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

艾灸

中醫外用治法
艾灸能夠通過對特定穴位的溫熱作用,産生溫經通脈、活血止痛、扶正祛邪的功效。現代研究表明,艾灸能夠影響不同的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調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進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1]
    中文名:艾灸 别名:灸法、灸療 分類:中醫外用治法 材料:艾葉

艾灸的曆史

1、“灸”字,在現存文獻中,以《莊子》最早提及。如《莊子·盜跖篇》載孔子勸說柳下跖,碰了個大釘子,事後對柳下季說,“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但“灸”的本字是“久”字。如1975年于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奉墓竹簡(法律文書)《封診式·賊死》中載,“男子丁壯,析(皙)色,長七尺一寸,發長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此“久”即“灸”之本義,訓為灸灼。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脈灸經》(以下簡稱《陰陽》),《足臂十一脈灸經》(以下簡稱《足臂》)、《脈法》、《武威漢摹醫簡》中均作“久”字。“久”以後演變為“灸”字。漢代許慎《說文解字》曰:“灸,灼也,從火”。從甲骨文字形的研究考證,現代胡厚宣認為,“我釋床,亦即庥字……字當象一人卧病床上,從木象以火艾灸病之形”。灸法已在殷代出現。康殷認為在商周初期灸法、熨法已普遍流行。

2、灸法的運用當起源于人類掌握用火之後在170萬年前,雲南元謀人就已開始用火。陝西藍田人在100萬年前就有用火的痕迹,北京周口店人在50萬年前已經掌握了用火的方法,并已能保存火種。《莊子·外物》載:“木與木相摩則燃”,《繹史·大古第一》載:“燧人鑽木取火,炮生為熟,教人熟食”。人們在百萬年的加工石器的過程中随時都會出現摩擦生火的事例,從鑽木、刮木等生産實踐所引起的燃燒中,逐漸獲得了有益的啟示,終于發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此種簡便的方法,直到解放前我國有些少數民族地區仍在使用着,如佤族用木棒上蔔交互摩擦取火,苦聰人鋸竹取火,黎族鑽木取火等。火的發現和使用跟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火的掌握既可使人類躲避猛獸的侵襲,可以熟食,又可抵禦嚴寒酷冬的惡劣氣候,還可将樹木等用火燃着後灸于患處,祛除寒邪,解除痛苦。

3、灸的材料的發展,在實踐過程中,對灸火的材料亦有所選擇,至《黃帝蝦蟆經》已載有松、柏、竹、橘、榆、幟、桑、棗等八木不宜作為灸火之說,因為其對人體有所傷害,所以逐漸被淘汰,但桑樹灸在後世亦有用之者。槐木火灸,病瘡易瘥,但艾葉熏灸則療效最著,故以後才逐漸多用艾葉來代替其它灸療。灸法的運用當起源于人類掌握用火之後,時間亦在石器時代。

4、灸的适應症灸療,起初主要是用于治療寒症的。如《素問·異法方宜論》曰:“北方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唐代王冰注:“火艾燒的,謂之灸焫”,用這種燒灼療法治療“藏寒生滿病”是頗有療效的,以後逐漸發展為治療全身不同性質的多種疾病。《左傳》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載,晉景公病,延秦國太醫令醫緩來診,醫緩說,“疾不可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治焉”。“攻”即是灸法,“達”即是刺法。

5、艾灸療法起源于—艾灸療法的下限也不會晚于西周,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頗為流行春秋時代的《詩經·采葛》載:“彼采艾兮”,西漢毛亨和毛茛傳釋:“艾所以療疾”。從遠古時代實際臨床運用早于文字記載的特點來看,艾灸療法的下限也不會晚于西周。宋代沈括《夢溪筆談》卷18載西戎的蔔法:“以艾灼羊髀骨,視其兆,謂之死跋焦”。以此印證,我國殷商以前的甲骨蔔法,也可以用艾作燃料。《孟子·離婁篇》載:“今之欲王音,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見艾灸療法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頗為流行,因此,用艾灸治病的起源也當在西周之前。

6、艾灸曆史源遠流長,縱觀艾灸的發展,可分為兩個裡程,第一個是傳統艾灸,第二個是現代艾灸,不論是傳統艾灸還是現代艾灸都有各自的特點、優勢和不足之處。傳統艾灸有效,但有煙,有火(不安全),操作不方便(需要專業人士);現代艾灸,雖無傳統艾灸之弊病,但療法單一,有時好轉反應太強烈,使有些客人難以承受,這正是其單一療法的局限性所造成。

艾灸的分類

1、直接灸

古代的艾炷灸法多為直接灸,直接灸又叫着膚灸、明灸,是将艾炷直接放置穴位皮膚上來施灸的一種方法。直接灸因施灸目的和對皮膚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為無瘢痕灸、發泡灸和瘢痕灸三種。

