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

臘月

農曆的最後一個月
臘月,是歲末十二月的别稱。關于“臘”,早在《周易》與《周禮》等著作中就有“肉甫”和“臘味”的記載。“臘”的本義是“幹肉”。歲末十二月有多種稱呼,其中最為熟知的當屬“臘月”這一别稱。這個月的天氣最适合風幹制作臘味,所以有“臘月”之稱。歲末十二月由于處在新舊交接時段,是祭祀比較多的月份。早在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便有在這新舊交接的月份舉行“歲終之祭”。因歲末十二月有“臘月”、“臘冬”等别稱,所以這個月舉行的祭祀稱為“臘祭”。在古時,月份的别稱很多,每個别稱均有其不同的含意。歲未十二月除了“臘月”這别稱外,還有除月、末冬、臘冬、嘉平、季冬、嚴冬等别稱。臘月,現通常指農曆十二月。
    中文名:臘月 外文名:Twelfth lunar month 别名:蠟月 節日時間:農曆十二月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中國 節日起源:周代 節日活動:掃房、請香、祭竈、封印、寫春聯、辦年貨 節日飲食:臘八粥、臘八蒜 節日意義:祈求祝福 設定地點: 設立機構: 設定時間:

簡介

農曆十二月,也就是漢族民間俗稱的“臘月”。

十二月為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份,俗稱為歲尾,有臘冬、殘冬、窮冬、臘月、冰月、餘月、極月、清祀、冬素、大呂等30多種稱呼。其中,人們最熟悉和熟知的當屬“臘月”。

之所以叫“臘月”,是因為“臘”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有“冬至後三戌祭百神”之說,即每逢冬至後的第三個紀日幹支中含有地支“戌”的日子,南北朝時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漢族民間都要獵殺禽獸舉行大祭活動,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這種祭奠儀式稱為“獵祭”。

因“臘”與“獵”通假,“獵祭”遂寫成了“臘祭”,因而年終的十二月被叫做臘月,此風俗起源于周或秦漢時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下令制定曆法,将冬末初春新舊交替的十二月稱為“臘月”,十二月初八日叫“臘日”。

曆史記錄

《幼學故事瓊林》卷一歲時篇

秦人歲終祭神曰臘,故至今以十二月為臘。始皇當年禦諱曰政,故至今讀正月為征。

古時秦國人在年末時,以狩獵的獸類祭祀先祖稱為臘,所以至今把農曆每年最後一個月成為臘月。秦始皇當年的名字是政(秦始皇名叫赢政),為了避諱皇帝的名字,所以至今把正月的正讀為征。

周朝記載

早在周代時,不論官宦之家還是平民百姓家,年底都要舉行一次“歲終之祭”,規模之盛大隆重為一年中之最,這次祭祀活動的名稱就稱作“臘”,有多種古籍為證:《玉燭寶典》:“臘,一歲之大祭。”《獨斷》:“臘者,歲終大祭。”《荊楚歲時記》:“孔子所以預于臘賓,一歲之中盛于此節。

《禮記》

《禮記·月令》:"孟冬之月,門闾臘先祖五祀。"臘祭的對象,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門、戶、天窗、竈、行(門内土地)。虔誠奉上各式祭品,答謝祖宗與家神的保佑恩賜,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合家康甯。

其他記載

關于臘祭即臘日節的時間,自周代以來曆朝都在十二月固定不變。至于在十二月份的哪一天,秦以前的文獻中沒有明确記載,漢以後,曆朝各個皇帝依據五行相生理論,有的定在臘月的某個辰日,有的定在戌日,不盡相同。南北朝時梁的開國之君梁武帝,把臘日節定在十二月初八,這與他的笃信佛教有關,因為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在這一天得道成佛,誠心合二為一同時祭祖祭神祭佛。

臘祭傳統

自周代以來,歲末的臘祭世代相沿,直至當代。魯迅先生的小說《祝福》及以此為藍本改編的戲曲影視中,魯四老爺家每在年底都要祝福,這祝福實際上就是臘祭,祭祀祖先諸神,供物豐盛,場面隆重,氣氛肅穆,祈禱虔誠,名副其實“一年之大祭”。

把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的原因

《祀記》上面解釋:“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飨之也。”“臘”與“蠟”相似,祭祀祖先稱為“臘”,祭祀百神稱為“蠟”。“臘”與“蠟”都是一種祭祀活動,而多在農曆十二月進行,人們便把十二月稱為臘月了。

臘月是年歲之終,古代農閑的人們無事可幹,便出去打獵。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彌補糧食的不足,二是用打來的野獸祭祖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

臘月裡的漢族民俗很多。十二月初八,用雜糧做成“臘八粥”。有的農民還要将“臘八粥”甩灑在門、籬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谷之神。十二月二十三,俗稱“小年”,有的地區人們陳設香臘刀頭和糖點果品敬供“竈神”等。其實,的人們大都不信奉“神靈”之類,這樣做隻是沿襲古代的某些習俗,或者隻是趣味罷了。

