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路徑管理

臨床路徑管理

制定出醫院内醫務人員必須遵循的診療模式
“臨床路徑管理”是指針對一個病種,制定出醫院内醫務人員必須遵循的診療模式[1],使病人從入院到出院依照該模式接受檢查、手術、治療、護理等醫療服務。從2010年起,中國50家醫院将推行仿照工業流水線設計的“臨床路徑管理”,112個病種有了“标準流程圖”,可望實現“同病同治”。按照統籌兼顧東、中、西部地區分布的原則,北京、遼甯、吉林、上海、江蘇、山東、河南、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甘肅12個省(市)作為指定試點省份。其中,北京市共有7家試點醫院,目前(2009年12月)衛生部已指定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宣武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等5家醫院。
    中文名:臨床路徑管理 外文名:Clinical pathway management 适用領域:醫院 所屬學科: 定義:制定出醫院内醫務人員必須遵循的診療模式

産生背景

20世紀60年代美國人均醫療費用為每年80美元,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人均醫療費用上漲到每年1710美元,增加了21倍。美國政府為了遏制醫療費用的不斷上漲,提高衛生資源的利用率,1983年10月1日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診斷相關分類為付款基礎的定額預付款制(DRGs—PPS)”,用于老年醫療保險(Medicare)和貧困醫療補助(Medicaid)方案的住院醫療費的支付。即:同一種診斷相關分類(DRGs)病人均按同樣的标準付費,與醫院實際的服務成本無關。這樣,醫院隻有在所提供服務花費的成本低于DRGs—PPS的标準時,醫院才能盈利。在這樣的背景下,1985年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新英格蘭醫療中心。(THENEWENGLANDMEDICALCENTER,NEMC)的護士KarenZander第一個運用臨床路徑,這種方法被證實既可縮短住院天數,節約護理費用,又可以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新英格蘭醫學中心是公認的美國最早采用臨床路徑概念和在臨床上應用的醫院。此後,該模式受到了美國醫學界的重視,許多機構紛紛效仿,并不斷發展,逐漸成為即能貫徹質量保證法以及持續質量改進法(CQI),又能節約資源的治療标準化模式,較為普遍地被稱為臨床路徑。

工作目标

利用2年左右的時間,通過在50家醫院開展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探索建立适合中國國情的臨床路徑管理制度、工作模式、運行機制以及質量評估和持續改進體系,為在全國範圍内推廣臨床路徑管理積累經驗并提供實踐依據;對已頒布實施的臨床路徑的科學性、規範性、先進性和可操作性進行論證和進一步完善,使之能夠更好地推廣并為臨床工作服務。

基本内容

目前(2009年12月)衛生部已經組織專家制定出呼吸、消化、皮膚等22個專業、112個病種的臨床路徑,如皮膚科的帶狀疱疹、皮肌炎,兒科的輪狀病毒、支原體肺炎,婦科的子宮肌瘤、宮頸癌等。但臨床路徑并非一成不變的治療方案,進入臨床路徑的患者出現嚴重并發症時,或需要出院、轉院時,應當退出當前臨床路徑。每家綜合試點醫院至少選擇2個治療專業的病種,作為試點規範臨床治療路徑。

其中22個專業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經内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腎病學、内分泌、普通外科、神經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心髒大血管外科、婦科、産科、兒科、小兒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腫瘤科。

實施意義

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将保證患者所接受的治療項目精細化、标準化、程序化,減少治療過程的随意化;提高醫院資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強臨床治療的風險控制;縮短住院周期,降低費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