(1)無瘢痕灸:施灸以溫熨為度,不緻起泡,不遺留瘢痕。多用小艾炷。臨床适用于虛寒病的輕症。(對昏厥、小兒及感覺麻痹的患者應小心,防止發泡或灼傷皮膚。)

(2)發泡灸

臨床上發泡灸多用小艾炷,對皮膚的灼燙程度較輕。

當病人感到皮膚發燙後再繼續灸3-5秒鐘,此時施灸部位皮膚可出現黃斑,且有汗出,隔1-2小時後就會發泡。發泡灸适用于一般慢性虛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暈、慢性腹瀉、皮膚疣等。(施術者要控制艾灸的時間。)

(3)瘢痕灸

瘢痕灸又稱化膿灸。用黃豆或棗核大小的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局部組織經燙傷後化膿、結痂,痂脫落後留有永久性的瘢痕,故名瘢痕灸。此灸法适用于哮喘、肺痨、癫痫、潰瘍病、慢性胃腸病、瘰疬和發育障礙等症,對高血壓病患者,有預防中風的作用。常人施此灸法,能改善體質,增強機體抵抗力,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施術者要征得患者同意。)

2、間接灸

間接灸又稱隔物灸、間隔灸,是利用其他物品将艾炷與皮膚隔開施灸的一種方法。間接灸法可避免灸傷皮膚而緻化膿,且火力溫和,患者易于接受,臨床上較直接灸更為常用。間接灸法種類繁多,廣泛應用于内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間接灸法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附子灸等。

(1)隔姜灸:利用姜片做隔物而施灸。生姜辛溫無毒,生發宣散,調和營衛,祛寒發表,通經活絡的功效。适用于一切虛寒病症,尤其對嘔吐、腹痛、洩瀉、風寒濕痹等症,療效可靠。(施術者應常掀起姜片查看,防止因患者感覺遲鈍而造成起泡)

(2)隔蒜灸:利用蒜做間隔物而施灸的一種灸法。大蒜辛溫喜散,有消腫化結,拔毒止痛之功。臨床上适用于治療癰、疽、未潰瘡疖、無名腫毒、肺痨、腹中積塊、蛇蠍毒蟲所傷等症。

(3)隔鹽灸:隔鹽灸是用鹽作隔墊物而施灸的一種方法。此法隻用于臍窩,他處禁用,故又稱神阙灸。食鹽鹹寒,入胃、腎、大小腸經,有湧吐、清火、涼血、解毒之功。此法有回陽、救逆、固脫之用,适用于急性腹痛、吐瀉、痢疾、四肢厥冷、淋病、脫證。

(4)隔附子灸:是用附子作間隔物施灸的一種方法。附子辛熱有毒,可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附子與艾火并用,适宜治療各種陽虛病症。

3、艾條灸

艾條灸又稱艾卷灸,是将艾條點燃後在施灸部位(穴位)進行熏灸的方法。艾條灸分為手持灸和艾灸器灸兩種方法。手持灸又分為溫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種。

(1)溫和灸:施灸者左手中、食二指放于被灸穴位兩側,以感知患者皮膚受熱程度;此法溫通經脈、散寒祛邪,多用于灸治慢性病,臨床運用最為廣泛。

(2)回旋灸:将點燃的艾條,旋于施灸部位上,距離皮膚3cm,平行往複左右移動或反複旋轉,使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可灸20-30分鐘;适用于風濕痹證、神經性麻痹及廣泛性皮膚病等。

(3)雀啄灸:艾條燃着的一端對準穴位,上下移動,鳥雀啄米樣施灸,一般可灸5分鐘左右。多用于灸治急性病、昏厥急救、兒童疾患等;此法熱力較強,注意避免燙傷皮膚。

4、艾灸盒的使用方法,施灸時,把溫艾灸盒安放于平坦的應灸部位,将點燃的艾卷對準穴位置于鐵紗上,蓋上盒蓋。艾盒蓋打開的大小程度可根據溫度調節。每次施灸時間在15-30分鐘。可以一次灸附近的多穴,在針刺穴,再次施灸。适用于常見病症:痛經、腰痛、腹瀉等病症。

艾灸的作用

1、溫經散寒,促進人體氣血的運行

正常的生命活動依賴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滞則血瘀,血在經脈中流動,完全靠“氣”的推送,因此氣行血才能暢。可是,很多原因都可能影響氣血的運行,例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說明寒熱對氣血運行有影響。氣寒血澀,血液運行緩慢容易凝結而生病,對此就可采用艾灸的方法,溫經散寒,保持血液運行正常。《靈樞·刺節真邪》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火調就是艾灸。因此,艾灸法用于血寒運行不暢,留滞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十分有效。

