦記》、《精忠記》、《西樓記》、《白蛇傳》、《義俠記》、《水浒記》、《占花魁》、《漁家樂》等,但演出時多取其以生旦為主角的折子戲,共百餘出。其故事情節和對白,與昆劇基本相同;唱詞由長短句改為通俗淺顯的七字句,可加襯字,較注重聲韻平仄,體式與七言詩體近似,不乏雅俗共賞的唱段,文字粗劣之處也不少。有時為适應蘇劇演員不善舞蹈的特點,也将情節作局部改動。

除此,還有所謂的後灘劇目。後灘劇目有從昆腔的醜角戲和其它劇種中的戲谑段子裡過來的滑稽段子,還有從傳統民間花鼓戲裡改編的一旦一醜的對子戲,以及由醜腳獨唱的時調小曲和有關時事新聞的說唱段子,如《教歌》、《張三借靴》、《嵩壽》、《呆中福·洞房》、《琵琶記·大小騙》等;也有移植自花鼓戲和其它劇種的小戲,如《扡腳做親》、《探親相罵》、《賣草囤》、《賣青炭》、《賣礬》、《捉垃圾》、《打齋飯》等;還有改自曲藝的,如《遊觀十八景》等。

傳承價值

作為蘇劇基礎和靈魂的蘇州灘簧曆史悠久,傳統深厚,資源豐富,蘇劇本身又在文學、音樂、表演等多個方面與昆曲有着淵源關系,充分體現了蘇州文化的特質。流行文化和現代藝術對蘇劇沖擊很大,觀衆銳減,劇團生存艱難,搶救、保護這一重要的地方劇種迫在眉睫。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蘇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民間文學

白蛇傳傳說

梁祝傳說

董永傳說n

吳歌

民間音樂

江南絲竹

海州五大宮調n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傳統戲劇

昆曲

蘇劇

揚劇

曲藝

蘇州評彈

揚州評話

揚州清曲

民間美術

桃花塢木版年畫n

剪紙n

蘇繡n

揚州玉雕

泥塑

傳統手工技藝

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

宋錦織造技藝

蘇州缂絲織造技藝

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

蘇州禦窯金磚制作技藝

南京金箔鍛制技藝

明式家具制作技藝

揚州漆器髹飾技藝

鎮江恒順香醋釀制技藝

雕版印刷技藝

金陵刻經印刷技藝

制扇技藝

劇裝戲具制作技藝

風筝制作技藝

民俗

端午節

秦淮燈會

蘇州甪直水鄉婦女服飾

上一篇:荊州花鼓戲

下一篇:山東琴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