曆史傳說

農曆十二月為“臘月”,古時候也稱“蠟月”,這種稱謂與自然季候并沒太多的關系,而主要是以歲時之祭祀有關。所謂“臘”,本為歲終的祭名。漢應劭《風俗通義》謂“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這裡所說的,不論是打獵後以禽獸祭祖,還是因新舊之交而祀神靈,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動,所以說臘月是個“祭祀之月”。

傳承

臘月是一年之歲尾,正值寒冬。民諺雲:正是言之其冷。這時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閑”之說。農事上是“閑”了,但人們生活的節律并未因此而放慢,人們懷着愉悅而急切的心情加快了向春節邁進的步伐。

春節,是中國人傳統的三大節中最為隆重的一節;而臘月,正是迎接春節的前奏曲,在這個前奏曲裡有着豐富的内容。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掃房、請香、祭竈、封印、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廣義地說過年,應該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甚至可以說從喝臘八粥就開始了,一直要過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才算結束。而過去一些官宦人家,甚至還有拖至二月二“龍擡頭”那天過年才算結束,從古典名着《紅樓夢》中就可看到。

發展

過年,對于中國人來說是極富有魅力的。為了過好年,中國人要拿出近一個月的時間做諸多準備。人們要忙着對保佑、賜福于他們的神祇、祖先有個交待;要對一年的往來賬目有個結算;要對親戚、鄰友、同僚給以節日的慰問,以使今後能更好地相處。這一個月的準備時間通常都在臘月。

習俗

老年間,“春節”是專指立春而言,把農曆元旦稱作春節是辛亥革命以後的事。明朝時,農曆元旦叫“正旦節”,後來俗稱新年,北京人叫“大年初一”,除夕叫“大年三十兒”。從籌備到結束這段時期叫“年關”,總稱“過年”。

北京的數代都城,統治者又是不同的民族,因而過起年來,無論是形成内容還是風俗習慣,都比别的地方豐富得多,年關的時間也較長。一般說,進入臘月到了“臘八”就算進年關了。

一般年前的準備階段有二十多天,自“臘八”至除夕,這些日子裡北京人是很忙乎的,即所謂“家無虛丁,巷無浪輩”,街上的行人腳步似乎也加快了。

臘月市

一進臘月,市面驟現繁榮,這是一年内的特有市場,叫臘月市。先是賣鹹肉(即臘肉)和粥果的,為“臘八”做準備,如核桃、棗、柿餅、栗子、幹菱角米等等,還有各色野味,大佛花等。過了初十,開始賣衛畫門神、挂千、金銀箔、燒紙、窗戶眼、天地百分等等。二十日以後,以賣糖瓜、糖餅、江米竹節糕、關東糖、草炒豆等物,是為“祭竈”準備的,二十五日以後,賣芝麻橘、松柏枝等物,為除夕之夜做準備,貨物齊全,琳琅滿目,價格也相對的漲高,京師諺語有“臘月水土貴三分”之說。

唐花

臘月間進宮的鮮花是在暖房裡培養出來的,也叫“薰花”,明代以牡丹為主,清代時又用金、銅等作為陪襯,紅黃相間,更為豔麗。後來,不僅作為貢品,官宦之家亦互相饋贈。

隆冬臘月花農甚為辛苦,需晝夜不停地攤火,保持溫氣,培養諸花,據說此法始于漢代。後來除花之外,又增加了青韭、蒜黃、冬蔥等鮮嫩蔬菜。可笑的是起初皇宮内不許用這類鮮菜進貢,更不許用來供佛,說這些是“不時之物”有傷于人。

窖冰

臘八那天,京城各河開始打冰,内城禦河所起之冰貯藏在“内窯”。太液池所起之冰,貯存在“雪池冰窖”。各護城河之冰,都在就近河邊土窯存放。待夏季出售。

晚清時打冰已不限于臘八,一般冬至“三九”期間即可。據記載,打冰之俗起于周代。“周成王命淩人(打冰人)斬冰”,納于淩陰(冰窖)。可見此俗曆史悠久。上世紀五十年代,什刹海邊上依然能見到打冰的。打得整整齊齊的大冰塊,從岸邊坡路上拉走裝車,送往冰窖。

春聯

在祭竈的這幾天中,市面上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職業——寫春聯。文人墨客在街邊巷口放一小台售賣春聯,舊稱桃符。一般都當場書寫,以圖潤筆,春聯的内容基本上是送舊迎新之意。

春聯,一般都用紅紙,唯有内廷及宗室王公府邸,照例使用白紙,再圈上紅邊藍邊。

門神

北京居民的大門口,除了門框上貼春聯之外,還要在門扇上貼門神。門神有兩位,一位白臉,一位黑臉,都是甲胄執戈,懸弓佩劍,威武非凡。有人說這兩位是神荼和郁壘,有人說這是秦瓊和尉遲敬德。其實誰也不是,隻是“門神”罷了。