2、行氣通絡,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人體各部分都分布着經絡,經絡内聯髒腑,外布體表肌肉,是聯接内外,調節肌體正常運行的關鍵。因為“六淫”的侵襲,人體局部容易氣血凝滞,經絡受阻,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或一系列功能障礙。艾灸相應的穴位,就可起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功能的作用,起到增強人體抗病的作用。

3、扶陽固脫,挽救垂危

陽氣是人體健康的根本,人的壽命也跟陽氣是否健旺有關。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甚至元氣虛陷,脈微欲脫,這時就可用艾灸法救治。宋代的《針灸資生經》裡說:“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可見出現嘔吐、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危重病患,用大艾炷灸關元、神阙等穴可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起到最好的作用。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都可用艾灸法治療。

4、升陽舉陷,恢複機體的正常功能

陽氣虛弱不固可緻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崩漏、久洩久痢、滑胎等症,《靈樞·經脈》說“陷下則灸之”,因此氣虛下陷,髒器下垂等症可用艾灸療法。脾胃學說創始人李東垣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惟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複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因此,艾灸不僅可以益氣溫陽,升陽舉陷,安胎固經,還可治療衛陽不固、腠理疏松等症,如脫肛、陰挺、久洩等病。

5、拔毒洩熱,調節機體功能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艾灸主要治療寒證,不少醫家都提出熱證禁灸,但也有一些醫家贊同熱證用艾灸,如《黃帝内經》裡提到用艾灸治療癰疽,唐代《千金要方》裡指出艾灸法有宣洩髒腑實熱的作用,如“小腸熱滿,灸陰都,随年壯”“消渴,口幹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等。《醫學入門》闡明熱證用灸的機制是“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因此,艾灸法隻要使用得當,既能散寒,又能清熱,對機體有雙向調節的作用。

6、防病保健,防病于未然

中醫學一直非常重視預防疾病,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等思想,艾灸在治療疾病之外,就有預防疾病和保健養生的作用,是傳統的防病保健方法之一。民間俗話說“若要身體安,三裡常不幹”“三裡灸不絕,一切災病息”,意思是艾灸足三裡穴可起到健身的作用。唐代《千金要方》裡說“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疬溫瘧毒氣不能着人”,可見艾灸能預防傳染病。《針灸大成》裡則有灸足三裡預防中風的記載。艾灸可溫陽補虛,常灸足三裡、中脘,可使胃氣盛壯,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髒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人體就健康;命門是人體真火的所在,為人之根本,常灸可保陽氣充足;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的所在,艾灸可使精血充足,從而提升人體的免疫力,達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艾灸的作用機理

灸法是有着上千年曆史的中醫外治法,其療效已經被曆朝曆代無數醫家臨床實踐所證實。随着艾灸療法臨床範圍的不斷擴大,對其治病機理的探究也在進一步深入。國際上對艾灸機理尚無定論,國内研究人員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以經絡系統為基礎,結合現代實驗研究,

認為灸法作用機理與下面五個方面有關。

1、局部刺激作用

艾灸對人體局部的溫熱刺激,能增強局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皮膚組織的代謝能力也會得到加強,炎症、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産物同時能得到很好的消散。局部溫熱刺激還可以引起大腦皮質抑制性物質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從而達到鎮靜、止痛的作用,而且沒有任何的毒副作用。溫熱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将艾絨本身的藥效、艾條中其他添加藥材以及間隔物的藥效充分發揮出來。另一方面,艾灸還具有近紅外輻射作用。艾灸的近紅外輻射為機體的活動提供了必要的能量,而且艾灸所發出的近紅外光所提供的能量可以被人體所調控。在灸療過程中,近紅外線輻射具有很強的穿透力,能使能量通過經絡傳導至遠端直至病所,還能通過刺激穴位激起人體自身的機體免疫力,使人體自身正常的生理機能得到恢複。

2、經絡調節作用

經絡學說是灸療的基礎理論,對穴位的刺激作用最終會通過人體經絡系統對人體五髒六腑、

四肢百骸起到調節作用,使人的整體機能保持良好運轉。

(1)首先,經絡腧穴對藥物具有外敏性。所謂外敏性,是指在灸療時選擇腧穴比選擇一般體表點作為艾灸部位效果更好。如果施灸點偏離了穴位,就不能出現感傳現象,治療保健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2)其次,經絡腧穴對藥物的作用還具有放大性。經絡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體表循行路線,而是一個多層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調控系統,向内聯絡着人體的五髒六腑,向外聯系着皮膚體表。在穴位上施灸的時候,通過經絡系統會影響其他層次的生理功能,形成多層次的循環感應,各層次之間相互激發、相互協同、作用疊加,導緻了生理的放大效應。在臨床上,一些相同的疾病,若是服藥需要好幾帖中藥才能見效,而選用相應的穴位施灸往往是一次奏效。

