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天氏

葛天氏

上古時期的重要氏族與氏族首領名稱
葛天氏為上古時期的重要氏族與氏族首領名稱,是上古帝王。葛天氏為伏羲氏之後,《初學記》卷九:"女娲氏沒,次有大庭氏、柏皇氏......葛天氏.....凡十五世,皆襲庖犧之号。"《太平禦覽》也有相似記載,葛天氏在十五帝中排名稍後,稱"伏羲葛天氏"。葛天氏發明了樂舞。葛天氏之樂是廣樂的前身,是中國正宗禮樂文化的重要源頭,《禦批曆代通鑒輯覽》卷一: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萬物之極。是謂廣樂";《通志》卷九十八下:"聽葛天氏之歌,千人唱萬人和,山陵為之震動,川谷為之蕩波"。葛天氏善于治理天下,開創了上古和諧盛世。葛天氏是漢族傳說中上古時代的一位賢能首領,在位期間人民安康,被後人尊為樂神。部落駐地在今河南省甯陵縣一帶,後世将他的統治視為理想社會。[1]
    本名:葛天氏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遠古時代 民族族群:華夏族 出生地:甯陵縣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發明音樂、舞蹈 部落駐地:河南甯陵、長葛市一帶

文獻記載

上古時代的統治順序:盤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有巢氏--燧人氏--太昊伏羲氏(天皇)--女娲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骊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混沌氏--皞英氏--後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庖犧氏—神農氏。

《路史》的記載:葛天氏,葛天者,權天也。爰拟旋穹,作權象。故以葛天為号。其為治也,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湯湯乎無能名之,其及樂也,八士捉扴投足、掭尾叩首,角亂之而歌八終。塊柎瓦缶,武喿從之,是謂廣樂。于是封泰山,興貨币,以制數會,故沈滞通、而天下泰矣。

《詩經·采葛》中這麼寫道: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這首詩是描寫男女之間在采葛勞動中思念伴侶。“那采葛的人兒啊!一天看不到猶如三月未曾見面一樣!”可見這些相愛的男女們思念之深。那麼他們采回去葛滕幹什麼呢?《詩經·葛覃》解答了這個問題。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

是刈是藿,為絺為绤,服之無斁。

《史記·司馬相如傳》載有“奏陶唐氏之舞,聽葛天氏之歌,千人唱,萬人和……”這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所追求的一個社會景象。葛天氏是中華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之一,“葛天氏”就是“襲伏羲之号”的三皇時的“帝王”,又是我國音樂、歌舞始祖。《呂氏春秋》、《竹書紀年》和《史記》等文獻記載的《葛天氏之樂》,是中國音樂、詩歌、舞蹈、劇目、農牧業和養生學的重要源頭。葛天文化是炎黃文化、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甯陵是中國音樂之鄉、歌舞之鄉,音樂始祖葛天氏故裡。

文學研究

《詩經·采葛》

詩中“絺”為細麻布,“绤”為粗麻布。她們把采回去的葛滕經過砍砸,煮去外皮,提取纖維,撚成線繩,編織成細麻布和粗麻布,為人們遮羞取暖,抵禦嚴寒。《詩經·風·鄭風》有每年三月上已(初三),男女放下采葛的活計在溱洧河邊祀求愛情幸福的幽會。那些青年男女們拿着像征幸福的蘭草、芍藥互相玩笑贈送以寄托幸福相愛。《詩經·風·鄭風》是來自鄭國漢族民間的詩歌,正跟葛天氏的以牛尾做道具叩着牛角唱歌跳舞的風格相吻合。

樂舞是伴随着勞動的産生而誕生的,尤其是聲樂,它實際上就是人們集體勞動的号子,随着曆史的發展演變而逐漸完善的一門藝術。

炎帝神農氏為解民疾苦,植五谷、嘗百草,曆遊大山名川,發現這種特有植物既能充饑又能解毒,遂采其種子傳播四海,後人稱其為葛根。《黃帝内經》也載:遠古時期,先人們用葛滕搭建葛棚居住,編織葛床睡眠,用葛纖維紡繩織布,編葛鞋;用葛根充饑、醫病;葛根為華夏人類繁衍做出過重大貢獻。

《中國通史》

《中國通史》記載:大約5000年前,随着農業的發展和手工編造技術的提高,紡織技術出現并發展起來。以葛天氏為首的部落酋長,将葛滕采集,以量曬清除外皮,或像《詩經》中所說煮去外皮和連接纖維之間的那些東西提取葛的纖維,然後再編結成布,做成衣服來替代用獸皮做衣的原料,以解因部落獸皮不足而沒有衣服擋寒遮羞之急,将人類文明向前推進一步。在那生産力極低下的時代,穿衣吃飯是部落之民的頭等大事,葛天氏能用葛這種植物纖維編布做衣,怎麼能不受到部落之民的擁戴呢?部落之民推他為首領,稱他為上天下凡的神人,這樣“葛天氏”的名号便産生了。無怪西北大學教授強雲在《故鄉史話》中稱葛天氏不僅是樂舞的始祖,也是編布織衣的始祖了。

