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

腸癌

惡性腫瘤
腸癌為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總稱,腸癌是指大腸粘膜上皮在環境或遺傳等多種緻癌因素作用下發生的惡性病變預後不良,死亡率較高。腸癌(carcinomaofrectum)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腸癌的最常見部分(占60%左右)。絕大多數病人在40歲以上,30歲以下者約占15%。男性較多見,男女之比為2-3:1,腸癌應以積極預防為主。腸癌初期以便血為主,其次是大便習慣改變,排便不盡感,裡急後重等,此外還極易引起梗阻現象,産生腸道刺激症狀等。腸癌有很多突出的臨床表現,患者還需多加小心。
  • 中醫病名:
  • 外文名:
  • 别名:
  • 就診科室:内科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 中文名:腸癌
  • 英文名:carcinomaofrectum
  • 并發症:合口漏

病因

一般意義上而言,腸癌是指結腸和直腸的腫瘤,或者通俗稱為大腸癌。腸癌是腫瘤生長在腸道上,這種腫瘤是内生性的生長,首先是向内生長,比較嚴重的才會突破腸壁向外生長,或者是出現了遠處的轉移。

早期症狀

便血:腸癌早期病變僅限于黏膜,可無症狀,或僅有排便風俗變化。當腫瘤生長到肯定程度時,即可出現便血,血色多淡暗,粘附于大便外貌。糞便鏡檢可發明紅細胞,大便潛血試驗呈陽性。對有血便或連續大便潛血陽性病人,應首先思量到有大腸腫瘤的大概,并應做進一步的相幹查抄;

排便風俗變化:大便次數由原來的每天一次變成兩三次,每次大便完畢後有大便不盡的以為;

腹痛和腹脹:腸癌的早期症狀患者因腸道梗阻會腹脹、腹痛,此中腹痛的産生率較腹脹的産生率高。痛楚悲傷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輕重不一,多為隐痛或脹痛;

腹瀉或便秘交替:腸癌的早期症狀若有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等症狀,就大概是因為癌瘤的生長影響了腸道的正常生理成果,就應該思量癌變大概;

血虛與瘦弱:随病程盼望,病人可出現慢性斲喪性症狀,如血虛、瘦弱、乏力及發熱,乃至出現惡液質,并每每陪伴着委頓和無法表明的體重驟降,與便血、攝入不夠以及斲喪過多有關。

治療措施

腸癌患者可以通過手術、化療、放療、中醫中藥等方法進行治療。早期腸癌患者的治療方案是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案,其中早期直腸癌根治性治療的基礎就是手術;晚期患者若出現腸梗阻、嚴重腸出血時,暫不做根治手術,可行姑息性切除,緩解症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大腸癌的高發性 

全球每年新發大腸癌病人高達93萬,在我國每年新發病例高達13-16萬人,在消化道腫瘤中大腸癌的發病率僅次于胃癌;在我國目前大腸癌患病率已經高達46.8/10萬;大腸癌已經成為中國三大癌症之一,其發病率正以4.2%的速度螺旋遞增,遠超2%的國際水平;我國大腸癌發病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發病年齡以40-60歲之間居多,平均發病年齡為48.3歲,比西方人足足早了10-15年,在我國青年患者比歐美更為多見,30歲以下的大腸癌患者并不少見。 

大腸癌的嚴重性 

腸癌術後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包括:性功能、排洩功能下降,心理障礙增加、社交活動減少;大腸癌如此多見,但是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導緻大腸癌患者确診後5年生存率很低;在我國每5分鐘就有1人死于大腸癌。 

早期自我篩查,可防可治

 大腸癌并非不可防治,實際上大腸癌是最易自我篩查的病症,如能早期發現也是最能治愈的病症。大腸癌生長很慢,潛伏期較長,93%的大腸癌來源于腺瘤(一種癌前病變),從腺瘤發展到癌需5~7年;美國研究表明,每年進行便隐血檢測,可使大腸癌死亡率降低33%。 雖然大腸癌可防可治.

并發症

1.合口漏 吻合口漏是結直腸手術的嚴重并發症,左半結腸和直腸一期手術的發生率較高。

傳統的手法操作吻合口漏的發生率為5%一10%。

使用吻合器技術後吻合口漏的發生率有所下降,約為2.5%一6.6%。

分析發生原因如下:

(1)術前準備不充分。國内文獻報道急診情況下結腸癌手術并發症發生率高達74.1%。

(2)患者營養不良。結直腸癌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并且中晚期病例多見。

應做到以下三點:

(1)嚴格掌握結直腸一期手術的指征,特别是急性腸梗阻的病例;

(2)手術操作注意吻合口的血遠、張力。術中腸腔的清潔和吻合口符合上空、口正、下通條件;