(3)最後,經絡腧穴還具有儲存藥性的作用。比如在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的時候,我們往往采用冬病夏治的辦法,即在夏日三伏天每天灸療一次,每次數小時。若是以一般分析來看,這種方法時間比較短、用藥量也非常小,力度是遠遠不夠的,但它卻能取得很好的療效,這是因為腧穴具有儲藥性—藥物的理化作用能長時間留存在腧穴或者緩慢釋放到全身,從而發揮出整體調節和保健療疾的作用。

3、免疫功能調節作用

人體免疫力就是人體對病原體或毒素所具備的抵抗力,也就是西醫所說的白細胞制造抗體增強免疫機能以吞噬外來細菌,從而産生防衛功能的作用。艾灸恰好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能,灸療的許多治療作用都是通過調節人體免疫功能來實現的,這種作用具有雙向調節的特性,如果太低則可以使其升高,太高則又可以讓其降低。在運用艾灸治療已患疾病者的過程中,這種調節的作用會表現得很明顯。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緻病細菌,人和動物身體上都很容易攜帶,它們會在健康人的鼻子、喉嚨和手等部位生長,如果有傷口,傷口處也容易大量滋生。如果金黃色葡萄球菌數量增多,可能産生毒素危害人體的健康,艾灸則可增加白細胞的數量及平均遷徙速度,增強白細胞進攻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能力。

灸療還可通過增強外周循環促進免疫細胞的再循環及向淋巴組織内移動,對局部免疫應答的誘導具有增強作用,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人體的衰老過程與免疫功能密切相關,有研究顯示,中老年人經隔藥餅灸療後,衰老積分明顯下降,各種臨床症狀均得到改善,細胞的免疫功能也得到了增強。這是因為艾灸能糾正異常免疫狀态,延緩垂體一胸腺軸的老化,從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4、藥理作用

灸療用藥也比較豐富,除了單用艾絨的清艾條,還有添加了各種藥物的藥艾條。艾條所用的藥物中,艾是必不可少的,離開了艾,艾灸就不存在了。

灸療中使用的藥物大多數為辛香之品,含有的揮發油成分和辛辣素能夠對表皮細胞産生刺激,增加細胞膜的通透性,便于吸收藥物,從而使藥物的藥效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利用。同時皮膚腺體在表皮的開口因辛辣、溫熱刺激而擴大,一些大分子和脂溶性的藥物可通過腺體開口而進入體内,有利于這些藥物藥效的發揮。

5、綜合作用

灸療作用于人體主要表現的是一種綜合作用,是各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共同發揮的整體治療效果。灸療的治療方式是綜合的。任何類型的灸療都包括選擇合适的穴位、合适的藥物以及用艾火的溫熱對局部進行刺激,這一系列的做法是有機聯系的整體,不是單一孤立的簡單步驟,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項都會失去原有的治療效果。治療的作用也是綜合的。艾火的溫熱及藥物的藥理作用集中在穴位上,并通過刺激穴位激發經氣,從而調動經絡調節作用,增強免疫功能,這些都是相輔相成、整體為用的。治療作用與人體的反應性也是綜合的。運用艾灸這一治療手段作用于人體,必須通過人體反應性這一内因起作用。據研究發現,相同的灸療方法對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出現的感傳不一樣,療效也不完全相同,這是因為人體的反應性有差異。治療作用與人體反應性綜合,才能得出灸療的确切效果。

艾灸的适應症

灸療的适應證與針刺、藥物同樣是十分廣泛的,内、外、婦、兒各科急、慢性疾病,不論寒熱、虛實、表裡、陰陽都有艾灸療法的适應證。

總的原則是陰、裡、虛、寒證多灸;陽、表、實、熱證少灸。但有些實熱證、急性病,如疔癰瘡毒、虛脫、厥逆等,也可選用灸法。凡屬慢性久病,陽氣衰弱,風寒濕痹,麻木萎軟,瘡瘍瘰疬久不收口,則非灸不為功。灸法亦可用于回陽救逆、固脫,如腹瀉、脈伏、指冷、暈厥、休克可急灸之,令脈起溫。歸納起來,艾灸的功能及适應證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用于治療寒凝血滞、經絡痹阻引起的各種病症,如風寒濕痹、痛經、經閉、寒疝腹痛等。

2、用于治療外感風寒表證及中焦虛寒嘔吐、腹痛、洩瀉等。

3、用于治療脾腎陽虛,元氣暴脫之證,如久洩、久痢、遺尿、遺精、陽痿、早洩、虛脫、休克等。

4、用于治療氣虛下陷、髒器下垂之證,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

5、用于治療外科瘡瘍初起,以及瘰疬等。用于瘡瘍潰久不愈,有促進愈合、生肌長肉的作用。

6、用于治療氣逆上沖的病證,如腳氣沖心、肝陽上升之證可灸湧泉治之。

7、防病保健。灸法可以防病保健,延年益壽;無病自灸,可增強抗病能力,使精力充沛,長壽不衰。現代臨床發現,常灸足三裡、大椎等穴,能激發人體正氣,增強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艾灸的禁忌