前文提到神農氏曆遊大山名川,發現葛這種特有植物既能充饑,又能解毒,遂采其種子傳播四海是有事實根據的。長葛民國十九年縣志在山川一欄載有黃帝在具茨山(現始祖山)領七個部落首領共會長江流域部落首領,而在陉山迷路到襄城紫雲山問童子路的故事。具茨山同陉山并立,前者在北屬新鄭所轄,後者在南同禹縣相鄰屬長葛管。而“石固崗河遺址”就位于陉山東腳下。

故裡之争

許昌長葛說

河南長葛市是葛天氏故裡,國家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縣”。史記記載,長葛為“葛天氏之墟”。1978年發現、發掘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長葛“石固遺址”面積達100萬平方米,發現有斐李崗文化、仰韶文化直接疊壓,其中斐李崗文化遺存豐富,屬于典型的斐李崗文化遺址。年代距今約七八千年以前,早于炎黃時代而晚于伏羲之世,大體上與葛天氏時代相當。發掘出斐李崗文化房基3座,灰坑189個,墓葬69座。出土文物440件,其中最為珍貴的是出土了中國曆史上最早的單孔骨笛,直接明證了長葛為“葛天氏之墟”、“葛天氏故址”。2014年,在長葛市坡胡鎮海子李村發現了一通斷碑,該斷碑沒有碑帽,長約130cm,寬60cm,此碑名為《重記葛天老祖聖殿》,碑文如下:自夏商周設老祖祠以祀先祖,宣葛天老祖德裔。昔葛,川地,邑氏族于川東,望平紀綱。民三伏于川,久居川泉,川繞重葛,水蟲盡躍。懷德于八阙,舞平唱足。葛麻為羞,騰依敝掩,養息紀民。黃帝傳堯舜至禹,設老祖地,以戴民敬念。逢葛開,以禮祀,諸侯王皆從。自文帝三月初六大祀,其十裡,文武徒行,以示誠德,曰長葛邑民皆老祖之裔。大宋開寶元年(公元986年)花春記。此宋碑的發現,再次證明了葛天氏故裡在長葛。

商丘甯陵說

2006年5月底,由國内著名曆史學家組成的“葛天文化專家考察組”在河南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玉潔的帶領下,到甯陵考察葛天文化。他們實地考察了石橋鄉葛伯屯村即葛國都城遺址,認真研讀了相關碑文,看出土文物,了解漢族民間傳說,并通過研讨、論證,認為古葛地、葛天氏和葛國故地在甯陵,甯陵也是“葛、葛伯、諸葛”三姓氏的發祥地。甯陵縣石橋鄉葛伯屯村村西有一個土堆,一個葛姓村民說這個地方就是葛國都城遺址。

葛在甯陵有權威依據:一、《史記集解》:“葛,今梁國甯陵之葛鄉。”二、《漢書·地理志》:“甯陵葛曰‘康善’。”三、《後漢書·郡國志》:“甯陵故屬陳留,有葛鄉故葛伯國。”四、《水經注》:“汴水又東經甯陵之沙陽亭北,故沙随國矣;汴水又東經葛城北,故葛伯國也。”五、《四書五經集注》宋元人注:“葛,梁國甯陵縣東北。”六、《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甯陵,古葛國。”“葛,古國名,赢姓,故城在今河南省甯陵縣北十五裡。”七、《一統志》:“葛在甯陵縣北一十五裡古葛伯國。”八、《河南通志》:“甯陵,夏葛伯國。”九、《歸德府志·古封建表》:“葛,伯爵,夏所封邑。葛,今梁國甯陵之葛鄉。”十、《甯陵縣志·古迹》:“葛城,在縣北十五裡,古葛伯國。”十一、《中國曆代戰争史》:“葛,今河南甯陵縣。”十二、《河南是華夏姓氏的主要發祥地》:“夏朝除建都嵩山一帶外,它的很多屬國也在河南。如許(今許昌)、斟灌(今濮陽)、葛(今甯陵)……”十三、《孟子》曰:“湯居亳,與葛為鄰。”《史記正義》、《河南通志》均雲:“梁州谷熟縣為南亳,即湯都也。”《通典》、《括地志》和《河南通志》均有“三亳”之說:“書所稱三亳者,蒙縣之亳曰‘北亳’,湯所興;谷熟之亳曰‘南亳’,湯所都;偃師之亳曰‘西亳’,湯所遷也。”《歸德府志》和《商丘縣志》說:“在谷熟鎮南五裡,即古亳故墟。”近代大學者王國維《說亳》一文對葛、亳之地考辨最詳:夏商“北亳”即春秋亳(薄)、兩漢薄縣和今曹縣,“皇甫谧、司馬彪、杜預、郦道元均以甯陵縣之葛鄉為葛伯國。谧且謂‘偃師去甯陵八百餘裡,不能使民為之耕’以證湯之所都當為谷熟之南亳。”長葛學者張佐軍在《長葛之名瑣談》一文中,駁斥清代長葛知縣何鼎所謂“葛天氏故址也,後人思永澤,故名曰長葛”是“不考證曆史的妄說”,長葛之“葛天氏故址”之說不攻自破。同樣,其他地方也是既無史志書證,又無考古物證。