記得,每逢大年三十下晚,我和街坊小夥伴從雜貨鋪取20張财神爺畫,挨門挨戶喊:“送财神爺來喽!”各家各戶有給錢的,有給棒子面豆餡饽饽的,有給饅頭的,有給塊肉的,給人家一張财神爺,拿走錢或物,再去下邊門戶。有時喊半天,人家也不開門,也不理我們,我們氣急了,喊聲:“送火神爺來了!”喊完立馬就跑了。

衛畫

楊柳青的年畫很有名氣,由于地屬天津,所以北京人稱它為“衛畫”。一進臘月,各繁華地區就支棚搭席,如東四、西單、鼓樓前擺攤賣年畫。還有一種串街賣畫的,用大包袱一背,沿街唱賣,唱得好聽悅耳清晰喜人。

臘八兒

明代時,于“臘八”之前數日,就将紅棗捶破泡湯,至初八早晨再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等煮粥,叫“臘八粥”。粥熟後,供在先祖面前及門窗、圓樹、井竈之上,然後全家皆食和饋送親友。有地位的人家,熬粥用米是皇宮内賞賜的,因而這天也叫“王侯臘”。

到清朝又有所發展,還要用百果雕刻出人物等等,以顯其巧。到了晚清,更是花樣繁多,除了熬粥更加精緻以外,還用染了色的桃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白糖和紅糖、葡萄幹等把粥的外觀恣意點綴,使其更加華麗。但是不用蓮子、扁豆、薏米、桂圓等,說是用了以後會傷口味。初七夜開始制作,天亮時粥就熟了,供先祖饋友不得過午。

後來的雍和宮熬粥很出名,因為它是用一個能容納數石米罕見的大鍋熬粥,并且皇室還特派大臣前往監制。

民間互送臘八粥的同時,還送“激白菜”。這是剛入冬時腌制的。

各家于這天腌制“臘八蒜”,剝蒜浸入醋中,到年三十吃餃子時食用,醋香蒜碧,别具風格。

臘八粥的由來

傳統說法

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又稱“大家飯”,到宋代,傳說是紀念民族英雄嶽飛的一種節日食俗,漢族民間争相效法,都在農曆十二月初八熬臘八粥,俗稱“臘八飯”。不僅自家食用,有的還以此饋贈親友。

南宋人周密着《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嗣後,臘八粥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漢族民間慶賀豐收的習俗,象征着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在全國各地流行起來,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人民仍保留着吃臘八粥的習俗,廣東地區已不多見。漢族民間的臘八粥因地而異,花色多樣,香甜美味。

臘八粥一般選取粳米或糯米為主料,再加些附料,湊足8種煮熬而成,故又稱“八寶粥”。但也有多者則達十餘種,少者也有四五種。《燕京歲時記》中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紅棗合水煮熟,外用桃仁、杏仁、瓜子、花生仁、松子及白糖、紅糖、葡萄幹以作點染。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确實能增福增壽。

佛教說法

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内)淨飯王的兒子,他見衆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後經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将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漢族民間相沿成俗。

據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将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遊詩雲:“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刹天甯寺内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幹,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其他相關

臘月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

二十七,宰公雞(殺竈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稽善惡

俗傳廿五是神仙下界視察之日,北京人管這天叫“稽善惡”。京城人們在這天都非常小心,起居謹慎,不亂說話,唯恐被老神仙“稽查”了去。

亂歲日

自廿五日到除夕稱為“亂歲日”,因為竈君上天了,佛神也視察完了,人們的思想上沒什麼負擔了,就把這幾天謂之“百無禁忌”,民間多數在這幾天之内辦理過大年之事。n過去再不講衛生的人,也要在臘月三十之前洗澡,廿七、廿八這兩天洗澡人山人海,為的是除去一年的晦氣,好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廿七洗疚疾,廿八洗邋遢”的諺語。

年三十兒

除夕是新舊交替的時刻,各行各業停了交易。都在自己家裡打着

如意算盤,企盼在新的一年中,碰上更好的運氣。

這天夜間的鞭炮聲不絕于耳。早先宮廷在這之前就會放花炮,自臘月廿四日起至正月十七日止。每日放花炮,尤以臘月三十兒晚上最盛。前門外大栅欄一帶“八大祥”等店鋪,會專門雇人燃放各式花炮,花炮愈盛,愈象征着買賣興隆。

除夕夜的活動也是千姿百态——貼挂千,擺設天地供桌、辭歲、守歲、迎歲……,這種慶祝活動一個接一個。午夜一到,臘月就結束了,新的一年也随之開始了。

封印

每年臘月十九至廿四這九天内,由欽天監選擇吉日,通知各衙門停止辦公,叫“封印”。百官開始休假。封印之日,各部院都邀請同僚歡聚暢飲。所以京城封印之日,前門一帶的園館居樓非常擁擠。

上一篇:CyberBlue

下一篇:鳳眼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