灸法在解剖部位上的禁忌,古代文獻記載很不一緻。古代文獻記載灸法禁忌頗多,如日月、時辰、食物、氣候、臨時情況等均有禁忌,《針灸大成》載禁忌的穴位就有45個,《醫宗金鑒》記載的禁忌穴位有47個,《針灸集成》載有禁忌穴位49個之多。

從現代知識來看,有些是不需要禁忌的,在某些原來禁灸的穴位上施灸,反而有切實的效果。如鸠尾治癫痫,隐白治血崩,心俞治夜夢遺精,少商治鼻衄,犢鼻治關節炎等。但有些禁忌是有道理的,如啞門、睛明、攢竹、人迎等穴不宜灸。

1、施灸的禁忌部位

凡顔面部不用直接灸法,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關節活動處不宜用瘢痕灸,以防化膿、潰爛,不宜愈合。此外,大動脈處、心髒部位、靜脈血管、肌腱潛在部位,妊娠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以及乳頭,陰部、睾丸等處均不宜施灸。以上不過略舉大概,如用變通辦法,用艾卷灸、間接灸等,則有些部位可溫灸。如遇急病、危症,應靈活機動,酌情施行,不可拘泥。

2、禁灸病症

艾灸主要借溫熱刺激來治療疾病。因此,對于外感溫病、陰虛,内熱、實熱證一般不宜施灸。另外,傳染病、高熱、昏迷、抽搐,或極度衰竭,形瘦骨立,呈惡病質之垂危狀态,自身已無調節能力者,亦不宜施灸。

3、禁忌人群

一般空腹、過勞、過飽、過饑、醉酒、大渴、大驚、大恐、大怒者、極度疲勞和對灸法恐懼者,應慎用艾灸。不宜在風雨雷電、奇寒盛暑、大汗淋漓、婦女經期之際施灸(治大出血例外)。

艾灸的注意事項

艾灸療法雖易于掌握,但在臨床具體應用時,如不加以注意,就有發生事故的可能,故在施灸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灸法與消毒

在施灸時,無論采用哪種灸法,都必須防止艾炷滾翻,艾火脫落,引起燒傷。對于局部感覺遲鈍或知覺消失的患者,應防止過熱燙傷;防止燒傷後起疱化膿,遺留瘢痕,尤其在顔面部施灸時應特别注意。施灸後皮膚處出現紅暈是正常現象。若艾火熱力過強,施灸過重,皮膚發生水疱時應予以适當處理。如水疱不大,隻要注意不被擦破,幾日後即可吸收而愈;水疱較大者,可用無菌針沿皮穿刺,放出水液,外用無菌敷料保護,數日内即可痊愈。在皮膚上施灸,一般對消毒要求不太嚴格,不過直接灸時,應用75%乙醇棉球消毒,擦拭幹淨,面積要大些,防止灸後皮膚破潰,繼發感染。至于灸的原料,則不需要消毒,隻需将艾絨曬幹即可。

2、暈灸的防治

暈灸者雖罕見,但也會發生。發生暈灸時和暈針一樣,也會出現突然頭暈、眼花、惡心、顔面蒼白、脈細手冷、血壓降低、心慌出汗,甚至暈倒等症狀。多系初次施灸、空腹疲勞、恐懼、體弱、姿勢不當、艾炷過大、刺激過重所緻。一經發現,要立即停灸,平卧,急灸足三裡3-5壯可解,一般無危險。但應注意施灸的禁忌,做好預防工作,在施灸中不斷留心觀察,争取早發現早處理,防止暈灸。

3、要耐心長期施灸,勿急于求成

使用灸法要有耐心。“灸”從“久”,必須長期堅持下去;艾炷宜小些,甯可多灸幾次,以免苦楚不堪,使人畏懼,而不願意接受灸法。必須耐心長期灸下去才能收效。

4、施灸的時間

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陰晴天也不須避忌。失眠症可在睡前施灸。出血性疾病,随時灸之。止血後還應繼續施灸一段時間,以免複發。或依病情何時發病就在何時施灸,或按子午流注每日十二時辰配合髒腑腧穴施灸。

5、施灸不良反應

一般無嚴重不良反應。但由于體質和病狀不同,開始施灸可能引起發熱、疲倦、口幹、全身不适等反應,一般不需顧慮,繼續施灸即能消失。必要時可以延長間隔時間。如發生口渴、便秘、尿黃等症狀,可服中藥加味增液湯。處方:生地黃、麥冬、玄參、肉苁蓉各15g,水煎服。