原始社會的“理想之世”葛天氏部族

甯陵縣地處中原腹地,曆史悠久,淵源流長。上古時期,甯陵叫“葛”,此地名源于一種植物名———葛。《本草綱目》和《河南省志·植物志》載:葛,别名野葛、葛藤和葛條,其拉丁學名為Puerarialobata(willd)Ohwi。豆科落葉纏繞植物,三出複葉,總狀花序,花冠蝶形,花色紫紅,莢果線形。葛對生産力水平低下的遠古人有塊根可食用裹腹、塊根花序可入藥、莖皮纖維可以紡織用來遮羞禦寒、種子可以食用等功用。故古人甚感神奇,對葛頂禮膜拜以為圖騰,當地人更是以葛為榮,特以“葛”為地名。此為古葛地名之來曆。

葛天氏部族就在葛這塊熱土上休養生息,創造了較高的早期文明。中華民族在距今一百多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尚無農業,人們隻是靠采集野果、植物塊根及漁獵為生。至葛天氏時方進入原始農業階段,其标志是人們已能制作較為精制的耕作石頭工具,在采集經濟基礎上産生了原始畜牧業。新石器時代初期,葛天氏部族在葛地休養生息。對“葛天氏”,漢朝高誘《呂氏春秋·訓解》說“三皇時君号也”,《中國人名大辭典》解釋為“上古帝王”,《辭源》注釋“傳說中遠古帝号,在伏羲之前”。不管是“君号、帝王、帝号”,葛天氏為古葛地葛天氏部族首領當無疑義。《帝王世紀》謂“有巢氏之後有葛天氏等,皆襲伏羲之号”,其時代應在伏羲之後。從《葛天氏之樂》第四阕“奮五谷”推斷,當時已進入原始農業階段。綜合分析,葛天氏是三皇時的一方君主,年代約在伏羲氏和神農氏之間,屬新石器時代之初,距今約一萬年前。

當年有巢氏構木為巢,燧人氏鑽木取火,伏羲氏教人漁牧,神農氏授民耕作,葛天氏教民自治,各有分工。葛天氏發現、總結葛的養生保健作用,提高了族人的健康水平;葛天氏傳授、推廣用葛紡織生活、生産用品的技能,如搓繩、編籃筐、織葛布等。紋理粗的葛布叫“纟谷”,紋理細的葛布稱“纟希”。又用葛布縫制葛衣、葛衫、葛巾等,使族人告别蠻荒,步入文明。《說文解字》曰:“葛,纟希纟谷。”《本草綱目》有“葛有野生,有家種,其蔓延長,取治可作纟希纟谷”。《詩經》中有“絺兮绤兮,凄其以風”的詩句。《論語·鄉黨》有“當暑,袗纟希纟谷”的聖語。為使天、地、人和諧相處,葛天氏草創了道德規範———禮。

葛天氏開創了原始的和諧社會,其所在時代的葛天氏部族是古代人向往并稱道的“理想之世”。《陶淵明集·五柳先生傳》說及理想世風時雲:“無懷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南宋女詞人李清照也曾自謂“葛天氏之民”;元朝的沈禧《竹窗詞·阮郎歸山寺樵歌》有“忘世慮,斷塵緣,逍遙傲葛天”的詞句;《史記·司馬相如傳》記有“奏陶唐氏之舞,聽葛天氏之歌,千人唱,萬人和,山嶺為之震動,川洛為之蕩波”。可見葛天氏時人性純真,世風淳厚,在葛天氏治理下的和諧部落,被古人稱為“理想中的自然、淳樸之世”,當為原始共産社會。正是在此和諧生存狀況下,葛天氏才創制了《葛天氏之樂》。