2.出血 骶前出血是直腸手術的嚴重并發症,它常是緻命性的。主要原因是分離直腸後壁時損傷骶前靜脈叢。由于骶前靜脈叢呈網狀,固定于骶骨前,且與骶骨小孔内的椎靜脈有交通,一旦出血點縮入骶骨小孔,很難止血。為了防止骶前出血的發生,遊離直腸後壁要注意進入正确的間隙。處理出血的方法可使用鋼釘釘入法。如實在難以止血,可用紗布卷填塞壓迫止血,效果滿意。切忌盲目縫紮。 

3.并發症 在結直腸手術并發症中,還有輸尿管損傷、造口壞死及腹内疝等。這些并發症均與手術操作有直接關系。大腸癌的手術方法比較成熟,而每一種手術均有其重要步驟。隻要抓住這些要點,大多手術并發症是可以避免的。

高危人群

盡管目前對大腸癌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但臨床發現下列因素能大大增加大腸癌發生的危險生,它們包括:

(1)年齡:随着年齡的增加,各種緻病因素對大腸黏膜刺激的時間也随之增長,大多數患者在50歲以後發病;

(2)家族史:如果某人的一級家屬,比如說父母,得過結直腸癌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險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如果您的某位直系家屬(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不到50歲時患上大腸癌,或者在父系家族或母系家族中有兩人及以上者患大腸癌,大約1/4的新發患者有結直腸癌的家族史;

(3)結腸炎性疾病史:某些結腸疾病如克羅恩病或潰瘍性結腸炎可能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機會。他們結腸癌的危險性是常人的30倍;

(4)大腸息肉史:大部分結直腸癌是從小的癌前病變發展而來,它們被稱為息肉。其中絨毛樣腺瘤息肉更容易發展成癌,惡變的機會約為25%;管狀腺瘤樣息肉惡變率為1-5%;

(5)基因背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遺傳性非息肉病性大腸癌等都是由于相應的基因發生突變導緻的,這類患者不僅發病幾率明顯增加,并且發病年齡更小。

如何預防

1、定期進行便隐血檢測

用于各種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尤其是大腸癌的早期發現和診斷,便隐血檢測是: 

國際通用的大腸癌普查方法; 

美國癌症協會(ACS)廣泛推薦的“健康人群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 

我國《大腸癌早診早治項目技術方案》特别指出的“最有價值的大腸癌早期篩查指标”; 

2、多運動

閑暇之餘不要久坐不運動,多進行戶外運動。适量運動: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獨立的大腸癌的危險因素,體力活動過少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體力活動可以影響結腸蠕動有利于糞便排出,從而達到預防大腸癌的作用。經常運動的人,不但看起來更年輕,而且比較不容易得癌症,尤其是大腸癌。每天慢跑30分鐘或做相等運動者,患大腸癌的機會要比一般少人30%,原因十分複雜,看如何去解釋。有人說運動會增加免疫力,或者是經常運動的人比較重視養生之道。

3、飲食注意

少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飲食習慣 :

合理安排每日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适當增加主食中粗糧、雜糧的比例,不宜過細過精。(預防大腸癌—合理安排飲食,多吃新鮮果蔬、粗纖維的食物;少食入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改變以肉類及高蛋白食物為主食的習慣。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因為高脂肪、高動物類蛋白飲食一方面刺激膽汁分泌,腸道内膽汁量增加,膽汁中主要含有膽酸和膽固醇,故糞便中膽酸和膽固醇含量增多;另一方面,該類飲食可導緻大腸腔内内容物(俗稱糞汁)中一種厭氧杆菌的生長,這類細菌作用于膽酸和膽固醇,形成可緻癌的物質。而低纖維素飲食,導緻糞便量少,對大腸刺激減少,大腸蠕動緩慢,上述緻癌物質在大腸内存在時間延長,就會産生更多的緻癌物質。故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飲食所産生的緻癌物質多,作用于大腸時間長,必然導緻大腸癌的發生率增加。防治腸道疾病。如各種息肉、慢性腸炎(包括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慢性痢疾等。對于腸道息肉更應及早處理。(預防大腸癌——積極治療已患的大腸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腸腺瘤等)

大腸息肉分為五大類,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腫瘤性息肉,是一種大腸癌癌前病變,所以當發現大腸内有腺瘤時,就應進行治療,摘除腺瘤并進行病理學檢查,希望在良性腺瘤階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腸癌。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療,絕大多數會變成大腸癌,預後是不良的。極治療習慣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預防大腸癌——積極治療習慣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糞便在大腸内停留時間過長,增加緻癌物的吸收。對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如40歲以上男性,(預防大腸癌——如有大腸癌的高危因素存在,應定期去醫院咨詢或檢查)家族性多發性腸息肉患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慢性血吸蟲病患者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應定期檢查,警惕大腸癌的信号及早期症狀,如大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交替,大便帶血,大便形狀變扁變細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