6、關于灸後注意問題

凡非化膿性灸,可以正常洗澡。如有灸瘡,擦澡時則應小心瘡面,不要過久浸泡,當心洗脫灸痂。注意食物忌生冷、辛辣之物,以減少返病現象。

7、施灸配穴的原則

凡灸上部以後,多在下部配穴灸之,以引熱力下行。凡是全身性和内髒疾患,或做健身灸,都是雙側取穴。局部病變或一側肢體的病變,隻取一側的穴位。凡初次施灸,必須注意掌握刺激量,一般原則是:其壯數先少後多,其艾炷先小後大,逐漸增加,不可突然大劑量施灸。

8、施灸穴位的選擇

選用經穴在于精要、準确,而不在雜亂過多。所以,取穴要準,用穴要精,操作要巧,配穴要妙。近代針灸學家承淡安主張:取穴中肯,精簡疏針,灸穴勿多,熱足氣勻。也就是說取穴必須準确,用針要精簡,灸穴勿太多,熱力應充足,切勿亂刺暴戾使人難耐,這是很有道理的。一般來說,每次施灸多以2-3穴為好;如根據症狀所需穴位較多,可分期分批輪流選用。

灸感

灸感是指施灸時患者的自我感覺。由于灸法主要是靠灸火直接或間接地在體表施以适當的

溫熱刺激來達到治病和保健的作用,除瘢痕灸外,一般以患者感覺灸處局部皮膚及皮下溫熱或有灼痛為主,溫熱刺激可直達深部,經久不消,或可出現循經感傳現象。

艾灸的補法和瀉法

艾灸的補瀉,始載于《内經》《靈樞·背腧》說: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灸法的補瀉亦需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虛證用補法,實證用瀉法。艾灸補法,無須以口吹艾火,讓其自然緩緩燃盡為止,以補其虛;艾灸瀉法,應當快速吹艾火至燃盡,使艾火的熱力迅速透達穴位深層,以瀉邪氣。

施灸的先後順序

對于施灸的先後順序古人有明确的論述,如《備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說:“凡灸,當先陽後陰……先上後下。”《明堂灸經》也指出:“先灸上,後灸下;先灸少,後灸多。”就是說應先灸陽經,後灸陰經;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就壯數而言,先灸少而後灸多;就大小而言,先灸艾炷小者而後灸大者。上述施灸的順序是指一般的規律,不能拘泥不變。如脫肛的灸治,則應先灸長強以收肛,後灸百會以舉陷,便是先灸下而後灸上。此外,施灸應注意在通風環境中進行。

灸後反應

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有些患者艾灸後感覺很好,基本沒有什麼反應和副作用,而有些患者則反應明顯,且不斷有各種反應出現。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灸後水疱

灸後有時會出現水疱甚至化膿現象,又叫“灸花”或“灸瘡”,是邪氣外排的表現。灸後出現灸花是由于患者體内有濕氣、寒氣,經絡循行不暢而造成,邪氣排除體外需要一個通道,灸花就是這個通道。局部皮膚出現小的水疱,是身體裡病邪外發的表現。瘢痕灸出現灸瘡是很正常的,出現這種情況也不要太驚慌。如果是很小的疱可以自行吸收,也可外塗紫藥水以保護創面,大的水疱用無菌注射器抽幹,再塗抹燙傷膏,也可用消毒後的針刺破水疱,排出水液,外塗紫藥水。

2、灸後疾病加重

有時治療後原發疾病有加重的情況,這是正邪交戰的正常現象,治療過程中的排病反應是治療效果的前奏和标志。在疾病未愈時經常易出現這種情況。此時病邪在體内不會輕易出來,通過艾灸治療,可激發正氣,正邪之間進行拉鋸戰,有時邪氣占優勢,疾病會加重,正氣占優勢時,疾病會減輕,一般排病反應越強烈,治療效果會越顯著。這時的病邪就會逐漸地被趕出體外了,疾病就會痊愈。

3、灸後失眠

艾灸後常常會有失眠的症狀,有兩種情況:一是初次艾灸後失眠,同時可伴疲乏無力,或嗜睡。二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艾灸後睡眠很少,但不出現疲乏無力的現象,反而因為艾灸,而顯得精力充沛。對前一種情況,有的通過一段時間治療後,可逐漸改善,也可在中脘處艾灸,可以較快地改善。後一種情況出現,隻要精力是充沛的,就不必處理,以後可逐漸消失。

4、走竄現象

灸後出現走竄現象,是身體在進行自我調節的表現,實際就是艾灸的循經感應。在走竄過程中,會對相關經絡進行調整和打通。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規律的,該升的就自然會升,該降的就自然會降,元氣逐漸充足了,經絡打通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律運行,所以是一種正常的反應。