現狀

2007年4月,在中國甯陵葛天文化學術研讨會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華書局、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書法家協會、複旦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河南大學、鄭州大學、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地方史志辦公室、洛陽社會科學聯合社、山東理工大學、商丘師範學院等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的52名考古、曆史、文學等權威專家學者,通過研讨後得出結論:葛天氏是華夏音樂、舞蹈的始祖,甯陵是音樂歌舞之鄉,葛天氏時期是中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和諧社會形式。與會專家、學者認為:甯陵縣上古時為葛地,葛天部落在此地生息;甯陵為葛、權、葛伯、諸葛四姓發源地。這些專家學者在實地考察了葛天氏陵、葛城遺址等史迹遺存後呼籲:要加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具有重大的文化價值和曆史價值。

曆史

遠古的狂歡:中國第一部歌舞《葛天氏之樂》

葛天氏部落是個能歌善舞的部落。古時,最初的舞蹈、唱歌均是在勞動過程中逐漸萌發、形成的,其舞蹈動作和歌唱内容也常常是勞動過程的簡單再現。為慶祝捕獵勝利、谷物豐收,人們手舞足蹈,就是最原始的舞蹈;人們勞動中所哼的号子,就是最原始的歌;唱歌和舞蹈的結合,就是最早的歌舞。《葛天氏之樂》是操牛尾的三人共同完成,内容有八個部分,無論從其規模還是從其複雜程度來看,都已相當完整。故《葛天氏之樂》不僅是中國最早的歌舞,而且是中國第一部有文字記載的歌舞,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重要源頭之一。

對《葛天氏之樂》,諸多典籍均有記載,以《呂氏春秋》記述最詳。《呂氏春秋》成書于戰國末、秦始皇焚書前,當時可據古籍很多;再者,呂不韋曾懸書城門,“改一字,賞百金”,時人普遍接受,故此書可信可傳。《呂氏春秋·古樂篇》:“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這種“三人操牛尾歌八阕”,成鳥羽而舞的形象,是最古老的音樂文化藝術,也是世界上最為原始的歌舞藝術。這是在尊祖先、敬天地的同時,表達對農耕、畜牧等農業活動的重視與祈願心理,反映的僅僅是葛天氏部族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是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縮影。

《葛天氏之樂》八部分歌舞中有第四阕“奮五谷”、第八阕“總禽獸之極”兩部分與農業有關,從其阕名上可知:當時不但屬于原始農業階段,而且葛天氏部族在中國進入原始農業的時間相對較早,其農牧經驗相對較高,為中國原始農業的創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勞。該樂所載歌舞證實,葛天氏部族為生計不僅辛苦耕作,樹藝五谷(“奮五谷”),而且還尊崇大地、辨識土性(“依地德”)和祈敬上天、觀察日月運行、天氣變化的規律(“敬天常”),已能自覺地對農業的自然再生産過程進行不斷的探索。

《葛天氏之樂》還是中國最早的保健操舞和仿生氣功。原始人的保健和氣功活動産生于人類早期的最基本的生産和生活實踐中,并随着生産力的不斷發展而日趨成熟。《黃帝内經·素論·移精變氣論》雲:“遠古民人居禽獸之間,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文中的“動作”,指勞動或模仿勞動的肢體運動;所謂“陰居”,則是指甯靜的休息。原始人正是通過歌舞或靜養的方式來抵禦寒暑,達到保健功效的。甲骨文“舞”字的形狀是一個人持牛尾手舞足蹈的樣子。《呂氏春秋·仲夏紀·古樂》中在記述“陶唐氏歌舞”時雲:“陶唐氏之時,陰多滞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路史·前紀》在記述“陰康氏之舞”時雲:“陰康氏之時,水潰不疏,江不行其原,陰凝而,人既郁于内,腠理滞着而多腫袿,得所以利其關節者,乃制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導之。”陶唐氏和陰康氏的時代均晚于葛天氏,那時的先哲們仍仿照葛天氏,引導人們以舞的方式治療因風濕而引起的各種病症,祛病保健。當然《葛天氏之樂》既舞且歌,不僅有“玄鳥”、“總禽獸之極”仿生氣功等内容,而且還有其他諸如祈敬天地(“敬天常”、“依地德”)、歌頌君主(“建帝功”)和禱祝富足(“遂草木”、“奮五谷”)等内容,較“陶唐氏之舞”、“陰康氏之舞”内容上更豐富,形式上更完備。且歌且舞的《葛天氏之樂》是原始人的集體保健操舞,其功能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為大型慶典活動助興,二是可以自娛自樂,三是可以陶冶性情,四是可保肝養氣,五是可以祛病健身,六是可以傳播文化,七是可以歌頌正義與鞭撻醜惡,八是可以鼓舞人們的鬥志。

上一篇:岡谷典子

下一篇:金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