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血

臍帶血

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紮并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通常是廢棄不用的。近十幾年的研究發現,臍帶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可用于造血幹細胞移植。據美國紐約血液中心(NYBC)的統計數據表明,臍帶血已用于80多種疾病的治療。因此,臍帶血已成為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來源,特别是無血緣關系者,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類生物資源。
    中文名:臍帶血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umbilical cord blood 英文縮寫:UCB 作用:可用于造血幹細胞移植

臨床應用案例

世界首例臍血移植:1988年,一名5歲的法國男孩,用臍帶血成功治愈了範科尼貧血。(臍血來源:美國)

世界首例自體臍血移植:1997年,一名14個月的巴西女童,用自體臍帶血成功治愈了神經母細胞瘤。(臍血來源:巴西)

世界首例雙份臍血移植:2000年,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世界首例雙份臍帶血移植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獲得成功,患者體重達95公斤,目前仍然健康生活。(臍血來源:北京市臍血庫)

亞洲首例自體臍血移植:2009年,北京兒童醫院,一位小患者使用自己的臍帶血治療神經母細胞瘤,這也是我國第一例使用自體臍帶血治療成功的病例,小患者移植後健康狀況良好。(臍血來源:北京市臍血庫)

國内患者年齡最小體重最輕:2009年,上海道培醫院,我國體重最小——5公斤,同時也是年齡最小——2個月的小患者,使用臍帶血移植治療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宣告成功。(臍血來源:北京市臍血庫)

國内第一例母子間臍血移植:2009年,重慶新橋醫院,一名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患者,使用剛出生兒子的臍帶血加上其父親的骨髓進行移植。移植一個月後離開層流病房,造血系統重建,這是我國第一例母子間臍血移植的案例。(臍血來源:北京市臍血庫)

儲存的意義

治愈疾病

世界範圍内,目前臍血已經用于治療各種類型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神經母細胞瘤、粘多糖病、地中海貧血、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腫等80多種疾病。

我國衛生部頒發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管理規範(試行)》中規定,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适應症包括以下10餘類:

截止到2013年,中國臍血移植例數超過1000例,臍帶血移植數量逐年增加,每年移植數量約為150例,但與世界領先地區相比,中國臍血移植處于起步階段。随着臍帶血存儲量的增加,移植技術的成熟,中國臍帶血移植會逐步向着國際水平靠近。

截至目前,北京市臍血庫向臨床提供臍帶血治療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礙性貧血、噬血細胞綜合征、慢性肉芽腫、戈謝病、神經母細胞瘤等疾病種類37種。

采集

臍血采集不同于傳統的骨髓采集,不需要進行麻醉,無痛、無副作用,是在斷臍以後進行的,因此對母親和孩子沒有任何不良影響,屬于“廢物利用,變廢為寶”。

采集需由具有專業資質的醫護人員完成,在嬰兒出生後,使用含有抗凝劑的密封式血袋收集臍血。

采集人員必須是具有執業資質并注冊的醫生或護士,且經過臍帶血采集的培訓。

主要用途

臍帶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可以用來治療多種血液系統疾病和免疫系統疾病,包括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異常增生綜合症、淋巴瘤等)、血紅蛋白病(如海洋性貧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性代謝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疾患、自身免疫性疾患、某些實體腫瘤(如小細胞肺癌、神經母細胞瘤、卵巢癌,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等),目前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治療中。

儲存流程

咨詢臍帶幹細胞專家(分娩前的一個月)

登記手續

客戶需預約進行登記手續,登記手續過程需時大概30分鐘至45分鐘。

客戶完成簽約,顧問會交予「儲存盒」給準媽媽,于生産時帶住醫院。

收集臍帶血(及臍帶)

臍帶血:寶寶出生并剪斷臍帶後,醫生将會于臍帶靜脈抽取臍帶血。完成并記錄資料後,請把臍帶血放于室溫(15-25℃)并立即緻電儲存機構安排收血。

臍帶:如父母為寶寶儲存臍帶,醫生會于抽取臍帶血後,把臍帶剪成小段并放入臍帶消毒瓶内。請把臍帶消毒瓶放入生寶預備的保溫箱冷藏(2-10℃)并立即緻電生寶安排收血。

運送

專業收血員到醫院收取臍帶(及臍帶)血并送回實驗室後,于24小時内完成臍帶血處理及儲存運送。

檢驗及儲存

采用最先進的儲存設備,确保細胞活性達國際醫療水平。

報告書

客戶于嬰生出生4至6星期便收到詳細的報告書,并有客戶服務員跟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