5、上火現象

很多人開始艾灸後會出現口幹舌燥,喉嚨異常幹痛,這也是艾灸的一種反應,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病邪(寒邪)逐漸外發時的必然症狀,表明陰陽正在調整,陽不勝陰,這時要多喝白開水,不必停灸。繼續施灸,即可消失。二是灸火傷陰的現象,這種情況口幹較重,且出現口渴、尿黃、便秘等症狀,可予加味增液湯(生地黃、麥冬、玄參、肉苁蓉各15g,水煎服,每日1劑,即可消除)。三是因為艾灸過量,時間太久或經常灸引起陰虛症狀,此時應減量和縮短時間,每次灸前灸後必須喝水,以排毒的同時制約陽氣過盛産生熱證。

6、類過敏現象

有的人艾灸後身上出現很多紅疹,此時多以為是過敏了,其實,這些表現出來的症狀,都是真陽元氣驅趕寒邪外出的表現。也是病邪在體表的反應。

7、精神反應

有的人經過施灸後,會出現類似抑郁症的現象,這時可以找人傾訴,或大哭或大喊,一定要發洩出來,不要悶在心裡,免得徒增新疾。

8、排病反應

對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反應,需認真鑒别。首先要弄清楚這些反應是何因引起的,如果沒有外界誘因誘發,純屬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反應,則可以認定此反應屬于排病反應。

(1)與排風寒有關的反應:多以打噴嚏,流鼻涕,渾身肌肉骨節酸痛,惡寒等反應形式出現,體溫正常。

(2)與排郁氣有關的反應:郁氣的外排以煩躁易怒,悲傷易哭等情緒變化為主,多伴有

呃逆、肛門排氣等反應。

(3)與排痰濕有關的反應:多以咳吐、嘔吐痰涎或腹痛、腹瀉、膠胨樣黏稠大便、浮腫、排尿困難或小便頻數渾濁刺鼻,局部或全身出冷汗、黏汗。

(4)排火熱邪毒有關的反應:多以瘡癢,癰腫,發燒,類似濕疹伴奇癢,或大小便火燙灼

熱等反應形式外排。

(5)與排瘀血有關的反應:瘀阻在體表經絡出現瘀斑,瘀阻在胃腸則多以深褐色或醬黑色大便排出,瘀阻于心肺則多以痰中帶血絲血塊為主外排,瘀阻于胞宮的多随經血外排,甚至裡面有組織包塊或爛肉。

(6)發熱反應。發燒反應屬于全身綜合性的劇烈反應之一。多在自身康複機能完全發揮作用後出現,表示氣血旺盛,體質增強,是機體由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點。出現排病反應時,輕者可不處理,一般可自愈,重者可根據病情變化對症處理,以免變生他疾。

艾灸材料的制作

吳亦鼎在《神灸經論》中說:凡物多用新鮮,唯艾取陳久者良。以艾性純陽,新者氣味辛烈,用以灸病,恐傷血脈。故必随時收蓄、風幹、淨去塵垢,搗成熟艾,待三年之後,燥氣解,性溫和,方可取用。艾葉制成艾絨以後,還要經過進一步加工,即制成艾炷、艾條、艾餅等,才能用于灸療。

1、艾炷的制作

艾炷就是用艾絨制成下面平、上面尖,呈圓錐形的艾團,以便于安放,并使火力逐漸由弱而強。制作艾炷的傳統方法是用手捏,邊捏邊旋轉,捏緊即成,應盡量做得緊實。這樣,在燃燒時火力會逐漸加強,透達深部,效果較好。艾炷的大小應該根據病情和施灸部位而定。艾炷小如小麥粒、雀糞者,多用于頭部及四肢部位;艾炷如黃豆大小或半截棗核大小,多用于胸腹部及背部;炷如半截橄榄或筷頭大小,多用于胸腹和腰背部。

此外,用于直接灸,必須用極細的艾絨,搓得如麥粒大,做成上尖底平的圓錐形,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燒;用于間接灸法,可用較粗的艾絨,做成蠶豆或黃豆大、上尖下平的艾炷,放在姜片、蒜片或藥餅上點燃;用于溫針灸法則做成既圓又緊、大小及形狀如棗核樣的艾炷,纏繞針柄上燃燒。

除了手工制作,還有用艾炷器制作艾炷的。艾炷器中,鑄有圓錐形空洞,洞下留有一小孔,将艾絨放入艾炷器的空洞中,另準備一支下端适于壓人洞孔的圓棒,将艾絨壓緊,制成圓錐形小體,待各洞都塞滿艾絨後,翻轉艾炷器,用細鐵絲或細棍順洞下小孔頂出艾炷。現代艾炷的制作,可用機器大規模生産,艾絨細緻而緊密。為加工方便,炷形有的改為小圓柱,但用法和功效同前。

2、艾條的制作

艾條是将艾絨放在紙中,搓成如香煙狀的細長圓柱形即成。艾條分為純艾條和藥艾條兩種。

普通艾條是取純淨細軟的艾絨24克,平鋪在26厘米長、20厘米寬的薄綿紙(桑皮紙、麻紙亦可)上,像卷煙一樣将其卷成直徑約1.5厘來的圓柱形,卷得越緊越好。外面再用質地柔軟疏松而又堅韌的桑皮紙裹上,用雞蛋清、膠水或糨糊将其封好,在紙皮上印上分寸,作為施灸葉的标準。将卷好的艾條陰幹或曬幹即成。

3、藥條的制作

在制作艾條時,除放人艾絨外,還在艾絨中滲人藥物細末的,也稱藥條。一般加入艾絨中的藥物有:肉桂、幹姜、丁香,木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蒼術、乳香、沒藥、川椒等也有的加人麝香、沉香、松香、硫黃、穿山甲、皂角刺、細辛、桂枝、川芎、羌活、杜仲、枳殼、白芷、茵陳、巴互、川烏、斑螫、全蠍、桃樹皮等藥物。将需加入的藥物等份研成細末,每支艾條内加入藥末6克。用其他材料做成“無煙艾條”或“微煙艾條”,施灸時不出現煙霧,有它一定的藥條的種類很多,有因藥條療效較好,故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現代有人利優點,值得進一步研究。這種藥條的處方是,艾絨,甘松,白芷、細辛、羌活,金粉(或鋁粉)。經臨床觀察,效果良好。

艾灸的用量

1、灸的壯數

施灸的壯數,總的原則是,根據具體情況,全面考慮,各适其宜,恰到好處,無太過不足之弊。一般每次少則隻灸三五壯,多則可灸數十壯抑或數百壯。正如《扁鵲心書》所說:“大病灸百壯……小病不過三五七壯。”一般前3天每日灸1次,以後隔2-3日灸1次。急性病1日可灸2-3次;慢性病隔3、5、7日灸1次亦可;保健灸,每月可灸3-4次,終生使用,受益良深。青壯年施灸,壯數可多;體弱婦女、老年人、小兒施灸壯數宜少。腰、背、腹部施灸,壯數可多;胸部、四肢施灸,壯數宜少;頭頸部更少。正如《醫學入門》所說:“針灸穴治大同,但頭面諸陽之會,胸膈二火之地,不宜多灸……凡上體及當骨處,針人淺而灸宜少,下肢及肉厚處,針可人深、灸多無害。”直接着膚灸,一般每穴灸5-7壯,小兒灸3~5壯,每次灸3-5穴或5~7穴。當急救之時,可不計壯數,須灸至陽回脈起為止。

2、艾炷的大小

施灸時選取艾炷,一般是壯年男子、新病體實者宜用大炷;婦女、小兒、老年人及久病體弱者宜選小炷。從患病施灸部位上分,頭面、胸背、四肢皮薄肌少之處,宜用小炷;腰腹部皮肉厚實之處,可酌情用大炷。直接着膚灸,一般以麥粒大的小艾炷為宜。凡肌肉菲薄之處、骨骼之上、大血管與活動關節、皮膚皺紋等部位,均應慎用直接灸法,而肌肉豐滿之處,可使用任何灸法。臨床上如治療風寒濕痹、上盛下虛之候,選用小炷,即可達到溫通經絡、驅散外邪,或引導氣血下行的目的;而對沉寒痼冷、元氣将脫等證,則亟宜大炷多灸,以振奮元陽,溫散寒凝。

艾灸後的處理

1、灸疱的處理

施灸後灸者容易出現水泡,水汽等現象,這些都是身體向外排邪所緻,不用過于擔心,若水泡較小的話,可以不用處理,待其自行複原。若是水泡較大的,可以用針刺破,同時塗些紫龍藥水防止其感染即可,切記将泡皮剪除。

2、灸瘡的處理

灸後起疱,化膿後就形成灸瘡,灸瘡形成後要避免感染,每天在灸瘡周圍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用幹棉球吸幹表面的膿液,不可以清理膿苔,否則不僅會引起灸瘡疼痛,并且還會阻礙膿液外滲。如果發現灸瘡有不斷擴大的趨勢,膿色由淡白色變為黃綠色,而且有惡臭味。可以先用雙氧水沖洗,之後用消炎膏或生肌玉紅膏塗貼。

3、暈灸的預防和護理

暈灸是不多見的一種艾灸不良反應,多為輕症,但也有較嚴重的應引起注意。對于輕度暈灸應迅速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氣流通處。擡高雙腿,頭部放低(不用枕頭),靜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給予溫熱開水或熱茶飲服。重度暈灸馬上停灸後平卧,如情況緊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闆上,必要時,配合施行人工呼吸,注射強心劑及針刺水溝、湧泉等。

4、施灸後的調養

灸後的調養是非常重要的,是決定灸療療效的關鍵因素,灸者要從心性調養、睡眠起居、飲食及運動調養等多方面加以調養。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緒,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飲食上禁食一切生冷油膩的食物,不要飲酒,飲食宜清淡為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